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港区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卷共20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2)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月下飞天镜,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6)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郦道元《三峡》)(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的忧患意识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8)愚公提出移山建议得到赞同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列子《愚公移山》)【答案】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征蓬出汉塞③.云生结海楼④.感时花溅泪⑤.塞上燕脂凝夜紫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入则无法家拂士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⑨.叩石垦壤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萋、鹦鹉洲、蓬、溅、燕脂、凝、裳、拂、垦壤、箕畚、渤”等字词容易写错。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作品。它虽不似小说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故事情节,令人魂牵梦萦;不似散文那般字斟句酌①______,篇篇精美;也不像报道新闻那样注重事实,简单直接。它(jiān)②______具了新闻和文学的特点。除了客观的记录外,本书又不(fá)③______生动性和趣味性。书中有()的长征故事,有令人崇敬的军事领导人传奇式的革命经历,也有令人心生向往的陕甘宁边区的()风光。斯诺用平实的语言,努力地()着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1)给文中①处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③处写出正确的汉字。①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2)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惊心动魄壮阔表现 B.惊心动魄壮美展现C.惊天动地壮美表现 D.惊天动地壮阔展现(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使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B.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C.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D.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4)名著阅读交流。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问题,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网友小Q: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网友小R:我认为此书是一部优秀的“纪实文学”,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你赞同以上哪种观点,请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加以阐述(至少举一例)。【答案】(1)①.zhuó②.兼③.乏(2)B(3)C(4)示例一:(赞同小Q)《红星照耀中国》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展现了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一系列的革命英雄群像,其中不少英雄人物不乏传奇色彩。例如,毛泽东青少年时期不愿意按照父亲的安排生活,从家里逃出来到新学堂读书;不满教员的粗暴态度,曾经逃学;青年时期组织新民学会,争取湖南独立,在陕北,带领着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示例二:(赞同小R)《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例如,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斟句酌:zìzhēnjùzhu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要仔细斟酌。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兼具:jiānjù,同时具备;同时具有。不乏:bùfá,不缺少;很多。【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第一空: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结合语境,这里指的是长征故事的震撼和引人入胜,此处应填“惊心动魄”;第二空:壮阔:指雄壮浩大,宏伟开阔。壮美:雄壮、宏大的美,通常用来形容风景、建筑等自然或人造景观。这里用来描述陕甘宁边区的风光,与“壮阔”相比,“壮美”更侧重于风景的美感,此处应填“壮美”;第三空:表示:表示,表现。展现:显示、表现。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之词与“平实的语言”相呼应,表示用平实的语言来表现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故应填“展现”。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由“《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地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西方人了解到真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生活”可知,该句缺少主语,应在“向全世界”钱增添“使”。故选C。