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2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B唐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C军装破四旧毛泽东选集D中山装上网时装杂志2、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A.上海人愚昧、落后B.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C.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D.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3、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4、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1\*GB3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B.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收益者C.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和融合D.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6、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政府()A.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C.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7、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8、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9、“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必然会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政策是()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图1:漫画10、图1:漫画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D.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产物11、请判断,右图1最有可能创作于()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12、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1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①以德治民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有教无类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读图2,该机构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图2太学①制度化②统一化③官方化图2太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6、《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由此可知,指南针已应用于()A.军事活动B.地理教学C.天象观测D.航海中辨别方向17、《风》是《诗经》中的精粹,主要是因为()A.宫廷祭祀时唱的赞歌B.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C.对祖先和当权者歌功颂德D.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18、某校开设了书法课,小明去书店购买了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作为摹本,你认为小明准备临摹的书法是()A.草书B.楷书C.行书D.隶书1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20、“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所说的两位“先生”是指()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自由C.自由与科学D.实业与自由21、胡适说:“当我在中国公学读书时,……‘物竞天择'的话,就成了当时很时髦的学说。……而我呢?改名叫‘适’,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文中所指学说的传播者是()A.林则徐B.魏源C.谭嗣同D.严复22、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影响了下列哪些事件?()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4、温州某个体户在看完中共某次会议报道之后,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于是他放手发展自己的家族企业。中共的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25、某班同学在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后,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讨论,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B.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C.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形成的D.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阶段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3分;第28题21分;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发布通告,规定全国银行休假,而这就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步。……——赵涛《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傅任敢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二分册材料三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四田纳西水利工程→=1\*GB2⑴根据四则材料,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新政首先开始于哪一领域。(7分)=2\*GB2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的机构,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6分)=3\*GB2⑶罗斯福新政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给予了不同的评价:=1\*GB3①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说“新政”是苛政(rawdeal),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2\*GB3②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3\*GB3③另外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3分)27、(13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研究者关于以上材料信息解读(1)表层信息:明朝前期的妇女在婚姻观方面深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政府相关制度的影响,比较守旧,而明朝中后期的婚姻观则相对开放。(2)深层信息:明朝中后期与前期的婚姻观及社会习俗的差异根源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其次是程朱理学受到批判冲击。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4分)(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5分)(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4分)28、(2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第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说第三个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5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5分)

2012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CBCBDCCCBCB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CDDBAADBACA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3分,第28题21分,共50分.)26、.⑴内容:整顿银行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兴办水利工程.(5分)领域:金融业.(2分)⑵机构:美国国会。(2分)特点: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回答两点即可,4分)⑶(任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