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 石钟山记(导学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 石钟山记(导学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 石钟山记(导学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 石钟山记(导学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 石钟山记(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石钟山记

预习任务.

YUXlRENWU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在党争等政治斗

争中,曾被诬陷入狱,屡遭贬谪,直至远贬海南。最后遇大赦北还,但病

死常州,葬于河南,追谥文忠

一诗代表作有《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词代表作有《念

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

作品

声)》《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散文代表作有《石钟山记》《赤壁

赋》《后赤壁赋》等

北宋著名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

评价

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上同黄庭坚、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B背景解读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处,属江西省湖口县。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

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千米;北

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千米。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

且两山相距不到1OOO米。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

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

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

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I常识梳理

1.记

记是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状物、写景、写人来抒发作

者的感情和见解。

2.《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

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

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后来被郦道元扩编为《水经

注》。《水经注》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

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

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

值。

3.今以钟磬置水中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4.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曾命铸造“无射”,

因其钟声符合无射音律,故名。

5.薪坎镇裕者,甥旺于N歌钟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

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魏庄子,魏绛谥“庄”,

故名。歌钟,古乐器。

回文意疏通

《水经》云:“彭皤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认为(这座山的命名是由于山)下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

eq∖f(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使水和石头互

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如同大钟一般。这种说法,)

eq∖f(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的风浪)

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也不能够使它发出响声,更何况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

eq∖f(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查访它的旧址,在深

潭上边找到两块石头,敲击(石头)仔细)

聆之,南声函胡,北

听它的声音,南边(那块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那块山

音清越,样止响腾,余韵

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

eq∖f(徐歇。自以为得之矣。,慢慢地才消失。(

他就)自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

eq∖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到处都是,可是这座山唯

一鼓:激荡,

独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f音

L掀ttt7动。搏:

击,拍。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函胡:同“含糊”。

清越:清脆悠扬。椁(fli):鼓槌。响:回声,声音。腾:

传播。徐歇:慢慢消失。尤:更加。铿(keng)然:一

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_

段解:第1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去往临汝,(同时)

eq∖f(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大儿子苏迈将要

就任饶州的德兴县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

eq∖f(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因而能够有机会看

到人们所说的石钟山。(当时)寺里的和尚)

eq∖f(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让小童拿着斧头,在

乱石间选择其中的一二块敲击了一下,)

eq∖f(硅硅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发出)硅硅的声

响,我本来(就觉得这种做法)可笑且不相信。)

eq∖f(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到了晚上,月

亮很明亮,(我)独自与苏迈乘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eq∖f(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大块石头在旁矗

立有千尺(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eq∖f(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阴森森的样子像

要扑人;而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的声音)

eq∖f(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也惊动起来,(

发出)磔磔的声音(飞到)云霄中间;又有像老人)

eq∖f(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在山谷之中边咳

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声音。我)

eq∖f(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心里正惊恐想要

回去,可是(一种)宏大的声音从水上传来,)

eq∖f(噌眩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噌噌眩眩的声音像钟

鼓声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我)从容)

eq∖f(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地察看发声的地

方,(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石缝,不知道)

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

它的深浅,微小的波浪涌进那里,波浪激荡冲击因而形成

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

这种声音。船返回到两座山中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

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

挡在水流的正中心,(上面)可以坐一百来人,那石头中间是空的,

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嶷坎键整之声,

而且有许多窟窿,与风浪水波互相吞吐,发出薪坎链格的声音,

与向之噌Ife者相应,如乐作焉。因

与刚听到的噌弦的声音互相应和,如同音乐演奏一样。于是

eq∖f(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眩者,周景王之,(我)笑着对苏

迈说:“你知道吗?噌眩的声音,像是周景王的)

eq∖f(无射也;嶷坎镇辖者,魏庄子之歌钟也。,无射钟的钟声;

嶷坎锋辖的声音,像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呀。)

古之人不余欺也!”「齐安:今湖北黄冈。临汝:汝州

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的旧称。赴:这里是“赴任、就职”