【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本题要求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进行判断,并选择一个观点进行阐述。首先,需要明确《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描述中国红军和共产党历史的纪实性作品,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中国革命和红军的真实记录和描述。因此,本题的答案可以从纪实文学或英雄传奇两个角度来阐述。示例:(1)我赞同网友小Q的观点,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这本书通过讲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革命领袖和英雄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在革命历程中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些英雄人物不仅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而且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理想而奋斗。因此,《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鼓舞人心的“英雄传奇”,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2)我赞同网友小R的观点,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纪实文学。这部作品基于作者斯诺的实地采访和观察,通过真实记录和描述红军和共产党人的生活、斗争和信仰,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形象。书中内容丰富,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意义,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二、阅读(65分)(一)(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B.甲诗中“见”字,最能呈现出诗人“无意得之”的悠然心境。C.乙诗结尾化用典故,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D.甲乙两诗中“已忘言”“无相识”,极具口语化,读来亲切。4.[甲][乙]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日暮的什么画面,请简要概括。【答案】3.C4.示例:甲诗描绘了南山云气美好,鸟儿归巢画面。乙诗描绘了东皋田园风光画面。【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的理解与分析。C.“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错误。乙诗结尾“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这里诗人借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表明诗人想避世退隐的欲望;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甲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本句写所见南山景象,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抓住主要意象“山气”“飞鸟”,描绘了南山云气美好,鸟儿归巢的画面。乙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抓住主要意象“树树”“秋色”“山山”“落晖”,描绘了东皋美丽的田园秋色的画面。(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光地(光地)在政十余年,公诚懋①著,矢念不欺。与前辈老宿②为忘年交,虚心请益。问音学于顾炎武,问历算于梅文鼎,皆尽其要。手不停披,洛闽③遗书,丹铅④数过。与门人讲论,不厌往复,有一言之合即改己说而从之。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中岁得杨宾实、张长史,学又一变;至晚岁,学问又进。光地爱惜人才,扶植善类。《狱中杂记》作者方苞,因光地一语得活。光地著述极富,涉及知识范围极广。泉南名胜古迹,题咏较多。(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①懋[mào]:勤勉②老宿:年老而资深望重的人。③洛闽:洛学和闽学的合称,即程朱理学。④丹铅:丹砂和铅粉,古人用以校勘文字。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只填文字)公诚懋著关联教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富贵不能淫》)(1)诚:皆尽其要使用词典选择义项尽:①完②止,终③竭尽④达到极限⑤穷尽⑥全部(2)尽:改己说而从之参考成语择善而从(3)从: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B.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C.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D.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门人讲论,不厌往复。(2)因光地一语得活。8.李光地为何能“著述极富”?请简要分析。【答案】5.(1)确实(2)竭尽(3)听从6.A7.(1)(他)和学生讲解谈论,不断地重复但不感到厌倦(厌烦)。(2)由于光地的一句话得以活命。8.①做学问勤勉严谨②虚心请教他人③学习内容广泛④终身学习【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光地确实十分勤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意为: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据此可知,诚:确实。(2)句意:全都学会其中的要领。结合词典义项可得:③竭尽。(3)句意:改变自己的看法去听从。参考成语“择善而从”可知,从:听从。【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他)曾经自己说做学问,刚进入三馆供职,和徐善长相互研讨,学问有所变化。