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_第1页
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_第2页
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_第3页
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_第4页
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大学生形成运动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在了解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代大学以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剖析原因后,解决这一问题,并对这一建议给予较为详细的阐述。关键词:大学生,运动行为,运动习惯,习惯形成1前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革新、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学校逐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理念。随着终身体育意识的不断普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运动”二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大学体育是高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今后为祖国健康工作,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1]。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实际情况及形成的原因是有效完成高校体育锻炼任务的关键之一。因此,本文以福建三明高校学生为研讨对象,探索影响大学生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为学校培育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相关依据,参考资料和建议[2]。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三明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女各100名)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核心期刊高级检索、查阅国内学术期刊中有关运动行为习惯形成的核心期刊。收集、整理、归纳;收集有关运动习惯的资料为此次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2.2.2问卷调查法通过前期阅读相关的文献,设计了《影响大学生运动行为表》的调查问卷。信度:利用“再测法”检验问卷信度,二次检验时间控制在1个星期左右,2次测验的相关系数r=0.874,有较高的信度。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020年3月29日,运用问卷星APP分发《影响大学生运动行为表》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17份,回收率94.3%,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2.2%,2.2.3数理统计法对所采集到的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3实验结果与分析3.1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形成运动习惯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形成运动习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3.1.1大学生对运动的喜爱程度表一:大学生对运动的喜爱程度(男)喜爱程度非常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非常不喜欢人数(人)123136174占比(%)123136174大学生对运动的喜爱程度(女)喜爱程度非常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非常不喜欢人数(人)616342618占比(%)616342618经研究表明:(1)从表一可以看出,男生较喜欢、非常喜欢人数为43%,女生为22%,可以看出,男生对运动喜爱程度多于女生。(2)男生、女生“一般”的占比最大,给予积极引导“一般”可能会像表格左边发展,消极的放任“一般”可能会向表格右边发展。3.1.2大学生运动前是否会计划一览表表二:大学生运动前是否会计划一览表(男)是否会计划会偶尔不会人数(人)253243占比(%)253243大学生运动前是否会计划一览表(女)是否会计划会偶尔不会人数(人)92863占比(%)92863经研究表明:(1)男生运动前会计划和偶尔计划人数为57%,女生为37%,男生会计划和偶尔计划人数远远多于女生。(2)男生、女生“不会”占比最多,没有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3)“偶尔”人数占比第二,可随时发生偏移,“向左”或“向右”。3.1.3是否希望有人陪你运动表三:是否希望有人陪你运动(男)是否希望有人陪你运动是否人数(人)7624占比(%)7624是否希望有人陪你运动(女)是否希望有人陪你运动是否人数(人)8416占比(%)8416经研究表明:(1)希望有人一起参与运动人数男生为76%,女生为84%,大学生都更希望运动时有人陪伴,陪伴的同时可以避免产生孤独感及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的促进作用。3.1.4大学生运动伙伴倾向一览表表四:大学生运动伙伴倾向一览表(男)运动伙伴一个人亲人同学朋友其他人数(人)91728406占比(%)91728406大学生运动伙伴倾向一览表(女)运动伙伴一个人亲人同学朋友其他人数(人)51525532占比(%)51525532经研究表明:(1)男生、女生,运动伙伴倾向都是同学和朋友,观看表七,亲人对大学生运动有着影响,但上到大学后住校环境下,绝大多数都会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起开展运动。3.1.5是否有参加体育类社团表五:是否有参加体育类社团(男)是否有参加体育类社团是否人数(人)3664占比(%)3664是否有参加体育类社团(女)是否有参加体育类社团是否人数(人)2872占比(%)2872经研究表明:(1)有参与体育类社团的男生为36%,女生为28%,更多的人没有参与体育社团。(2)没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多自发组队进行锻炼或不喜欢锻炼或不进行锻炼的。3.1.6是否了解运动的知识表六:是否了解运动的知识(男)是否了解运动的知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甚少人数(人)14253130占比(%)14253130是否了解运动的知识(女)是否了解运动的知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甚少人数(人)7193638占比(%)7193638经研究表明:(1)男生对运动知识非常了解为14%,女生对运动非常了解为7%在各自表中占比最少,大部分大学生对运动知识不够了解(2)男生对运动知识了解“一般”为31%,了解甚少为30%,在表中占比最大,女生对男生对运动知识了解“一般”为36%,了解甚少为38%,在表中占比最大,可供发展的空间很大。(3)观察表一,了解运动知识和喜欢运动有一定的关系,成正比。3.1.7父母是否会参加体育类活动表七:父母是否会参加体育类活动(男)父母是否会参加体育类活动是否人数(人)3763占比(%)4163父母是否会参加体育类活动(女)父母是否会参加体育类活动是否人数(人)3268占比(%)3268经研究表明:(1)男生父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为37%,女生父母参加运动人数为32%,大部分父母没有参加,对比表一,父母本人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对孩子是否喜欢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影响。3.1.8是否会使用运动类APP表八:是否会使用运动类APP(男)是否会使用运动类APP是否人数(人)5743占比(%)5743是否会使用运动类APP(女)是否会使用运动类APP是否人数(人)4654占比(%)4654经研究表明:(1)男生使用运动类APP人数为57%,比喜欢运动、较喜欢人数之和高,说明运动APP除了辅助运动的运动记录、教学等功能外,体育资讯、社交功能在也在吸引着学生,(2)女生为46%,比起喜欢运动、较喜欢人数之和高近一倍,女生使用运动类APP除了运动使用外,吸引女生更多的是APP的功能,女生更看重自己的身高、体重及一些列数据,一些APP能测量我们身体基本指标。