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魏孝文帝改革高级_第1页
新-北魏孝文帝改革高级_第2页
新-北魏孝文帝改革高级_第3页
新-北魏孝文帝改革高级_第4页
新-北魏孝文帝改革高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宋齐梁陈东汉南朝隋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这是一个华丽的、生机丛起的时代东床袒腹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江郎才尽皮里阳秋中流砥柱闻鸡起舞东山再起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南柯一梦步步莲花黄粱一梦骑虎难下以下是与这个时代有关的成语故事。你知道吗?你对这个时代

还知道些什么?花木兰孔雀东南飞梁祝驸马门神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九品中正制淝水之战北府兵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少林寺《齐民要术》《说文解字》《文心雕龙》《敕勒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导言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加快了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拔部,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独具慧眼,进行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融合。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探究一:改革背景“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最新考古已证实,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内的石刻祝文刻写的是鲜卑族拓跋部的祭祖文字,证明该地区是拓跋部的发源地。北魏统一北方情况简介。⑴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

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

东晋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

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山西大同)

,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大鲜卑山嘎仙洞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398年,拓跋珪定都平城,次年称帝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十六国分裂局面。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统一:439年2)意义羯羌氐五胡乱中原(羌、氐、羯、匈奴、鲜卑)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知识链接:胡人与汉人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民族间的混战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惨景。诸胡同汉人一样,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注意:民族融合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景。“马背上得天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可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成孝文帝痛下决心、坚定不移进行这场伟大的改革运动呢?一是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二是民族歧视、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与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甚至在与南朝交战时,以其他族士兵为肉篱,其残暴统治终于激化了社会矛盾。

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鲜卑拓跋贵族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介绍北魏的社会状况,分析改革的必要性?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1)、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

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宗主督护制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来管理当地事务,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权力很大。产生两大矛盾,即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矛盾)和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阶级矛盾)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1)、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3)、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赋税制度混乱平城宫殿遗址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实际征税时,并不按这个征收。一是由于世家大族隐瞒田地和人口;二是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2、改革的必要性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对各族老百姓强取豪夺民族歧视,压迫经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汉族的经济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政治3、改革的可能性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1)、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3)、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4)、吏治混乱,官员贪污现象严重,赋税制度混乱,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农民负担加重,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冯太后与孝文帝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开始了改革。拓跋宏当时只有5岁,所以早期改革的决策者是冯太后。北魏孝文帝

北魏冯太后永固陵石券门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姓冯名有,汉族人,是北燕君主冯弘的第二子冯朗之女,北魏文成帝之后。她在文成帝死后的献文帝(466-471)和孝文帝(471-499)时期两朝亲政,推动了汉化改革,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孝文帝(467-499)聪慧早熟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

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冯太后影响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1、改革的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1)、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2)、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民族矛盾尖锐。(3)、实行宗主督护制,导致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4)、吏治混乱,官员贪污现象严重,赋税制度混乱,严重影响财政收入,农民负担加重,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3、改革的可能性: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从主观上看,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从而巩固北魏的统治是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1、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的是()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B、鲜卑贵族C、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D、汉族地主阶级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基础2.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3.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推动4.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可能性——必要性二、改革的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鲜卑贵族统治改变落后状态,促进社会发展。探究二:改革的内容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北魏孝文帝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三、改革的内容1.经济上:推行均田制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20亩…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乐迁者听逐空荒。…卖者坐(处罚)如律。(1)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桑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归官。桑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桑田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不宜种桑之地,男子给麻田十亩,妇女五亩。(2)奴婢和耕牛参加授田。奴婢依一般农民授田。耕牛每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3)田地缺乏地区,允许农民“逐空荒”,迁往他郡。(4)犯罪流徙户或绝户,其土地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田之用。

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内容及实质?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1、经济上:推行均田制⑴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⑵目的:保证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⑶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⑷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⑸作用遏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为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局限性: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桑田露田麻田国家所有农民所有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禁禁限男:40亩女:20亩男:20亩男10亩女5亩(2010高考广东文综13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C(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26题)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C(2013年高考重庆文综2题)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所谓均田制指封建王朝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土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

农民

宗主

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2、政治方面(1)设立三长制:

1)背景:

A、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督护制下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使国家赋税征收减少。

B、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

3)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认识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农民宗主北魏政府农民邻长里长党长北魏政府州郡4)影响:①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②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北魏前期百官无俸禄,……那些无所顾忌的鲜卑镇将刺史……在任上,只要上缴定额的租调,便可在区内大力搜刮。因此,北魏前期吏治腐败,官吏四处搜刮抢掠,“初来单鞭执马,返时从车百辆”。——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2)内容:3)影响:吏治混乱、贪污严重,影响财政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孝文帝认识到吏治问题的重要性。俸禄制:任期考核制:以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内容。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原因:2.政治上(2)整顿吏治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有,但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现象。对于今天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薪养廉”的主张。你认为这一主张怎么样?

北魏贵族墓志

颁行俸禄制度不一定就能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配合,使制度、执行与监督三者相互结合才可能有效地防止官吏的贪污受贿。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B、迁都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D、恢复和发展经济(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2、政治方面(3)迁都洛阳1)原因

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1)原因:A、地理环境的影响:(3)、迁都洛阳①平城劣势:a、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b、平城地处偏僻,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c、易受外族威胁;②洛阳的优势:a、黄河之南,地处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b、洛阳曾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c、可摆脱都城沦陷的尴尬,又能举兵南下。B、目的:统治中原的需要: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主要原因——推动改革的深化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迁都的什么理由?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迁都洛阳材料: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问题:为什么孝文帝要把都城迁到洛阳?归纳:迁都洛阳的原因1、地理环境的影响:(1)平城劣势:(2)洛阳的优势:2、目的:统治中原的需要。3、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族的文化及其崇拜。4、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需要。5、减少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迁都原因平城洛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需要农业发达;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利于控制中原历史北魏定都近100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3)时间、迁都方法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此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孝文帝493年,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迁都影响:南朝将领刘庆之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4)迁都影响对洛阳发展:

成为政经中心;城市规划影响大。对改革进行: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对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牡丹洛阳踏雪洛阳初春的雪景洛阳的楼台(1)内容1)移风易俗: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2)行汉制、崇儒学

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2)作用3.文化风俗上:移风易俗,实行汉制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贺赖后穆陵独孤步六孤贺楼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举例:元穆陆刘贺楼孝文帝不仅发布改革的命令,而且也很注意检查实施的情况。499年,孝文帝从前方回来,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有不少妇女仍穿着鲜卑服,就责备尚书没有尽到职责。任城王拓拔澄辩解说,现在穿胡服的人已经不多了。孝文帝不满地说:“你是不是想让全城的人都穿鲜卑服,才满意啊!”孝文帝废太子

孝文帝要彻底革除旧俗,在当时引起了一部分鲜卑人的强烈反感,其中也包括他的太子元恂。元恂不过是个14岁的孩子,却成了反对革除旧俗的先锋。他身体肥胖,嫌河南太热,一直想回北方。八月中,他乘父亲去嵩山的机会,带着左右心腹逃往平城。小领军元俨领卫兵拦截,闹到天黑,方才平息。孝文帝得知此事大惊,回宫后,召太子来见,痛加训责,还与兄弟咸阳王元禧两个轮流动手,把元恂打了一百多棒,然后命人把他扶出去禁闭起来。这一顿打得着实是重,元恂躺了一个多月才能起床。后来,孝文帝把元恂废为庶人,派兵看守。次年三月,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他仍在谋划作乱。孝文帝令人带毒酒逼他自杀,其时年仅15岁。5、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A、均田制B、宗主督护制

C、三长制D、整顿吏治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减少变法的阻力DB7、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8、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AB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0、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的过程

B.封建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AC

现在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史学界对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并说明理由。观点一: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因此,对这些措施的施行应予以否定。观点二: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尽管使鲜卑族不再独立存在,但是,却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判断的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思路点拨探究三:改革的评价1、经济: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2、政治:加速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3、民族关系: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四、改革的重大意义:三、改革内容的实质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汉化(封建化)改革。——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4、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5、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三、评价:孝文帝改革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确立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2.积极作用(1)经济:推动北方经济文化恢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