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生物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项目小组同学开展一米阳台番茄种植活动,他们对番茄果实变大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1)从细胞角度分析,小番茄果实变大的原因是细胞发生了变化,其中(填序号)过程发生的变化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2)用开水烫一下番茄,可以撕下一层皮,这层“皮”是(填字母)组织,起保护作用;吃到的果肉是(填字母)组织,储存了大量营养。由此可见,从结构层次上看,番茄果实属于。(3)从营养角度分析,小番茄果实变大的原因是其他器官为其运送了充足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④处光合作用制造的和⑥处吸收的,植物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了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细胞的结构,用图一中的显微镜观察所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呈现出图二中A~D四个图像(示例[a]目镜):(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结构细胞膜有的作用。(2)观察时,首先旋转图一的[]使镜筒缓缓下降,为了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操作者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3)为使图二中的图像由B变成D,应向移动装片;调节图一中的[]后,可以使图像由A变成C中清晰的物像。(4)某同学选择了图三中的(填序号)两个镜头组合,使得他在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3.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现已被广泛种植。图甲是根尖细胞分裂图,图乙是玉米根尖纵切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中的[]([]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2)为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小秦用玉米幼苗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同样大小的健壮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一周后,观察这两株幼苗的长势如图丙所示。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b.对比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可知(填字母)试管中盛的是土壤浸出液。c.此实验表明。(3)如图乙,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在(填序号)区域被吸收。此区域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小秦查阅资料后总结了这三种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如下表:无机盐种类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促进花的开放,促进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使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4)小秦家如果种植菠菜和大白菜,要获得好收成,应该多施含的无机盐。4.为了使同学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将香蕉果肉切成厚度、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薄片,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盘子中分别放5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min后,冷却备用。②迅速用未洗过的手的5个手指分别在甲盘中的每个香蕉片上按一下,乙盘的香蕉片不做处理,之后迅速用无菌保鲜膜将两盘分别密封,放在室内同一温暖环境中。③几天后,观察两盘香蕉片的变化。请你对以上实验设计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中把香蕉片作为天然的,其作用是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2)将两盘香蕉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min的目的是,步骤②中迅速操作的目的是,设置乙盘的目的是。(3)如果要进一步探究“用香皂洗手是否能使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大大减少?”请你增加一个实验组,用于探究这个问题。。(4)香蕉片上的菌落呈黑色绒毛状,可以大致判断出该菌落是一种的菌落。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生物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构成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黑色的。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罐头瓶中均放有干燥的种子6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四个瓶中选用的种子的品种、大小、成熟度等应(填“相同”或“不相同”)。(2)将1号瓶和2号瓶进行对照,变量是,探究的问题是?(3)若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选择号和号瓶形成对照实验。(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5)若要进一步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请将下列实验方案补充完整: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底部均垫上浸湿的滤纸,编号为甲和乙;第二步: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10粒相同的小麦种子;第三步:将甲组培养皿放在黑暗的地方,乙组培养皿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第四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可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填“有”或“没有”)影响。6.图一为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图,图二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C步骤中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其目的是。(2)图二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填“甲”或“乙”)图,①的主要作用是和保护作用。(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A. B.C. D.7.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的部分实验操作图,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暗处理的目的是。(2)甲图步骤⑦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时将叶片放入酒精中,直至叶片变为色;酒精易挥发、易燃烧,脱色时加热酒精应。(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4)从步骤⑥中可得知,C处变蓝,A、B两处不变蓝,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B处不变蓝的原因是,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8.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涡虫行为”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A,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伸长呈舒展状态;步骤B,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涡虫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些行为都是,这种行为由其体内的决定。(2)步骤A和步骤B涡虫所处的环境比步骤C的环境(填“简单”或“复杂”),先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100次,步骤D中涡虫在强光下也会收缩身体,涡虫的这种行为是。(3)通过此实验,证明行为是建立在行为的基础上的。(4)请再列举出两种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例子:、。9.鼠妇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下图是某班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2)实验装置的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这样计算的原因是。(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作对照。其中对照组是(从“明亮组”或“阴暗组”中选择)。(4)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10.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2)然后将图甲装置,放置到光下2~3小时。装置中A和B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3)取下叶片A和B,用酒精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水浴加热加快脱色速度。最后用碘液检验(选填A或者B)。(4)如果把甲图中装置A中液体换成澄清的石灰水,放入黑暗环境中2~3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由此得出结论是。