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_第1页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_第2页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_第3页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_第4页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密度聚乙烯生产开工方案1.1开工统筹图1.2开工纲要(1)规程的分级A级:是整个规程的总体框架和主体结构,它规定了操作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B级:是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C级: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2)规程中的代号表示操作性质代号:()表示状态确认;[]表示操作动作;<>表示安全操作项目。[]表示同时操作[]操作者代号:操作者代号表明了操作者的岗位名称。班长用M表示;内操用I表示;外操用P表示。将操作者代号填入操作性质代号中,即表明操作者进行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动作。例如:<I>-确认H2S气体报警仪测试合格(P)-确认一个准备点火的燃料气主火嘴[M]-联系调度引燃料气进装置注:以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规程第二章至第七章。A级操作框架图初始状态S初始状态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1.1.1开工前准备1.1.1.1公用工程开工前准备N2吹扫气密:[]-DTA系统[]-蒸汽凝液系统[]-原料储罐系统引公用工程[]-引工厂风[]-引仪表风[]-引循环冷却水[]-引精致水[]-引高压蒸汽[]-引N2[]-引乙烯[]-引丁烯[]-引环几烷1.1.1.2回收区开工前准备N2吹扫气密:[]-LB系统[]-HB系统[]-RB系统[]-FE系统[]-CM系统[]-制冷系统1.1.1.3反应区开工前准备N2吹扫气密:[]-催化剂系统[]-溶剂净化系统[]-反应进料系统[]-反应器系统[]-E-EA-105[]-吸附器系统[]-中,低分系统1.1.1.4后处理区开工前准备N2吹扫气密:[]-挤压机系统[]-热油系统[]-水系统[]-添加剂系统[]-气提塔系统[]-掺混送料系统1.1.1.5包装系统开工前准备状态S状态S1系统确认、置换干燥完毕1.1.2DTA炉烘炉升温升压1.1.2.1DTA系统抽真空1.1.2.2DTA进料1.1.2.3DTA烘炉1.1.2.3DTA系统升温升压状态S2状态S2DTA炉升温升压完毕,导热姆循环1.1.3回收区进料,建立一环脱水1.1.1.1低压气体(LPVR)回收系统1.1.1.2低沸塔进料系统1.1.1.3低沸塔系统状态S3状态S3一环建立完毕,脱水进行1.1.4辅助挤压机反挤料,封模板1.1.4.1辅助挤压机筒体清洗1.1.4.2主挤压机筒体清洗及封模板状态S4状态S4封模板完成,反应区可以进料1.1.5反应区建立三环,升温升压1.1.5.1确认与准备1.1.5.1.1反应器搅拌器系统1.1.5.1.2溶剂净化系统1.1.5.1.3乙烯保护床系统1.1.5.1.4H2供应系统1.1.5.1.5吸收冷却系统1.1.5.1.6反应器系统的准备1.1.5.2建立三环,反应器系统升温升压状态S5状态S5三环建立,反应区升温升压1.1.6二环脱水,五塔联运1.1.6.1高沸塔系统1.1.6.2循环SH系统1.1.6.3油脂塔系统1.1.6.4乙烯塔进料干燥系统1.1.6.5乙烯塔进料干燥器再生系统1.1.6.6乙烯塔系统1.1.6.7共聚单体塔系统状态S6状态S6二环建立,五塔联运完成1.1.7四环建立,投乙烯生产进行1.1.7.1反应器进料调温系统1.1.7.2反应器进料泵启动,建立四环1.1.7.3反应器搅拌器的开车1.1.7.4引发聚合反应1.1.7.5中压分离器1.1.7.6低压分离器1.1.7.7LPS二段分液罐状态S7状态S7乙烯进料,生产进行中1.1.8挤压造粒1.1.8.1挤压造粒1.1.8.2包装线开工状态FS状态FS全线贯通,开工完成1.3装置开工操作(B级)初始状态初始状态S0施工验收完毕,交付开工检查1.1.1开车前的准备1.1.1.1反应区开车前的准备1.1.1.1.1溶剂净化系统本系统的开工包括两个溶剂净化器、入口过滤器H—101、溶剂进料泵,高压稀释剂泵及有关相连管线。(P)-检查所有的管线、设备是否已吹扫干净。(M)(P)-检查所有新的仪表是否已安装就位。