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模拟语文(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脱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形成错落之美。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满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罗联添也说:“韩愈所以多作古诗,少作近体,是因近体篇幅短小,又有格式限制,不易发挥其才力,也较难于表现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这就指出韩愈诗中为什么会出现大量长篇大作,一是韩愈才力雄厚,二是近体诗格律和篇幅方面的限制不利于诗人才力的发挥,所以韩愈诗歌较倾向于古体创作,动辄数百字。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熟谙古文创作,提倡“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在散文中极力贯彻这种主张。《原道》《原毁》诸篇即为明证。用严谨的语言,加之铺张的议论,将自己对世事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韩愈则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引入议论,并加之以能够表现感情、增加语感的虚字,从而尽可能多地让诗歌表现出更为深广的文化和社会内涵。程千帆先生在其《古诗考索》一书中说道:“韩愈以文为诗,其实际意义就在于要突破诗的旧界限,开拓诗的新天地,这不但有助于形成他自己的独特面目,而且成为宋诗新风貌的先驱。”确为的论。(摘编自袁书会、闫振华《简论韩愈的“以文为诗”》)材料二:韩愈是一个诗人,但作为一个文章大家似乎名气更盛。有时宁可回避其诗,也必谈其文。诗与文其实不能截然分开,前者为后者的灵魂与核心,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并且可以看作更开阔的后方。韩愈的诗与文之间的关系绝非独立和分离,而是相互支援以至于共同抵达一种成就和境界。就形式的演变和渊源来看,传统的诗是文的精练化和声韵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诗与文的完全对立和脱离既非常荒谬,也不可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文毕竟不是诗,因为文所不及之境才有诗,可见还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诗的确是极为独特的事物,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极具特质与高度的表达,当然不能用文来取代。所以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到现在,几千年过去,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仍然存活,而且远无终结之相。诗的本质意义并无改变,它仍然还是文学的核心,这一点是不可替代的。无论读者数量多少,诗作为一种极致化的表达方式,仍然是文学审美的高端,这种地位与尊严是无可撼动的。说理性与叙事性是文章强项,但这些优长即便是诗也未能彻底割舍,相反总要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从古到今,人们公推“韩文”,其诗则要退其次。就他个人来说,也是以文为最重要的志业。每每书写文章,必定理茂辞盛,气势夺人,但如此凌厉之文一旦入诗,也不失为另一种境界。他的诗章同样好不痛快,别有新调。他的诗所达到的高度,正因为文的援助,可以说没有韩之美文,就没有这些好诗。他的诗与文可称双璧,许多时候难分高下。其文确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诗,但诗的光芒仍然能够从茂密的文章之林中穿射而出,炫人眼目。(摘编自张炜《诗与文的关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意识到诗歌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发展,在创作中尝试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B.近体诗篇幅短小、格律严格,不利于诗人才力发挥,这促使韩愈倾向于古体诗的创作。C.韩愈熟悉古文创作,他的诗借鉴了他的文的创作手法,同时,他的文又借鉴了他的诗。D.韩愈早期以文为诗的创作尝试,因为与传统诗歌创作不符,遭到了一些人的误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找出古文所有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B.诗与文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是诗的基础和更开阔的后方,韩愈的创作顺序是先文后诗。C.诗歌地位与尊严是不可撼动的,因此诗的本质意义并无改变,它仍然还是文学的核心。D.韩愈以文为最重要的志业,他的文理茂辞盛,气势夺人,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3.结合材料内容,韩愈的下列诗歌中未体现其以文为诗艺术手段的一项是()A.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答张十一功曹》)B.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日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古风》)C.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马厌谷》)D.君不见太皇谅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永贞行》)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5.北宋沈括曾说:“退之(韩愈)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对他的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见解。【答案】1.C2.D3.A4.材料二运用了层进式结构。第一段指出韩愈的诗文不能分开;第二段进一步分析文不能代替诗,阐述诗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第三段分析韩愈以文为诗对韩诗的意义。5.①“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指出了韩愈诗歌创作“以文为诗”的风格特点。韩愈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散文的技法,使其诗歌具有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表现出了更为深广的文化和社会内涵。②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曾被沈括等人质疑甚至被否定,但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他是宋诗新风貌的先驱。③诗与文关系紧密,诗是文的精练化和声韵化。诗歌可以借鉴文章说理性和叙事性这些强项,产生另一种境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他的文又借鉴了他的诗”错误,材料一重点是说“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二重点谈诗与文的关系,综观材料,并没有提到“他的文又借鉴了他的诗”。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找出古文所有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可知,此处是总体论述,说明手段的可行性,而非独指韩愈,看其他内容也不是古文所有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B.“韩愈的创作顺序是先文后诗”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诗与文……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并且可以看作更开阔的后方”可知,表述中并未涉及诗文的先后顺序。C.“诗歌的地位与尊严是不可撼动的,因此诗的本质意义并无改变”错误。由原文“诗的本质意义并无改变,它仍然还是文学的核心,这一点是不可替代的。无论读者数量多少,诗作为一种极致化的表达方式,仍然是文学审美的高端,这种地位与尊严是无可撼动的”可知,选项表述因果关系颠倒。