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解析)榆林十中2022至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语文

学科试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陈玉明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

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

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

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

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

然的命运安排。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似,胡适先生甚至直

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作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

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

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

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

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

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

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房中术甚至还是一种仙家秘术。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

解析: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

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

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

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

试卷第1页,共12页

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

用、节葬……这些都是纯粹世俗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

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

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

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

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

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

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

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

必然心怀警惕,“结党营私”之所以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关键不在于“营私”而在于

“结党”。“结党营私”固然不可,“结党营公”就更加显得别有用心。

不过,虽然墨家已成遥远的绝响,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倘能返本

开新,墨学亦未必不能造福于今。

(选自《书屋》2011年01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墨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墨家曾经历过刹那辉煌,但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B.墨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比如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

C.统治者之所以要对墨家心怀戒心,是因为墨家的“结党营私”。

D.墨家作为一种学说,已成遥远的绝响。在现实生活中销声匿迹,影响不再了。

2.下列说法,不属于墨家最终消亡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使得墨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B.墨家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

C.墨家高度世俗化的理论体系,使得其门徒缺乏灵魂信仰的基础。

D.在专制君主制下,统治者会对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心怀戒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做道教门徒要幸福得多,因为道教不像墨家那样有禁欲方面的规定。

B.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法家因为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所以

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

C.佛教也主张禁欲,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佛教徒都在禁欲的同时享受心灵的满足。

试卷第2页,共12页

D.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和墨家相类似,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张桂梅,筹建了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该校学生

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建校12年,1645名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张桂梅一直坚守教育岗

位,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2019年该校的综合升学成绩位居当地第一中央

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学校目前取得的成绩,您满意吗?

张桂梅:不满意,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我想要山里的孩子走进

最好的学校。

记者:这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吧?

张桂梅:我们没提贫困两个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

的女孩儿。

记者:您为什么想筹建这样的学校?

张桂梅:我在民族中学时,常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这些姑娘被家里定下婚事,要

出嫁了。华坪儿童之家成立,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这让我萌生

了筹建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记者,为什么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

张梅:女孩子受教育后,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掉?我的初

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2002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2007年,《我

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来自爱心人士的捐款以及当

地政府的出资共同汇聚在华坪,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张桂梅担任校

长,并吸引来了16名教职员工。首届共招收女生一百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

终提不上去,这点是张桂梅始料未及的。

张桂梅:他们说,能够考上职大就行了,我说,要读职大,用不着这所高中。去山

里家访,好多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因为我们这不收费。有学生的爷

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识在山里人心里的分量有多重?

回来我对老师们说,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我们至少要让他们上二本

试卷第3页,共12页

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

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十七名教师中就有九名提出辞职,学校工作近乎瘫痪,学生将被

分流到其他高中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

张桂梅:整理资料我才发现,剩下的八人中有六个党员,一下子我底气就来了,我

把他们找来开会:如果在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名党员,一个阵地都不会掉;作为党员,

我们不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丢掉!我说咱们重温入党誓词。没有钱,我们就画了一面党

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没宣誓完,我们全都哭了。

从那之后,张桂梅以校为家,成了学生们眼中的“魔鬼”,从洗漱、吃

饭到自习,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张桂梅:我们要付出的远超过一般学校的老师。老师结婚,办完了婚礼,第二天就

回来上课。我们的孩子开始刷题,人家说这个方式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呀,尽管苦

一点、累一点,但大山里的学生也可以考到名校,这一切都值了。

记者:每天每夜都跟着这些孩子在一起,您没有自己的生活吗?