“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交代背景;“与徐善长相切磋”与“学乃一变”为承接关系;故断句:尝自言为学/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讲论:讲解谈论;厌:厌倦;往复:重复。(2)因:由于;语:话语;得活:得以活命。【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光地)在政十余年,公诚懋著,矢念不欺。与前辈老宿为忘年交,虚心请益”等内容可知,李光地做学问勤勉严谨,虚心请教他人。结合“问音学于顾炎武,问历算于梅文鼎,皆尽其要。手不停披,洛闽遗书,丹铅数过”等内容可知,李光地学习内容广泛;结合“初入馆与徐善长相切磋学乃一变,中岁得杨宾实、张长史,学又一变;至晚岁,学问又进”等内容可知,李光地终身学习。【点睛】参考译文:做官十几年,光地确实十分勤勉,志向坚定,不欺骗别人。(他)和前辈老宿是忘年交,谦逊地向他人请教,受教后仍不明,再去请教(以得到更好的见解和知识)。(他)向顾炎武请教音学,向梅文鼎请教历算,全都学会其中的要领。(他)不停地批阅程朱理学所留下的著作,要校订数次才通过。(他)和学生讲解谈论,不断地重复但不感到厌倦,当意见一致时就改变自己的看法去听从。(他)曾经自己说做学问,刚进入三馆供职,和徐善长相互研讨,学问有所变化;中年得杨宾实、张长史(的帮助),学问又有了变化;到晚年,学问又长进。光地爱惜人才,扶持培养有德之士。《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由于光地的一句话得以活命。李光地著作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很广泛。泉南的名胜古迹,(留有他的)诵诗题句较多。(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桐柏城里寻桐柏李朝俊①千里淮河入东海,源头在河南省桐柏县。②小时候,在村里树下乘凉,听一位老者说起桐柏县的由来。他绘声绘色地讲,县城里有棵桐树抱着柏树的“桐柏树”,已经上千岁了,桐柏县就是由这棵奇树得名的。③从此,桐柏树便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着哪天去县城里好好看看这棵奇树。天气好时,我喜欢站在村子南山的巨石上,眺望崇山峻岭中的县城,想象着这棵树的雄姿。④机会来了!我应征准备入伍,要到县城去体检。那天,上了翻斗汽车,我们翻山跨水,眼前终于出现一个长满茶树的山头。有人大喊:“转过山弯,桐柏县城就到了!”⑤我伸长脖子向前望,远远一片青堂瓦舍,在云雾缭绕的河边静卧,被升腾着的雾气笼罩,好像传说中的天宫。翻斗汽车穿过一片树林,爬过曲曲折折的山岭坡头,驶过一座十来丈长的桥,沿沙石铺成的公路转过县汽车站墙角,最后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⑥平生第一次进了县城,遗憾的是,这次我没有机会去找那棵神奇的桐柏树。⑦那天一大早,我就搭乘翻斗汽车赶往县城。正在我无限憧憬之时,不知为何,车子竞绕县城而不入,径直驶往城外的县委党校。在这里,接兵首长给我们分组,我们换上了蓝色的海军服。⑧穿上军装的我,望天是瓦蓝的,看山是金色的,凝视树木翠竹,它们枝开叶动,像与我亲切打着招呼。我和战友们走出党校门,越过岩石板桥,去城里闲逛。我们走了很久,没有见到那棵桐柏树,最后停在十字街口一个玻璃橱窗前,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图书。在不大的书店里浏览一阵,我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将期待很久的小说《桐柏英雄》收进刚发的军挎包中。⑨那以后,我走出了桐柏山区,走进了海防前哨。直到有一次归乡探亲,战友邀我进城相会,我才又一次与桐柏城亲密接触。一辆自行车,骑行在街巷之中,看了淮源祠,看了老文庙……我心心念念的,依然是那棵让我魂牵梦萦的“桐柏树”。不经意间,我来到一座青瓦灰砖的庭院前。院里形态各异的沧桑老树给了我极大震撼:巍峨的树阵里,有的粗干好像刀劈斧砍、雷击火烧一般;有的枯枝如剑戟斜插苍穹;有的老干新枝越过楼顶,迎风冲日向天长去……数十株巨型柏树,是我平生未见的奇观!那一刻,我的心灵仿佛受到了极大触动。⑩闻着桐花香味走去,啊!我终于看到了“桐柏树”的绝妙风采:一棵茂盛硕大的桐树,枝摇花开,巨大的枝干像臂膀一样,将一棵古柏从腰间紧紧抱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亲见了儿时听来的、一直萦绕心头的“桐抱柏”!⑪站在树下,我不由想到,桐柏一体,共迎风雨,甘苦与共,本是不同树种,一个落叶,一个常青,却能够包容共生,这是不是“桐柏树”带给我们的启示呢?⑫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我对桐柏城由陌生变得熟悉。⑬桐柏,是一座绿意盎然的旅游城市。县城被山水环抱着,东、西、北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岭,岭上桐松槐柏,沟中清泉叮咚,水边绿竹如海。“古来贤哲产其间”的桐柏山有盘古庙宇,有传说中嫦娥飞天的月河。太白极顶,高过千米,南拥楚天,北望中原。每年秋季,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红叶,让人流连忘返。⑭桐柏,是一座遍布红色印记的革命文化名城。这里曾是中共鄂豫边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桐柏军区的根据地,许多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那本以桐柏军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桐柏英雄》,那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小花》,就是这里热血儿女、英雄故事的赞歌!⑮桐柏,还是一座充盈着青春活力的淮源古城。这里的公路越修越宽敞,街边公园越建越漂亮。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行走街区,大道宽敞,游人熙攘,入夜街灯辉煌。淮水桐山,绿树繁花,桐柏正在新时代里阔步向前。⑯他乡归来在桐柏,穿行县城,望桐花灿烂开,闻柏枝香自来,情到深处,百感交集:我就像一颗水滴,从淮河出发,在祖国的大江大海里奔流向前。如今回到桐柏,只觉得这座小时候看来那么遥远的小城,如今却是这样亲近,就伴在眼前......(选自《人民日报》2023.11.1,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寻”字,有寻找桐柏树之意,又有探究桐抱柏精神的目的,颇有韵味。B.第⑧段画线句中“亲切”一词写出作者初次穿上军装的兴奋和见到桐柏树的激动。C.第⑬段中盘古庙宇、嫦娥飞天的神话故事,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D.文中两次写到小说《桐柏英雄》,体现了我的军人情怀,表达了我对英雄的崇敬。10.本文围绕“寻桐柏”来写,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事件情感小时候,听老者说起桐柏县的来历①____________体检那天,②____________遗憾穿上军装那天,城里闲逛,没有见到桐柏树。