(M)(P)-接通本系统所有伴热蒸汽,检查疏水器是否正常工作。1.1.1.1.2接通下列仪表:[P][I]-PDT—1035:净化器压差显示变送器。[M][P][I]-PSL—1051:溶剂进料泵入口。[M][P][I]-PIT—1057、PIT—1059:高压稀释泵出口压力显示变送器。[M][P][I]-接通本系统所有现场压力表、温度计。[M][P][I]-接通净化器出口填充线上的流量调节阀:FV—1031。[M][P][I]-确保本系统所有调节阀保持开的状态。[M]1.1.1.1.3隔离系统(关闭所有泄放阀)[P]-关闭溶剂循环管线6"—P—2031—BIB上的阀门。[P]-关闭FIT—1002A、B、C上游处阀门,隔断共聚单体循环管线。[P]-关闭每台净化器入口管线上的N2阀门[P]-关闭每台净化器入口管线处排放至火炬总管的排放线:11/2"—P-1045和1/2"—P—1044上的阀门。[P]-关闭每台净化器入口管线处再生管线6"—P—1059和6"-P—1061的双隔断阀HV—1016、HV—1015、HV—1027、HV—1028。[P]-关闭每台净化器出口处去一段受槽的放料线2"—P-1047和2"-P—1048上的阀门。[P]-关闭每台净化器出口管线处的再生线6"—P—1056和6"—P—1058处的双隔断阀:HV—1017、HV-1018、HV—1029、HV—1030。[P]-关闭溶剂迸料泵入口过滤器H—101处去往一段受槽的放净线2"—P—1078的阀门。[P]-关闭低压稀释剂管线上的下列压力调节阀上游的手动阀:PV—1193、PV—1181、PV—1208、PV—1220、PV—1234、PV—1253、PV—1261。[P]-关闭溶剂进料泵出口管线上的两个流量调节阀FV—1052A/B的上游手动阀。[P]-关闭高压稀释泵泄压管线:11/2"—P—1083、13/4"—P—1087处的压力调节阀PV—1057和PV—1059的下游上的手动阀。[P]-关闭高压稀释剂泵出口管线1"—P—1081处的流量调节阀FV—1201、FV—1200、FV-1227、FV—1228、FV—1241、FV—1124、FV—1122下游阀门阀。[P]-关闭高压稀释剂管线所有与反应器、催化剂、H2、N2等管线连接处阀门。(I)-确认上述所有调节阀保持开的状态。1.1.1.1.4接通并铅封下列安全阀。<P>-每台净化器工艺入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1002和PSV—1003。<P>-过滤器入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1009。<P>-高压稀释剂泵出口处的安全阀:PSV—1010和PSV—1011。[P]-将冷N2引入净化系统并将压力升至350KPa(g)系统静置半小时。[P]-若发现系统压力下降,找出泄漏原因并处理之。[I][P]-按上述第7步骤升压、卸压重复三次直至系统氧含量降至安全程度。(P)-在少量的N2压力下保护该系统。至此本系统已处于接受溶剂的备用状态。1.1.1.2乙烯保护床系统[M][P]-检查本系统所有管线是否已吹扫干净。[I][M][P]-检查所有的仪表是否安装就位。[I][M][P]–投用本系统所有压力表、温度计及充填流量调节阀FV—1378。[I][P][I]-关闭本系统的所有泄放阀并且按下述步骤隔离系统:[M](I)-确认从界区外来的乙烯输送管线关闭。(P)[P]-关闭保护床出口管线4"—P—1274处的流量调节阀FV—1064下游阀门。[P]-关闭每台保护床再生入口和出口管线处的隔断阀:HV—1321、ZS—1322X、ZS—1323X、HV—1324、HV—1325、ZS—1326X、ZS—1327X、HV—1329。[P]-关闭每台保护床顶部排放至火炬系统的气缸阀HV—1329、HV—1330。[I][P]-关闭每台保护床上在线分析管线1/2"—600R·F处及泄压线3/4"—NF—1053的阀门。<P>-投用并铅封每台净化器顶部安全阀PSV—1059和PSV—1060。[P]-打开乙烯保护床冷N2阀门,将本系统的压力升至350KPa(g),然后关闭N2阀门,静置系统半小时。如果发现压力下降,找出泄漏原因并处理之。[P]-按上述步骤,升压、降压重复三次,直至系统氧含量降到安全程度。[P]-使一台保护床在线,另一台用少量N2保护下留做备用。[M]至此,本系统开工准备完毕,只待接受乙烯。1.1.1.3净化器再生系统本系统由再生风机、再生加热器、再生风机后冷器、再生分液罐、环已烷回收罐及相连管线组成。(P)-检查本系统所有设备及管线是否已吹扫干净。(M)(P)-检查本系统所有伴热管线和疏水器是否接通并正常工作。(M)(P)(I)-确认所有仪表已接通并处于能正常工作状态。(M)[I]-关闭本系统泄放阀,并按下述步骤隔离本系统。[P][P]-关闭进出溶剂净化器和乙烯保护床再生线上的双隔断阀:HV—1017、HV—1018、HV—1029、HV—1030;HV—1015、HV—1016、HV—1028、HV—1027、HV—1321、ZS—1323X、HV—1325、ZS—1326X、ZS—1323X、HV—1324、ZS—1327、HV—1328并打开双隔断阀之间的泄放阀。