张桂梅:事实上也不是说自己不想要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

没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记者:那您觉得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张桂梅: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

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华坪女中目前取得的成绩,张桂梅并不满意,她希望孩子们能进最好的学校,

这是她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初衷。

B.华坪女中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张桂梅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是一种隐私,应

该给予保护,于是称学生们为大山里的女孩儿。

C.在学校工作近乎瘫痪之时,张桂梅召集愿意留下的党员教师,重温入党宣誓词,担

当起党员责任,投身到华坪女中艰难的教育工作中。

D.张桂梅坚守教育岗位,整天忙于工作,这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生活,她把学生们以后

能过上比她更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从张桂梅学校取得的成绩引发对话,从筹建学校的缘由谈到了

张桂梅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这将采访引向深入。

B.中央电视台这次对张桂梅的专访,让大家了解到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以此来号召

试卷第4页,共12页

更多的人为华坪女中之类的贫困学校捐款献爱心。

C.张桂梅在与记者的对谈中,重点介绍了办学的坎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爱岗敬

业、无私奉献、不惧艰难、扶弱济困的精神品质。

D.在这篇电视专访稿中,有几处介绍张桂梅工作情况的画外音解说,这可让大家更好

地了解被访者,也能使本专访稿的结构更为紧凑。

6.张桂梅筹建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塔铺

刘震云

我便想去碰碰运气。就这样,我来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班。

复习班,是学校专门为社会上大龄青年考大学办的。进复习班一看,许多人都认识。

于是谈各人复习的动机,王全说,他本不想来凑热闹,都有老婆的人了,还拉扯着两孩

子,上个什么学可看到地方上凤气恁坏,贪官污吏尽吃小鸡,便想来复习,将来一旦

考中,做个州府县官啥的,也来治治这些人。“磨桌”(豫北土话,形容极矮的人)说,

他不想当官,只是不想割麦子,毒日头底下割来割去,把人整个贼死!最后轮到我,我

说,一无所有,才来复习。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坛上,竖着一座歪歪扭扭

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入。大家发现是坐在

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哄的,有笑

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

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诵读课文。

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就这一个是好学生。

①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远处河滩上,

有一农家姑娘在用筢子收草。只见那收草姑娘已将一大堆干草收起。这姑娘竟是课堂上

那独自埋头背书的女同学李爱莲。我问为什么割草,她脸蛋通红,说家中困难,爹多

病,下有两弟一妹,只好割草卖钱,维持学业。我叹息一声,说不容易。她看我一眼,

说:“现在好多着呢。以前家里更不容易。记得有一年,我才十玉,跟爹到焦作拉煤。

那是年关,到了焦作,车胎放了炮,等找人修好车,已是半夜。我们父女在路上拉车,

听到附近村里人放炮过年,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又来上学,总得好好用心,才对得

试卷第5页,共12页

起大人……”

后来我和李爱莲同桌。我给她讲当兵时在部队里如何喂猪,她给我讲小时候自己爬

榆树,一早晨爬了八棵,采榆钱回家做饭。家里妈挺善良,爹脾气不好,爱喝酒,喝醉

酒就打人。

②春天了。柳树吐米芽了。一天晚饭,我在教室吃,李爱莲悄悄推给我一个碗。我

低头一看,是几个菜团子,嫩柳叶蒸做的。我感激地看她一眼,急忙尝了尝。竞觉山珍

海味一般。

这时发生了一件怪事,瘦得皮包骨头的“磨桌”,突然脸蛋红扑扑的。这秘密终

于被我发现了。我到厕所解手,发现地上有几张破纸在烧。火里爬着几个刚出壳的幼蝉。

“磨桌”盯着那火,蛮有兴味地一个个捡起往嘴里填。接着就满嘴乱嚼起来。我眼中涌

出了泪,上前拉住他,犹如拉住自己的亲兄弟:“磨桌,咱们回去吧。”

“五一”了,学校要改善生活。萝卜炖肉,五毛钱一份。穷年不穷节,同学们纷纷

慷慨地各买一碗,“哧溜哧溜”放声吃。我端菜回教室,发现李爱莲独自在课桌前埋头

趴着,也不动弹。我猜想她经济又犯紧张,便将那菜吃了两口,推给了她。她抬头看看

我,眼圈红了,将那菜接了过去。我既是感动,又有些难过,还无端生出些崇高和想保

护谁的念头,眼中涌泪,扭身出了教室。

离高考剩两个月了。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学校原以为只考中

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大家一下都着了慌。这时我爹送来馍,问是什么

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

不定他那儿有呢!”我说:“来回要走一百八十里呢!”

