《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_第1页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_第2页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_第3页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_第4页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

QC/TXXXXX—XXXX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主触点额定直流工作电压为60V至1500V的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以下简称“接

触器”)。

本文件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用交流接触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5—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34—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

合循环试验

TB/T2767—2010机车车辆用直流接触器

GB/T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2900.1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14048.1—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14048.4—20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

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

GB/T14598.1—2002电气继电器第23部分:触点性能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干扰试验

GB/T18655—2018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21437.2—2008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

GB/T28046.1—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28046.2—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

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

GB/T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8和GB/T1404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触器contactor

仅有一个休止位置,能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包括过载运行条件)下的电流的一种非

手动操作的机械开关电器。

3.2

1

QC/TXXXXX—XXXX

接触电阻contactresistance

从触点组件两引出端测得的闭合触点间的电阻值。

3.3

触点失效contactfailure

触点不能正常闭合(接触电阻增大超过规定值)或断开。

3.4

触点负载contactload

在规定条件下,触点所承受的开路电压值和闭路电流值。

3.5

触点额定电压contactratedvoltage

主触点长期稳定工作的标称电压。

3.6

触点额定电流contactratedcurrent

主触点长期稳定工作的标称电流。

3.7

回跳bounce

当触点电路闭合或断开时,在达到其最终状态之前,可能出现的以其触点连续地接触和断开为特

征的现象。

3.8

吸合时间operatetime

接触器从低压控制端得电起到高压触点端完全闭合止所需要的时间。

3.9

释放时间releasetime

接触器从低压控制端断电起到高压触点端完全断开止所需要的时间。

3.10

回跳时间bouncetime

对于单次正在闭合或断开其电路的触点,从触点电路首次闭合或断开的瞬间开始至其电路最终闭

合或断开的瞬间为止之间的时间。

3.11

吸合电压attractvoltage

使电磁系统的衔接能可靠吸合到最终位置的最小电压。

3.12

释放电压releasevoltage

使电磁系统的衔接可靠释放至起始位置的最大电压。

3.13

2

QC/TXXXXX—XXXX

线圈启动功率coilstartingpower

线圈额定电压下,接触器触点闭合时瞬间的功率。

3.14

线圈保持功率coilholdingpower

线圈额定电压下,接触器触点闭合之后稳定的功率。

3.15

机械寿命mechanicaldurability

接触器在需要修理或更换机械零部件前所能承受的无载操作循环次数。

3.16

电气寿命electricaldurability

在规定条件下,接触器不需休息或更换零部件的负载操作循环次数。

3.17

工作模式

不同的工作模式定义如下:

a)工作模式1:接触器线圈端接插件正常连接,但不供电;

b)工作模式2:接触器线圈端供电,触点不供电;

c)工作模式3:接触器线圈端供电,触点供电。

注:触点供电,一般指接触器触点通恒定的额定电流,电压不做要求,如有特殊情况,触点供电情况可由供需双

方商议决定;线圈供电,指接触器线圈控制回路通试验电压。

4符号与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T:室温(roomtemperature)

Tmax:最高工作温度

Tmin:最低工作温度

UN:额定电压

Usmin:最低工作电压

5技术要求

5.1工作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接触器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工作环境温度:-40℃~85℃;

b)相对湿度:5%~95%;

c)大气压强:61.6kPa~106.2kPa。

5.2外观

接触器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壳体表面色泽均匀,光洁,平整,干燥,不应有明显划痕、毛刺、锈蚀、变形及裂纹等缺陷;

b)产品铭牌、标牌、标签或指示标示等应正确、完整、清晰,并可靠地附着在外壳上;

c)接触器端子应无变形、残缺及明显锈蚀等不良缺陷,应不影响插拔和通断;

3

QC/TXXXXX—XXXX

d)接触器安装孔位的钢套无松动。

5.3外形尺寸及公差

接触器的外形尺寸及公差应符合产品图纸要求。

注:产品图纸中需要标注关键尺寸及公差。

5.4电气性能

5.4.1线圈工作电压

按照6.4.1进行试验,接触器在表1规定的线圈工作电压范围内应正常通断。

表1线圈工作电压范围

单位为伏特

标称电压工作电压

129~16

2418~32

5.4.2吸合和释放电压

按照6.4.2进行试验,接触器吸合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吸合和释放电压

单位为伏特

标称电压吸合电压释放电压

12≤9≥1

24≤18≥2

5.4.3吸合、释放时间

按照6.4.3进行试验,接触器的吸合时间应小于50ms,释放时间应小于30ms。

5.4.4线圈短时过电压

按照6.4.4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导通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的要求。