的意思。森然:阴森的样子。栖鹘(3):宿巢的隼。鹘,隼的旧

称。磔(Zhe)磔:鸟鸣声。心动:内心惊恐。噌眩(ChEngh6ng):

形容钟鼓的声音。罅(XiA):裂缝。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

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中流:江河水流中央。

空中:中间是空的。莪(ku㈣坎锋(tang)整(愉):嶷坎,击物声。

锋辖,钟鼓声。识:知道。不余一

欺:宾语前置,即“不欺余”。一

段解:第2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臆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eq∖f(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郦道元所看见

听到的,大概跟我相同,但文字记载得不详细;)

eq∖f(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士大夫终究不肯

乘小船在夜里停泊到绝壁的下面,所以不能)

eq∖f(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知道(真情);渔

夫和船工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eq∖f(此世所以不传也。而,这就是世上没有流

传(石钟山命名的来历)的原因。然而)

eq∖f(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见识浅陋的人竟然拿斧子

敲击(石头)来寻求(石钟山)

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

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事情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臆断:根据

慨叹郦道元记事简略,又笑话李渤见识浅陋。[主观猜测来

判断。殆:大概。终:终究。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言:指用

文字表述、记载。陋者:浅陋的人。乃:竟。斤:古一

代砍树的工具。考:敲击。其实:指事情的真相。_

段解:第3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五I语言积累

1.通假字

南声哮!胡(“函胡”同“含糊”)

2.古今异义

⑴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内心惊恐。

今义:内心有所触动。

(2)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中。

(3)自以为得基实

古义:事情的真相。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而渔工水师

古义:船工。

今义:水军。

3.一词多义

'噌Ife如钟鼓不绝(名词,鼓声)

一鼓作气(动词,击鼓)

⑴鼓《■

我有嘉宾,鼓瑟吹笔(动词,弹奏)

、微风鼓浪(动词,激荡、掀动)

「然星说也,余尤疑之(指示代词,这、这样)

(2)是{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

I问今星何世(动词,是)

[微波入焉(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

⑶焉《硅硅端(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I如乐作焉(助词,无实义,表陈述语气)

余韵徐歇(形容词,剩余的)

(4)余<

余尤疑之(代词,我)

C一双石干潭上(动词,得到、找到)

(5)得《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助动词,能够)

I此余之所得也(名词,心得、收获)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

(6)固(汝心之囤,固不可彻(形容词,顽固、固执)

余固笑而不信也(副词,本来)

4.词类活用

(1)吊大风浪不能哼也(使动用法,使……鸣响)

⑵微风鼓浪(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⑶而此独以钟冬(名词作动词,命名)

(4)余自齐安母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乘船)

(5)事不g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者,……也”表判断)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也”表判断)

③此鹳鹤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宾语前置句,应为“余以是记之”)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为“铿然有声之石”)

④得双石干潭上(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潭上得双石”)

(3)省略句

①徐而察之[应为“(余)徐而察之”]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应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

壁之下”]

必学任务.

BIXUERENWU

公文本构建8

"结构图示I

郦说一一人常键之

-∣i⅞W[-[⅞]-∣ɪ提出问题

力说一一余尤疑之

钟看法一一因声命名

山游历一解疑-解决问题

记方法一一实地考察

事不日见耳闻,而

—游感一结论--抒发感想

臆断丈有无.可乎?

女主旨归纳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

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Q问题探究α>

1作者是如何描绘绝壁下的月夜景色的?有何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视觉角度,用比喻手法写“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的大石;从听觉角度写“云霄间”栖鹘“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的

怪叫声像老人边咳边笑。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

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

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2试分析文中三次笑的情感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次,作者在实地考察前,送长子苏迈到德兴县上任,经过湖口的

寺庙,“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这一笑,表面上是笑寺僧和

小童的举动,实质上是笑李渤见解的浅陋。是对李渤之说的怀疑。作者不信无稽

之谈,因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寺僧使小童“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并没有解决“此独以钟名,何哉”的疑问。这一笑,增强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

缘由的信心。这笑,是自信者的笑。

第二次,作者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将入港口”