第二天早晨,爹从县城回来了。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已开了裂,裂口处泅出一

片殷红殷红的东西。我忙把爹的鞋扒下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

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我惊叫。却是哭声。

高考结束了。和王全仅分别了一个月,化却大大变了样。我想起李爱莲,忙问:“李

爱莲爹的病怎么样了她说在新乡考学,考得怎么样”

王全叹了一口气:“她根本没参加测试,她出嫁啦!她爹这次病得不一般,要死要

活的,一到新乡就大吐血。没五百块钱人家不让住院,不开刀就活不了命。一家人急得

什么似的。钱哪里借得来这时王庄的暴发户吕奇说,只要李爱莲嫁给他,他就出医疗

费。你想,人命关天的事,又不能等,于是就……”

后来,我进了我国北方的一所最高学府。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但我的

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塔铺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是从那里来的一个农家子

试卷第6页,共12页

弟。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由一些小故事连缀而成,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将那一段生活、那一群人

物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王全年龄较大,因对地方官的不满而决定参加高考,以求将来做官可以整治这些让

他痛恨的地方官,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

C.小说以顺叙的手法记述了“我”参加高考的过程,虽然叙事平淡,但真实而感人,写

出了那一代人的辛酸经历。

D.小说结尾一段写“我”不敢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

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

E.沈从文的《边城》和刘震云的《塔铺》都把目光投向乡村,都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塔

边的凄美故事,歌颂了人性的纯真。

8.小说中两处画线部分写景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的李爱莲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称姓因以为氏年四十遭父丧三年

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初事节度使王倕,倕攻新城,使翰经

略,三军无不震慑。后节度使王忠嗣补为衙将。翰好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疏

财重气,士多归之。后吐蕃寇边,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无不披靡,由是知名。

天宝六载,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先是,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

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翰使王难得、杨景晖等潜引兵至积石军,

设伏以待之。吐蕃以五千骑至,翰于城中率骁勇驰击,杀之略尽,余或挺走,伏兵邀击,

匹马不还。翰善使枪,追贼及之,以枪搭其肩而喝之,贼惊顾,翰从而刺其喉,皆剔高

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

其冬,玄.宗.在华清宫,王忠嗣被劾。敕召翰至,与语悦之,遂以为鸿.胪.卿.。仍极言

救忠嗣,上起入禁中,翰叩头随之而前,言词慷慨,声泪俱下。帝感而宽之,贬忠嗣为

汉阳太守,朝廷义而壮之。

翰素与禄山、思顺不协,上每和解之为兄弟。其冬,禄山、思顺、翰并来朝,上使

内侍高力士于京城东驸马崔惠童池亭宴会。禄山以思顺恶翰,尝衔之,至是忽谓翰曰:

试卷第7页,共12页

“我父是胡,母是突厥;公父是突厥,母是胡。与公族类同,何不相亲乎?”翰应之曰:

“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

骂翰曰:“突厥敢如此耶!”翰欲应之,高力士目翰,翰遂止。

十二载,进封凉国公,食.实.封.三百户。时杨国忠有隙于禄山,频奏其反状,故厚赏

翰以亲结之。十三载,拜太子太保,更加实封三百户,又兼御史大夫。至土门军,入浴

室,遘风疾,绝倒良久乃苏。因入京,废疾于家。

(选自《旧唐书.哥舒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称/姓因以为氏/年四十/遭父丧/三

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B.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称姓/因以为氏/年四十/遭父丧/三

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C.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称姓/因以为氏/年四十/遭父丧/三

