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南照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
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1〜3题。(每题3分,共9分)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
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
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
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都想节省通行
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
则。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
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
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
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
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
字形,往往是J字形。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
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
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棕鸟”的研究,动用了意
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
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
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
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冬季的每个下
午,棕鸟在罗马郊外觅食后都会回到这里的鸟窝。黄昏时分,这些鸟群会在天空中上演半
个多小时的特技表演,它们有时像一股烟雾,有时又像一条摆动的缎带。卡瓦尼亚和他的
团队把鸟群的移动做成了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鸟群中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鸟群边
缘的鸟比中心更密集,就像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中央的乘客悠闲地聊天,车门附近却
很拥挤。更让他们感到有趣的发现是,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的15只到16只同类,但
它只注意它两侧的六七只鸟的活动。邻近的鸟距离它自己的远近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类的
数量,它们只根据邻近的同类来改变飞行速度和方向,这就能保证整个鸟群朝同一方向飞
行。进化为什么选择了“六”或“七”作为神奇的数字?一种解释是“七”是鸟类认知能
力的极限,它们无法跟踪七个以上的物体的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七”是在群体中传递
信息时的最佳数字。你也许以为你沟通的个体越多越好,但如果你跟太多人沟通,你会得
到太多嘈杂的不准确的信息。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你搞清楚状况之后
可能就为时已晚了。(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
1.下列关于成群的动物遇到紧急情况不会相互碰撞的原因,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蚂蚁、鱼和鸟能够运用信息素在群体中交流,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通
过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B.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它们都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具有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
活动规则不仅仅是局部的互动。
C.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信息,它负责带领整个
群体,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
D.鸟类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飞行时
能让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冬日黄昏罗马马西莫宫上空的棕鸟群特技表演般的飞翔,给科学家研究动物的群体
活动而不碰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B.科学家把鸟群的移动做成3D图像后意外地发现,运动的鸟群中鸟的分布规律与人
类活动中人群的分布情况很相像。
C.科学家发现鸟群中的鸟能看到它附近15只到16只同类,但它只注意自身两侧的六
七只鸟,根据它们来调整飞行。
D.有人认为,沟通的个体并非越多越好,跟太多人沟通会得到很多不准确的信息,在
群体中传递信息时的最佳数字是“七”。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研究动物的行为方式,对
于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有重要的帮助。
B.伊恩•库森认为,人群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惊慌失措而发生踩踏事件,而成群的
动物却不会,是因为人类在群体活动时没有互动规则。
C.有些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够避免碰撞,还
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增加飞行距离,提高飞行效率。
D.欧盟组织多国多学科的科学家和多家机构,进行“飞行中的棕鸟”的研究,以便帮
助人们理解人类在时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群体行为。
参考答案:
1.A(范围扩大。将“蚂蚁运用信息素”的特点与能力说成“蚂蚁、鸟、鱼”具有。)
2.B(特殊性变普遍性。“人类活动”错,“公交车”只是一个特定的场合。)
3.B(绝对化。“没有互动规则”错,原文是说人群没有超出局部互动规则。)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在古
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
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由于灶王
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鬓”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
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
要最强壮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掌握火,这也看出女
性地位更高,“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
后灶神有了姓名,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
男神。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
候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
庭的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
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
神,各捧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而这一家人,无论是善行
还是恶事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
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
灶王爷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人们既然惹不起他,又
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办法,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所以送灶神的贡品一般
都用一些又甜又粘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用这些又粘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
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到天上时嘴甜而多说些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
坏话。也有人用酒作为供品为王爷送行,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灶王爷喝醉,让他头脑不清,
少在玉帝面前打小报告。
民间认为农历12月24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
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在这时,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有
的人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祭灶神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
拜,接着饮下第一杯酒,此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一饮下第二杯酒,第三杯酒之
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撕下,连同各种祭祀之物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同时也就意
味着仪式顺利完成……“送走”灶神后,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
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
1.下列对于“灶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他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
是因为他关系着平民百姓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
B.古代百姓生产力低下,他们害怕饥饿,希望管民间饮食的灶神能让他们获得丰足、可
口的食物,所有他们供奉灶王爷。
C.传说中灶神最初是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因为火多为有地位高的
女性掌握,而灶是最离不开火的了。
D.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
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
现。
B.魏晋以前灶神无姓名,有姓名的灶神是之后才出来的。隋朝记载中出现了名为“苏吉
利”的女灶神,清朝记载中也有名为“张子郭”的男灶神。
C,秦汉四个家庭保护神分别是指“灶神”“门神”“厕神”“井神”,而其中灶神起源
很早,受供奉也早,在商朝就已经受供奉了。
D.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的原因是善行恶事都无法逃脱灶王神的明察,而且它还能到达玉
帝处汇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们的理解中,神仙是不能免俗的。人们给灶神供奉又粘又甜的东西,希望神仙吃
了甜食嘴会甜,喝供献的酒会少打小报告。
B.按民间的说法,如果送灶神时间是12月24日,那么他在天上汇报的时间(含来回时
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11天。
