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春秋时期,曹刿出身微贱,却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自荐于鲁国国君为将,打败了大国齐国;晏婴本是夷人,辅佐齐国三代国君,位至齐相。这类历史现象()A.反映出社会结构转型趋势B.是墨家尚贤思想的实践C.体现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D.推动布衣将相局面形成2.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主张出处“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左传》“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道德经》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3.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立论根据有二:其一,“从政治上来说,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其二,“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亦有显著变化”,“经过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但也有学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可以作为论据反驳“唐宋变革论”的是()A.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B.隋唐政治成为天子和贵族的协议体C.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理学形成D.两税法标志人民逐步摆脱佃农地位4.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陆续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火药等方面的知识传入中国。他们穿儒生的服饰,说汉话,遵从中国的风俗人情,赢得了中国一些士大夫甚至是康熙皇帝的好感。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A.传播了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成果B.对中国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C.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D.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5.罗荣渠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有四种形式,即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和传导性巨变。如图是四种方式的关系与内涵。从经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分别属于()A.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B.创新性巨变、突发性微变C.渐进性微变、传导性巨变D.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6.乾隆五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93年,清廷谕令“嗣后,海外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官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这一变化反映了晚清时期()A.中国社会的转型B.宗藩体系的瓦解C.海外移民成主流D.政治民主化趋势7.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新文化运动未深入民众C.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8.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况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梁启超说:“无哥白尼,地动之说终必行于世;虽无哥伦布,美洲新世界终必出现。”材料意在说明()A.社会发展与英雄无关B.社会发展有其必然性C.谁都可以发现新大陆D.日心说必将盛行于世9.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两本重要书籍统计信息表,该表反映出()书籍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外国学者译著中外学者合译中国学者译著《西学书目表》甲午战争以前139部123部38部《译书经眼录》20世纪初年35部33部415部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思潮C.“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D.救亡图存运动助力社会转型10.某学者认为英国人赫德主持下的晚清海关,税收逐年递增,并且增幅相当大;采用了先进的船政设备和港务管理制度并创建了近代邮政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海关()A.对外贸易优势扩大B.已经完全殖民地化C.管理自主意识增长D.社会转型特征明显11.有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产生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据此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动乱B.贫穷必然导致国家陷入动乱C.现代化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D.现代化与现代性是截然相反12.有学者将1644年与1911年视为重要的起讫点,反对视清朝为过去历史的复制。认为许多从晚明开始的现象开启行政上与政治上的变化,在整个清朝持续发展。这一史学研究()A.将政治经济史作为研究的重点B.将清朝视为一个发展而非停滞的朝代C.认为清朝社会存在巨大的惰性D.将清朝与中国历朝的循环模式相联系13.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A.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C.地方精英迥异的政治态度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14.辛亥革命后,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制度颁行,不盈半年,旋即有新制度起而代之,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这从侧面反映出()A.政府调整政策的积极性B.社会转型时期形势复杂多变C.民众对当时政府失去信任D.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15.下表为1904~1948年《东方杂志》中有关译介类图书分类占比统计表。据此可推知,该表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类政法社科哲学经济教育历史生物马克思主义工业技术物理科学占比35%13%13%14%6%4%4%4%2%3%2%A.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B.社会主流价值观实现重构C.民主科学理念逐渐与人民大众相结合D.知识分子构成日趋复杂化16.原光明日报社李桂海编审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和几率优选型。”以下对应最为合理的是()选项类型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几率优选型A德国统一战争到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历程1789年以后法国政体不断更迭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B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辛亥革命的历程C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沿革美国独立战争后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D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1640年以后英国政体的演变历程秦国到秦朝的演变的历程[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15到16世纪,书籍的数量在急剧增长,人道主义者们对古代经典的着迷已经从颠覆性的学术热情发展成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举措。当科学威胁到神学至高无上的权威,统治者开始在古代经典理念中寻求对其权力的支撑。图书馆,正在经受着书籍数量和种类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成为各种思想逐鹿的战场。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图书馆反映了他的捐赠者的清教徒信念,其中四分之三的书籍是神学著作,大部分是关于圣经的注解和清教徒布道书。在17世纪末皇家图书馆仍是供国王寻求启迪的古典著作、一些教会文件以及神学政治方面材料的大杂烩。18世纪,英格兰学术界的面貌再次发生变化,异端人士引进校园的科学思想开始在大学占主导地位,位于大英帝国扩张的最前沿的大学,需要稳定的图书供应。1753年,英国议会批准建立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的国家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19世纪,科技的发展让书籍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速度加快,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方面大量增加,图书馆从庙宇殿堂变成了市场,从只有少数原稿到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源。……1855年,英国议会通过议案,规定用国家税收在人口1万人以上城市建立公共图书馆,自此拉开了公共图书馆运动,这次运动的一个座右铭就是:“人人有书读”。公共图书馆运动横扫不列颠的时期,也正是这里阶级冲突不断、经济恐慌加剧的那些年。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浸润,它们还提供了一种逃避的间隙,提供了休息和反思的契机,最终会激励人们学会关怀和尊重。——摘编自[美]马修·巴特尔斯著、赵雪倩译《图书馆的故事》(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家图书馆成立的历史背景。(10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英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材料二1959年,中央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92年,党中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202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摘编自王正坤《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启示。(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马克思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在中共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摘编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问题:根据材料马克思“人类文明形态”理论,就“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整体或其中一个阶段,或就这一阶段中的小段,提出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要求:提出文明形态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热点特色练09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曹刿、晏婴等人,虽出身低贱,但却能凭借才能得到国君重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世卿世禄制的选官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趋势,故A项正确;墨家尚贤思想出现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鲁国、齐国重用士阶层,无法体现“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故C项错误;布衣将相局面形成于西汉初年,故D项错误。