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1.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2.难点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动力和政治因素,并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使学生把握各类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及不同的文化认同问题。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难民的困境和救助”“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和战争、冲突等政治因素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移民现象的主要成因提供历史的解读;第三子目是在前两个子目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案例介绍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启发学生思考文化交融与认同的不同类型。3.内容取舍的考虑第一子目介绍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由此形成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这是现代移民社会形成的基本动因。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劳动力的流动路径和人才结构发生着动态变化,经济移民呈现出知识化、高端化的新趋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人才。第二子目介绍现代社会移民中主要由战争等政治因素造成的难民群体,这是现代移民社会构成的又一个重要动因。难民的生存困境和国际社会对难民的救助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上述两个子目的内容分别反映了现代社会移民问题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可以使学生对移民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三子目以美国和新加坡为案例,介绍这两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所呈现的各具特点的多元文化,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解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的基础。由于初中教科书和《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基本没有涉及相关内容,因此对学生而言本课内容都是新知识点。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1)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移民社会形成的基本动因。本课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主要叙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二战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演变。在讲解这一子目内容时,教师需要把握彼此联系的两个环节:第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主要表现。工业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受土地束缚的自然经济形态,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给资本的跨国、跨地域流动创造了条件。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结构,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充分释放了工业生产力的潜能。二战后,现代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完全打破了自然条件下地域时空的界线,全球性的人员、资金、物资的流动和信息沟通将经济全球化推进到新的阶段,全球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在生产和服务贸易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遍布全球,需要跨国、跨地域的劳动力流动,从而形成了全球劳动力市场。跨国公司推动的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是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于古代和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殖民活动,现代社会的经济移民主要由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驱动,涉及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以及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国际化等问题。全球劳动力市场是全球性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资本的流动和需求决定着劳动力的流动规模和方向。劳动力从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是一般趋势。二战后,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东石油资源大规模开发地区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跨国公司生产活动的全球布局,对劳动力流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拓展了新的劳动力来源地。在二战后各历史阶段,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及其转移情况,也表现出当代世界人口迁徙的基本态势和格局。第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是科技创新和工业化水平升级的过程。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其基本趋势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经济移民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进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人数日益增多,从而改变了移民群体的职业结构,形成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和适应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需要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在科技创新中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它们凭借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吸引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并将其中的“知识精英”留下来从事科技创新,巩固并扩大了知识创造、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后通过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将比较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移民在发达国家的就业机会也随之减少。这些移民的处境日趋艰难,甚至受到移民政策的排斥,并由此产生大量的“非法移民”问题。移民劳动力的“人才分层”是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演变的主要表现,它对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途径、结构和流动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2)各种政治因素造成的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独特群体。本课第二子目“难民的困境和救助”主要介绍现代社会移民中难民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其特殊处境。在讲解这一子目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20世纪的难民问题主要由战争和各类社会冲突造成。难民,作为现代社会移民中的独特群体,是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同时又没有得到收留国合法身份的移民。战争和各类社会冲突是产生大规模难民(“难民潮”)的主要原因。当社会在战争和各类冲突中失序或陷入群体性迫害时,部分社会群体在原籍国失去了正常的生存条件,为了维持生存和躲避迫害,不得不逃离家园,走上流亡他国的道路,成为非正常迁徙的移民。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历次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如印巴战争、中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等)都制造了大量的难民。除国际性的战争和冲突外,一些国家的内战、宗教矛盾、部族矛盾引发的冲突(如安哥拉内战、卢旺达部族冲突、叙利亚内战等),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恶化,也是“难民潮”形成的原因。那些远离战火的国家和地区,或者战争和冲突发生地的邻国都是难民的流亡地。