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_第1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_第2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_第3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_第4页
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高一下·友谊期中)阅读艾青《盼望》一诗,完成小题。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下列各项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述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B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所谓意境,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心态、情致、情趣不一,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不同的追求”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误理解。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2018高一下·湖州期中)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C.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D.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C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C项,“只有香如故”是保持自己的气节,和句式的语境不符。

故解析为:C

该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和课外文言文的积累。理解诗歌内容,要把握、背景、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根据含义判断与语境是否相符。

3.(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虽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却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该句考核对课内诗文的理解。该句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苏轼。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句意为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A周瑜神游错。

B周瑜笑我错。

C人们笑我错。

D正确。

故解析为:D

理解诗句时要注意添加省略的内容,调整语序。

4.(2016高一下·淮安期末)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的一项是()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A.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李杜诗篇万口传,而今已觉不新鲜。

A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为“特质易朽精神不灭”,A项符合。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对上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述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D浓墨重彩错。

6.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选出下列选项中,对上词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显现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赞扬;表明对如今朝廷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的不满。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既体现了对刘裕北伐军容之盛壮的仰慕和赞扬,又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北伐的雄心壮志。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使用了两个典故,目的是用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来衬托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从而表述对朝廷草率出兵的不满。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既体现了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的热情;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是沉郁悲愤的表述。

C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是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一事,“封狼居胥”是描述刘义隆希望获得霍去病那样的功勋。

7.对“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儿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且周瑜大破曹军亦与诸葛亮无关。

苏轼为了刻画周瑜的形象,从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蒋干拜访周瑜时“布衣葛巾”而进行艺术升华到周瑜身上的“羽扇纶巾”,虽然是蒋冠周戴,但是诗词一般可以忽略历史真实而抒发的情感。

8.下列选项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为了适应词的格律要求,它的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常序应为“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当时还很年轻,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

D.《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A项,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B项,“万户侯”指的是大军阀、大官僚。C项,“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错,应体现了的豪情壮志。

理解课内文章内容既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也是培养考生举一反三,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所以考生一定要对课内知识了如指掌。

二、诗歌鉴赏

9.(2019高一下·紫阳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B;D

(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B项,“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错误,从诗中来看,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流露出“迟暮”“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D项,“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错误,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叙事和抒情,没有写景。

(2)“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意思是“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这一联主要是叙事和抒情。由野望之景而触发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表述对诸弟的思念;“天涯”“一身遥”写自己身在天涯,独自飘零,流露漂泊之悲。总起来看,颔联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故解析为:⑴BD;

⑵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⑴该题为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述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解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10.(2019高一下·静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①危弦:哀弦。②捩柂(liè

duó):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上片首句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分析首句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2)词的下片借助哪些手法来表述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①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一曲危弦断客肠”,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

(2)①以乐景衬衷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②化无形为有形,“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③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惜别的基调,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2)以乐景衬衷情,“瑶草碧,柳芽黄”,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化无形为有形,“载将离恨过潇湘”,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故解析为:⑴①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一曲危弦断客肠”,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

⑵①以乐景衬衷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②化无形为有形,“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③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⑴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述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述效果。

11.(2018高一下·惠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酌酒与裴迪①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②,朱门先达笑弹冠③。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①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②按剑:发怒时准备把剑的动作。③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酌酒与君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

B.“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的人们在相互庆祝。

C.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的心情,对情感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潇洒淡泊、怡然自适的乐观心态和隐居思想。

E.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

(2)全诗表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B;D

(2)①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②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③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B项原诗是说先作官的人去嘲笑那些后做官的人,表现官场的相互排挤。

D项在诗中并非处处洒脱。而是体现出矛盾的心情。

⑵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解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酌酒与君君自宽”,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世事浮云”,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何足问”,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故解析为:⑴BD;⑵①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②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③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注意让选择不正确的。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同时注意知人论世;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2.(2017高一下·惠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宜人。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述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C;E

(2)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述了对友人的真诚劝诫。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C项,“表述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

E项,“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

⑵诗的颈联“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意思是为“老朋友马上要离去,白发不经意生成”,诗人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尾联“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意思是“这次分别无多话说,盼君转运天下闻”,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表述的是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情真意切。分析诗人情感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故解析为:⑴CE;⑵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述了对友人的真诚劝诫。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同时注意知人论世,杜牧,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作多借古讽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3.(2017高一下·潮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的隐忧。