失落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11.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①一棵茂盛硕大的桐树,枝摇花开,巨大的枝干像臂膀一样,将一棵古柏从腰间紧紧抱住。(赏析句子)②这座小时候看来那么遥远的小城,如今却是这样亲近,就伴在眼前。(赏析加点词)12.文中⑪⑫两段可以调换位置吗?请简要分析。13.“我就像一颗水滴,从淮河出发,在祖国的大江大海里奔流向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答案】9.B10.①.好奇/向往/期待②.在城里闲逛/买了一本小说《桐柏英雄》③.归乡探亲,(骑行街巷中)看到了桐抱柏。④.惊喜/震撼11.①比喻、拟人,将桐树巨大的枝干比作臂膀,“抱”字赋予桐树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桐树的茂盛硕大,展现“桐抱柏”桐柏一体、包容共生的绝妙风采,也表现作者终于亲眼看到心心念念的“桐抱柏”时的震撼、惊喜。②“遥远”指小时候的我遥望崇山峻岭中的桐柏县产生的陌生感(距离感)或者指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桐柏县在崇山峻岭、云雾缭绕中,离我很远/感觉很陌生;“亲近”指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我对桐柏城由陌生变得熟悉;从“遥远”到“亲近”的变化,写出我对桐柏县有更全面的认识,倍感亲切与温馨,也体现我的成长。12.不能。①⑪段紧承上文,写出我见到“桐抱柏”后的感受/启示,⑫段是过渡段,引出下文对桐柏城精神内涵的解读/理解;②文章脉络清晰,作者由儿时寻找桐柏树到长大后探寻桐柏县的精神,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揭示文章主题。13.答题要点:我带着对桐柏树的情结,从乡村走向县城,走出桐柏山区,走进了海防前哨;我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孩子,成长为一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新时代军人;我像一颗小水滴,汇入家乡新时代建设的洪流中,成为祖国新时代建设的一份子,为家乡、祖国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结合第⑧段“穿上军装的我,望天是瓦蓝的,看山是金色的,凝视树木翠竹,它们枝开叶动,像与我亲切打着招呼。我和战友们走出党校门,越过岩石板桥,去城里闲逛。我们走了很久,没有见到那棵桐柏树”可知,此时作者还没有见到桐柏树。选项“见到桐柏树的激动”表述不正确;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①空:结合第②段“小时候,在村里树下乘凉,听一位老者说起桐柏县的由来。他绘声绘色地讲,县城里有棵桐树抱着柏树的‘桐柏树’,已经上千岁了,桐柏县就是由这棵奇树得名的”,第③段“从此,桐柏树便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着哪天去县城里好好看看这棵奇树。天气好时,我喜欢站在村子南山的巨石上,眺望崇山峻岭中的县城,想象着这棵树的雄姿”可知,小时候,听老者说起桐柏县的来历,“我”便对桐柏产生了好奇,期待能见到它。因此这里可以填:好奇(或向往,或期待);②空:结合第⑧段“穿上军装的我,望天是瓦蓝的,看山是金色的,凝视树木翠竹,它们枝开叶动,像与我亲切打着招呼。我和战友们走出党校门,越过岩石板桥,去城里闲逛。我们走了很久,没有见到那棵桐柏树,最后停在十字街口一个玻璃橱窗前,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图书。在不大的书店里浏览一阵,我毫不犹豫地掏出钱,将期待很久的小说《桐柏英雄》收进刚发的军挎包中”可知,这里写了”我“在城里闲逛,买了一本小说《桐柏英雄》;③④空:结合第⑨段“一辆自行车,骑行在街巷之中,看了淮源祠,看了老文庙……我心心念念的,依然是那棵让我魂牵梦萦的‘桐柏树’。不经意间,我来到一座青瓦灰砖的庭院前。院里形态各异的沧桑老树给了我极大震撼”,第⑩段“闻着桐花香味走去,啊!我终于看到了‘桐柏树’的绝妙风采:一棵茂盛硕大的桐树,枝摇花开,巨大的枝干像臂膀一样,将一棵古柏从腰间紧紧抱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亲见了儿时听来的、一直萦绕心头的‘桐抱柏’”可知,这里写了“我”归乡探亲,(骑行街巷中)看到了桐抱柏,内心感到非常震撼。【11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①结合句子“一棵茂盛硕大的桐树,枝摇花开,巨大的枝干像臂膀一样,将一棵古柏从腰间紧紧抱住”可知,“巨大的枝干像臂膀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枝干比作臂膀,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枝干的粗壮和繁茂;“将一棵古柏从腰间紧紧抱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枝干拟人化,体现了桐柏紧密相连的姿态以及“桐抱柏”令人震撼的场景,结合第⑪段“站在树下,我不由想到,桐柏一体,共迎风雨,甘苦与共,本是不同树种,一个落叶,一个常青,却能够包容共生,这是不是‘桐柏树’带给我们的启示呢”可知,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亲眼看到心心念念的“桐抱柏”时的震撼、惊喜。②“遥远”本义指很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结合句子“这座小时候看来那么遥远的小城,如今却是这样亲近,就伴在眼前”、第③段“天气好时,我喜欢站在村子南山的巨石上,眺望崇山峻岭中的县城,想象着这棵树的雄姿”可知,“遥远”在这里指小时候的我遥望崇山峻岭中的桐柏县,感觉桐柏县离“我”很远,让“我”感到很陌生。“亲近”本义指关系密切。“亲近”用在这里体现的是“我”亲眼见到了“桐柏抱”,近距离接触它,结合第⑫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我对桐柏城由陌生变得熟悉”可知,“亲近”还写出了“我”的阅历增加,“我”对桐柏县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桐柏县了解越多越觉得亲切与温馨,同时这也体现我的成长变化。