C.送灶神的时间固定在12月24日,送灶神时要有祭灶神的仪式,要摆齐供品,焚香祭
拜,三杯酒后焚烧灶神像及祭祀之物。
D.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
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
参考答案:
1.D2.A3.C
1.试题分析:D.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
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原文说提“掌握饮食"''考
察善恶”,可没有说他是老好人,没有说“只报告善行”。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
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
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
系。
2.试题分析:A.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
于父系社会出现。原文说提“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不能据此推断是“传
说”决定了先出现“母系社会”。因果关系反了。
3.试题分析:C项中“只有12月24日”错,有的人也在除夕当天送。A项显然是把灶神
世俗化了,人们认为灶神受点小财,就能像人一样说好话。所以是对的。B农历十二月有
时只有29天,有时是30天,所以在天上的时间不一样,故此项是对的。D项见文章最后
一段。
3.阅读下而的作品,完成各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
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
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
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校
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
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
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
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
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
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
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
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
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
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
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
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
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
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
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
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饶,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
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
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赏梅
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
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
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
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
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
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
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
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
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颜倒。梅花的美
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
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
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
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
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8.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游说
B.说和
C.话说
D.学说
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人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的精神。
10.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梅”是用水墨画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时期。
C.倒数第3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11.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
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12.本文倒数第3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13.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
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2)D
(3)B
(4)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
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
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
和理解的渴望。
(5)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凌霜傲雪的风骨
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
超凡脱俗的品质
(6)“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了梅花的精
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明确重要词语
的本义,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这个词语的语境义。本题“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
及、提到。A项,“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B项,“说合”中“说”的意
思是从中介绍,说和;C项,“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项,“学说”中
的“说”意思是言论、主张。故此题答案为C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
构,分析文章内容,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找出答案。A项,“'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
名字”分析不正确。从文中来看,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
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B项,“意大利人对
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分析不正确。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
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也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项,“无意识中”分析
不正确,从文中来看作者并不是“无意识”地表现,而是有意识地反映。D项,文章中处
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分析正确。故此题答案为D项。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所给选
项,依据平时的积累,做出正确判断。本题中,B项,“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不
正确。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并且“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
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
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故此题答案为B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的是分析作品结构和主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然后分析结构特点,概括主题。本题答题时需要先答出三个文段的内
容,从文本可以看出,这三个文段主要写了作者对“梅”的内涵的阐释,以及三个外国人
的不同表现;然后分析文段之间的关系,指出三个段落之间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关
系;最后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即可。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也考查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
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区间,提取关键词语,最后按着相关的标
准简单的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答案。注意做到条理清晰,不重复。文章倒数第三段既写了
“万木萧瑟”“大雪压境”时的梅花,又写了“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
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时的梅花。前一种情境之下,梅花是
“迎雪吐艳”,,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令人惊
心动魄;后一种情境之下的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考生把这些信
息逐条归纳可得出答案。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所给句子放
置于原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本题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结尾处,有揭示主
旨的作用,需要结合上文来思考。文中多次写到中国历史上文章书画及诗词中对梅花的记
