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本单元所选课文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研习中国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包括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旨在大体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概貌,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以正确的价值观鉴赏文学作品,进一步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阿Q正传(节选)》
鲁迅先生倡导“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创作手法。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阿Q的形象是鲁迅先生采用“杂取种种人”的手法而合成的典型的文学形象。
《边城(节选)》《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古朴而淳厚的风情画,寄托着作者“美”与“爱”的理想。小说中的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他们都有着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恩不仅造就了艾青的诗人之名,更让我们对感恩有了更深的感悟: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着。《再别康桥》
徐志摩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自然风光滋润着他的心灵,一次次给他带来了欣喜和欢悦,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他心头的创伤。《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风景”,赞美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秦腔》
提起陕西,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秦始皇兵马俑、黄土高坡、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陕西特色风味羊肉泡馍。黄土地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秦腔就是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株常春藤。《茶馆(节选)》
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剧《茶馆》分别反映了戊戌变法后的清末、袁世凯死后的民国初年和抗战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时代的特征。《茶馆》也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话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场次最多的话剧,常演不衰。5课程目标学法指导1.了解鲁迅和沈从文作品的时代特色,感受白话文小说的语言特色。2.学会鉴赏和感知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3.学会由表及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丰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1.仔细阅读,反复品味,理解语言的深层含意。2.通过细读文本,结合细节描写,归纳分析阿Q的个性特征,鉴赏和感知“阿Q”的艺术形象。3.树立文体意识,紧紧把握住小说的文体特征来鉴赏文章。[资料助读]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阿Q正传(节选)鲁迅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等。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写作背景《阿Q正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署名巴人,载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小说共九章。鲁迅自述:创作本篇“实不以滑稽或哀矜为目的”,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阿Q命运的描写,着重揭示了底层人民长期处于屈辱地位,遭受统治阶级思想毒害,形成了不能正视现实的“精神胜利法”的残酷现实。作品暴露和批判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知识链接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是鲁迅先生在小说《阿Q正传》中创造的一个概念。《阿Q正传》是在新文学兴起的时代诞生的,在那个内忧外患,帝国主义侵略和政府腐败黑暗的时代,阿Q作为底层小人物,经济上遭受残酷剥削,政治上承受沉重压迫,精神上蒙受长期毒害,人格上忍受种种屈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性格发生了扭曲,具体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阿Q精神”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时至今日,阿Q这一人物及其代表的“精神胜利法”仍然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它在弱者的身上,特别是在社会地位卑微而又不觉悟的人身上尤为显著,在现实社会中具有警示或解剖作用。[基础梳理]字音识记(1)舂米(
) (2)伶仃(
)(3)疮疤(
) (4)犯讳(
)(5)揪住(
) (6)虫豸(
)(7)热剌剌(
) (8)醉醺醺(
)(9)小觑(
) (10)敌忾(
)chōnɡ
línɡdīnɡ
chuānɡbā
huì
jiū
zhì
là
xūn
qù
kài
词语积累怒目而视: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要大发脾气。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出言无状:说话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显得无礼、放肆。无可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整体感知]结构图解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主旨探微《阿Q正传》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批判了国民性的精神弱点,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映了农民的苦难和革命要求,提出了农民的革命和出路问题,对革命前途问题进行了探索,表现了鲁迅的启蒙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通过“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任务探究]任务一理解1.