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春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众多,其中在良渚文化的墓葬遗存中,有的墓葬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有的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也没有专门的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这说明当时()A.社会分化日益加剧B.墓葬风格呈现地域差异C.礼乐制度日趋完备D.手工业生产趋于专业化2.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3.唐代柳宗元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4.2020年喜逢中秋、国庆双节同度。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下列制度中与中秋节有密切关系的是()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5.《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6.《史记·封禅书》载:“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极力劝止,桓公却认为自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这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愈演愈烈B.封禅维护了礼乐秩序C.周王权力丧失殆尽D.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7.“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8.“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持上述观点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9.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B.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D.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10.下面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的发展B.冶铸业的发展C.商业的发展D.各国间商业交流频繁11.“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B.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C.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12.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赢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A.皇帝独尊B.皇位世袭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13.“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C.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D.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14.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15.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否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否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16.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17.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18.《礼记·王制》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汉代晁错认为“务民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两者都认识到统治者应该()A.劝课农桑B.重视国家粮食储备C.轻徭薄赋D.防备水旱自然灾害19.汉武帝时期,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以法令的形式严格限制商业发展,对盐铁等行业实行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度,还剥夺了商人对土地的占有权。西汉政府的做法()A.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垄断了商业贸易C.增加了政府的收入D.促进了社会公平20.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图1)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图1A.无为而治的政策B.民本思想的影响C.保障制度的成熟D.等级秩序的弱化21.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B.由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C.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后,纷纷秉承传统的“华夷同族”观念,主动将本族先世祖源“续接”于以黄帝为首的中华圣王之后。这种行为客观上()A.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B.促进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D.解释了政权建立的合法性23.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24.太和九年(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官。官吏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这有利于()A.缓和阶级矛盾B.促进民族融合C.加剧土地兼并D.提高妇女地位25.《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A.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B.实现了北魏的富国强兵C.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D.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26.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27.有学者认为,汉代结束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中国南北的物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东西整合转向南北整合。以下为其提供便利的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驰道D.大运河28.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9.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定:“诸非(非法)兴造及杂(额外)徭役”,超过一定的数量,“坐赃论”。这说明唐太宗()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C.保证农时,减轻负担D.不兴土木,休养生息30.《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B.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诸家的学术,当分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针对诸侯分裂势力,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把国家统一、政治集权上升到天地之道的高度,促使汉武帝下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国封土过大的社会顽疾。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摘编自李奎良《董仲舒关于社会制度设计的贡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8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有关社会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影响。(6分)(3)概述材料二与材料一所述思想之间的关系。(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部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樊树志《国史概要》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4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在用人方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举一例说明秦以后“封建体制的反动”都“没有好下场”。(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而隋唐五代时期,战事亦不少,共1411次;至宋辽金夏,战争只有620次;而元明时期,战争次数亦达千次以上。——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材料一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图一唐蕃会盟碑图二邮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图三唐灭突厥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时期战争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