3.2促进运动习惯的形成3.2.1了解运动的知识,避免运动损伤: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一直推行和不断深入人心的普及,人们一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但各种伤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在各种体育运动之中,导致部分部分人们逃避体育运动。它不只是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在某些程度上甚至制约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发展和普及[3]。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少之又少,甚至会盲目的去参与各种体育运动,而并未想过自己是否适合这项体育运动,大部分人们科学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不够,体育猝死、运动损伤等运动伤害已成为制约体育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体育运动总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只要科学的进行运动,绝大多数的运动损伤都是可以通过提前预防或快速有效的处理办法来减少其危害性。在高校开设的体育课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健身锻炼的基本方式和方法,科学运动的能力,还需教授一些简单有效、常用的受伤处理方式。若是体育教师能根据课程大纲和体育的特点,向学生们传授必要的运动损伤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了解后加强对防护能力知识的传授,这将会使因为运动而受到伤害的事在校园内慢慢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减少,运动损伤的危胁降低,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大学生是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教授大学生一些正确且常见运动的体育知识。不仅能够让自身科学的进行锻炼,还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运动损伤的防护知识,防护方法,让群众不在盲目的去参与运动,科学的选择适宜自身的运动,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一系列事故发生,使群众能够参加体育、科学运动,享受体育,形成体育生活习惯,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推动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昌盛[4]。磨刀不费砍柴功,只有不断的去了解且认真细心的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才能让自身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加科学、能够对薄弱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系统地锻炼,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进步,同时也能让我们及时的检查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成功。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去避免运动损伤,开心愉悦的进行适宜自己的运动。3.2.2制定运动计划: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体育锻炼只是玩乐,不用什么计划!”“锻炼顺其自然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制定锻炼计划呢。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不”!一年发展之计在与春,一日教育之计在于晨,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一个良好的计划,速率和效率都将得到提升。做事必会事半功倍,在有计划的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便有了不断进步,不断前进的动力。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一个良好的计划,速率和效率都将得到提升。做事必会事半功倍,在有计划的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便有了不断进步,不断前进的动力。 阎守扶是首都体育学院理论学科部的教授他指出。假如我们反复的进行某一个行为习惯时,若这个时间超过21天,三周,我们就会形成习惯。如果我们重复90天,三个月以上,我们就会循序渐进的形成一个稳定的行为习惯,这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慢慢形成的,这个行为习惯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如果我们能在运动前制定一份锻炼计划,并按照这计划坚持三个月。此时这个坚持了三个月的计划,便会有很大的几率会变成终生的习惯。 懒惰是人的本性。虽然这个计划可能会赶不上变化,但若是没有了计划,也就不会有限制。日常生活中芝麻大小的小事、多变的天气、完不成的功课、任何的不适,都会成为自己偷懒的理由。我们制定锻炼计划,计划就像一个不断提醒我们的备忘录。一方面,它会及时的提醒你,让你不要忘记。另一方面,按照所制定的锻炼方案连续的锻炼一段时间后,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构成一个精确的“生物钟”。这不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对我们的学习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了计划目标也必不可少;美国19世纪的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目标和计划相辅形成,缺一不可,计划是动力,那目标便是方向,始终朝着对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到达目的地,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2.3参加体育类社团:体育社团可以让大学生在社团的运动环境中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运动倾向和行为,并且坚持地参与运动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 高校鼓励大学生加入到体育社团中去,加入到社团后往往会带着行为期待,期待着更多的运动机会和表现机会、期待会得到某一种运动的专业指导、期待着感受社团之内浓厚的运动氛围等。因此,高校大学生加入到体育类社团中后,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对环境和人不熟悉而选择观望一段时间,但是只要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悉了之后,他们对体育社团内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已经慢慢的产生了认同,非常愿意的通过参加社团的活动,进一步的融入社团里去,然后就能在社团获得参与及表现的机会。这个时候就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来自社团内的团结,以及浓厚的运动氛围及自成立以来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崇尚运动的文化。与此同时,因为加入进社团的都是同龄人和同伴,同龄人和同伴的体育行为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诱导作用,甚至对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条件在同龄中的高度相似性,所以它们之间将会进行比较、模仿、和竞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这种状况在高校的体育类社团中,又会被这个小环境慢慢的放大。