D.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B

(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未有”丝毫贡献,未能报答“圣朝”的惭愧。

⑵鉴赏本歌的丰富情感,就要从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述方式逐句逐联来分析,抓诗句中的景语、情语和典故语等,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其中“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表述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天涯”“一身”“遥”写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抒发漂泊之悲。

故解析为:⑴B;⑵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4.(2017高一下·邢台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草碧

完颜璹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几番风雨”写出那嫣红的海棠与如雪的梨花已“不见”的原因,词人触景伤情,心头涌上了无限怅惘。

B.“笑”字既是对司春的老东君像是匆匆来去人间的过客的嘲笑,也是词人的强颜欢笑,读来令人心酸。

C.下片写胸中虽愁肠百结,但幸有新翻的笛曲,于是酩酊大醉后仍能信手挥毫,足见词人此时的豪迈之情。

D.“倚栏人”与词人“如曾识”,即只是似曾相识,并非知音,难以帮助词人荡除心中的烦恼与忧愁。

E.全词语言浅近,结尾两句更是用故苑昔日的春光烘托故苑后宫今日的春草,为全词点睛之笔。

(2)这首词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C;E

(2)①感叹春光的流逝。上片中“不见”二字,点出春光不再,道出了词人对春光的深沉留恋与伤感。

②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结尾道出了往昔繁华故都已变得荒凉萧条,今日故苑后宫已是繁华落尽,萋萋芳草,从而抒发了词人对“故苑春光”的无限怀念,对国势不振的无限感伤。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C项,“足见词人此时的豪迈之情”错误,联系全词应仍是愁绪满怀,毫无豪迈之感。

E项,烘托手法解说不当,应是对比。

(2)注意结合文中的重点词语“不见”“故苑”‘“陈迹”“回首何堪”分析“感叹春光的流逝”“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的情感。

故解析为:⑴CE

⑵①感叹春光的流逝。上片中“不见”二字,点出春光不再,道出了词人对春光的深沉留恋与伤感。

②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结尾道出了往昔繁华故都已变得荒凉萧条,今日故苑后宫已是繁华落尽,萋萋芳草,从而抒发了词人对“故苑春光”的无限怀念,对国势不振的无限感伤。

15.(2017高一下·连云港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词人在上阕是怎样表现“离别苦”的?请简要分析。

(2)在下阙中,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词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移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子的双飞,反衬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表述“离别苦”。

(2)①流露形单影只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希望所思之人归来的殷切期盼之情;③不见所思之人的空虚怅惘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注意答出“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和“反衬”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的分析。

(2)注意根据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离恨”“望尽”“知何处”答出“孤独寂寞”“殷切期盼”“空虚怅惘”的情感。

故解析为:⑴词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移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子的双飞,反衬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表述“离别苦”。

⑵①流露形单影只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希望所思之人归来的殷切期盼之情;③不见所思之人的空虚怅惘之情。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测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解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解析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解析无限接近。

16.(2017高一下·广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两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A;C

(2)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2)理解的情感,注意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故国神游”,想到在此建功立业的周瑜,结合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年少有为,表述了对周瑜的仰慕,也表述了自己的渴望,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然而诗人联想到自己,不禁感慨“多情应笑我”,自己“早生华发”,一事无成,抒发了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伤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述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以及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作答时一是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选项,二是调动积累,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鉴赏情感的能力,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及诗歌的题材特点来分析.

17.(2017高一下·东阳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2)下阙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述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词作上片概述了李广的两件事。其一是李广罢职家居时受辱于醉尉,其二为李广某次出猎误以为草中石为老虎而射击,矢发裂石。叹息像李广这样有大功于国家的名将,却不得封侯,还一度被罢黜而家居。写此词正值他被谗罢居上饶之时。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从而引出下片词意。(2)本题考查考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下片抒发感慨。“谁向……过残年”化用杜甫的诗句,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楚老、杨民瞻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易交的高风。其中“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则表现了宠辱不惊、进退不疑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借汉言宋,感慨极深,讽刺极强。最后以景作结,隐喻奸佞之臣的阴险和卑劣。

18.(2017高一下·四川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漂泊无家。

B.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C.本诗颔联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颈联主要描写了诗人饮酒和看江中浪花的情景,尾联主要描写了诗人“欲问”的内容和“眼中”看到的场景,二者共同表述了诗人“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E.诗歌颔联上句写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斗柄横斜;下句写其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运用对比手法,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B;E

(2)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理解诗中的关键词句和景物意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本题中,B.律诗是近体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E.颔联没有运用对比手法。故选BE。

