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易混易错】▲士族政治: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关键,后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该制度在东晋进入鼎盛,在隋唐走向消亡。▲士族政治形成的原因:(1)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族依赖于士族的支持。(2)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3)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东晋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常举、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一次,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为临时设置。科举考试合格只是获得做官的资格,要出仕任官,都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时代气象对书画艺术的影响:(1)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道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社会上思想活跃。书法风格上更显飘逸;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出现。(2)隋唐时期,政治统一,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是追求规范的楷模,而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习题跟踪】1.“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反映曹魏时期()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 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 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2.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海外贸易占据主导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3.东晋十六国时期,未来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装力量,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后,确立了宗主督护制,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一制度的实施()A.奠定了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 B.发挥了维护基层治安的作用C.加速了北魏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D.瓦解了北方豪族的庄园经济4.隋朝大运河修建后,古代中国就很少出现南北分治的情况。类似地,有独立倾向的美国西部,在从东到西修建了大量的运河和道路之后,独立倾向消失。这表明()A.中美交通发展具有一定相似性 B.民族交融促进经济发展C.技术发展加强了政权的控制力 D.地理条件制约国家管理5.唐太宗在论述民族关系时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据此推知,唐太宗时期()A.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得以强化 B.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 D.朝廷实现了对周边的有效治理6.《通典》记载,唐初大理地区“颇解阴阳历数……以十二月为岁首”。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这一变化()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B.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D.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安定7.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士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促进这种社会进步的因素有()A.土地关系变革 B.市镇经济繁荣 C.政府放开管控 D.儒学走向开放8.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9.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正式颁行,中正评议包括“品”“状”“簿阀”三项。西晋时,“簿阀”(祖、父两代的本朝官爵)成为定品的主要依据。经过魏晋两代九品中正制的运行,在汉魏、魏晋政权更迭中立有功勋的家族居于高品,原本在东汉时同质性的世家大族出现了分化。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C.适应了魏晋政局变动的需要 D.确保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10.唐玄宗于开元初设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后又于开元二十六年另设学士院,安置翰林学士,逐渐掌禁内诰命。上述变化说明,当时()A.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B.内阁大学士成为宰相C.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 D.崇文抑武的风气盛行11.唐代出现了书面租佃契约,宋代则普遍发展起来。当时租佃契约的内容包含所租耕地的水旱地类别、面积、四至、租期、租额及其衡量器具等。书面租佃契约的普遍实行()A.不利于佃农获得租佃与人身的自由 B.有利于保护地主和佃农双方利益C.反映了宋代重农政策的民间接受度 D.说明了宋代经济立法的日益成熟12.李白以剑言志使其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坛独树一帜,裴旻将陷阵杀敌之技与“舞”结合创造了气势恢宏的剑舞,张旭把剑意寄寓在笔墨之中形成了变幻莫测的狂草,被唐文宗御封为“三绝”。由此可见,唐代()A.尚武崇侠风气浓厚 B.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13.《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贾思勰认为的“资生之业”,如粮食、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动物饲养及酿酒、作酱等副业。商贾之事,则阙而不录。据此可知,作者()A.致力于编写总结性的农书 B.拥有多种经营的理念C.鼓励种植和改良经济作物 D.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14.唐朝时,许多国家多次派遣唐使来华。653年,日本吉士长丹出使长安,随其而来的学生和僧人等共一百余人,他们不但研究佛教经典,更研究中国的儒学、经济制度、医药等知识,他们带回去了大量的典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唐朝时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中华文明圈不断向外辐射 D.遣唐使推动中日友好交流15.唐代,在长安、洛阳两京城中有大量来自波斯和南海诸国的经商者,日本、新罗有大量来华留学生、留学僧崇尚唐朝文化,大量购买唐朝文人学士的作品,“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这一现象()A.开启了东学西渐的进程 B.为唐文化提供了新元素C.利于扩大唐文化的影响 D.根源于港口城市的繁荣1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作者重在说明()A.南朝文化不及北朝文化先进 B.北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更大C.南北朝分裂动荡的社会病态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17.【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材料一:东晋南朝曾经数次北伐,但都未能成功。东晋桓温北伐关中,进至灞上。《晋书·桓温传》记其事有云:“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苻)健芟苗清野,军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对于北伐,王羲之曾言“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伐魏,“以兵力不足,悉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五民丁”,“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而“江南白丁轻进易退,卒以败师”。——摘编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材料二:北魏疆域图材料三:北海寻伏诛,其庆之还奔萧衍,衍用其为司州刺史,钦重北人,特异於常。朱异怪复问之。曰:“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摘自《洛阳伽蓝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北伐失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得与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之主要都会,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二者本属历史相传之政治名都,长安以西南通滇蜀,西通西域,当西城及西南陆路商货交集之冲;洛阳则当东来商货集会之冲。故此二都,在唐代仍不失其重要性,恒保持相当繁荣之象。然唐代真正之商业中心都会,不为长安、洛阳,而为新发达之扬州。