[P]-关闭再生分液罐和环已烷回收罐向火矩总管放空线:13/4"—P—1070和13/4"—P—1074的阀门。[P]-关闭环己烷回收罐去往倾析器的排料线2"—P—1075上的阀门。[P]-关闭环己烷回收罐去往汽化炉的2"—P—1072上的阀门。[P]-关闭通往风机入口管线处N2管线:13/4"—NG—1003上阀门。[P]-投用并铅封下述的安全阀:<P>-再生风机出口处的安全阀PSV—1005X。<P>-再生分液罐上的安全阀PSV—1006。<P>-环己烷回收罐上的安全阀PSV—1007。[P]-打开N2线阀门,向系统引人N2升压至100KPa(g),然后关闭N2,让系统静置半小时,若发现泄漏找出原因加以处理。[P]-按上述步骤升压、卸压三次,直至系统中的氧含量降至安全程度。1.1.1.4H2供给系统(P)-检查本系统所有管线是否吹扫干净。(M)(P)(I)-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已安装就位。(M)(P)-检查本系统所有单向阀是否已准确安装就位。(M)(P)-检查本系统所有调节阀已正确安装就位。(M)(P)(I)-接通下列仪表:(M)----输送至反应器进料泵入口H2管线1/2"—HG—1002上的三个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293A、B、C。----输送至反应器的H2管线1"—HG—1001上的三个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295A、B、C。----压缩机出口压力指示变送器PIT—1288。----H2进料管线上压力低报警PSL—1392和压力低低联锁开关PSLL—1393。----压缩机出口高温联锁开关TAH—1340。----本系统所有压力计、温度计、流量计及安全阀并进行铅封。[P]-隔离系统:----从界区外来的H2输送线2"—HG—1005上的HV—1345上游。----反应器进料泵入口处。----流量调节阀FV—1293下游排放至大气的管线1/2"—HG—1022和1/2"—HG—1077。----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293A、B、C下游排放至大气的管线:1/2"—NG—1008。----流量调节阀FV—1295A/B下游排放至大气的管线1/2"—HG—1012和1/2"—HG—1013。----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295A、B、C下游1/2"—HG—1014。----压缩机出口通往大气的管线1/2"—HG—1027。----压缩机出口调压管线处的放空线1/2"—HG—1028。----压缩机入口管线处的放空线1/2"—HG—1018。[I]-关闭本系统所有泄放阀,打开所有调节阀。[P][P]-在压缩机的入口接上常温N2钢瓶,向本系统引入N2,加压至700KPa(g),[I]关闭N2阀,使系统静置半小时。[P]-用肥皂水检漏任何一个接头和阀门,若有泄漏及时处理。[I]-气密试验合格后,重复第9步骤,升压卸压三次,使系统氧含量降到安全程度。[P][I]-在适当的N2压力下,保护隔离该系统。[P]1.1.1.5吸收冷却、反应器进料泵系统(P)-检查所有的管线、设备是否已吹扫干净。(M)(P)(I)-检查所有的仪表是否安装就位。(M)(P)-确认所有的单向阀都已准确安装定位。(M)(P)(I)-确认所有的调节阀都已准确安装定位。(M)1.1.1.5.1接通下列仪表:(P)(I)-高位罐液位变送器LIT—1069。(M)(P)(I)-高位罐低液位联锁LIT—1070。(M)(P)(I)-高位罐顶部压力变送器PIT—1067。(M)(P)(I)-吸收冷却器出口温度变送器TIT—1066。(M)(P)(I)-反应器进料增压泵低压差联锁:PDSL—1073。(M)(P)(I)-反应器进料泵出口流量变送器FIT—1077A/B。(M)1.1.1.5.2关闭本系统所有低点排放阀,并且在下列各处隔离系统:[P]-乙烯进料管线上的FV—1064下游。[P]-环已烷/丁烯一1进料管线的FV—1052A/B。[P]-用于干燥本系统的从吸收冷却器出口至一段受槽的管线1"—P—1091。[P]-高位罐放空到火炬总管的PV—1067下游。[P]-反应器进料增压泵出口泄压管线1"—NF—1014、[P]-反应器进料泵密封泄压管线1"—NF—1015、[P]-反应器进料泵出口至火炬的1"—NF—1056、[P]-反应器进料泵出口到一段受槽的管线1"—P—1093、及反应器进料泵出口。[P]-打开冷N2管线1"—NG—1079上的阀,对本系统加压至350KPa(g),[P]-关闭氮气阀,让系统在350KPa(g)的N2压力下静置半小时。