1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结合第⑪段“站在树下,我不由想到,桐柏一体,共迎风雨,甘苦与共,本是不同树种,一个落叶,一个常青,却能够包容共生,这是不是‘桐柏树’带给我们的启示呢”可知,这里主要讲述的是“我”亲眼见到“桐柏树”后的感受,第⑪段前面的内容讲述的是“我”想要一睹“桐柏抱”以及见到“桐柏抱”的过程,因此第⑪段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第⑫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我对桐柏城由陌生变得熟悉”可知,这里体现了“我”对桐柏城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我”见到了“桐柏抱”之后出现的,而且第⑫段后面的内容讲述的是“我”对桐柏城的了解,对桐柏城精神内涵的解读;因此第⑫段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且⑪⑫在内容上层层推进。因此它们的位置不能换。【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④段“机会来了!我应征准备入伍,要到县城去体检”,第⑨段“那以后,我走出了桐柏山区,走进了海防前哨”,第⑫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我对桐柏城由陌生变得熟悉”,第⑯段“他乡归来在桐柏,穿行县城,望桐花灿烂开,闻柏枝香自来,情到深处,百感交集:我就像一颗水滴,从淮河出发,在祖国的大江大海里奔流向前。如今回到桐柏,只觉得这座小时候看来那么遥远的小城,如今却是这样亲近”可知,“我”作为一个平凡的乡村孩子,一步一步投身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洪流中,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我”为自己为家乡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倍感欣慰。(四)(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玲珑宝盒藏百年匠心一一赏黑漆嵌螺钿双龙戏珠长方攒盒倪霞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黑漆嵌螺钿双龙戏珠长方攒盒,做工精良、富贵华丽,被誉为“琉球王国螺钿漆器贡品之翘楚”。此盒采用大漆嵌螺钿工艺,长55.8厘米,宽34.9厘米,高34厘米,檀木胎,内置錾花银小方盘12盏,其功用与中国的攒盒类似,可用于盛放各类果脯、果饵。作为乾隆皇帝御用之物,它充分彰显了螺钿漆器的嵌功之精和寓意之妙,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②欣赏此攒盒的嵌功之精,需从螺钿漆器的工艺技法和审美特征说起。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与空气接触后逐步转变为褐色。螺指螺壳与海贝,光彩夺目,如梦如幻。将二者巧妙组合,便产生出黑夜中繁星闪耀的视觉效果,而完成这场美丽结合的正是螺钿工艺。“钿”为镶嵌装饰之意,螺钿工艺技法繁多,所呈现的面貌亦十分丰富,通常可分为“镌钿”“硬钿”“软钿”三大类。“镌钿”是在做好的底漆上镶嵌贝壳片,让镶嵌物高于底漆,如浮雕样式,极具立体感。“硬钿”是在平粘厚贝壳片后髹漆,并填至螺片高度。“软钿”则需将螺贝珠光层磨薄如纸,再将其裁切成线或片,然后用笔蘸水或漆一点一点地嵌贴于漆器底地上的各类形象或装饰纹样之上,有时还间饰金、银等贵金属的条、片、屑等,经髹漆、打磨,并反复嵌贴数层,制成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的螺钿漆器。③除了嵌功令人惊叹,纹饰图案寓意之妙也是此攒盒的一大亮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龙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图腾。因此,在明清两代的螺钿漆器贡品中,以龙纹图案居多。从琉球古籍《历代宝案》中的诸多记载可知,绘有象征皇权的龙纹图案的螺钿漆器曾被大量进贡。此攒盒上的七条龙皆带五爪,代表着权利、尊严与荣耀,与龙纹图案相互映衬的云纹寓意吉祥如意,海水江崖纹象征福山寿海,各类花草纹饰则有生生不息之意。这些意涵丰富的纹饰图案在装点器物的同时,亦体现出彼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此件黑漆嵌螺钿双龙戏珠长方攒盒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它的美,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也因融入了匠人的情感温度与艺术巧思,才拥有了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9日,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罗列数字有的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可见双龙戏珠长方攒盒做工之精良。B.文章分别从“镌钿”“硬钿”“软钿”三方面介绍螺钿工艺技法,条理清晰。C.根据《历代宝案》记载,此攒盒是大量进贡的螺钿漆器贡品中的杰出代表。D.与龙纹图案相互映衬的云纹有生生不息之意,各类花草纹饰寓意吉祥如意。15.“螺钿漆器的嵌功之精和寓意之妙”中的“精”“妙”各指什么,请简要概括。16.为什么此攒盒能“拥有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14.D15.“精”指漆和螺巧妙组合,产生出黑夜中繁星闪耀的视觉效果。“妙”指纹饰图案的寓意丰富,体现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6.①得益于大自然馈赠,以漆、螺为装饰材料。②从工艺技法和审美特征上足见其嵌功之精,有独特的艺术价值。③融入匠人的情感温度,纹饰图案意涵丰富,有恒久的历史价值。【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D.根据第③段“与龙纹图案相互映衬的云纹寓意吉祥如意,海水江崖纹象征福山寿海,各类花草纹饰则有生生不息之意”,可知本项“与龙纹图案相互映衬的云纹有生生不息之意,各类花草纹饰寓意吉祥如意”表述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螺钿漆器的嵌功之精”在第②段,结合“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与空气接触后逐步转变为褐色。螺指螺壳与海贝,光彩夺目,如梦如幻。将二者巧妙组合,便产生出黑夜中繁星闪耀的视觉效果”,可概括为:漆和螺巧妙组合,产生出黑夜中繁星闪耀的视觉效果。“螺钿漆器的寓意之妙”在第③段,结合“这些意涵丰富的纹饰图案在装点器物的同时,亦体现出彼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概括为:纹饰图案的寓意丰富,体现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第②段“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天然液体,与空气接触后逐步转变为褐色。螺指螺壳与海贝,光彩夺目,如梦如幻。