二战前和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制造了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犹太难民群体,上海曾经成为犹太难民的避难地。无论何种具体原因,总体上看,难民的形成都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即使有些人因自然灾害和经济恶化而成为难民,他们离开原籍国也与这些国家统治集团的政策失误、管理不善和应对无力有关。总之,难民对现代移民社会的构成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特殊移民在现代移民社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难民是非正常条件下的移民,收留国即使出于人道主义接纳他们也是临时安置,因此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正式身份,也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和永久居留权。在这种情况下,难民的人权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由此逐渐形成了救助难民的国际机构和相应机制。1950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以下简称“联合国难民署”)在组织、协调难民救助事务上发挥了主要作用。联合国在1951年和1966年通过的两个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是国际社会救助难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问题上作了很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难民的处境,但由于难民问题的根源复杂,与当代世界的各种政治因素交织,各国的难民政策又有很大差异,联合国难民署只是一个协调机构,无法统一各国的难民政策。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难民问题尚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此外,后冷战时期的各类国际、国内冲突频发,难民人数不断增加,国际社会面临更为严峻的难民形势,需要为此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缓解难民问题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3)现代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各具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问题。本课第三子目“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主要从多元文化特征的角度介绍美国和新加坡两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案例。第一,美国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北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家园,美国是在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原住民被外来移民“替代”后建立的(参见《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第12课相关内容)。美国历史学家汉德林说过,当他想写美国移民史时,他发现移民史就是美国历史。移民的多源性是美国人口构成的重要特点。美国最早的移民来自西欧,主要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其后,北欧、中欧、东欧、南欧各国的移民纷至沓来;同时,非洲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国;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也作为劳动力来到这片广阔的国土。三百多年来,不同来源的各个族群(包括被驱赶到保留地的印第安人)共同构成了现代美利坚民族,也共同创造了现代美国文化。移民群体的多源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但由于美国的奠基和早期发展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移民来自西欧,因此传承于西欧的欧洲文化传统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基因。二战后,随着非欧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和非洲裔移民地位的提高,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也对美国主流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文化交融的角度看,美国文化不仅是各移民族群文化的综合,而且是各移民族群在北美“新世界”的开拓和建设中共同创造的一种新文化。这种文化既具有来自不同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又具有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后形成的体现现代美国特性的“一体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多元文化表现出民族“大熔炉”的特性。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美利坚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民族凝聚力所在。此外,美国的多元文化又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移民的结构和各移民族群的交融方式也不一样,其中包含着对少数族群的强制和压迫(如对非洲裔移民的奴役和种族隔离、对亚裔和拉美裔移民的歧视)、族群冲突(如“三K党”之类白人种族主义者对少数族群的迫害和黑人的民权运动)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美国的文化认同造成了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非欧移民在人口比例中的上升,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体性”就会下降,乃至成为缺乏凝聚力的民族“大拼盘”。这是美国的文化认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第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及其特征。新加坡是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马六甲海峡出入口的新加坡岛,历史上曾经属于马六甲王国和柔佛王国。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莱佛士率船登陆新加坡,与当地统治者签约,在新加坡建英国商站,后来将新加坡开辟为自由港。1824年,英国将新加坡占为殖民地。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马六甲航道成为沟通亚欧海路,连接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交通线,新加坡成为重要的转口贸易大港。随着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新加坡吸引了东南亚、南亚地区和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移民,其居民结构呈现出移民社会的特征。除本地的马来人外,移民主要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等地和印度南部,以及欧洲(主要是欧洲的殖民者和商人)。1942年2月,新加坡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败降后,新加坡重新成为英国殖民地,但享有自治权。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成立,李光耀出任总理。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英国统治,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并于12月22日正式成立共和国。独立后的新加坡致力于发展经济,成长为东南亚地区金融和转口贸易的中心,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行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中,移民社会的和谐共处和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在加强法治的同时,奉行平等、包容的民族、宗教和文化政策,尊重各族群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形成各族群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华裔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他们传承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并以佛教为主要信仰;马来族作为原住民,发扬着本土的马来文化;印度裔多为印度教徒,印度教神庙是印度文化的象征。此外,新加坡还有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各种宗教信仰和风格不同的宗教建筑。各类宗教活动和各族群的传统文化活动构成了新加坡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景观。5.栏目内容设置的考虑本课导入本课以一幅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导入,旨在说明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关系,并由此引出第一子目的内容。