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D.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之裔也/蕃人多以部落称/姓因以为氏/年四十/遭父丧/三

年客居/京师为长安尉不礼/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时

期史学家班固编撰。

B.玄宗,是封建帝王的年号之一,文中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杜甫《兵车行》“武皇开

边意未已中的“武皇”即指的是他。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C.鸿胪卿,古代官职名,掌管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

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

D.食实封:古代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

户叫实封,文中是指可实际享用其封户租赋的一种封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哥舒翰治军有方,仗义疏财。王倕攻取了新城,交给哥舒翰经营,三军为之震服;

他轻财重义,士兵大都归附他。

B.哥舒翰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他常用长枪将敌手挑落下马;吐蕃曾率兵来抢粮,他

率军将敌人斩杀殆尽。

C.哥舒翰赤胆忠心,报恩救主。王忠嗣曾对他有知遇之恩,遭到弹劾后,哥舒翰极力

营救,在皇帝面前慷慨陈词,声泪俱下。

试卷第8页,共12页

D.哥舒翰耿直不阿,不同流合污。他与安禄山不和,皇帝想撮合他们;安禄主动拉拢,

他却破口痛骂,严词拒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吐蕃寇边,翰持半段枪当其锋击之,无不披靡,由是知名。

(2)帝感而宽之,贬忠嗣为汉阳太守,朝廷义而壮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4.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临别之际,亲切地叮嘱友人,语调平缓自然,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

B.首句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C.颈联展示了瑰丽之景: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D.尾联写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地追求功名。

15.本诗颔联中的“起”与“生”极为生动,请赏析。(6分)

六、情景默写(6分)

16.默写。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只需虚心讨教,各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

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9页,共12页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

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

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

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

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

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

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

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容易自暴自弃,也往往容易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我们不仅要懂得“有”之用,还要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

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

着的那一小块罢了。()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

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

B.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D.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中“实用”的引号,作

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一下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云是天上的“招牌”,人们通过云的形状和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阴晴变化。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色雄奇壮美。

D.有些人只顾自己,该做的不做,该管的不管,如此作为,也算“无为而治”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

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试卷第10页,共12页

B.然而,即使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

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

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

能款款而行吗?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_____________的追兵阻敌,

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_____________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

千里。据历史记载显示,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

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西北地区红军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

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_____________在

西北创造了条件。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党领导的各方

面力量都进行了__________的斗争,都为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红军打胜仗,

人民是靠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穷凶极恶渺无人烟安置艰苦卓绝

B.丧心病狂与世隔绝安设坚苦卓绝

C.穷凶极恶与世隔绝安置坚苦卓绝

D.丧心病狂渺无人烟安设艰苦卓绝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据历史记载,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人民群

众,坚持游击战争。

B.据历史记载显示,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动人

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

C.历史记载显示,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人民

群众,坚持游击战争。

D.据历史记载,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动人民群

众,坚持游击战争。

试卷第11页,共12页

22.下列关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喻、夸张B.比喻、排比C.排比、拟人D.拟人、夸张

八、材料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布朗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

心嘲笑着你自己。

是的,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而那

些被嘲笑的人,却往往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绚丽的生命之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第12页,共12页

参考解析:

1.B2.B3.D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A.“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错,原文是说“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

分化”,没有说墨家经历刹那辉煌是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

C.“是因为墨家的‘结党营私’”错,原文“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说明“结

党营私”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D.“影响不再了”错,原文“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每一个人”错,据原文“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

身精神”可知。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相关信息在第三段。

A.“不像墨家那样有禁欲方面的规定”错,原文是在第六段“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B.强加因果。原文“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

政治”是转折关系。

C.“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属无中生有。

故选D。

4.A5.B6.①将文化脱贫的理念带进大山,兑现党的扶贫承诺。②让山里孩子接

受了更多的教育,提升了她们素质,使她们及后代更加幸福。③免费的高中教育,让一些山

里人圆了高中梦,让更多的山里人考上大学,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拯救了一代人,改