时发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薪坎锋辖之

声,与向之噌眩者相应,如乐作焉”。这时作者又“因笑谓迈曰":古之人不余

欺也。这第二次笑,表现出作者历尽艰险找到答案后的欣喜、自豪的感情。这笑,

是胜利者的笑。

第三次,是作者在实地考察后发出来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

笑李渤之陋也。”这一笑,是作者对李渤见解的完全否定。这一方面照应了前文

的“余固笑而不信”,说明自己怀疑李渤的见解是有事实依据的;另一方面说明

要了解事物的真相,既不可轻信传说,也不可主观臆断,而要进行实地考察,从

而间接地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这笑,是思考者的笑。

3长期以来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

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第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第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四,“陋者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

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他这一诊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古书上记载:“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嶷坎镖整者,魏庄子

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

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肱;如钟鼓不绝”“有大石当中流,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嶷坎钱整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

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

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5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

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

准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

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

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

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

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视其为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

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ZHIJlGAOKAO-------------------------------------------------------------

分析概括内容要点

RJH课内链接」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

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本文共三段。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

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

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这篇

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

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

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LJ[考点解读J

分析概括包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

理进行的综合判断与推理、归纳与概括,也包括对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

一道理时表达的看法和进行的分析评价。

常见设问方式:

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LJ[解题指津J

分析概括要点(选择题)“三落实”

1.紧扣人物,落实事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人物这一主线,给

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传记记述了人物的哪些事、与哪些人有

关、说过什么话,必须一一落实,清楚了解。

2.抓住题干,落实要求。要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要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3.仔细比对,落实细节。这类题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

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

对原文的词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L)[针对训练J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间方略。王钦若,

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阑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

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

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

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

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日:

“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孰为可守?”

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

“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

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

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

北平碧及保州,复为州皆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

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

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

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

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

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

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

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敌,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

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驾亲征。

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若:皇上决定亲征,

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敢推辞。

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碧及保州,而后

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

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

出议和"错误,根据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

遣李兴议和”可知,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极度震惊。

皇帝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

是阑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

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可行,

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们,用

他们的血涂鼓行祭,这样以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

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

坚守城池来使他们的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

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

下还可以再保住吗?”皇帝的心意这才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

驰突袭,而天雄军实在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朔之地就都会成为敌人的

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

赶快召见他当面晓谕,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

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因危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

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

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

萧氏派遣他们的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都打败了他们,

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军用物资。(他们)又进攻北平碧和保州,再次被州碧

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及他的母亲联合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

们的游动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

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

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得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竭

尽兵力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通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

派曹利用拜访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

前来,请求缔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

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

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

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答

应,他就离开了。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

选学任务

--------------------------------------------------------------------------XUANXUERENWU------------------------------------------------------------------------

『群文任务』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后面的探究任务。

选文一春在堂笔记•卷七

[清]俞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

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

西,滨鄱阳湖,日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

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

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眩镖辂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

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

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

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

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

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

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

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选文二游石钟山记

季羡林

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

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

履其地。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

就是“岂不快哉!”

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

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堤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

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

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

多首。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

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此地据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

烈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船船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

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

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

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鄱阳湖

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

不相混,长达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

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

吸。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我们的

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

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

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

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己,必欲

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能

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

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噌眩如钟鼓不绝”

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我嘴里低低

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耄耋日,再来拜名山。”

我看到石钟山的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

1986年8月6日七十五周岁生日,

写于庐山九奇峰下

探究任务:

1.结合对《石钟山记》的学习,你觉得在考察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方式上,《春

在堂笔记•卷七》有哪些进步的地方?缘此本文对苏子提出了哪些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步之处:苏子与文中的彭雪琴均采用了实地考察的方式,但苏子仅

仅在石壁之下观察,而本文中彭雪琴则亲登山上、入洞中进行考察,考察得更仔

细。

本文对苏子的批评:①在彭雪琴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

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

方式太粗糙,而彭雪琴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2.季老的《游石钟山记》与苏子的《石钟山记》均属山水游记,但在行文结

构上差别却很大,请结合文本对此进行分析,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石钟山记》在行文上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因为本文的目的重在说理,所以议论就是主要的,即使是叙的部分也为议张本。