(2)首联承题,写“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颔联为“野泊”之境。见星斗横斜、洞庭茫茫,听角声凄凄,皆扣“野泊”,景中见情。颈联和尾联为“野泊”之情,写“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将“野泊”的原因由个人遭际引向国家战乱这一深层根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的忧国伤时之情。

故解析为:(1)BE

(2)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1)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19.(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1)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做出评价。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颔联描述山河壮观的景象,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事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2)用典(借古讽今),借三国时刘禅重用小人导致亡国暗讽当朝国君重用奸邪,昏聩误国。表述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只能姑且吟诗以自遣,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主要从诗歌体现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雄浑壮阔”的意境。(2)注意答出用典的手法,首先答出典故“三国时刘禅重用小人导致亡国暗讽当朝国君重用奸邪,昏聩误国”,情感是“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只能姑且吟诗以自遣”的情感。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等,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从“用典”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古诗鉴赏之思想感情类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高一下·友谊期中)阅读艾青《盼望》一诗,完成小题。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下列各项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述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2.(2018高一下·湖州期中)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C.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D.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3.(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虽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却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4.(2016高一下·淮安期末)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的一项是()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A.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李杜诗篇万口传,而今已觉不新鲜。

5.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对上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述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6.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选出下列选项中,对上词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显现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赞扬;表明对如今朝廷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的不满。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既体现了对刘裕北伐军容之盛壮的仰慕和赞扬,又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北伐的雄心壮志。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使用了两个典故,目的是用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来衬托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从而表述对朝廷草率出兵的不满。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既体现了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的热情;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是沉郁悲愤的表述。

7.对“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儿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8.下列选项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为了适应词的格律要求,它的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常序应为“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当时还很年轻,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

D.《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二、诗歌鉴赏

9.(2019高一下·紫阳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0.(2019高一下·静海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①危弦:哀弦。②捩柂(liè

duó):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上片首句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分析首句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2)词的下片借助哪些手法来表述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1.(2018高一下·惠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酌酒与裴迪①

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②,朱门先达笑弹冠③。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①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②按剑:发怒时准备把剑的动作。③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酌酒与君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

B.“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的人们在相互庆祝。

C.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的心情,对情感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潇洒淡泊、怡然自适的乐观心态和隐居思想。

E.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

(2)全诗表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2.(2017高一下·惠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宜人。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述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3.(2017高一下·潮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的隐忧。

D.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4.(2017高一下·邢台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草碧

完颜璹

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望中倚栏人,如曾识。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几番风雨”写出那嫣红的海棠与如雪的梨花已“不见”的原因,词人触景伤情,心头涌上了无限怅惘。

B.“笑”字既是对司春的老东君像是匆匆来去人间的过客的嘲笑,也是词人的强颜欢笑,读来令人心酸。

C.下片写胸中虽愁肠百结,但幸有新翻的笛曲,于是酩酊大醉后仍能信手挥毫,足见词人此时的豪迈之情。

D.“倚栏人”与词人“如曾识”,即只是似曾相识,并非知音,难以帮助词人荡除心中的烦恼与忧愁。

E.全词语言浅近,结尾两句更是用故苑昔日的春光烘托故苑后宫今日的春草,为全词点睛之笔。

(2)这首词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5.(2017高一下·连云港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词人在上阕是怎样表现“离别苦”的?请简要分析。

(2)在下阙中,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6.(2017高一下·广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两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这句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2017高一下·东阳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2)下阙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8.(2017高一下·四川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漂泊无家。

B.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C.本诗颔联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颈联主要描写了诗人饮酒和看江中浪花的情景,尾联主要描写了诗人“欲问”的内容和“眼中”看到的场景,二者共同表述了诗人“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E.诗歌颔联上句写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斗柄横斜;下句写其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运用对比手法,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9.(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1)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请结合颔联对此做出评价。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解答部分

1.B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所谓意境,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心态、情致、情趣不一,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不同的追求”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误理解。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现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C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C项,“只有香如故”是保持自己的气节,和句式的语境不符。

故解析为:C

该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和课外文言文的积累。理解诗歌内容,要把握、背景、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根据含义判断与语境是否相符。

3.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该句考核对课内诗文的理解。该句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苏轼。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句意为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A周瑜神游错。

B周瑜笑我错。

C人们笑我错。

D正确。

故解析为:D

理解诗句时要注意添加省略的内容,调整语序。

4.A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为“特质易朽精神不灭”,A项符合。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D浓墨重彩错。