变了他们的命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

解析第1页,共9页

A.“她希望孩子们能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她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初衷”表述错误。根据文意,

“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可知张桂梅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初

衷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的问题。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

B.“为华坪女中之类的贫困学校捐款献爱心”表述错误。根据文意“2007年,《我有一个梦想》

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来自爱心人士的捐款以及当地政府的出资共同

汇聚在华坪”。可知选项内容早在2007年就实现了,而这次专访的目的应该更广泛一些,在

于号召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选项表述狭隘了。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

由对文章第一段“张桂梅一直坚守教育岗位,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的分析,可以

概括出“将文化摆脱贫的理念带进大山,兑现党的扶贫承诺”这一要点;

由对文中“女孩子受教育后,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遗弃掉吗?我的

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

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等文字的分析,可以概括出“让

山里女孩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提升了她们的素质,使她们及后代更加幸福”这一要点;

由对文中“去山里家访,好多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因为我们这不收费”“不

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等文字的分析,可以概括出“让一些山里人圆了高

中梦、大学梦,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拯救了一代人,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一要点。

7.AE8.第一处:傍晚的小河,绚丽的晚霞,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面面,为两位年

轻人的出场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同时也映衬了李爱莲这个人物的美好形象;第二

处: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后面写到李爱莲送嫩柳叶菜团子。9.①她是个学习自觉用

功的人。语文课,老师因有人睡觉被气走,教室一片混乱,而她正专心致志地学习。②她是

个勤劳吃苦、善良懂事的人。家里穷,她割草卖钱,维持学业;十五岁时陪父亲外出拉煤;

她知道家里的困难,用心学习,不辜负父母。③她是个勇于牺牲自己、孝顺的人。父亲犯病,

她不得不中断了学业,嫁给了一个有钱人以此换得父亲的医疗费。10.具体分析:第一

次是在厕所发现“磨桌”烧蝉吃,是同情同学的遭遇,也为那个年代物质极度贫乏而忧心。第

二次是在过节时发现李爱莲没有钱改善生活,被李爱莲感动,也为她难过,内心萌发要保护

这个脆弱的女孩的念头。第三次是看到父亲走了一百八十里路为自己借书回来时的一只血

解析第2页,共9页

脚,是对深沉的父爱的感恩。说明效果:三次描写,丰富了“我”这个人物形象,突出了处

于低层的人在困顿生活中展现的善良、朴素的品质。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错误,这是对原文“他却大大变了样”的错误理解,倒数第三段“和

王全仅分别了一个月,他却大大变了样”说的是王全高考后的形象状态与高考前不同,不是

说他上学的目的。

C.“叙事平淡”错误,小说情节应是跌宕起伏,如“磨桌”烧蝉吃,如爹为了给“我”借书而磨破

脚,如李爱莲嫁人等,都让小说情节有了波折。

D.“这其实是表示‘我’不敢忘记自己是如何从穷人堆里挣扎出来的”显得牵强,根据上下文的

内容,想要表述的应该是对塔铺那段艰难时光的怀念和对李爱莲的深切同情却又无奈。

故选AE。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这两处写景的句子,概括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了什么景,

这些景物与人物形象以及上下文的情节有何关联。

第一处在第四段,“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这

里所写的景有“落日”“水流”“晚霞”,“一小束”“染得血红”“慢慢流淌”展现景物的特点,平静

而优美,接着下文出现两个人物,“我”和李爱莲,所以从情节角度来看,这里的景物描写为

人物的出场营造了诗意的场景,从形象的角度来看,优美的意境烘托了李爱莲的美好形象。

第二处在第七段,“春天了。柳树吐米芽了”,这里的写景交代了季节——春季,景是“吐米

芽的柳树”,接着下文写到“李爱莲悄悄推给我一个碗。我低头一看,是几个菜团子,嫩柳叶

蒸做的”,由此可知,此处的“柳树吐米芽”为下文李爱莲给“我”菜团子做了铺垫。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如第三段,语文老师被气走后,教室里一片混乱,“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