载与赞美,也正是这些记载与赞美使梅花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所以作者说“书香缭绕得骨
清魂香”“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因此“书香”“诗心”传达出的是历代文人赋予梅花
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起到了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的作用,展现出梅花所蕴含的文
化内涵。
【点睛】第1小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
某词语的深刻含意;从文中看,某词语指的是什么意思;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
一项是;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
步骤: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
题步骤:还原手法(把握修辞一一由表及里)+作用+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
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
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
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
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
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
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
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
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
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
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
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
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而事智伯去:前往
B.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
C.卒释去之卒:最后
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①去而事智伯②我必为报仇而死③彼义人也④我故国士报之⑤子之
为智伯,名既成矣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①③⑥D.②④⑥
2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赵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
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涂抹厕所,想在赵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
杀死他,结果被赵襄子识破。
C.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赵
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D.豫让在赵襄子经过的桥下行刺赵襄子,被发现后毫不畏惧。在想办法突围没有成
功的情况下,拔剑自刎以报智伯。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A去:离开。
21.D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赵襄子对豫让的评价。⑤是赵
襄子劝豫让的话。
22.D"想办法突围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与文意不符。原文是说豫让在拔剑连击赵襄子
的衣服,权当为智伯报了仇之后,拔剑自刎。
23.(1)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
(2)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是没什么名声。后他离开他们去侍
奉智伯,智伯非常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联合谋划灭了智
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涂上油漆,
作为饮酒器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哎呀!男儿应该为了解赏识自己的人去死,女子
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献出生命,报答
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
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涂抹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
去,心中一惊,捉拿并审问涂抹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
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
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
把他放走了。
豫让走了以后,不久,赵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赵襄子到
桥上,马受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指
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
仇,反而委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卖力地为他报仇呢?”豫
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
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感慨叹息,
流着泪说:“唉,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经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
替自己做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
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义气。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
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
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
冒昧地说出我的心里话!”于是赵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服给豫
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击刺它,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拔剑自
杀。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5.文言文阅读(16分)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
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请用斜线(/)给上文中画线句子断句(12分)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日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
食其能哀我乎?
2.饿者发出了怎么样的感慨?(4分)
参考答案:
1.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日/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本题12分。每处2分)
2.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经历过、体验过,才可能多一些理解与同情。(4分)
参考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见乞丐便对他表示同情。乞丐跟着他并乞讨食物,庄子
说:“我已经七天没吃食物了!”乞丐叹息道:“我看到很多从我面前经过的人,(他们)
没有同情我的。同情我的只有先生您。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您)还会同情我吗?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
从近年出土的印纹陶器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懂得了
压印的方法,在陶器上面印成几何纹、水波纹、绳纹、席纹等等不同形状的花纹
了。到了战国时代,印章开始出现。最初人们在捆扎简牍的绳结上抹一层泥,在泥
上加盖印章,作为封口的印记。
印章上的文字,有的是凹下去的“阴文”,有的是凸起来的“阳文”,都是
写的反字,印出来就成了正字。印章通常只有三四个字,大约到了东晋时代,曾经
有过一种刻着一百二十个字的大木印。印章最初都是印在泥上的,后来逐渐改印在
纸上。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石刻文字。东汉时代,政府曾经在洛阳把经书刻在四
十二块石碑上,作为标准读本。这便是有名的《熹平石经》。起初人们只是照样摹
写,后来有人用湿纸贴在碑上,然后再用墨轻轻地拓,纸上便出现了黑纸白字的拓
本。这种技术叫做“拓石”。
印章和拓石,是印刷术的先驱,这些方法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通常是用梨木或枣木板,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再把墨涂在文
字或图画的线条上,然后铺上纸,用棕刷在纸上刷印,这样便印成了白底黑字的印
刷品了。
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代,是长时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现
在,一般学者大致同意发明于唐朝,但在具体年代上,还有不同的说法。根据明朝
史学家邵经邦《弘简录》上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刻本书,是唐太宗所刻印的长孙皇
后的遗著《女则》。刻书的年代大约在贞观十年或者稍后一些。当时,著名的玄奘
法师也大量印造普贤菩萨像,散施四方。唐朝贞观初年,政治安定,农业生产相当
发达,社会经济欣欣向荣,人民的文化生活也随着不断提高。加上中国的汉字自从
魏、晋时代改用楷书以后,到了唐朝已经稳定下来。这种楷体字易写易认,刻字工
人刻起来困难较少。这些条件都是雕版印刷术出现的有利因素。
8.关于印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陶器上面印成几何纹、水波纹、绳纹、席纹等等不同形状的花纹,这是
我们祖先用过的压印方法。
B.最早的印章出现在战国时代,最初是作为封口的印记。经历了从印在泥上到
印在纸上的发展过程。
C.印章的字数通常很少,大约到了东晋时代,曾经有过一种刻着一百二十个字
的大木印,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
D.阴文是印章上凹下去的文字,阳文是印章上凸起来的文字,都是写的反字,
印出来就成了正字。
9.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B.《熹平石经》是东汉时人摹写经书的标准读本。
C.拓石技术拓出来的都是黑纸白字的拓本。
D.拓石技术一定要用到湿纸和墨。
10.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说法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学者都同意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只是具体年代说法还不统一,所以
还是一个长时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B.我国最早的刻本书是唐太宗时刻印的《女则》,它见于史书的记载却是在明