6.C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是刘义隆草率出兵北伐一事,“封狼居胥”是描述刘义隆希望获得霍去病那样的功勋。

7.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且周瑜大破曹军亦与诸葛亮无关。

苏轼为了刻画周瑜的形象,从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蒋干拜访周瑜时“布衣葛巾”而进行艺术升华到周瑜身上的“羽扇纶巾”,虽然是蒋冠周戴,但是诗词一般可以忽略历史真实而抒发的情感。

8.D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A项,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B项,“万户侯”指的是大军阀、大官僚。C项,“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错,应体现了的豪情壮志。

理解课内文章内容既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也是培养考生举一反三,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所以考生一定要对课内知识了如指掌。

9.(1)B;D

(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B项,“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错误,从诗中来看,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流露出“迟暮”“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D项,“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错误,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叙事和抒情,没有写景。

(2)“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意思是“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这一联主要是叙事和抒情。由野望之景而触发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表述对诸弟的思念;“天涯”“一身遥”写自己身在天涯,独自飘零,流露漂泊之悲。总起来看,颔联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故解析为:⑴BD;

⑵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⑴该题为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述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解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10.(1)①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一曲危弦断客肠”,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

(2)①以乐景衬衷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②化无形为有形,“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③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惜别的基调,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2)以乐景衬衷情,“瑶草碧,柳芽黄”,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化无形为有形,“载将离恨过潇湘”,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故解析为:⑴①表述了词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②“一曲危弦断客肠”,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

⑵①以乐景衬衷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②化无形为有形,“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③巧设比喻,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

⑴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述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述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述效果。

11.(1)B;D

(2)①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②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③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B项原诗是说先作官的人去嘲笑那些后做官的人,表现官场的相互排挤。

D项在诗中并非处处洒脱。而是体现出矛盾的心情。

⑵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解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酌酒与君君自宽”,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世事浮云”,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何足问”,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故解析为:⑴BD;⑵①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②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③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注意让选择不正确的。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同时注意知人论世;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2.(1)C;E

(2)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述了对友人的真诚劝诫。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C项,“表述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

E项,“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

⑵诗的颈联“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意思是为“老朋友马上要离去,白发不经意生成”,诗人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尾联“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意思是“这次分别无多话说,盼君转运天下闻”,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表述的是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情真意切。分析诗人情感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故解析为:⑴CE;⑵①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②尾联表述了对友人的真诚劝诫。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同时注意知人论世,杜牧,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作多借古讽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3.(1)B

(2)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⑴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未有”丝毫贡献,未能报答“圣朝”的惭愧。

⑵鉴赏本歌的丰富情感,就要从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述方式逐句逐联来分析,抓诗句中的景语、情语和典故语等,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其中“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诸弟隔”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表述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天涯”“一身”“遥”写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抒发漂泊之悲。

故解析为:⑴B;⑵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一身飘零,“一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判断。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准确分析情感的技巧:认真研读小序和解释;将自己置身于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中,化身诗人,体会情感;抓住关键词,逐句分析,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

14.(1)C;E

(2)①感叹春光的流逝。上片中“不见”二字,点出春光不再,道出了词人对春光的深沉留恋与伤感。

②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结尾道出了往昔繁华故都已变得荒凉萧条,今日故苑后宫已是繁华落尽,萋萋芳草,从而抒发了词人对“故苑春光”的无限怀念,对国势不振的无限感伤。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C项,“足见词人此时的豪迈之情”错误,联系全词应仍是愁绪满怀,毫无豪迈之感。

E项,烘托手法解说不当,应是对比。

(2)注意结合文中的重点词语“不见”“故苑”‘“陈迹”“回首何堪”分析“感叹春光的流逝”“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的情感。

故解析为:⑴CE

⑵①感叹春光的流逝。上片中“不见”二字,点出春光不再,道出了词人对春光的深沉留恋与伤感。

②对昔日昌明盛世的深切怀念,对国家前途的感伤忧虑。结尾道出了往昔繁华故都已变得荒凉萧条,今日故苑后宫已是繁华落尽,萋萋芳草,从而抒发了词人对“故苑春光”的无限怀念,对国势不振的无限感伤。

15.(1)词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移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子的双飞,反衬人的孤独;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借对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表述“离别苦”。

(2)①流露形单影只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希望所思之人归来的殷切期盼之情;③不见所思之人的空虚怅惘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