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试题: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_第1页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试题: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_第2页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试题: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_第3页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试题: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_第4页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强化练习试题: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思路

(1)如图1所示,弹簧弹力(0等于悬挂钩码的重力。

-

-

-刻

-

=-

=度

=

=

=尺

=

-

钩=7

=一

码=

£

-

=

_£,

图1

⑵弹簧伸长量㈤等于弹簧的现长(/)减去原长(/0)。

⑶多测几组,找出F与X的关系。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器材。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

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⑶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

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

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基本实验方法.

1.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R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尸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

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像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厂为纵坐标,描出尺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

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

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

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以及画图时描点连线不准确都会引起实

验误差。

(2)悬挂

图2

钩码数量过多,导致弹簧的形变量超出其弹性限度,不再符合胡克定律(F=区),

故图像发生弯曲。如图2所示。

(3)水平放置弹簧测量其原长,由于弹簧有自重,将其悬挂起来后会有一定的伸长

量,故图像横轴截距不为零。如图3所示。

o

图3

||研透命题要点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作图处理数据的规则

(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代表的物理量符号、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

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像尽可能占满整个坐标图纸。

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的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

(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均匀分布

在直线的两侧(若有个别点偏离太远,则是因偶然误差太大所致,应舍去)。

⑶要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意义,注意分析图像的斜率、截距的意义。

【例1】(2021.南开区模拟XD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厂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

验时得到如图4甲所示的F-L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o=cm,

由此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o

图4

(2)如图乙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G=I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稳

定后指针指示如图乙,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cm。由此可推测图乙中

所挂钩码的个数为个。

答案(1)3.0200(2)1.503

解析(1)由题图甲可知,弹簧原长Lo=3.Ocm。由胡克定律尸得攵=履=

N/m=200N/m。

0.09-0.03

(2)由题图乙可知,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L=L50cm。设钩码个数为〃,由胡克

k(Lo—L)200X(0.03-0.015)

=

定律得〃G=4Lo-L),解得n=G13o

【针对训练1】(2021.南通市调研)(1)小明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

关系”的实验。

图5

(1)实验装置如图5甲,下列操作规范的是o

A.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

B.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

C.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D.实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

(2)小明同学在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描绘出弹簧的伸长量Ar与弹

力尸相关的点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线来拟合这些点。

⑶根据拟合的线,回答以下问题:

①本实验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②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BD(2)见解析(3)(1)100

②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解析(1)为了消除弹簧自重的影响,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竖直放置测量其原长,

故A错误;为了更好的找出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规律,应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

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故B正确,C错误;实

验结束后,应拆除实验装置,整理并复原实验器材,故D正确。

(2)如图所示

(3)图像直线部分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4

k=4*]02N/m=100N/mo

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即弹力与形变量不成正比,则造成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命题点二创新实验一一器材与方法的创新

本实验一般是在教材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新情景进行考查,因此,要在教材实

验的基础上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

理新问题。

装置时代化求解智能化

1.弹力的获得:弹簧竖直悬挂,重物的

重力作为弹簧的拉力,存在弹簧自重的

影响f弹簧水平使用,重物的重力作为

弹簧的拉力,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

2.图像的获得:由坐标纸作图得尸一》图

像一由传感器和计算机输入数据直接得

F—x图像

【真题示例2:(2021•广东卷,11)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缓冲装置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缓冲装置如图6所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机玻璃管与水平面夹角为30。,弹

簧固定在有机玻璃管底端。实验过程如下:先沿管轴线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

再将单个质量为200g的钢球(直径略小于玻璃管内径)逐个从管口滑进,每滑进

一个钢球,待弹簧静止,记录管内钢球的个数”和弹簧上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乙”

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采用逐差法计算弹簧压缩

量,进而计算其劲度系数。

图6

n123456

L/z/cm8.0410.0312.0514.0716.1118.09

⑴利用4+3—L(i=1,2,3)计算弹簧的压缩量:ALi=6.03cm,AL2=6.08cm,

△L3=cm,压缩量的平均值AL=电二当土约=cm;

(2)上述AL是管中增加个钢球时产生的弹簧平均压缩量;