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诵读课

文”,这说明她是一个学习自觉用功的人;

如第四段“用筢子收草。只见那收草姑娘已将一大堆干草收起”“家中困难,爹多病,下有两

弟一妹,只好割草卖钱,维持学业”“记得有一年,我才十玉,跟爹到焦作拉煤”,艰难的家

境中,李爱莲收草,与父亲拉煤,这些表现出她的勤劳能干、善良懂事;

如倒数第二段“没参加测试”“只要李爱莲嫁给他,他就出医疗费”,为了父亲,她放弃高考,

解析第3页,共9页

这表现出她的孝顺和勇于牺牲自我。

10.C11.B12.D13.(1)后来吐蕃侵犯边境,哥舒翰手持半截长枪迎战吐蕃

的前锋,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溃败,因此出名。

(2)皇帝感动并且宽恕了王忠嗣,将他贬职担任汉阳太守,朝廷认为哥舒翰很仗义有气魄。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姓”是“称”的宾语,意思是“以部落名称作姓”,排除AD;“京师”是“客居”的宾语,意思是“在

京城客居”,排除B。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代。吐蕃人大多以部落名称作姓,于

是就把哥舒作为姓氏。四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了,在京城客居了三年,因为没受到长安县县

尉的礼遇,激动发愤改变志向,仗剑来到河西。

故选C。

11.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B项,“玄宗,是封建帝王的年号之一”错误。玄宗是皇帝的庙号。

故选B。

1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D项,“破口痛骂,严词拒绝”理解有误。原文“翰应之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

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可知哥舒翰利用古语来委婉拒绝安禄山。原文“禄山以为讥其胡

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如此耶!’翰欲应之,高力士目翰,翰遂止。”可知在安禄山大

骂哥舒翰时,哥舒翰被高力士用眼色阻止,没有破口痛骂。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寇”:侵犯;“当”:迎战;“靡”:倒下。“由是”:因此。

(2)“宽”:宽恕;“义”:认为……仗义;“壮”:认为……有气魄。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

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

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

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

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

解析第4页,共9页

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述原文意蕴的时候,的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述的

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述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

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

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代。吐蕃人大多以部落名称作姓,于是就把哥舒作为

姓氏。四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了,在京城客居了三年,因为没受到长安县县尉的礼遇,激动