1.1.1.5.3气密:[P]-在所有接头和法兰上用肥皂水进行检漏。[P]-在吸收冷却器水侧应单独进行气密试验。[P]-气密合格后,打开泄放阀,使系统卸压。[P]-重新用N2升压至350KPa(g)。[P]-重复7~10步骤三次,直到本系统氧含量降至安全程度。[P]-接通去火炬总管的管线,[I]-打开PV—1067设自动控制,SP=4.1MPa(g)。注意事项:反应器进料泵润滑油系统的开工准备参考单机操作和设备制造厂家的说明。1.1.1.6反应器系统本系统的开工准备包括反应器进料泵出口至中压分离器的出口,其中溶液吸附器和热冲洗系统的开工准备另有叙述。(P)-检查反应器进料泵出口到中压分离器出口工艺管线和设备是否已吹扫干净。(M)(P)(I)-检查本系统所有仪表是否已安装就位。(M)(P)-检查所有管线上的单向阀是否已正确安装。(M)(P)(I)-确认所有调节阀是否已安装完毕。(M)(P)-确认整个系统的疏水器是否操作正常。1.1.1.6.1接通下列仪表管线[P][I]-反应器进料泵出口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077A/B。[M][P][I]-反应器进料加热器出口温度指示变送器TIT—1084。[M][P][I]-釜式反应器侧线进料入口FIT—1088。[M][P][I]-管式反应的入口压力指示变送器和温度指示变送器:PIT—1111和TIT—1112。[M][P][I]-釜式反应器底部催化剂注入管线:11/2"—P—1099处的PIT—1377。[M][P][I]-溶液予热器入口和出口处的压力显示变送器PIT—1128A/B和温度指示变送器[M]TIT—1129、TIT—1133。[P][I]-溶液吸附器V—FA—105A/B压差显示变送器PDI—1140A/B和PIT—1140A/B[M]/C。[P][I]-中压分离器入口、中压分离器上压力显示变送器PIT—1150和PIT—1152。[M][P][I]-中压分离器液位显示变送器LIT—1154和高液位报警LSHH—1154。[M][P][I]-接通从反应器进料泵出口到低压分离器入口处的所有压力安全阀并铝封。[M][P][I]-接通本系统所有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M][P][I]-确保从反应器进料泵出口到低压分离器入口处的所有专用隔断阀和调节阀处[M]于开的状态。1.1.1.6.2在下列各处隔离系统:[P]-反应器进料泵出口FIT—1077A/B上游处。[P]-管式反应器入口处热冲洗线2"—P—1115和2"—P—1164。[P]-管式反应器催化剂注入线在排放火炬线的上游处。[P]-管式反应器冷冲洗线和H2注入线泄放阀的上游。[P]-釜式反应器入口处冷冲洗FV—1124下游、H2注入线及催化剂注入线。[P]-静态混合器的PA—101入口处脱活剂注入线1/2"—P—1249。[P]-静态混合器的PA—102入口处脱活剂注入线1/2"—P—1250。[P]-溶液吸附器V—FA—105A/B热冲洗线:2"—P—1112、2"—P—1260、2"—P—1286、2"—P—1288、2"—P—12872"—P—1222。[P]-中压分离器底部出料线处的液体添加剂的注入线。[P]-中压分离器顶部排料线6"—P—1029处的PV—1152下游。[P]-釜式反应器底部催化剂注入线11/2"—P—1099上的PV—1377下游。1.1.1.6.3气密:[P]-关闭本系统的所有泄放阀和排放火炬的放空阀。[P][P]-利用反应器进料泵出口处的N2注入线1"—NG—1008和反应器冷冲洗线处的N2[I]注入线对整个系统进行加压,当整个系统压力达到350KPa(g)时,关闭N2阀静置系统半小时。[P]-用肥皂水检漏每个系统的接头和法兰。[P]-当气密试验合格后,打开排放阀进行卸压,重复11步骤加压、卸压三次使[I]整个系统的氧含量降至安全程度。[P]-引入溶剂之前在适当N2压力下、隔离保护系统。注意事项:反应器进料加热器、冷却器、溶液予热器的壳程侧必须单独进行气密试验。溶液予热器导热姆侧气密试验合格后,必须把O2吹除干净。1.1.1.7热冲洗系统(P)-检查本系统所有管线和设备是否已吹扫干净。(M)(P)-检查所有单向阀是否正确安装就位。(M)(P)(I)-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已安装完毕。(M) (P)-检查所有伴热是否已接通所有疏水器正常工作。1.1.1.7.1接通下列仪表:[P][I]-蒸汽冲洗加热器E—ED—106入口处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135。[M][P][I]-导热姆冲洗加热器E—ED—107出口处的温度指示变送器TIT—1136。[M][P][I]-返回至一段受槽的冲洗线3"—P—1122上压力变送器PT—1137。[M][P][I]-接通并铅封本系统所有压力安全阀。