朝。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除刻书外仅用于印造普贤菩萨像,这是玄奘法师用来传播
佛法的,同时使得雕版印刷术得以传播。
D.雕版印刷术在借鉴印章和拓石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唐代稳定使用易写易认,
刻字工人刻起来困难较少的楷体字,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参考答案:
8、C(以后就没有在出现过;)9、B(A最早C都是D一定);10、B(A都同意C仅用
于D导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英国政府通过高效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亿
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英镑。
B.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
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C.2016年9月以来,九度视频推出“五年思变,我为广州代言”专题采访。所采访的人
员不仅改变着华南创投圈的历史,促进了社会变革,也经历着自身年龄、身份、职业等各
种变化。
D.11月26日,第二届华侨华人与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此次研讨
会旨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
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分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
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
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据……显示,句式
杂糅;B.成分残缺,承担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以文育人后加''的职责";C.语序不
当,“不仅……也”后的句子需调换位置。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
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
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
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
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
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
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
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
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
“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节能、低碳技术的应用最大不同在于改变了以往环境的末端治理思路,转向了污
染源头的具体防控,在节约能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
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被改变,颠覆
性的化石能源节能、低碳的技术——解决我国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难题
的根本出路。快速、大面积地推广节能、提高能效的颠覆性低碳创新技术,真正
从源头上彻底减少我国在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A.因此而且/是如果就
B.从而同时唯有才是/才
C.于是从而只有/要是那么
D.所以并且只要就能假如/
参考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考生应注意关联词的搭配和句间关系的分析。第一处,
书向了污染源头的具体防控”是••改变了以往环境的末缱治理思路”的进一步行动,应使用从而】第二处,
“又属少了大气污染物和二家化碳的抖械”与上文内容属于并歹快系,应使用同时”;第三处,前面说“我国
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被改变,可见“颠覆性的化石能源节能、低碳雌术”是嚼次我
国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难题的艮本出路“,使用'唯有型唧1一性;第四处,应使用
与噬育界配,以此类推即可选出答案。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用一饭千金的方式
去挥霍浪费。
B.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
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C.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
释,生机勃勃。
D.政协委员程红说,对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政府应该积极面对,当发现问题时,必须同
步创新,不能因噎废食。
参考答案:
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
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
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项,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
对自己有恩的人;B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C项,涣然冰释,形容疑虑、
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D项,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
就索性不去干。使用正确。故选D。
1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
《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
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
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的变化。在脱
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舞台背景上,山民世
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
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塑造出一个个饱
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姨……他们用富有表
现力的肢体语言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全场
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
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
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
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
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
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
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翻天覆地丝丝入扣酣畅淋漓别具一格
B.翻天覆地有条不紊淋漓尽致独辟蹊径
C.前所未有丝丝入扣淋漓尽致独辟蹊径
D.前所未有有条不紊酣畅淋漓别具一格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阿嫔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B.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姨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阿嫔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姨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参考答案:
17.A18.C19.D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
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中有有两处错误,搭配不当,第一,
“舞蹈”是形式,“故事”是内容,“形式”不能“再现历程”。第二,结构混乱,中途
易辙,前面的主语是“项目”,没有说完,又出现新的主语“人们”,在“人们”前加
“让”。这两出错误军作改正的是A。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
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
没有过。根据文中“正式首演”,应用“前所未有”。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合
拍(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文中是“表
演”,用“丝丝入扣”。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
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语境是“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大凉山的
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用“淋漓尽致”。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独
辟蹊径:单独开出一条道路。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语境是“以写意的手法,充
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用
“独辟蹊径”。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
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根据
前文”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应该用“人物发展村寨”的语序,故用“守护着彝
族传统根脉的阿嫔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故选D。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
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
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
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
王说:“为什么呀?”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
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
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老百姓力气肯定都用尽了。”
楚庄王深思后采纳了宁国的建议,果然攻下了陈国。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莫让表面迷惑双眼
本是无色的蝴蝶翅膀,在我们一双双平凡的肉眼看来却是色彩斑斓的,不正是因为
我们的认知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吗?所以,我们需要拨开眼前的面纱看清世界!