“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怎样理解“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答案】①“不幸”指阿Q赢了钱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②“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③“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答案】前者是对未庄人而言,他以为进过城,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就非常了不起了,表现出他的盲目趋时;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然而阿Q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任务二赏析3.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答案】①“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②这些看客个个有着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觉得不十分过瘾,比阿Q少了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③这表明当时的人们缺乏同情心,揭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4.阿Q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保持了内心的平衡?【答案】①用自欺自贱自残的方式保持内心平衡。他屡屡承受失败却自认为从未失败过。这样化解尖锐冲突的方式,鲁迅称为“精神胜利法”。②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对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③它主要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摧残、畏强凌弱、自欺欺人等。内心的优胜,实际上是失败和屈辱。任务三探究5.有人认为,“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思想行为方式,即通过假想、忘却或荒谬的逻辑将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和屈辱变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胜利和光荣,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你怎样看?【答案】(观点一)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实质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通过自欺自慰的方式,陶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它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无法正视现实而寻找逃路的手段,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失败主义。(观点二)这是一种自我保护。①生活的忙碌、竞争的激烈常使我们有积重难返之感,我们无法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②刚强者易折,如果对于失败缺乏柔韧的一面和极强的包容力,人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心理的失衡常常会影响进一步的前行。因此,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精神胜利法”来调节,在人生的钢丝上保持微妙的平衡,而不至于举步维艰。[资料助读]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作家。沈从文于1922年开始文学创作,1924年起发表作品,1928年参加新月社。抗战全面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边城(节选)其文学创作丰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数十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他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也有成就,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写作背景《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知识链接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沈从文等。[基础梳理]字音识记(1)泅水(
) (2)悖时(
)(3)欺侮(
) (4)拮据(
)(5)怏怏(
) (6)镂空(
)qiú
bèi
wǔ
jié
yànɡ
lòu
词语积累平淡无奇:指事物或文章等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闭口不谈:指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词语辨析(1)①球队因裁判问题意外输掉比赛,主教练很________。②一身黄色囚衣,本该在校读书的赵某,忍不住为自己的无知和莽撞流下________的眼泪。(懊悔懊恼)【解析】都有“后悔”的意思。懊悔:重在“悔”,后悔,主要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或是对人,或是对己。懊恼懊悔(2)①小芹两三岁时候,就非常伶俐________。②纺织工________的手在纱锭间翻动,像春燕在云中飞舞。(乖巧灵巧)【解析】都有“巧妙”的意思。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灵巧:灵活而巧妙。乖巧灵巧[整体感知]结构图解主旨探微本文节选的是《边城》第三至六节。主要写翠翠在两个端午节遇到傩送和天保的故事,初步展示了翠翠与傩送、天保发生感情纠葛的端倪,写出了翠翠、祖父、傩送等人物身上的人性美。本文展现了湘西特有的秀美别致的风俗人情画,表现出一种伦理的善与道德的美,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作品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伤意蕴。[任务探究]任务一理解1.翠翠与傩送初次见面的情形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什么特点?【答案】①一开始翠翠对傩送的印象并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所以骂他“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在她知道是傩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挨了翠翠的骂,他没有介意,仍派人把翠翠送回去。②翠翠:单纯(如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如回答时的神情“轻轻的”)、羞涩(如“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③傩送:心地宽厚,热情开朗。2.课文第五部分极力描写热闹的迎春场景,对表现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案】对表现翠翠的心理起反衬作用。