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可知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具体的艺术手段是“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形成错落之美”,如后文提到的创作诗歌时用长短句,用散文的谋篇布局,大量引入议论,并加之以能够表现感情、增加语感的虚字等。A.诗句出自《答张十一功曹》,上下句对仗工整,语言整齐,属律诗、近体诗,未用以文为诗艺术手段。B.诗句出自《古风》,有“曷”“矣”等虚词增加语感,属古体诗,具有古文特点。C.诗句出自《马厌古》,有楚辞中的常见助词“兮”表感叹,句子长短不一,具有古文特点。D.诗句出自《永贞行》,“行”是古乐府诗歌标志,句子长短不一,且夹以议论,具有古文特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出处看,材料二的话题是“诗与文的关系”。由第一段“诗与文其实不能截然分开”“韩愈的诗与文之间的关系绝非独立和分离,而是相互支援以至于共同抵达一种成就和境界”可知,主要是指出韩愈的诗文不能分开。由第二段“就形式的演变和渊源来看,传统的诗是文的精练化和声韵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诗的确是极为独特的事物,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极具特质与高度的表达,当然不能用文来取代”可知,主要是进一步分析诗与文联系密切,但文不能代替诗,从而阐述了诗的核心地位。由第三段“他的诗所达到的高度,正因为文的援助,可以说没有韩之美文,就没有这些好诗。他的诗与文可称双璧,许多时候难分高下”可知,主要是分析以文为诗对韩诗的意义。综上所述,材料二由诗文不可分到进一步确定诗的核心地位,最后明确以文为诗的意义、作用,内容逐层深入,顺序不可打乱,符合认知逻辑,运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沈括认为“退之(韩愈)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韩愈诗歌具有以文为诗的特点,二是认为他的诗不是真正的诗。这句话从另一角度强调了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联系材料一“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满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韩愈则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引入议论,并加之以能够表现感情、增加语感的虚字,从而尽可能多地让诗歌表现出更为深广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可知,“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就是指的韩愈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散文的技法,使其诗歌具有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表现出了更为深广的文化和社会内涵这一特征。联系材料一“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知,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曾被人质疑甚至被否定,印证了沈括讲的“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的这一评价,从另一角度讲,“终不是诗”也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的体现,他是宋诗新风貌的先驱。联系材料二“韩愈的诗与文之间的关系绝非独立和分离,而是相互支援以至于共同抵达一种成就和境界”“就形式的演变和渊源来看,传统的诗是文的精练化和声韵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说理性与叙事性是文章强项,但这些优长即便是诗也未能彻底割舍,相反总要以另一种面目出现”“他的诗所达到的高度,正因为文的援助”可知,诗与文关系紧密,正如沈括认为的“退之(韩愈)诗,押韵之文耳”,诗歌可以借鉴文章说理性和叙事性这些强项,产生另一种境界。(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材料二: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题小做,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老农民手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D.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B.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答案】6.D7.B8.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④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9.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零散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结尾突转。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标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B.“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具体考查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仔细阅读文章,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细节描写、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由“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了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质朴、爽利。由“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由“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谋篇布局的能力。从读者效果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塑造了一位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从结尾的设置来看,小说的结局突转。陈秉正老人“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六年冬十二月,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薨。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B.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C.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D.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的庙号。庙号是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B.壬子,为干支之一。“干支”即天干地支,夏历中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是纪日。C.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及其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批评封德彝很久没有举荐人才,认为他不但不反思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而说什么没有旷世的奇才。B.唐太宗曾与魏征探讨明君与昏君的区别,魏征提出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观点,获得唐太宗的赞赏。C.唐太宗问自己如有过失是否会被记录,身边大臣回答不一:褚遂良说他会如实记载,刘洎说天下人会记载。D.唐太宗特别倚重魏征,不仅对他提出意见多有采纳,而且在魏征去世后时常怀念他,觉得丢失一面镜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2)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14.本文选自《贞观君臣论治》,唐太宗与近臣主要谈到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答案】10.B11.A12.C13.