5.4.5线圈长时过电压

按照6.4.5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导通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的要求。

5.4.6电压跌落

按照6.4.6进行试验,在工作电压范围内,接触器导通正常,在工作电压范围外,接触器可断开,

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的要求。

5.4.7线圈反向电压

按照6.4.7进行试验,接触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带电路板的接触器:线圈端施加反向电压时,接触器电路板应无损坏,试验后通正向试验电

压时,接触器应能满足5.4.2、5.4.3、5.4.9、5.4.10的要求;

4

QC/TXXXXX—XXXX

b)不带电路板的接触器:试验中接触器导通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

5.4.10的要求。

5.4.8触点电压降/接触电阻

按照6.4.8进行试验,接触器触点电压降/接触电阻限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4.9绝缘电阻

按照6.4.9进行试验,试验前接触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MΩ,试验后接触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50MΩ。

5.4.10耐电压

按照6.4.10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接触器不得出现跳火、飞弧、闪络等异常或绝缘击穿的缺陷,

接触器漏电流应不大于2mA。

5.4.11抗短路电流能力

按照6.4.11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接触器应无冒烟、爆炸、起火以及外观损坏等问题。

5.4.12极限分断能力

按照6.4.12进行试验,接触器应至少能安全分断一次。

5.4.13电气寿命

按照6.4.13进行试验,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5.4.14的要求。

5.4.14温升

按照6.4.14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接触器的端子、外壳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50℃,试验后

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的要求。

5.5气候性能

5.5.1低温试验

按照6.5.1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

5.5.2高温试验

按照6.5.2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

5.5.3温度快速变化

按照6.5.3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

5.5.4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按照6.5.4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

5.5.5盐雾

5

QC/TXXXXX—XXXX

按照6.5.5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且接触器镀层不应出现脱皮、掉片、起泡以及由于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

镀层剥落或基本金属裸露等问题。

5.5.6低温启动试验

按照6.5.6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功能正常,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

5.4.14的要求。

5.5.7灼热丝试验

按照6.5.7进行试验,接触器在试验温度下应满足下列要求:

a)没有起燃;或

b)发生起燃,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情况:

1)接触器的火焰或灼热在移开灼热丝后的30s内熄灭,即tE≤tA+30s;

2)位于接触器下方的铺底层没有起燃。

5.6机械性能

5.6.1机械寿命

按照6.6.1进行试验,试验后接触器应满足5.4.2、5.4.3、5.4.9、5.4.10、5.4.14的要求。

5.6.2机械振动

按照6.6.2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工作模式1触点断开状态下,接触器应不出现瞬间闭合(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不超过10

μs)。

b)在工作模式2触点闭合状态下,接触器应不出现瞬间断开(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不超过10

μs);

试验后接触器应无机械损伤且满足5.4.2、5.4.3、5.4.9、5.4.10、5.4.14的要求。

5.6.3机械冲击

按照6.6.3进行试验,试验中接触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工作模式1触点断开状态下,接触器应不出现瞬间闭合(断开触点闭合的时间不超过10

μs)。

b)在工作模式2触点闭合状态下,接触器应不出现瞬间断开(闭合触点断开的时间不超过10

μs);

试验后接触器应无机械损伤且满足5.4.2、5.4.3、5.4.9、5.4.10、5.4.14的要求。

5.6.4声级

按照6.6.4进行试验,接触器声级试验限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7电磁兼容性能

5.7.1一般要求

带节能电路板的接触器应符合5.7.2~5.7.8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5.7.2传导骚扰

按照6.7.1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接触器传导骚扰应符合GB/T18655—2018中表5和表6等级3

的限值要求。

6

QC/TXXXXX—XXXX

5.7.3辐射骚扰

按照6.7.2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接触器辐射骚扰应符合GB/T18655—2018中表7等级3的限值

要求。

5.7.4瞬态传导骚扰

按照6.7.3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接触器瞬态传导骚扰应符合GB/T21437.2—2008中C.2和C.3

等级3的限值要求。

5.7.5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度

按照6.7.4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试验中和试验后接触器通断功能正常。

5.7.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按照6.7.5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试验中和试验后接触器通断功能正常。