以扬州为起点,再依当时内河及海上交通线与扬州有关联者,以次略证此等交通线上商业都会发展之迹。——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开封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形成几个繁华的商业街区,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内城的“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珍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都市商品经济的时代特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南宋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材料四: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20.【中外文化交流】材料一:汉代,印度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在中国初传,主要是作为信仰和方术(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流行于民间的。佛教被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是从两晋时期开始的。知识分子特别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论,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国传统学术较少研究的理论问题。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材料二:万历十年,传教士利玛实一行人来到中国广东,他们自称是来自印度的僧人;在知府王礬收到铃铛等礼物后,允许他们留在筆庆。利玛实是一位博学的传教士,喜欢结交朋友。他随身带着自鸣钟、菱角镜、山海全图,吸引了不少人观看。1807年9月,马礼逊抵达澳门,然后进入广州。当时,中国海禁未开,仍然禁止西人传教,马礼逊只能先隐匿于广州的美国商馆。不久,他有了合法身份,有了稳定收入,还结婚成了家。此后,直至1834年逝世,马礼逊一直在广州、澳门及南洋各地进行传教活动。——以上材料摘编自张明、于井尧《中外文化交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普及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的背景,并评价这些传教士的传教活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理解。“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这些材料反映曹魏时期利用为亲贵赋予法律特权的契机,拉拢贵族实现统治的政治本质,同时也体现出世家大族势力增强成为君主重点联合关照的对象,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看到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法律制度相对宽松,排除A项、B项;材料中也没有看到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儒法结合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体现其“完成”性,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据题目可知,广东魏晋南北朝墓葬和窖藏发现了大量波斯银币,《南史·吴平侯景传》《南齐书·东南夷传》均记载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达,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获得开发,这也促进了广东地区海外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主导”一词表述绝对,A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变动,D项错误。3.答案:B解析:题干所示为南北朝时期,北魏实行了宗主督护制,因为当时的豪族拥有很大的势力,北魏政权不得不依靠其力量维持基层统治。宗主督护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基层治安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其统治,故后来被三长制取代,B项正确。“奠定了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均田制实行的时候,北魏采取的是三长制,A项错误,均田制和租调制加速了北魏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项错误。宗主督护制维护了北方豪族的利益,D项排除。故选B项。4.答案:C解析:材料内容表明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中国隋朝以前常出现南北分治,美国刚建国时西部有独立倾向,但后来隋朝修建大运河,美国修建了大量的运河和道路之后,两个政权都加强了对远方的控制力,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古代中国隋朝和近代美国交通发展具有一定相似性,排除A项;民族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隋朝时的南北方、美国东西部都是相同民族,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答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有关言论记载“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表明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边疆治理,C项正确;A项说法尽管符合史实,但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干仅仅是唐太宗有关言论的记载,还不能说明“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排除B项;D项中“实现了”说法欠妥,排除D项。故选:C。6.答案:A解析:材料“伴随唐和南诏交往增多,至中晚唐时期,南诏境内已普遍行用以正月为岁首的唐历”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有助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A项正确;南召位于云贵地区,不属于藏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C项;南召属于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与维护中央政权统一安定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宋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门阀贵族势力逐渐瓦解,社会思想日渐开放,从而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齐民社会过渡,B项正确;唐宋时期的土地关系没有发生变革,还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唐宋时期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管控,而不是放开,排除C项;唐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形成,儒学逐渐走向保守,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C项正确;题干述及的是道职权的变化(由监察而成军事),并不是“完善”其职权,排除A项;道职权的提升,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强化,对中央集权来说是弱化,而不是“加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虽然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在形式上,大多数节度使还是服从于中央,这就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而不是“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魏晋两代九品中正制运行后,原本在东汉时地位一致的世家大族地位出现了分化,可知魏晋根据对朝廷做出的贡献大小,划定世家大族门第的等级高低,适应了朝代更迭、巩固统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侧重强调九品中正制实行导致的世家大族分化,没有体现“提高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封建政权选拔人才的范围始终限定在世家大族里,无法扩大统治基础,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九品中正制”,“中央对地方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翰林院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变成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反映了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A项正确;内阁是明朝设立的,此时还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翰林院职权变化,未体现科举考试日益规范化,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抑武等相关内容,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租佃契约需要双方遵守,故选B项;佃农拥有人身自由,A项排除;C项“重农”与材料无关,排除;题干不涉及经济立法,D项排除。12.答案:D解析:以剑言志的唐诗、表现陷阵杀敌的剑舞和融剑意于笔墨的狂草等备受推崇,反映出唐代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D项正确;唐朝诗歌、歌舞、书法艺术的发展不能说明其尚武崇侠风气浓厚,排除A项;材料无关唐朝兼收并蓄文化政策的实行,排除B项;C和材料史实无关,排除。