(1)如果国家已经安定,那么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不能任用。(2)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君主因此不敢做错事。14.①认为各个时代都有贤才,应当悉心发掘,谨慎任用。②认为国君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兼听则明。③国君要鉴古知今,以人为镜,谨言慎行。【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从前帝尧畅听民意,所以三苗的恶行能够被他知晓。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毫不怀疑地信任赵高,给自己酿成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软禁饿死的屈辱。“下民”是“清问”的宾语,应在“下民”后断开;且“故”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C;“得以上闻”意思已经说完,“舜”应是下句的主语,“舜”前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的庙号”错误,隋炀帝是杨广的谥号,并非庙号,庙号一般叫什么“祖”、什么“宗”,如汉高租、唐太宗。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身边大臣回答不一”错,两人的回答实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皇帝的言行一定会如实记录下来的”。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既”,已经;“则”,那么;“用”,任用。(2)题得分点有:“书”,记录;“备”,详细;“庶几”,大概;“为非”,做错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一个问题,皇帝让封德彝举荐人才,封德彝称“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可见唐太宗认为认为各个时代都有贤才,应当悉心发掘,谨慎任用。第二个问题,是与魏征讨论“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太宗十分认可。可见二人都认为国君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兼听则明。第三个问题,魏征去世后,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可见他认为国君要鉴古知今,以人为镜,谨言慎行。参考译文:唐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推举一个人。唐太宗质问其原因,封德彝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正应当担忧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污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算明智?又怎样做才会昏庸?”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明智的决断;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从前帝尧畅听民意,所以三苗的恶行能够被他知晓。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毫不怀疑地信任赵高,给自己酿成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软禁饿死的屈辱;隋炀帝片面相信虞世基,落得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的下场。因此,如果君主听取各方意见、广泛采纳群臣建议,那么宠臣就不能蒙蔽君主,下面的信息也会畅通地传达给君主。”唐太宗说:“说得对!”贞观六年冬十二月,唐太宗对魏征说:“选拔官员,不能轻率和仓促,任用一个君子,所有的君子都愿意前来;而如果任用一个小人,所有的小人都会蜂拥而至。”魏征回答说:“确实是这样,假如国家没有统一,那么就只看人才的才干,而不用权衡品行。如果国家已经安定,那么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不能使用。”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任起居郎,我可以看看你记录的起居注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此指起居郎)笔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还没听说过君主自己看阅起居注的。”唐太宗说:“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如实笔录陛下言行,不敢不记载不妥的地方。”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也都会记载。”唐太宗说,“确实是这样。”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魂征去世,唐太宗常常思念他,对近侍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制作镜子,可以用来端正仪容;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明白人世的兴衰规律;君主把臣下作为镜子,可以如晓自己的得与失。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5.下列对诗歌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B.“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C.“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D.词中“谁记”“独去”“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6.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一句的妙处。【答案】15.B16.①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②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时,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陆游在此表达不需要皇帝恩赐,自己也能享有镜湖山水。借用贺知章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B.“‘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错误,从词中可知,“独”字应是突显出孤家寡人、顾影自怜之意。“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是说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意思是“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结合注释三“镜湖……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可知,这里使用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是告老还乡,皇帝赐予镜湖,而词人自己却是被迫做了“江边渔父”,这里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做对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过对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来暗示诗人不甘心作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一场战役,当时的曹操军队实力强盛,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而曹操自己也有着如《短歌行》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揽人才、渴望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周瑜等人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答案】①.舳舻千里②.旌旗蔽空③.周公吐哺④.天下归心⑤.谈笑间⑥.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舳舻、蔽、哺、樯橹。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到了唐代,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便和书法、绘画紧密地就联系在一起了。