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素养评价2-3-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素养评价九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2020·菏泽高一检测)2018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充当“太空路由器”角色,在距离地面1000千米的低空轨道上组网围绕地球运行。读图,完成1、2题。1.“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是 ()A.对流层中间层高层大气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解析】1选D,2选A。第1题,大气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递增而递减,因此气温的变化先是降低;平流层的气温是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故到达平流层时气温是升高;高层大气的温度先是降低,再升高。【补偿训练】(2020·日照高一检测)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1)、(2)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解析】(1)选D,(2)选A。第(1)题,根据示意图判断探空气球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的规律依次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2)题,地球上水汽、杂质主要来自于地表,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底部。(2020·通化高一检测)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3、4题。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⑥—③C.③—④—⑥ D.②—④—⑤4.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A.② B.③ C.⑤ D.⑥【解析】3选B,4选D。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为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到了保温作用,故选B。第4题,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⑥随海拔的升高到达的地面辐射减少。(2020·平顶山高一检测)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据此完成5、6题。5.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秋季 B.秋季、春季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6.晴日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 ()A.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B.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C.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D.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解析】5选C,6选A。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建设阳光房主要是为了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暖,达到节能的目的。据图可知,玻璃墙通风孔直接与室外相连,打开通风孔可以加快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因此推测当玻璃墙通风孔打开时,应该是温度高的季节,即夏季;共用墙通风孔打开时,房间与阳光房空气流通,可以将阳光房较高的温度带到房间内,达到房间保暖的目的,因此推测当共用墙通风孔打开时,应该是温度低的季节,即冬季。春秋两季温度较为适宜,阳光房的作用不明显。第6题,太阳光可以透过玻璃使阳光房温度上升,但阳光房内释放的长波辐射会被玻璃大量阻隔在室内,故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阳光房采用玻璃墙,可以透过太阳光使室内增温。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是次要原因;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与室内花草多关系不大;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主要原因是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与室外的空气流通无关。【补偿训练】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箭头所示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箭头 ()A.② B.③ C.④ D.⑤(2)图中与“露重见晴天”的成因有关的箭头是 ()A.① B.③ C.④ D.⑤【解析】(1)选A,(2)选C。第(1)题,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由图可知,箭头②为太阳辐射,③、④、⑤均为长波辐射。第(2)题,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箭头④作用弱,地表降温快,水汽易凝结成露。谚语“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说的是天空出现成行成列的鲤鱼斑状云块的现象。这种云在气象学上称作透光高积云。读鲤鱼斑状云块示意图,完成7、8题。7.透光高积云位于大气的 ()A.平流层 B.对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8.从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升空半小时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该()A.迅速着陆 B.降低飞行速度C.保持原高度飞行 D.升到13000米以上的高空【解析】7选B,8选D。第7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透光高积云是指示天气变化的云层,说明其位于能够发生复杂天气现象的大气分层中,平流层、高层大气和电离层中水汽较少,一般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只有对流层才符合题意。第8题,据材料可知,飞机飞行路线的纬度位置应该是中纬度地区,雷雨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内,因而飞机升空后遇到雷雨,应该提升飞行高度,进入平流层大气,就会更加安全,中纬度平流层底部高度约为12000米。(2020·泰安高一检测)某位“驴友”在自己的游记《游四姑娘山记》中这样写道:“一位藏族姑娘蹲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脸上透出特有的高原红,不停地招呼着游客,她的面前摆放着几个塑料口袋,里面盛着干制的山果、山枣和牦牛肉干。山果不知叫什么名,很小,或许是干制的原因,象一朵朵小菊花,泛着淡淡的紫红。大家都围了上去,询问着名称和价格,她指着山果说,这是沙棘果,10块钱三斤,又指着山枣说都一样的价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藏族姑娘的脸上呈紫红色,被称为“高原红”,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气压10.藏族姑娘售卖的沙棘果和山枣非常甜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比较高,光照时间长,白天制造的有机物多B.昼夜温差大,晚上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C.青藏高原上水资源充足,水很甜D.青藏高原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9选A,10选B。第9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的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从而导致“高原红”。第10题,青藏地区纬度处于中低纬地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水资源充足,不会提高水果甜度;青藏高原土壤的发育程度较差,土层较为贫瘠。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下表是某校气象站的观测记录,读表回答问题。(10分)日期10月6日10月7日10月8日天气晴朗白天晴,傍晚转阴阴有小雨风微风微风微风气温/°C7:0013121812:002425.319.514:0025262018:00222119(1)为什么白天气温都比夜晚高?(2)6日晚到7日早上,夜间气温大约下降了10°C,7日晚到8日早上,夜间气温大约下降了3°C。请用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说明两个夜晚气温下降幅度不同的原因。(3)影响6日、7日、8日该地太阳辐射量不同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大气主要吸收的是地面长波辐射,白天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而增温放出地面辐射;而晚上,则没有太阳辐射。第(2)题,主要结合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阴天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第(3)题,主要天气状况发生变化,另外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发生变化。答案:(1)白天,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地面辐射再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夜晚,没有太阳辐射。(2)晴朗的夜晚,空气中水汽少,对地面辐射吸收程度低,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下降幅度大;阴天的夜晚,云层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所以降温幅度小。(3)正午太阳高度角、天气状况。12.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②、③、④所表示的辐射分别是: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__作用,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

(3)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__________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

(4)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均填数码)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②、③、④所表示的辐射分别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第(2)题,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或反射作用,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⑤增加。第(3)题,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4)题,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②,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③,地面辐射。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削弱(或反射)⑤(3)大气逆辐射保温(4)②③【方法技巧】判读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方法(1)能量转换过程:太阳→地面→大气→地面,即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贯穿其中。(2)反射作用——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教室无太阳直接光线但明亮;晨昏蒙影的形成等。吸收作用——臭氧层因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大气逆辐射——有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霜冻、雾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人造烟幕防御霜冻等。(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020·大庆高一检测)三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主产区位于我国云南州。下面左图为李明同学暑假去云南拍摄的三七种植照片,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左图中尼龙网的用途是 ()A.削弱a B.削弱bC.增强c D.增强d2.推测三七的生长习性是 ()A.耐高温 B.喜强光C.耐干旱 D.喜温湿3.仅从昼夜温差角度考虑,有利于三七生长的天气是 ()【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结合示意图判断a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地面辐射。白天,太阳辐射强,尼龙网能削弱一部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图中b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则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即d减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减少,大气逆辐射减少,即c减小。第2题,暑假云南气温高,透气尼龙网主要削弱了太阳辐射,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尼龙网也可以减少水汽蒸发和植物蒸腾,提高大气湿度;因此推断三七的生长习性是喜温湿。第3题,题干要求仅从温差考虑,温差越大越有利于养分积累;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晚上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因此晴朗的白天和夜晚时昼夜温差最大。(2020·菏泽高一检测)2018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4、5题。4.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5.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4选D,5选A。第4题,在对流层中,总的情况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图①表示对流层大气的正常温度分布状况;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使对流运动停止,烟、尘、水汽凝结物聚集在下面,不易扩散,形成雾霾天气。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温度降低较快,而离地面越远的地方反而因降温少,温度高于近地面,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发展,黎明时达最强;日出以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自下而上的消失,逆温层由薄到厚→由厚到薄→消失;因此能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②—③—④—①。第5题,对流运动越强越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故①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5分)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