将二者巧妙组合”、第④段“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可知: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以漆、螺为装饰材料。结合第②段“欣赏此攒盒的嵌功之精,需从螺钿漆器的工艺技法和审美特征说起”,可知:从工艺技法和审美特征上足见其嵌功之精,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结合第③段“这些意涵丰富的纹饰图案在装点器物”、第④段“因融入了匠人的情感温度与艺术巧思,才拥有了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可知:融入匠人的情感温度,纹饰图案意涵丰富,有恒久的历史价值。(五)(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成了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次调研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等方面的内容。二、研究方法资料搜集、分组讨论、成果展示。三、资料整理(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时间历程概念提出阶段(1991-2000年)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项目策划阶段(2001-2010年)中国科技部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并由中国发改委首次发布《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应用示范阶段(2011-2015年)电动汽车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阶段在市场需求剧增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2016-至今)(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和发展“痛点”图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痛点”研究讨论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概念提出阶段,就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B.从2016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成功转型为“市场导向性市场”。C.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比2018年增长了五倍,渗透率继续升高。D.从搜集的资料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8.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有哪些层面的原因?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19.如何解决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痛点”,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7.D18.全球形势:环保需求;国家层面:项目推动和政策指导;市场层面:需求剧增。19.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链结构;改善售后服务质量;提高续航能力。【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A.根据表格中“项目策划阶段”“中国科技部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可知本项错误;B.根据表格中“转型阶段(2016-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可知本项说法错误;C.根据图1,可知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比2018年增长了四倍多,不到五倍,因此本项说法错误;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结合表格中“问题的提出。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成了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可知在全球形势方面:环保需求;根据表格中“项目策划阶段”“中国科技部启动了‘863’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并由中国发改委首次发布《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可知在国家层面:项目推动和政策指导;根据表格中“转型阶段”“在市场需求剧增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可知,在市场层面:需求剧增。【19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结合图2中“充电等基础设施瓶颈”,可提建议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图2中“后市场产业链不完善,二手车市场缺乏定价机制”,可提建议为:优化产业链结构;结合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大跨度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做账实操-代理记账行业的账务处理分录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幼儿舞蹈创编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篆刻学全套课件
- GB 1886.37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
- 物业员工晋升述职报告
-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GF-2003-0213)
- 耳鼻喉科各项规章制度
- 虹吸现象讲解
- 设备采购计划书
- 长兴县合溪水库清淤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 新闻选题申报单
-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