(5)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到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如乙图所示,其中,BD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6)“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试解释原理:白天温度较高,作用强,产生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少,从而累计的有机物更多.11.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中各种动物依赖各自不同的结构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单细胞动物A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它时,要用吸管吸取表层培养液,根本原因是。(2)观察B蚯蚓时,要用湿棉球轻擦体表使其保持湿润,其原因是。(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C图所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4)D的幼体时期靠呼吸,青蛙可在陆地上生活,用(2分)呼吸。(5)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E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与肺相通,使飞行时每呼吸一次能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称为,大大提高了氧气的摄入能力。气体进入家鸽体内的途径是(用图中序号加箭头表示)。12.某校七年级学生到武河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他们发现河水清澈,于是采集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并观察到了水中的生物。(1)甲组同学观察到了A所示黑藻的物像后,发现细胞中的有许多绿色结构①,你认为①应该是,黑藻很可能属于(填动物或植物)(2)乙组对生物B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B的某些结构变绿,这种结构最可能是[]。(3)丙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B生物身体的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会采用的方式,改变方向,再试探着旋转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生物B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产生新的个体。(4)B是单细胞动物,从结构层次上看,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动物细胞,原因是它具有动物细胞的结构,它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生物体,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13.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生态瓶生态系统稳定性探究实验,采用以下的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虾、螺、孔雀鱼、细沙、河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B生态系统中其实还有一类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2)本组对照装置可以探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A、B两个生态瓶中,你认为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相对于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维持时间相对短暂,主要原因是。(3)苹果螺是偏植食性杂食螺类,每月都能繁殖数以百计的后代,其后代可作为鱼虾的食物。米虾是河中常见的虾类,也是偏植食性的杂食动物,每月都繁殖,初生后代小巧美味,是鱼类的最爱。著名的孔雀鱼为杂食性动物,以适应性强和繁殖力强而著称。请根据以上取食关系,写出B瓶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4)B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是通过光合作用捕获转化了来自太阳的能量。能量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传递。(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嘱托重如山,践诺需躬行,作为中学生,为保护我们的家园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我们应该怎么做?。14.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实验。请观察以下图片并回答问题。(1)观察图1说明鸟的身体呈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2)观察图2说明鸟的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3)观察图3发现,鸟的骨骼轻、(填“薄”或“厚”),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4)观察图4发现,鸟具有与肺相通的,可辅助肺呼吸。15.某生物小组为探究“蚂蚁的通讯方式”,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步骤一:把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相同材质的两根小棍连接起来,保证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棍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步骤二:将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观察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步骤三: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1)实验前应该使蚂蚁处于(填“喂食”或“饥饿”)状态。(2)实验过程中,(“能”或“不能”)直接用手将连接B、C岛的“桥”和连接A、B岛的“桥”对换。(3)该实验的结论是:蚂蚁是依靠进行通讯的。16.如图甲是显微镜结构,乙和丙是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数字序号)(1)对光时,转动图甲中的[],要使显微镜的物镜对准通光孔。(2)观察时,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甲中的[]。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3)图乙物像字母e在视野上方,应先将玻片装片向移动,使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然后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玻片标本上写一个字母“q”,那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4)如图丙,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这时应该换成大光圈或者转动图甲中的[]呈面。17.如图是证明某种物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原料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1)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甲乙两装置中,对照组是。(2)实验步骤是:①为了避免叶片中先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将甲、乙放在;②再将甲、乙;③几小时后,各取甲、乙中的一片叶,做好标记,放在盛有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变成色时取出;④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观察两叶片颜色的变化。(3)实验现象是甲装置的叶片,乙装置的叶片。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18.实验探究:在1、2号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液滴之间轻轻划一下,使两个液滴相连。图一为该实验部分操作的示意图,图二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注:[____]内填序号填名称)(1)观察草履虫时,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填“上层”“中层”或“下层”),原因是此处含有较多的氧气,有利于草履虫进行呼吸,草履虫呼吸的结构是(填结构名称)(2)在进一步的观察中发现,食物会随着水流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的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在其中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排出体外。(3)如果在1号载玻片的右侧液滴边缘放一小粒食盐,草履虫就会向侧移动(填“左”或“右”)。如果在2号载玻片的右侧液滴边缘滴一滴肉汁,草履虫就会向侧移动(填“左”或“右”)。(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鱼类的饵料 B.结构简单C.造成赤潮 D.都危害人类的健康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②;组织(2)b;c;器官(3)有机物;水和无机盐2.【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2)d;粗准焦螺旋;b;物镜(3)左;e;细准焦螺旋(4)③④3.【答案】(1)③;分生区(2)土壤浸出液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蒸馏水不含无机盐(答出无机盐的有无即可);A;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