[M][P]-接通本系统所有压力表、温度计等现场仪表。[M]1.1.1.7.2在下列各处隔离系统:[P]-E—ED—106入口处FV—1135的上游。[P]-溶液吸附器出口和入口处的热冲洗线:2"—P—1112、2"—P—1260、2"—P—1286、2"—P—1288、2"—P—1287、2"—P—1112。[P]-热冲洗加热器E—ED—106的旁线:11/2"—P—1114、。[P]-热冲洗加热器E—ED—107的旁线:3"—P—1117。[P]-通往一段受槽的工艺管线3"—P—1122。1.1.1.7.3气密:[I]-关闭本系统所有泄放阀,打开所有调节阀。(M)[P]-用11/2"—NG—1010N2线对本系统加压至350KPa(g),静置系统半小时,检[I]查有无泄漏、若有泄漏及时处理。[P]-按第10步骤加压、卸压三次,使本系统氧含量降至安全程度。[P]-在少量的N2压力下隔离保护系统。注意事项:加热器壳程侧必须单独进行气密试验,并且E—ED—107导热姆侧气密试验合格后,必须除氧1.1.1.8低压分离器系统低压分离器系统的开工准备目的在于除去系统中的氧,防止运转时聚乙烯树脂与氧进行化学反应发生老化和降解。(P)(I)-除放射源之外,检查本系统所有配管及仪表是否已正确安装就位,并且接通所有(M)仪表。[P]-接通低压分离器和管线上的所有伴热线,检查疏水器是否运转正常。<P>-接通并铅封本系统所有安全阀。[P]-接通本系统的冷N2线1/2"—NG—1015从二段低压分离器开始吹扫,[P]-打开一段低压分离器和二段低压分离器的排放阀,直到LPS系统无氧为止。该过程需要N2为700m3。[P]-用压力调节器设定系统压力为3~7KPa(R)。[P]-确认系统没有氧时,将N2吹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P]-使用辅助挤压机挤出融熔树脂,并且压入二段低压分离器,直至液位达到40%为止。[P][I]-接通一段低压分离器顶部到一段受槽的工艺管线上的压力指示变送器[M]PIT—1156和流量指示变送器FIT—1157。[M]-当二段低压分离器锥部密封建立之后通知挤压机操作人员要进行N2气密试验,此时辅助挤压机以最小转速运转。[P]-隔离系统,包括低压二段分液罐。[I]-用N2升压至350kPa(g)。[P][P]-检查每个接头、法兰是否泄漏。[I]-气密试验合格后,把系统压力降至20KPa(g)。(P)(I)-准备接受热的环己烷冲洗。(M)1.1.1.2回收区开车前的准备1.1.1.2.1低压气体回收系统本系统包括二段冷凝器(E-EA-202),倾析器(V-FA-202)、分离脱出罐(V-FA-203)、倾析器环已烷泵(P-GA-202)、-段冷凝器(E-EA-201A/B)、-段受槽(V-FA-201)、凝液泵(P-GA-201/S)、热冲洗泵(P-GA-203A/B)。[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检查、确认投用-段受槽(V-FA-201)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016。[P]-检查、确认投用倾析器(V-FA-202)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003。[P]-检查、确认投用分离脱出罐(V-FA-203)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009。[P]-检查、确认投用-段受糟(V-FA-201)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021。[P]-检查、确认投用热冲洗泵(P-GA-203A/B)出口线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027[P]-检查、确认投用环己烷补充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12。[P]-检查、确认投用倾析器(V-FA-202)排空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07。[P]-检查、确认投用由倾析器(V-FA-202)到-段受槽管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11。[P]-检查、确认投用由凝液泵(P-GA-201/S)到LB塔进料系统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19A/B。(P)-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处在投用状态。(P)-确认各种报警开关已处在投用状态。[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液位计。