5.7.7辐射抗扰度

按照6.7.6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试验中和试验后接触器通断功能正常。

5.7.8静电放电

按照6.7.7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试验中和试验后接触器通断功能正常。

6试验方法

6.1通用试验条件

6.1.1试验标准大气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a)室温:23℃±5℃;

b)相对湿度:5%~95%;

c)大气压力:61.6kPa~106.2kPa。

6.1.2试验设备

试验中的仪器、设备和加载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测量尺寸的通用量具:分度值不大于1mm;

b)游标卡尺:测量准确度不低于0.01mm;

c)温度计: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1℃,标定准确度不低于0.5℃;

d)电阻表:测量电阻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

e)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

f)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KΩ。

6.2外观

在充足的自然光或荧光灯条件下,通过目测和手感方法对试样进行检查。

6.3外形尺寸及公差

使用通用量具、游标卡尺测量接触器外形尺寸及公差。

6.4电气性能

7

QC/TXXXXX—XXXX

6.4.1线圈工作电压

6.4.1.1试验分别在85℃、23℃和-40℃条件下进行。

6.4.1.2线圈工作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输入表1中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

b)监测接触器触点通断情况。

6.4.2吸合和释放电压

6.4.2.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2.2试验分别在85℃、23℃和-40℃条件下进行。

6.4.2.3吸合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调节电源电压(电压从0V开始增加)并启动电源,直至动静触点完全闭合;

b)记录电压值。

6.4.2.4释放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将电源电压由线圈额定电压缓慢减小至动静触点完全断开;

b)记录电压值。

6.4.3吸合、释放时间

吸合、释放时间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通额定电压,触点端连接负载;

b)使用示波器监测线圈两端与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

c)记录吸合时间;

d)将线圈电压断电,记录释放时间。

6.4.4线圈短时过电压

6.4.4.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4.2线圈短时过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将接触器置于室温环境中,线圈端施加2倍的额定电压,持续60s;

b)试验后按照5.4.4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6.4.5线圈长时过电压

6.4.5.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5.2线圈长时过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将接触器置于-20℃环境中,线圈端施加1.5倍的额定电压,持续60min;

b)待接触器恢复至室温后,按照5.4.5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6.4.6电压跌落

6.4.6.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6.2电压跌落试验过程如下:

a)按照图1对接触器线圈端施加试验脉冲,其中供电电压以5%速率从Usmin降到0.95Usmin,并保

持5s,然后由0.95Usmin升到Usmin,并至少保持10s。依次重复上述操作至供电电压以5%速

率从Usmin降到0V,然后再将电压升到Usmin。

b)检查接触器的复位性能;

c)试验结束后按照5.4.6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8

QC/TXXXXX—XXXX

图1电压跌落试验供电电压

6.4.7线圈反向电压

6.4.7.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7.2线圈反向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在接触器线圈端反向施加表3中的试验电压,持续(60±6)s,然后施加正向试验电压;

b)试验结束后按照5.4.7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表3反向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特

标称电压试验电压

1214±0.2

2428±0.2

6.4.8触点电压降/接触电阻

6.4.8.1触点电压降

6.4.8.1.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3进行试验。

6.4.8.1.2触点电压降试验过程如下:

a)按照图2所示的测试图进行线路连接;

b)将电源电压调至线圈额定电压值,控制接触器闭合;

c)将恒流源调至接触器额定电流;

d)待温升平衡后,使用高压隔离探头测试触点间的电压降;

e)重复进行3次以上试验,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6.4.8.2接触电阻

6.4.8.2.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8.2.2触点接触电阻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施加额定电压值,使用内阻测试仪测量触点间的电阻值;

b)重复进行3次以上试验,取平均值为试验结果。

9

QC/TXXXXX—XXXX

恒流源

高压隔

离探头

3闭合触点4

1控制线圈2

电源

(12V/24V)

图2触点电压降测试图

6.4.9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不通电,将安规测试仪正负极分别连接到测试点:触点与触点、触点与线圈、

触点与外壳(接触器安装孔位),施加表4所示的直流电压,持续60s;

b)接触器线圈端施加额定电压,将安规测试仪正负极分别连接到测试点:触点与线圈、触点与

外壳(接触器安装孔位),施加表4所示的直流电压,持续60s。

表4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特

接触器触点额定电压U绝缘电阻仪器的试验电压

60<U≤300500

300<U≤10001000

1000<U≤15001000

6.4.10耐电压

6.4.10.1接触器分别以工作模式1和工作模式2进行试验。

6.4.10.2试验电压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10.3耐电压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不通电,将安规测试仪正负极分别连接到测试点:触点与触点、触点与线圈端、