由古至今由成败论英雄的事例数不胜数。然而,成败仅在一瞬间,哪个失败者不是
因为过于相信亲眼所见而导致的悲剧?
因此,莫让表面迷惑双眼。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歇后语,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那么周瑜为什么要打黄盖?黄盖对东吴可谓是赤胆忠心啊!当然是为了迷惑曹操的
双眼。
曹操豪言壮志,挥兵南下,将士何其多。孙刘联合才可以勉强抵御。对曹操来说,
这是多么有利的形势,却因自己被黄盖虚假投降的表象所迷惑,从而兵败于赤壁,仓促而
逃。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又再次被表面所蒙骗。曹操一心想试探刘备是否有称王
的狼子野心,却被刘备唯唯诺诺、懦弱至极的表象所欺骗,他怎么不想想若刘备真是如此
懦弱,又怎能让关羽张飞这样的英雄豪杰忠心追随?
如果当时的曹操不被刘备所表现的假象迷惑,哪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也许历史
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曹操的两次经历教导我们,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当然,也有很多没被表面迷惑的
人。
伽利略一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他提出的斜塔定律,当时人们都被物体的表面所迷
惑,他们都认为在同一高度扔下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质量大的先着地。然而事实并不是
这样的,只有伽利略推翻了这个理论,他登上了斜塔,亲自实验,从而证实了斜塔定律,
奠定了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一代枭雄曹操难道不聪明吗?连他都因为被表面迷惑而犯错,更何况我们呢?
伽利略难道就比我们聪明那么多吗?为什么他就能认清事物本身呢?由此可知,不
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才是成功的关键。
古时人们看到日月东升西落,周而复始,于是提出了“地心说”,我们信奉'’耳听
为虚,眼见为实”,一味的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殊不知这事实也有
假象。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眼前的事物就像蝴蝶的那双翅膀一样迷惑了我们,但这时,请
务必拨开蒙在事物表面的那层薄纱。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可以
用探究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使者认为“陈国不能够讨伐”,因为城墙高护城河
深,积蓄多。而宁国认为“陈国可以讨伐”,因为积蓄多肯定赋税重就会有民怨:城墙
高,护城河深,赋役肯定繁重,民力就会褐敝。最终结果证明宁国的观点是对的。由此可
以看出使者的观点是一种惯性思维,而宁国则是对表象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店保安人员聘用合同
- 建筑公司暖气管道维修施工合同
- 园林绿化延期证明模板
- 个体保健食品店店长聘用合同
- 医疗家具租赁合同范本
- 地下矿井钻机租赁合同
- 居住区照明水电设施施工合同
- 石家庄市书店租赁合同
- 维生素D缺乏护理
- 《If引导的虚拟语气》课件
- 【MOOC】跨文化交际入门-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篇章)》课件
- 剧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企业三年规划方案
- 农产品生鲜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地力培肥施工方案
- 餐饮服务电子教案 学习任务4 西餐自助餐服务
- 千分尺完整(公开课用)课件
- 2024年资格考试-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