[P]-隔离系统,打开隔离点内的阀门及调节阀准备气密(通常情况下的系统主要隔离点见表2-1)。[P]-二段冷凝器(E-EA-202)、倾析器(V-FA-202)、分离脱出罐(V-FA-203)的隔断。[P]-一段冷凝器(E-EA-201)、-段受槽(V-FA-201)、热冲洗泵(P-GA-203A/B)、凝液泵(P-GA-201/S)的隔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安全阀。[P]-LPS二段分液罐(V-FA-123)上的安全阀PSV-1034。·[P]-一段冷凝器(E-EA-201A/B)入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01及PSV-2047。[P]-一段冷凝器(E-EA-201A/B)冷却水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02及PSV-2048。[P]-一段受槽(V-FA-201)上的安全阀PSV-2003。[P]-热冲洗泵(P-GA-203A/B)入口线上的安全阀PSV-2055及PSV-2056。[P]-热冲洗泵(P-GA-203A/B)出口线上的安全阀PSV-2006及PSV-2007。[P]-凝液泵(P-GA-201/S)出口管线上向倾析器(V-FA-202)泄放管线上的安全PSV-2005。[P]-热冲洗泵(P-GA-201A/B)旁路线上的安全阀PSV-2019。[P]-二段冷凝器(E-EA-202)冷却水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18。[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把N2引入系统并使升压到350kpa,关闭气源,使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露,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当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到系续氧含量到安全程度,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2低沸塔进料系统本系统包括LB塔进料冷凝器(E-EA-203)、LB塔进料罐(V-FA-204)、LB塔进料泵(P-GA-204)。[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低沸塔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029。[P]-低沸塔进料罐(V-FA-04)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036。[P]-低沸塔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蒸汽线上的变送器PIT-2030。[P]-低沸塔进料罐(V-FA-204)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035。[P]-低沸塔气相进料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34。[P]-低沸塔液相进料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40。(P)-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已处于投用状态。(P)-检查、确认各种报警开关已处于投用状态。[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液位计。[P]-隔断系统、准备气密(通常情况下的系统主要隔离点见表2-2)。[P]-接通和投用本系统的所有安全阀。[P]-低沸塔进料罐(V-FA-204)上的安全阀PSV-2009。[P]-低沸塔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上的安全阀PSV-2008。(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接通和铅封在低沸进料罐(V-FA-204)上的气相泄压阀HV-2081的前后阀门。[P]-接通和铅封在低沸塔进料罐(V-FA-204)底部的液相排放阀HV-2038的前后阀门。[P]-将隔离系统内的调节阀前后阀门及出料隔断阀前后阀门打开,导淋阀关闭。