《游石钟山记》在行文上先由苏轼的《石钟山记》引出游的主体,写出了对

山的仰望之情,可以看出开篇即奠定了感情基调;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登山过

程的所见,其中,作者着重写的是人文景观;最后以诗结尾,写出了对山的不舍。

文章整体的行文模式是“抒情——叙事——抒情”。因为作者身处充满希望的年

代,遥想悠久的民族传统,放眼祖国未来前程,感到极为欢畅。这是在写石钟山,

更是在讴歌他生活的时代。

『读写能力』叙议结合的手法

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文章

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

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

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

事理,属议论部分。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

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

记叙——议论”的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

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

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

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叙议结合的作用是:使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更真实,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

感,突出人、事、环境的特点。

『针对练笔』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记游写法,写一段你的旅游经历,并揭示一定的哲理,

不少于2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们一入山便被眼前的美景迷倒了,树木丛生,怪石嶙峋。脚

下踏着厚厚的落叶,石阶两侧即是陡坡,有灌木掩盖,不知其深浅。时有巨石挡

路,我们便绕道前行。约十分钟,即见一线瀑布从崖上直泻下来,落人之处是一

小潭。碧绿色的潭水如碧玉一般静静地点缀着周围的景色。潭水中隐约有小鱼窜

来窜去,甚至随流水而下,不禁感叹同为鱼类,家里鱼缸中的几尾小金鱼仅半缸

死水,苟且存活,哪如此处清潭水深阔,任其游弋。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

气,饮清澈山泉,食水中生物。境遇不同,心境怎能相同?转念一想,我又如何

能知道鱼缸里的小金鱼不快乐,不自在呢?我非鱼,安知鱼之乐?重要的不是环

境,而是如何能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寻找到心灵的快乐与安宁。

作业

------------------------------------------------------------------------SUYANGFENCENGZUOYE------------------------------------------------------------------

10分钟基础练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风鼓浪鼓:激荡

扣而聆之扣:敲,敲打

B.余自齐安舟行道临汝适:往

是说也是:这,这个

C.则山下皆石穴罅罅:裂缝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考察

D.下1|负深潭临:对着

箱与余同殆:大概

答案C

解析考:敲击。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1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1余固笑而不信也

/吾恂恂而起

c〈■

1以三矢赐庄宗也告之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I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答案A

解析A.均为连词,表转折,但、却。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C.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D.连词,表转折,可是、去[V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答案D

解析“其实”的古义为“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

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A

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BsCs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石钟山得名的真相的根本

原因是:”................................,...........。”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

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苏轼《石钟山记》中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

和“____________”,印证了首段郦道元“声如洪钟”的说法。他将这两种声音

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的声音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

点出以钟给山命名的缘由。

答案(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3)噌眩如钟鼓不绝有嶷坎锋整之声

30分钟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

石相搏,声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

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

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椁止响腾,余韵徐歇。

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

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

将来。

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

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

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

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

“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

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

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

可讥之为“陋”乎?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不香。”

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

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悄恍、奇丽峭

拔的诗歌境界。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表示强

调的内容。A.句中引号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句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句中

引号表示强调的内容。D.句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2.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

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

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

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

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

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

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

民",将“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分析“土

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

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

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

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

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的答案。

二、阅读素养培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葩二年,殿试中乙科。五年,调福昌丰薄。欧

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

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

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

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复朝奉郎、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轼旧善司马光、

章惇。时光为门下侍郎,惇知枢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谑侮光,光苦之。轼

谓惇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日:'靖

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纳之,乃以靖为司徒。许

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惇以为然,光赖以少安。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

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

州。

六年,召为吏部尚书,未至。以弟辙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辙辞右丞,欲与

兄同备从官,不听。轼在翰林数月,复以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先

是,开封诸县多水患,吏不究本末,决其陂泽,注之惠民河,河不能胜,致陈亦

多水。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淮之

涨水高王新沟几一丈若凿黄堆港水顾流颍地为患轼言于朝,从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

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

曾孙娇。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将凿邓艾沟与颍河/并且凿黄堆欲注之于淮/轼始至颍/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新沟几一丈/若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