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所想解决的问题是人事问题,他们的著作更多关注现实政治问题,说明学术文化的发展迎合了社会转型的需要,即反映了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D项正确;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而非融合,排除A项;材料表明了学术文化与现实政治的联系,并未反映出学说的多样性,排除B项;“民主思想”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经过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可知,该学者认为宋代王安石变法后人民才确实拥有土地所有权,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确立,因此,可以作为反驳“唐宋变革论”的论据,A项正确;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贵族政治式微,B项结论本身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唐宋变革论”,与思想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信息,且“摆脱”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B解析: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传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故选B项;“最为先进”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排除A项;传教士的活动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排除C项;传教士的活动并没有促使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资金、技术、市场、原料、劳动力和政府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工业革命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社会,属于创新性的巨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在外部力量冲击下,即工业革命对中国冲击的影响,是传导性巨变,D项正确;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不是渐进性微变即英国工业革命不是渐进性微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在外部力量冲击下发生的,不是突发性微变,排除A、B、C项。故选D项。6.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乾隆时期严禁国人出海;而晚清时期则给国人颁发护照,允许经商出洋。这体现体现了清政府从闭关锁国到国门打开的变化,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A项正确;这一变化是中国社会的转型的结果,不能说明宗藩体系的瓦解和政治民主化,排除B、D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海外移民成为主流,排除C项。故选A项。7.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传播有限,这主要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有关,A项正确;材料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B项;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荀子认为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残暴而消失,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梁启超认为即使没有哥白尼,地球运动的学说也会现世,即使没有哥伦布,美洲新大陆也会被发现。荀子和梁启超的言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所以B正确;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所以A错误;“谁都可以发现新大陆”说法绝对,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C错误;“日心说必将盛行于世”与材料主旨不符,所以D错误。9.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对比甲午战争以前,20世纪初中国学者自己翻译的著作占比快速增长,说明更多的中国人掌握了西方语言和文化,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思潮,故B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故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出“中体西用”思想根深蒂固,故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社会发生了转型,故排除D。10.答案:D解析:材料中“英国人赫德主持”“先进的船政设备和港务管理制度”“近代邮政”等信息表明,中国海关的近代化是伴随着丧失海关主权的半殖民地化进程实现的,而近代化趋势又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D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完全殖民地化”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英国人赫德主持”说明当时中国海关管理自主意识没有增长,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可知,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动乱,A项正确;B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中的“所有人”表述绝对,排除;现代化和现代性并非截然相反,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反对视清朝为过去历史的复制。认为许多从晚明开始的现象开启行政上与政治上的变化,在整个清朝持续发展”,可得出通过研究认为清朝是在不断发展的而非停滞的朝代,故选项B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政治史方面,与经济无关,A说法错误,排除;材料认为清朝是在不断发展的,与选项描述清朝存在巨大的惰性不符,故排除C;材料体现出作者反对清朝是对过去历史的复制的观点,所以清朝与中国历朝的循环模式相联系说法错误,排除D。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信息,可以看出此时中国正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地方精英政治态度的迥异,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得以壮大,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因而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被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导致民国初年政治动荡,社会转型艰难异常,B项正确;民国初年的政局动荡是由于反动势力强大,而不是因为政府积极调整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情况,排除C项;辛亥革命的果实虽然被篡夺,但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04~1948年《东方杂志》中译介图书分类占比中,政法类、经济类、社科类、哲学类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民众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因此出现表格中的现象,A项正确;近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并未实现重构,排除B项;民主科学理念并未和人民大众相结合,排除C项;“知识分子构成日趋复杂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在不断改朝换代中,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这符合螺旋推进型;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经历了共和国、护国主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最终选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符合筛选进化型;中国战国时期,统一是趋势,当时秦国通过变法由弱变强,兼并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这符合几率优选型,故D符合题意;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属于螺旋推进型,而非几率优选型,故排除A;辛亥革命的历程,不符合几率优选型,故排除B;美国独立战争后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不符合几率优选型,故排除C。17.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扩张的需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近代科学革命的推动。(任答三点即可)(2)概况:19世纪中期,公共图书馆运动由英国议会推动,旨在“人人有书读”。背景: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需要;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注重人文关怀。解析:(1)据材料中的时间“1636年”“18世纪”“1753年”,分析此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扩张的需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近代科学革命的推动等方面分析作答。(2)关于简要评价19世纪英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首先需要简单叙述19世纪英国的公共图书馆运动,如19世纪中期,公共图书馆运动由英国议会推动,旨在“人人有书读”;然后分析公共图书馆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科技的发展让书籍和其他印刷材料的速度加快,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方面大量增加,图书馆从庙宇殿堂变成了市场,从只有少数原稿到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工业革命的需要、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最后对公共图书馆运动的作用简单总结,根据材料“图书馆不仅提供了培训的机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浸润,它们还提供了一种逃避的间隙,提供了休息和反思的契机,最终会激励人们学会关怀和尊重。”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注重人文关怀。18.答案:(1)背景: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行不通;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内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全面综合现代化。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坚持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坚持自立自强。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可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行不通;根据材料“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