历史纵横本课第一子目的《历史纵横》栏目讲述“对移民的永久居留许可”,通过介绍各国颁发的永久居留许可证明,使学生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作用和各国政府吸引、管理移民人才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二子目的《历史纵横》栏目介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接纳大批犹太难民的史实。栏目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中国人民对犹太难民的救助两个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难民产生的原因以及国际社会救助难民的努力。史料阅读本课结合第二子目内容,设置一则《史料阅读》。这则材料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旨在说明难民既是历史现象,也是当代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近十年中,难民人数不断增长,这对现代移民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学思之窗本课在第三子目中,提供一段关于美国不同时期移民来源和结构变化的统计材料,要求学生思考: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那些变化?通过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学生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的综合考察中形成具体的历史解释。思考点本课在第一子目,结合正文设置一则《思考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认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演变与人口迁徙的相关性。6.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本课第三子目用案例形式介绍两个典型移民社会美国和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案例虽然具有典型性,但其特征不能涵盖所有的移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说明:世界各地区、各国的移民社会多种多样,有各种类型,鉴于各类移民社会的不同成因和不同发展路径,它们的多元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挑战,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教师可以补充更多的案例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以拓宽视野,提高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在补充案例时,教师可将现代中国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地区和城市列入其中,如在近代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新型大都市深圳等。在补充中国的城市案例时,教师需要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这些城市共同的主流文化特征,各具特点的城市精神体现了不同历史条件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征。三、问题解答1.学思之窗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解题关键读懂数据,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思路引领从年代和地域两个方面概括移民结构的变化。答案提示18世纪的美国人口基本由欧洲移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占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人数开始占据一定比例。20世纪60年代,欧洲移民下降到三分之一,拉丁美洲移民近40%,拉丁美洲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20世纪80年代,欧洲移民下降到10%,亚洲移民上升到38%,亚洲移民和持续增加的拉丁美洲移民构成了美国新移民的大多数。2.思考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题关键学生可先梳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情况,再分析人口迁徙的变化。思路引领可从课文内容中归纳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演变与人口迁徙的相关性。答案提示(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对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岗位的分布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和社会分层,因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升形成的移民中的“知识精英”,他们作为技术移民在经济移民中处于高端层次,在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问题探究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解题关键本题并非要求学生按课文内容简单回答,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提高历史解释素养。思路引领从表现美国多元文化两重性的具体史实(即“大熔炉”和“大拼盘”两种观点的依据)着眼,进行比较、论证和讨论。答案提示“大熔炉”说反映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大拼盘”说反映了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构成挑战。4.学习拓展近年来,欧洲发达国家既面临因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又面对日益加剧的来自中东、非洲等地的“难民潮”。面对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如果你是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案解决这一问题?解题关键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短缺和“难民潮”作为一个两难问题作整体性思考。思路引领从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出发,分析劳动力短缺的原因及发达国家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依赖程度;从“难民潮”提供的劳动力和造成的社会问题,分析难民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差异,以及难民问题给收留国带来的财政和社会治安的压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国际社会在难民问题上如何建立更为积极有效的跨国合作机制?如何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以形成更为合理的全球难民治理方案?答案提示本题是开放型思考题,不设统一答案。教师可给予思路引导,并可模拟联合国难民署机构的会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图片说明1.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特征。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此图配合第一子目的《历史纵横》。为了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居留,并对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士颁发永久居留许可证明。中国从2004年8月起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并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3.“硅谷”本图是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汛抗旱宣传横幅标语(60句)
- 颐和园导游词100字(34篇)
- 建筑冬季施工方案(30篇)
- 建筑工地工程合同
- 幼儿园老师周工作总结7篇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
- 孙子给奶奶带来的快乐作文
- DB12 765-2018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贵州省毕节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摸底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投资申请报告
- GB/T 4372.1-2014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30680-2014氟橡胶板通用技术条件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FZ/T 82006-2018机织配饰品
- 医院七步洗手法评分考核表
-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习题
-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七年月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
- 高效管理沟通新课件
- 2022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
- 《最优化方法》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