当时的一些书画家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来增加艺术情趣。这种_________的艺术形式,经过历代不断探索、创造、补充、完善,到了今天,书画上的钤印,已成为整个书画艺术中_________的组成部分了。一般说来,同在书画作品上的印重,分“姓名章”和“闲章”两类。姓名章盖在作品_________的下边或左边,印章的大小,随落款字体的太小而不同,不论款字大小,印章都应小于款字。“闲章”的形式多样,内容多为名言警句,这些“闲章”与书画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操、艺术修养、品格学识,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有助于观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起到了“闲章”不闲的作用。()。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平正,空虚处添印可使其变化,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充实。正如现代书画大师潘天寿所讲的那样:“中国印章的朱红色,沉着、鲜明、热闹而有刺激力,在画面题款下用一方或两方名号章,往往能使全幅的精神提起。”可谓___18___。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别具匠心弥足珍贵署名画龙点睛B.别具匠心不可或缺签名相得益彰C.十分独特不可或缺署名画龙点睛D.十分独特弥足珍贵签名相得益彰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书画上一方方印章,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调节作用。B.书画上一方方印章,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可放在不同的位置上。C.正是书画上一方方印章,被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才会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D.加盖了一方方印章的书画,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不同的调节作用。20.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充实,空虚处添印可使其变化,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B.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虚处添印可使其充实,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C.空虚处添印可使其平正,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变化,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充实。D.先重处加印可使其充实,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虚处添印可使其平正。【答案】18.C19.A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十分独特:非常特别,独一无二的,单独具有的,与众不同的。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修饰“艺术形式”,突出形式的特别,选用“十分独特”。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修饰“组成部分”,强调“书画上的钤印”不可缺少,选用“不可或缺”。署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署姓名。签名:即自己写自己的名字,表示认可、承担责任或义务。语境讲在作品上签署姓名,选用“署名”。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根据前面“在画面题款下用一方或两方名号章,往往能使全幅的精神提起”分析,这样用名号章,能使全幅的精神提起,使内容生动等,应用“画龙点睛”。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括号前标点为句号,选择CD会导致句子缺少主语,排除CD。根据括号后面“平板处”“空虚处”“失重处”等分析可知,此处讲的是位置的不同。“可使其平正”“可使其变化”“可使其充实”是讲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应该先说“位置”,再说“调节作用”,排除B。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搭配不当,“平板处”“平正”,“空虚处”“变化”,“失重处”“充实”搭配不当,应改为“平板处”“变化”,“空虚处”“充实”,“失重处”“平正”:“平板处”是指单调,没有变化,此处加印,可以使其富有变化;“空虚处”是指空洞,空白之处,添印可以补充其内容,使其充实;“失重处”指布局失衡,加印可以帮助维持平衡,使其平正。只有B项修改正确。故选B。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张辉团队关于新冠病毒新型纳米颗粒疫苗的科研成果最近已在国际顶级免疫学期刊《免疫》发表。病毒所团队在抗感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长期致力于研究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及治疗的纳米颗粒疫苗。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该团队先后尝试了161种不同组合的疫苗研发,最终筛选出两种强效疫苗设计方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和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的支持。【答案】张辉团队关于新冠疫苗的成果已在《免疫》发表。该计划已经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主要信息在开头的导语部分,即“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张辉团队关于新冠病毒新型纳米颗粒疫苗的科研成果最近已在国际顶级免疫学期刊《免疫》发表”。以下具体介绍团队研制情况,压缩时忽略不计:“病毒所团队在抗感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长期致力于研究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及治疗的纳米颗粒疫苗。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该团队先后尝试了161种不同组合的疫苗研发,最终筛选出两种强效疫苗设计方案”。结尾“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和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的支持”,说明研制的意义、影响和得到的支持,属于主要信息之一。结合以上分析,确定答案为:张辉团队关于新冠疫苗的成果已在《免疫》发表。该计划已经得到了国家的支持。22.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他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童年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是充满了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帆船远去,夕阳西下,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河流纵横交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①运用修辞手法,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更强烈。原句以“白帆”借代“帆船”,与“夕阳如血”构成强烈的对比,色彩鲜明;改句只交代了画面元素帆船及夕阳,但缺少色彩描写。

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原句“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均为偏正短语,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改句变作散句,不够紧凑,缺乏音韵美和节奏美。【解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