如此热闹的迎春场面,翠翠却觉得“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衬托出她把两年前的那件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任务二赏析3.小说第三部分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等情节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和捉鸭游戏,印证了这里的民风淳朴,而正是在这热闹的游戏中,作者让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等相继出场,并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爱好。②为下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做好了铺垫。③此外,端午节的热闹又极具地域色彩,给人展示了一种别样的风土人情,这也是《边城》的一大特色。4.分析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人物心理分析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第五部分第2段)①“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第五部分第7、8段)②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人物心理分析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第五部分第11段)③“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第五部分第14段)④“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第五部分第16段)⑤【答案】①含蓄地点明了翠翠对两年前的那个端午节意外碰上二老的事念念不忘,表现了翠翠含蓄多情的心理。②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记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③祖父夸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没说全。④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同时这里也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⑤祖父所唱的歌令翠翠想到了此时正在青浪滩行船的二老,反映出翠翠对二老的牵挂和思念。任务三探究5.《边城》是近乎纯粹的田园牧歌,抒写的几乎都是美好的人事,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一种生活形态,不掺杂质。但是当时现实中的湘西,普普通通,贫穷落后;所以有人认为沈从文对湘西社会的描写不真实,歪曲了当时湘西农村的生活真相。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观点一)不同意这种观点。①沈从文在创作时,他笔下的湘西也许并非完全真实的湘西,但他以真实的湘西为原型,对它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加符合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②他笔下的湘西更多的是他童年时代的湘西,那个时期,湘西因为地处偏远,还没有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中负面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带有农业文明中的朴素与美好。(观点二)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①小说不仅可以关注现实,也可以有所提升。好的小说要触及我们的心灵,能够感动我们;不仅仅要呈现事实,还要展现作者心灵的激情、思考的深度、创造的能量。②沈从文是现实的,而又比现实高了一层。年少时的传奇经历让他对湘西,对残酷、丑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他没有一味地停留在残暴上,他在他热爱的故乡发现了美,发现了纯美的人性。③沈从文为我们谱写的是一曲清新脱俗的牧歌,是古代楚湘文化的现代重现。他凭着对故乡底层百姓所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暖之情,讴歌了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反映了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课后巩固拓展[随堂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①__________,“精神胜利法”已成为阿Q性格的代名词。但“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阿Q还有其他品性。如他盲目自大,狭隘保守,“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是他的口头禅。鲁迅刻画阿Q时,是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着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遭遇是悲剧性的,他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但这一切又是通过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例如,他同小D扭打时,双方抓住对方的辫子,时进时退,显得那样②__________;他到尼姑庵偷萝卜,遭到大黑狗的追赶,吓得连滚带爬,显得那样③__________……所以在人们读《阿Q正传》时,被阿Q可笑的言行常常逗得忍俊不禁;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被压迫者的地位、他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要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景况的愿望等,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欺软怕硬、狡猾无赖,他的盲目自大、狭隘保守,他的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的忌痛护短、以丑为美等,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这些都是恶劣的、“无价值的”。鲁迅把他“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把他“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的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心酸,令人战栗,同时也更催人醒悟。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①妇孺皆知②滑稽可笑③狼狈不堪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B.“我小时候怕黑,夜里睡觉需要一直开着灯——啊,那只大狗冲过来了!”他高声喊道。C.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答案】C【解析】题干中“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A.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B.表示话题的转换。