故选:D。13.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主要记载了“资生之业”“商贾之事,则阙而不录”,这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故选D项;致力于编写总结性的农书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设有体现多种经营的理念,排除B项;作者介绍农副业生产并没有鼓励农民种植和改良经济作物,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许多国家多次派遣唐使来华”“他们不但研究佛教经典,更研究中国的儒学、经济制度、医药等知识,他们带回去了大量的典籍”可知,唐朝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日本积极向中国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经济文化世界领先,故选B;A、C、D不是外国来华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正确。1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很多外国使节、商人和留学生崇尚唐朝文化,回国时大量购买唐朝文学作品和书籍,这一做法有利于扩大唐文化的国际影响,故选C项;早在唐之前,中国科技和思想就已传入其他国家,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而不是其他国家文化对唐文化的影响,故排除B项;这一现象源于唐代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非港口城市的繁荣,故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A.材料中“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说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都不先进,故A错误;B.材料中“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说明北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更大,故B正确;C.材料中“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说明南北朝分裂动荡的社会病态,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错误;D.材料中“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说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都不先进,故D错误。17.答案:(1)原因:①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物力南不及北;②运输存在困难,粮草补给不足;③南人不热心北伐;④军事实力南不及北。(2)得:①军事:有利于防御主要外敌(柔然),经略南方;②交通:有利于都城的物质补给;③民族交融:有利于减少汉化阻力,推动民族交融和鲜卑政权的封建化;④文化正统:有利于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地位,统一胡汉,巩固统治;⑤国家统一: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失:①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②使鲜卑贵族沾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奢侈风尚,加速了政治的腐败;③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引发了六镇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解析:(1)据材料一“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苻)健芟苗清野,军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可知,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物力南不及北;据材料一“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可知,运输存在困难,粮草补给不足;据材料一“以兵力不足,悉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五民丁”“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可知,南人不热心北伐;据材料一“江南白丁轻进易退,卒以败师”可知,军事实力南不及北。(2)得:据材料二“北魏疆域图”可知,有利于防御主要外敌(柔然),经略南方;据材料二“北魏疆域图”可知,有利于都城的物质补给;结合所学从有利于减少汉化阻力、推动民族交融和鲜卑政权的封建化的角度分析。据材料三“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可知,有利于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地位,统一胡汉,巩固统治;结合所学从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的角度分析。失:结合所学从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鲜卑贵族沾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奢侈风尚、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引发了六镇暴动的角度分析。18.答案:(1)特色:政治经济结合密切;区域分工明显;南方城市经济地位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影响彰显。(2)原因:宋朝中央集权加强,社会秩序稳定;宋代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国家相对重视商业发展。解析:(1)由材料“唐代之主要都会,长安、洛阳为东、西二京。二者本属历史相传之政治名都,长安又以西南通滇蜀,西通西域,当西域及西南陆路商货交集之冲;洛阳则当东来商货集会之冲。”可得出政治经济结合密切;由材料“兹以扬州为起点,再依当时内河及海上交通线与扬州有关联者,以次略证此等交通线上商业都会发展之迹。”可得出南方城市经济地位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都市商品经济的特点还包括:区域分工明显;海上丝绸之路影响彰显。(2)由材料“开封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形成几个繁华的商业街区”及所学可得出宋代社会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由材料“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及所学可得出国家相对重视商业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中央集权加强,社会秩序稳定,这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19.答案:(1)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相同点: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追求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升了从政士人的文化素养,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消极: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平衡利益;顺应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与时俱进。解析:(1)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孝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是家世。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选拔依据都注重品德;选拔途径都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2)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科举制的评价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酒水购销合同模板
- 2024三方运输合同的范本
- 2024购销水泥合同范文
- 标准房屋转让协议样本
- 2024房屋拆迁合同范本
- 2024机械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建筑材料销售合同模板:建筑材料买卖合同参考
- 2024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民事调解协议书参考范本
- 标准服务合同范例大全
- 汉字听写大赛汇总成语
- 体位引流课件
- 大数据可视化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 市政工程项目部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48张ppt)
- 第9章-庭院生态工程
-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教学大纲
- GB/T 5456-2009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GB/T 29632-2021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部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
- 涂料色浆MSDS-涂料色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