触点与外壳(接触器安装孔位),施加测试电压,持续60s;

b)接触器线圈端施加额定电压,将安规测试仪正负极分别连接到测试点:触点与线圈端、触点

对外壳(接触器安装孔位),施加测试电压,持续60s。

6.4.11抗短路电流能力

6.4.11.1试验对象为主接触器与充电接触器,接触器分类见附录A。

6.4.11.2测试时间与短路电流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11.3抗短路电流能力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施加额定电压使触点保持吸合状态,然后触点通短路电流;

b)测试过程中使用示波器监测回路电流

10

QC/TXXXXX—XXXX

6.4.12极限分断能力

6.4.12.1试验对象为主接触器与充电接触器,接触器分类见附录A。

6.4.12.2试验电压与电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12.3极限分段能力试验过程如下:

a)接触器线圈端通额定电压,触点回路通试验电压与电流,保持接通0.6s;

b)带载断开接触器。

6.4.13电气寿命

6.4.13.1接通电流(容性负载)、分断电流(阻性负载)以及每个周期通断时间占空比由供需双方

协商确定;

6.4.13.2如无特殊要求,试验周期应至少为7万个周期。

6.4.13.3电气寿命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带载接通:先接通容性负载,再吸合接触器;

c)轻载分断:先接通阻性负载,再断开接触器;

d)一个实验周期包含一次容性冲击与轻载分断,实验过程中使用示波器监测接触器回路电流波

形;

e)如果试验过程中出现接触器烧结可停止试验并记录已完成的实验周期数;

f)待接触器冷却至室温后,按照5.4.13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6.4.14温升

6.4.14.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3进行试验。

6.4.14.2接触器安装方式、安装距离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4.14.3温升试验用导体应按下述规定选取:

a)试验电流不大于400A:

1)连接导线应采用单芯聚氯乙烯(PVC)绝缘铜导线,其截面积按照表5的规定选取;

2)连接导线应置于大气中,导线之间的间距约等于电器端子间的距离;

3)单相或多相试验,从电器一个端子至另一端子或至试验电源的连接导线长度规定如下:

截面为35mm2(或AWG2)及以下,连接导线长度为1m;截面大于35mm2(或AWG2),

连接导线长度为2m。

b)试验电流值大于400A,但不超过800A:

1)连接导线应采用单芯聚氯乙烯(PVC)绝缘铜导线,导线截面积按表6的规定选取;

2)连接导线应置于大气中,导线之间的间距约等于电器端子间的距离。

6.4.14.4温升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使用线缆将接触器与供电设备连接好,温度探头分别连接到温度采集点:接触器外壳(陶瓷

腔处、线圈处)、触点引出端,接触器线圈端及触点依次供电;

c)待达到热平衡后,读取温度采集点的温度值;

d)待产品冷却到室温后,按照5.4.14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表5试验电流为400A电流及以下的试验铜导线

试验电流范围导线截面积

Amm2

081.0

8121.5

12152.5

11

QC/TXXXXX—XXXX

15202.5

20254.0

25326.0

325010

506516

658525

8510035

10011535

11513050

13015050

15017570

17520095

20022595

225250120

250275150

275300185

300350185

350400240

表6试验电流为400A电流及以上的试验铜导线

试验电流范围导线根数截面积

Amm2

4005002150

5006302185

6308002240

6.5气候性能

6.5.1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按照图3和表7进行低温试验,其中Tmin为-40℃;

c)试验中如果出现中断,可不更换试样重新进行试验,中断情况应在报告中注明;

d)如果阶段4中出现异常,则终止试验,待接触器恢复到室温后,按照5.5.1的要求检测接触

器性能。

12

QC/TXXXXX—XXXX

RT

Tmin

12345阶段

图3低温工作温度曲线

表7低温试验程序说明

阶段时间工作模式说明

110min2在室温下检测试样功能

2—1降温阶段

324h1在Tmin下保存

424h3启动并工作

5—1升至室温结束试验

注1:试验中温度变化速率不应超过1℃/min。

注2:试验中,试样上不宜出现凝露和结霜。

注3:工作模式2和工作模式3中,接触器线圈端施加最低工作电压。

6.5.2高温试验

高温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按照图4和表8进行高温试验,其中Tmax为85℃;

c)试验中如果出现中断问题,可以从中断处继续进行试验,试验要求连续试验时间应不小于

96h,如果低于96h,则需重新进行试验,中断情况须在报告中注明;

d)待接触器恢复到室温后,按照5.5.2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Tmax

RT

12345阶段

13

QC/TXXXXX—XXXX

图4高温试验温度曲线

表8高温工作耐久试验条件

阶段时间工作模式说明

110min2在室温下检测试样功能

2/1升温阶段

348h1在Tmax下保存

41000h3启动并工作

5/1降至室温结束试验

注:试验中温度变化速率不应超过1℃/min。

6.5.3温度快速变化

温度快速变化试验过程如下:

e)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f)按照GB/T2423.22—2012中试验Nb及图5进行温度快速变化试验,试验要求如下:

1)循环次数为100次,温度变化率为(5±1)k/min,每个温度点保持时间为30min;

2)在升温及高温阶段,接触器应处于工作模式3,在其它阶段,接触器应处于工作模式2。

g)试验中如果出现中断问题,则应从该循环的开始继续进行试验;

h)待接触器恢复到室温后,按照5.5.3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温度/℃

85

23

-40

工作模式3

时间/h

图5温度快速变化试验温度曲线图

6.5.4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按照GB/T2423.34—2012及图6进行湿度/温度组合循环试验,试验要求如下:

1)试验分为奇数循环和偶数循环,其中偶数循环不包括低温段试验要求,即用23℃代替

-10℃;

2)升温及恒温段湿度为(93±5)%RH,降温阶段湿度为(80±5)%RH,当试验温度低于23℃

时,对湿度不作具体要求;

3)接触器依次以工作模式2和工作模式3运行,运行时间各为50min,如此循环至试验结

束;

4)试验周期为1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24h。

c)待接触器恢复到室温后,按照5.5.4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14

QC/TXXXXX—XXXX

温度/℃

65

23

-10

1.55.5789.513.51517.5182122.524时间/h

图6湿热循环试验温度曲线(包含低温段)

6.5.5耐盐雾试验

耐盐雾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按照GB/T2423.18—2012中严酷等级(3)以及下列要求进行耐盐雾试验:

1)接触器以工作模式1进行试验;

2)一个实验循环包括四个喷雾周期,每个2h,每个喷雾周期之后紧接着一个为期20h~22

h的湿热贮存周期;4个周期后在进行一个在试验标准大气压条件,相对湿度在45%~55%

下为期3d的贮存周期。

c)试验后按照5.5.5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6.5.6低温启动试验

低温启动试验过程如下:

d)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e)连接试样线路并将其置于试验箱,按照表9的规定调整试验箱温度,待试样温度与环境温度

一致时进行试验;

f)接触器线圈端施加最低工作电压使接触器吸合,接触器每次吸合间隔不少于2min,试验过

程中监测接触器触点状态;

g)重复进行3次以上试验;

h)待接触器恢复到室温后,按照5.5.6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表9低温启动试验环境温度

序号环境温度备注

2-35±2必选

3-30±2必选

4-20±2可选

5-10±2可选

60±2可选

15

QC/TXXXXX—XXXX

6.5.7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按照GB/T5169.11—2017的规定以及下列要求进行灼热丝试验:

1)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应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的大气环境下放置至

少24h;

2)试验应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75%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试验,且试验应在试

样从存放条件下移出的30min内完成;

3)灼热丝试验温度为(850±10)℃。

c)在施加灼热丝tA(30s±1s)期间及其后30s内,应对试样、试样周围的部件和位于试样

下方的铺底层进行观察,并作如下记录:

1)是否起燃:如果发生了起燃,从灼热丝顶端施加到试样开始,至试样或位于试验下方的

铺底层起燃的持续时间ti;

2)从灼热丝顶端施加到试样开始,至所有火焰熄灭的持续时间te,火焰熄灭可能在施加期

间或之后;

3)是否由于移开灼热丝带走了大部分燃烧材料造成试样燃烧熄灭;

4)试样是否完全烧尽;

5)位于试样下方的规定铺底层是否起燃。

6.6机械性能

6.6.1机械寿命

机械寿命试验过程如下:

a)试验前测试接触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记录;

b)接触器线圈端施加试验电压,触点两端施加12V/1A的负载,按照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通断

时间占空比比控制接触器吸合断开,循环工作20万个周期,试验中监控触点闭合断开状态;

c)待接触器冷却至室温后,按照5.6.1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6.6.2机械振动

按照GB/T28046.3—2011中4.1的方法及下列要求进行机械振动试验:

a)接触器分别在工作模式1与工作模式2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为最低工作电压;

b)振动测试周期内试样施加如图7所示的温度变化曲线;

c)按照GB/T2423.56进行随机振动试验,试样每个轴向试验持续时间为32h,加速度功率谱

密度与频率按图8和表10规定。

d)试验过程中使用瞬断仪监测接触器触点状态;

e)试验后按照5.6.2的要求检测接触器性能。

16

QC/TXXXXX—XXXX

温度/℃

85

20

-40

060120180240300360410480时间/min

图7振动周期内温度变化曲线

标准谱附加谱

100

10

]/Hz

2

)

2

[(m/s

功率密度谱

1

0.1

10100100010000

频率[Hz]

图8随机振动波形图

表10随机振动波形数值

标准谱附加谱

频率功率谱密度频率功率谱密度

H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