体育社团内不仅仅只有比较、模仿、和竞争,体育社团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促进体育社团形成浓厚的运动氛围,在体育信息支持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此总总可以让处在体育社团中的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同时还能让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对已经处于体育社团内的或新加入的大学生的体育习惯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更能引导和维持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5]。 高校体育社团,为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集比较、模仿、竞争、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为一身的地方,为他们进一步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运动习惯,奠定了环境和人员的基础。3.2.4家庭体育:周迎春学者在对500名家长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和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家长中,仅有11.13%会经常的进行体育锻炼。58.33%的家长表示在中学阶段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但在子女上大学后却有95.16%的家长表示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6]。 大多数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但是,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同时学业考试和入学考试给他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各种原因导致他们希望孩子在童年和成长过程中,用更多的时间来加强对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培养。当孩子在上到大学的时,家长便普遍开始鼓励、支持孩子进行运动[6],但是上到大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住校的,因此很多家长就会认为进行体育锻炼的这件事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和自己并不相干,而且很多家庭本身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也并不浓厚,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从小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在大学时期也没有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家长在孩子小时没有树立榜样,家庭内没有良好的氛围,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游戏和视听娱乐不知不觉地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这时在想形成良好的习惯便要面对来自网络世界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以及来自现实世界的玩乐及旁人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的资料和数据有很多。初少玲学者认为,即使父母自身不参与运动,但是对子女的体育行为给予肯定、支持等积极的态度,也会加强子女对体育的认可和对自我行为能力的信心,相反若给予否定和消极的态度,便会使子女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7]。从而减少参与体育的机动性和积极性。吕树庭学者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特别是父母本人对是否愿意进行体育运动中的态度,对孩子是否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是最大的[8]。”因此所说的家长认为进行体育锻炼的这件事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和自己并不相干这样思想是不正确的,很多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甚至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是其从小缺乏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缺乏了解、缺乏兴趣,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家长可以给孩子科普一些常见的运动,并讲述这项运动的由来、规则、及得到成就的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羽毛球,便可和孩子讲述羽毛球的规则,基础步伐,林丹和李宗伟的故事等。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受到影响,对相应的、自己喜欢的运动逐渐产生兴趣,在大学期间便可以加入到相关的体育社团,获得专业指导,得到表现的机会。激发兴趣后便是最重要的,陪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从表三可看出更多的人希望结伴一起运动,在开展体育锻炼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是单独进行会产生孤独感,如此的话,就会让学生不愿意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因此家长在空闲时,和学生一起展开运动,感受亲情,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意识,使得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积极主动的结伴去参与体育锻炼,例如,像是跑步、游泳这类可以单独完成的锻炼,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则这个过程便会苦闷、乏味、枯燥,而导致不愿进行下去,这时就需要来自家长的参与进去或一些即时的加油鼓劲,从而能让学生坚持的完成这项运动,并慢慢的形成习惯,让其在进入大学后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锻炼。家庭体育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体育习惯,身体素质是伴随一生的,其和学生今后能否应对繁重的学业压力、能够在社会立足都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9]。家庭体育的发展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繁荣、国家的繁荣密切相关。 家庭体育是社会和体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呈现的,是一种趋势,是现代家庭生活不可获缺的一部分。 家庭是孩子能够接受到的体育活动最早、最重要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是良师益友般的存在,在潜移默化中,间接的影响着孩子,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父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行为习惯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在孩子青少年时期要担负起引导的作用,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意识、兴趣,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为孩子的终生体育奠定基础。