发愤改变志向,仗剑来到河西。开始侍奉节度使王倕。王倕进攻新城,派哥舒翰指挥,三军

没有不被震慑的。后来节度使王忠嗣任命他为衙将。哥舒翰喜欢读读《左氏春秋》、《汉书》,

不重钱财,重义气,所以兵将都归附他。后来吐蕃进犯边境,哥舒翰手持半截长枪迎着敌军

的兵锋攻击,所到之处敌军都败逃了,因此闻名。

天宝六年,被提升为右武卫将军。此前,吐蕃每年等到麦子熟了,就率领部队到积石军

来收割,共同把积石军称为吐蕃麦庄,前后没人能够禁止。到了这个时候,哥舒翰派王难得、

杨景晖等暗中率军到积石军,埋伏下来以等待他们。吐蕃派五千名骑兵进入境内,哥舒翰从

城中率领骁勇部队前来进攻,斩杀了大部分敌军,余下的吐蕃军逃跑,伏兵杀出,将敌兵全

部杀死了,没有一名骑兵逃回去。哥舒翰擅长使用长枪,追上敌人后,把矛对准他的肩上,

大吼一声,敌人回头看,哥舒翰就刺中他的咽喉,把他挑起来,腾空有五尺多高,才落下来,

没有不死的。

那年冬天,唐玄宗在华清宫,王忠嗣被弹劾。皇帝召哥舒翰进京朝拜,和他谈话很愉快,

于是任命他为鸿胪寺卿。哥舒翰极力陈说,想救出王忠嗣,皇帝皇帝起身去宫中,哥舒翰磕

头跟随着皇帝。一路言辞激动,眼泪直流。皇帝感动并宽恕了王忠嗣,将王忠嗣贬职为汉阳

太守,朝廷的人都称赞他仗义。

哥舒翰一向和安禄山、安思顺合不来,皇帝常想让他们和解得像兄弟一样。那年冬天,

遇上他们三人都来朝拜,皇帝就让内侍高力士在京城东驸马崔惠童池亭设宴。安禄山因为安

思顺厌恶哥舒翰,曾经怀恨他,在这个时候突然对哥舒翰说:我们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

厥人;您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种族都一样,怎能不友好呢?”哥舒翰说“:俗话说

‘狐狸对巢穴叫,不吉利’,因为它忘了本。兄长既然愿和我交好,我敢不一心友好吗?”

安禄山以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发怒骂道:“突厥种竟敢这样?”哥舒翰想回骂他,高力

士用眼色阻止了,哥舒翰于是就没有说话。

天宝十二年,哥舒翰晋爵为凉国公,封邑三百户。当时杨国忠与安禄山有隔阂,多次告

解析第5页,共9页

发他反叛的表现,因此赏赐很多给哥舒翰来结交他。天宝十三年,被拜为太子太保,又增加

封邑三百户,同时兼任御史大夫。到了土门军,在浴室遇上风寒,摔倒了很久才苏醒过来。

于是进入京城,病死在家。

14.D15.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

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生动地表现了

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尾联写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地追求功名”错误。尾联

是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颔联“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意为: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

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山从人面起”一句,写出人在山中栈道行走时,悬崖峭壁仿佛扑面而来,就在人脸旁重叠而

起,刻画出蜀道的狭窄曲折和山势的陡峭、险峻。“云傍马头生”一句,写了山中雾气袅袅,

依傍着马头翻腾,仿佛不是行在山中,而是行在云雾之中般,反映出蜀道的高峻、险要。颔

联中,“起”“生”两个词,把本来静止的山写得富有动态,实则是人在山中行走,“起”字却写

仿佛是山突兀而起,陡然出现一般,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人在萦回曲折的栈道上“百步九折”

行走时,山峰层层叠叠出现在眼前的惊险感;“生”字主要写云,云本在天上飞翔,此处以云

生衬山高,正因蜀山太高,仿佛连云雾都是在马头边生出一般,给人以腾云驾雾仿佛凌空的

高危感,想象奇异,境界奇美。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D18.D19.D

17.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以……为……”和“把……作为……”杂糅,保留其一

即可;二是“得出”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将“得出庄子大言无用”改为“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或“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解析第6页,共9页

故选D。

18.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能力。

题干中“实用”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A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

B项,引号标示特殊含义,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C项,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D项,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故选D。

19.本题考查补写能力。

联系上文,可知括号里讲的是与“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相关的内容,而根据“只知实用,

不知虚用……莫过于此”,可知不能只留下“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故括号里的内容应与

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根据下文“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可知先

说“你”再说“大地”与下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分析,D项补写最恰当。

故选D。

20.A21.D22.B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穷凶极恶”,极端残暴凶恶。“丧心病狂”,形容言行混乱而荒谬或为人残忍可恶

到了极点。

此处语境是指极端残暴凶恶的追兵阻敌,所以应该用成语“穷凶极恶”。

第二空处,“渺无人烟”,一片渺茫,看不到人家。形容非常荒凉。“与世隔绝”,是指与文明

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

此处语境是指一片渺茫,看不到人家,非常荒凉的沼泽草地,所以应该成语“渺无人烟”。

第三空处,“安置”,使事物或人得到适当安排,有着落。“安设”,安装,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