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总结上文。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所以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常常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将沈从文的作品和其他小说家笔下的30年代的中国社会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第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祥林嫂、闰土,到《春蚕》,都写农村破产。所以,“乡村苦难”是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大背景。第二,大城市看似繁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在茅盾的《子夜》里,还是在穆时英的《上海狐步舞》里,上海都是建在地狱之上的天堂。在巴金、曹禺他们看来,中国社会太腐败了,传统衰落是没有悬念的,沈从文却觉得乡土人伦秩序仍存有美好之处。沈从文和30年代主流的主要分歧,是即使面对乡村苦难、城市危机,他对古老中国传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小说,美丽、忧郁、凄凉。按照夏志清的观点,沈从文“对古旧中国之信仰,态度之虔诚,在他同期作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小城淳朴的民风民俗,近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读者。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①乡村都是苦难的②其实充满危机③仍不失信心(或:仍满怀信心)5.学校“向日葵话剧社”将上演改编自沈从文《边城》的话剧,请你联系课文或材料第三段文字,为演出写一则推介词(正文部分),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要求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答案】示例:《边城》是一部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或:边城的人和事,没有对与错,没有欺与诈,没有丑与恶,有的只是和谐与自然)边城是一幅静止的水墨画,画中人物又将演绎怎样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话剧《边城》。[素材采撷]课内素材在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我们也许能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辩证地找出一些积极的因素来。如我们可以适度地用“精神胜利法”来排解自己的压力与沮丧,只要不是自欺欺人,只要我们在迂回之后不放弃,只要我们在稍感宽慰之后获得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是能从中得到益处的。即使鲁迅先生再世,恐怕也会原谅并乐见的。【适用话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面对现实”“豁达心态”等。课外素材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沈从文先生逝世后,傅汉思、张充和夫妇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词,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有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写了半年。他很爱他的家乡。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八十岁那年,和三姐一同回了一次凤凰,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没有他们的提挈,沈先生也许就会当了警察,或者在马路旁边“瘪了”。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的气氛中。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他平生搜集的文物,在他生前全都分别捐给了几个博物馆、工艺美术院校和工艺美术工厂,连收条都不要一个。(摘编自《汪曾祺散文》)【适用话题】“锲而不舍”“和谐友善”“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等。[聚焦高考]概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考点链接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除翠翠外,沈从文在《边城》中还刻画了朴实厚道的爷爷、豁达大度的天保、专情的傩送等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二是揭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的把握,须将人物置于特定情节、特定环境之中,结合小说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行解读;对小说中人物形象意义的揭示,则须在小说主题的观照下,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解读(即解读出小说中人物形象对表达小说主题的意义)。典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对台戏闫秀丽真没劲!张涛站在戏台上,脑海里冒出满仓的脸,嘴里叨咕了一句,拤着腰来回走着,看着自己忽长忽短的身影。他想起小时候,九叔他们在这个戏台上唱戏的情景,他坐在戏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如今他们都老了,自己也不再年轻了。张涛咧了咧嘴。十多年前回来的时候,他开着一辆小轿车,村里人都围过来,看着他从车上往下搬东西,满眼都是羡慕,前呼后拥地跟进屋来,爹娘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如今爹娘都老了,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回老家,都是爹娘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再回来。前一段时间工作上的事很多,每天加班,现在终于忙完了,便休假回老家看看爹娘。张涛忽然听到门口有人叽叽咕咕地说话,他不想动弹,只是躺在炕上。是娘,和来人说话。“这都几点了还在睡?”“打回来也不咋爱说话,喝了点儿酒就睡。对了,满仓你过来有事?”满仓?张涛听到这里,激灵一下就醒了,似乎有一种久远而又熟悉的呼唤,让他的心里“咯噔”地震了一下。小时候张涛和满仓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但是俩人一个不服一个,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因为争当班长,两个人一个星期没说一句话。满仓是九叔的儿子。九叔的戏唱得好,胡弦拉得更好,满仓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唱戏,他爹在台上唱,满仓在台下小声地哼,竟也哼得像模像样。满仓上了台,虽然只是饰演家丁甲或是小二乙,但他依然在台上摇头晃脑、颠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台下的人笑得震天响,把一个萧条的冬季撩拨得生机盎然。张涛心里很是羡慕,也想上台,却因为没有“艺术细胞”,而被拒之于台下。张涛上不去戏台,看满仓在台上撒欢儿,对着台下的他挑眉挤眼,心里便有些气。