3.3大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后如何保持3.3.1运动类APP:随着我们时代不停发展、变迁以及科技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运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而且场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手机互联网中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的很快,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是指设计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运动类APP是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第三方应用,能够帮助使用者记录运动轨迹、时间、强度和一些健身数据,指导使用者运动和学习,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等功能[10]。运动类的APP有着健身,教学的功能,提供相关资讯功能,社交一系列的功能。这些功能中健身教学功能,能帮我们记录运动的数据,运动轨迹,有些甚至还可以实时的测量我们身体基本指标,还能再其中学习一些他人运动的经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这流量为王的时代,诸多运动大咖会制作精美良好的运动视频供人们参考和学习。更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数据和目标为自己打造一份运动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功能。提供相关的信息功能,并为用户提供科学的运动和健康生活知识,如需要肌肉增长的人群,体育app将相对合理地制定运动的动作、方式和运动量,也提供一些肌肉增长的知识,在饮食休息中要注意的地方,运动后的拉伸知识。[10]还能提供最新的相关赛事信息,对使用者感兴趣的赛事,运动类APP将会给以记录,并在第一时间推送,满足使用者们在锻炼之余对体育的关注。社交功能。体育应用也具有社交功能。它可以选择是否分享自己的体育动态,随时随地分享到哪里,这是app的宣传手段,这也是增强运动者信心和态度的一项措施。在应用程序中,它可以对自己的运动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动态的评价和留言功能。一般来说,其他锻炼者都是可以看到的,它可以引导其他更厉害、更有经验的锻炼者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向其他锻炼者展示,增加其他锻炼者的兴趣和坚持性[10]。在保持这一阶段懒惰是最大的“敌人”,要想保持初步形成的习惯,一个是自律另一个便是适当的监督。在学校运动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现场监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监督到大部分学生的运动情况并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但是它不能考虑到每个学生,老师也会更加辛苦。因此,可以使用体育APP来进行监督,以便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运动情况。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在APP上搜索相应的问题得到答案,老师也可以随时提供指导。学生可以看到其他人分享的运动状况,及经验来激励自己进行下一步的运动,还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运动状况,并让周围对这项运动感兴趣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运动。并且运动类APP优化了评估机制,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表现进行评估,给予一些鼓励和夸奖的评语,让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最终可以做到有意识的,自觉的参与运动,然后班级代表对一段时间内班级同学的运动情况进行汇总报道,以便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运动和实际能力。这样,在课程安排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人性化的制定。通过总结学生们的运动情况,对期末考试成绩中的平时成绩进行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估,可以在敦促学生锻炼和提高意识方面发挥作用。我们清楚地知道,高校的体育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运动的一些列需要,但运动类APP可以,运动类APP迅速的发展并及时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一些列相应的需求。对大学生来说,可以借助网络的发展来保持自己的体育习惯,在“学习、跟从锻炼”中,保持已有的体育习惯。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保持这个习惯不仅对于他们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对全民健身的促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的使用运动类APP,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锻炼的科学性和坚持性,减少锻炼的限制性并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对学生形成运动习惯后保持运动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4大学生保持良好运动习惯的好处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积极踊跃的参加运动,并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使大学生有效的改善心理健康,并始终保持着。从而锻炼出好的意志和品质,缓解来自学习或生活上的压力,有效的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同时保证在学校时学习的效率,以及出入到社会后良好的工作效率。 改善体型,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保持身体的健康,让自己由内而外的散发自信。 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运动的开放性、竞争性、交往性的特点,满足人们的互动和需求,可以结识兴趣相同的伙伴,增加自己的社交机会,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4结论与建议4.1结论(1)知识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对体育来说亦也是,掌握了正确的体育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避免运动损伤。(2)人是群居动物,因此,我们将有社会需求和朋友的需求,朋友多了便成了“小团体”。一群爱好、兴趣、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形成的“小团体”,“小团体”之间进行进行比较、模仿、和竞争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的氛围,同时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3)家长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长对体育的态度会间接影响着孩子对体育的看法,大部分家长是能够明白体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并不会积极鼓励孩子参与进去,更多的是“认多少字,背多少诗,考多少分”,而学校更关心“升学率”的问题,给孩子带来了莫大压力,孩子在幼年缺乏体育锻炼而得不到身心健康的同时发展。(4)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在迅猛的发展着,逐步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互联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有着正面影响,同时也有着负面影响。互联网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海纳百川,不断吸收消化在转化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养分”。对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无疑是“毒药”让自己身陷重围,无法脱身,沉迷与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4.2建议开设讲座,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