(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6.046.05(2)3(3)48.6

解析(1)AL3=L6-L3=18.09cm-12.05cm=6.04cm,压缩量的平均值

-AL1+AL2+AL3

==

△L'6.05cmo

(2)根据(1)问可知,AL为增加3个钢球时产生的平均压缩量。

(3)根据胡克定律的推论可知,3/«gsin0=k\L,代入数值解得仁48.6N/m。

【真题示例3】(2019•海南卷,12)某同学利用图7所示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

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

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钩码(实验中,

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加=50.0g)o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直尺上

读出。实验步骤如下:

图7

①在绳下端挂上一个钩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绳水平且弹簧与细杆

没有接触;

②系统静止后,记录钩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

③逐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④用〃表示钩码的个数,/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在图8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一”图象。

0123456”/个

图8

(2)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用钩码质量加、重力加速度大小g及l-n图线的斜率a表

示,表达式为左=o若g取9.80m/s2,则本实验中左=N/m(结

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⑴图像如图所示⑵管102

解析(1)作出/—〃图像如图所示。

//cm

3TuTwHswMiI金

-♦--

13.0ttB'-ammH''tJtt'nmaDD-

D----ala

s-mmaal'pBclamaaalQsal-

-----alQ

曲xwal

Malg.币H

alHHxHMIal

12.5HIHiglKMHI

,印B国]«B>9壬田田8BSiBSaiBQd在日田E

)ai»oiginpaASnsiQixqingni中即mw

12.0ininaiimaisxiamaDSIDIXIXIQIDP

laixiaiia)aiaxintxiaaiaauixiatoc

>ainoiitsaioZIDaiaaiaaiciziaiat:

11.5

18aiaXIQtxis*nainixaiaaicinaiQC

imDISDSIDQBIDBitiziaiDt

G15五由.五cttipii.日日五元ipgicc

11.0i^U'ittittttit

田口amaic1Z1A1R1:

10.5aisaiiiniiiEnffioaainaiiixiainc

aiD>oSmain□txioa:aiaait(same

itsDISSSIDIXuiastitISBISI:

10.0>WDUiQigBttiQJt五百五iiijt日iBE

012456〃/个

⑵由胡克定律得〃mg=©—/。),即/=等〃+/0,则管=4,解得%=等,由图像

KKCI

0.05X9.80

可知斜率a=0.48cm/个,解得%=0.48X10-2N/m=102N/mo

【针对训练2](2021•河北唐山市模拟)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9甲所示装置探究轻

质橡皮筋弹力与长度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图9

①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长木板的左端,皮筋另一端系一段细线,细线跨过长木板

右端的定滑轮与小桶相连;

②向小桶内注入一定质量的细砂,稳定后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③取出细砂,并测量细砂的质量〃?;

④重复(2)、(3)步骤,获得多组对应的机、/数值;

⑤描点连线,得到/—〃?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o

(2)乙图中纵截距的数值_______橡皮筋的原长(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

(3)下列情况对劲度系数测量有影响的是。

A.橡皮筋与长木板不平行

B.定滑轮不光滑

C.细线质量不可忽略

D.未考虑小桶质量

答案(DfgQ)大于(3)BC

,,,/华多”,“AFm2S—m\emi—m\

解析(1)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仄y=卜_h――=i,_/]g°

(2)图中纵截距表示没有注入细砂时,橡皮筋的长度,但是没有注入细砂时,已经

挂小桶了,所以橡皮筋已经伸长了,则乙图中纵截距的数值大于橡皮筋的原长。

(3)根据女=篝可知,劲度系数的测量只与拉力的变化量和橡皮筋的伸长量有关,

所以橡皮筋与长木板不平行不影响橡皮筋的伸长量的测量,不考虑小桶的质量也

不影响拉力的变化量,但是定滑轮不光滑,有摩擦力作用会影响拉力的变化量,

细线的质量也会影响拉力的变化量,所以A、D错误,B、C正确。

L提升素养能力

1.(2021.天津市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o,弹簧下端挂上祛码盘时,长

度记为心;在祛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祛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心至〃,数据如

下表:

代表

LoLxL\LiL3L4L5L()

符号

数值

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

(cm)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

分度为-

(3)如图10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祛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

与的差值(填“口或心”)o

血(xlO-'kg)

图10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g取10m/s2)o

答案(1)竖直(2)静止乙31mm(3)L.r(4)5

解析(1)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这样可以消除弹簧因自重伸长而产

生的长度测量误差。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