再唱戏的时候,他宁可自己在家待着无聊,也不去凑那个热闹。后来高考,张涛考上大学,满仓落了榜。满仓拍了拍张涛的肩膀,说:“你在外好好工作,我在家建设家乡。”张涛没说什么,只是笑笑。他觉得满仓很可笑。这次回来,张涛去找满仓,他家人却说满仓去了大棚,张涛悻悻而归。前几年就听爹说,满仓的大棚蘑菇销量一直很好,后来又带着村里人大片种植蘑菇,几年的工夫,便形成了一个产业基地,全村人都视满仓为村里的“能人”。就为这,张涛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要知道,原来在村里人的眼中,张涛才是村里的“能人”。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局机关工作,没几年就当上了科长,这在村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这让张涛的心里很满足。闲暇时给爹娘打电话,爹娘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满仓的事,这让张涛的心里莫名地有了失落感,觉得满仓在村里的名望超过了自己。娘留满仓吃饭,满仓也不推脱,盘腿上了炕。三杯酒之后,张涛说,村里太过于冷清,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满仓便笑,说:“都在忙,哪像你,可以休假享清福。”“大冬天的有啥可忙的,不猫冬啊?”张涛心里便有了一丝得意。“猫冬?老皇历了,早就翻篇喽,越是到这个季节越是忙。”“戏也不唱了?我还想回来听你吼两嗓子呢。”“哪有闲工夫啊,再说谁还去看?家家都有大电视,谁还听咱们唱?”“我就想回来听你再唱两段,听着心里就是、就是……”就是什么张涛没有说出来,问满仓,“闲下来能不能组织人再唱一场戏?”“你就那么想听?”“想听。”“为啥?”“变化太快。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回来时我差点儿没找到回家的路。那些老房子没了,路变了,人也生疏了,以前回村都是熟面孔,都在门口蹲着闲聊,现在却看不到人。要不是村里那个大戏台,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人少,感觉这心里有点儿……空得慌。”“你说得对。咱们村变化这么大,那些在外面的人,回来怕是找不到自家了。”“就是,腰包鼓了,这可不能空。”张涛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这叫精神富裕。”满仓盯着张涛,盯了好一阵才说:“到底是在城里工作的干部,看问题看得深。”接着,满仓又说,“你说得太对了,虽然我们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不能贫瘠。”“那,组织人再唱一场戏?”张涛问。满仓说:“怎么,要和我唱对台戏啊?你从小都不会唱,能唱过我?”“不信咱们就试试,不会唱我还不会号啊。”张涛看着满仓。“你去城里工作,我在老家改变咱们的家乡,这可是当初我们俩说的话。”“好,再来一场对台戏?”“这叫琴瑟和鸣。”晚上,大戏台前站满了人,随着一阵锣鼓声响起,满仓和张涛粉墨登场,在台上龙行虎步,有板有眼地唱起了《将相和》。灯光掩映中,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两个人对视一眼,一抖身上的袍袖,被弦音托起的唱腔像月光一样,溢满这个小小的村庄。(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第23期,有改动)小说是如何塑造张涛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正面描写:①用对话展现人物的个性,如后部分在与满仓的交流中,流露出他对“精神富裕”的渴求。②用细节揭示人物的心理,如对满仓高考落榜后祝福两人的一番话,他“只是笑笑”的神态、“觉得满仓很可笑”的心理描写,揭示他当时的得意之情。侧面烘托:①环境的烘托,“台下的人笑得震天响,把一个萧条的冬季撩拨得生机盎然”烘托出张涛对满仓的羡慕和自己被拒之于台下的气恼和无奈。②他人的衬托,用“全村人都视满仓为村里的‘能人’”和“爹娘嘴里翻来覆去地说着满仓的事”等衬托出张涛酸溜溜的失落和不服气的心理。技法攻略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4个角度角度1:人物(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1)把握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语句。(叙述)(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语句。(描写)(3)依据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语句。(叙述和议论)角度2:情节(看人物性格内涵与变化)。(1)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分析人物性格的内涵。(2)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角度3:环境(看人物性格形成的背景)。结合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等环境描写的语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角度4:主题(看人物形象塑造的意图)。从小说展现的人物、折射的社会的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入手,概括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群文阅读]导读:鲁迅对文化的论说,并不是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我们读“鲁迅”,能够知人论世,了解当时的国情,了解国民性,了解人情世故。鲁迅思想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特别是鲁迅的思考方式,对我们思想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秋夜鲁迅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它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选自《野草》,有删改)【赏析】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借眼前的景象来暗喻当时暗潮涌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商务教案 基础 重点
- 《买菜》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
- 期权抵押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 生物质发电项目招投标申请表
- 大桥建设项目招投标报名
- 河堤地面施工协议
- 仓储物流设施招标承诺书模板
- 教育培训机构薪酬激励
- 燃气调压站员工安全培训
- 工厂蒸汽管道铺设工程合同
- 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养老院人力资源规划
- 健康课大班《良好的坐姿》教案7
- 幼儿园师德师风考核表实用文档
- 2023年职业技能-外汇业务考试历年真题甄选版带答案-1
-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 专职消防员及消防文员报名登记表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贪污贿赂犯罪PPT
- 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教案:第六章 固定资产
- 《湖南省医疗保险“双通道”管理药品使用申请表》
- 人身保险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