[M]-把N2引入LB进料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漏,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系统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到系统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P]-对低沸塔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进行隔离。[P]-关闭隔离范围内的泄放阀。[P]-把N2通入低沸塔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升压到350kpa,N2气源关闭保压半小时,如果发生泄漏,找出原因,并解决处理,直至气密合格。[P]-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泄压三次以上,直至置换合格。[P]-把LB进料冷凝器(E-EA-203)壳程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3低沸塔系统本系统包括低沸塔(T-DA-201),低沸塔回流罐(V-FA-206),低沸塔回流泵(P-GA-205)、缓蚀剂泵(P-GA-219),低沸塔顶冷凝器(E-EA-225)。[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系统内所有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低沸塔再沸器(E-EA-204)壳程DTA液位变送器LIT-2078。[P]-低沸塔缓冲段的液位变送器LIT-2071。[P]-低沸塔回流罐(V-FA-206)的液位变送器LIT-2046。[P]-低沸塔(T-DA-201)塔顶超高压力开关PAHH-2042。[P]-低沸塔(T-DA-201)塔顶压力变送器PIT-2044A/B。[P]-低沸塔(T-DA-201)压差变送器PDIT-2054。[P]-LB塔再沸器(E-EA-204)DTA管线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077和流量变送器FIT-2076。[P]-低沸塔釜出料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74。[P]-低沸塔回流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53。[P]-FB-1循环泵(P-GA-216)出口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265。(P)-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已处在可使用状态。(P)-检查、确认各种报警开关已投用。[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表、液位计。[P]-隔离系统(通常情况下的系统主要隔离点见表2-3)。[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M]-检查投用,确认下列阀门。[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低沸塔(T-DA-201)塔顶的安全阀PSV-2014。[P]-低沸塔塔顶冷凝器(E-EA-225)壳程上的安全阀PSV-2046。[M]-把N2引入LB塔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露,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以置换系统中的残余O2,使O2含量达到安全程度。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4高沸塔系统本系统包括高沸塔(T-DA-202)、高沸塔塔顶冷凝器(E-EA-207)、高沸塔回流泵(P-GA-207/S)、高沸塔塔底再沸器(E-EA-206)。[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及控制回路。[P]-高沸塔(T-DA-202)塔釜的液位变送器LIT-2114。[P]-高沸塔塔顶冷凝器(E-EA-207)壳程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139和压力变送器PIT-2138。[P]-高沸塔回流罐(V-FA-207)的液位变送器LIT-2118。[P]-高压工艺凝液罐(V-FA-205)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133。[P]-高沸塔(T-DA-202)塔顶超高压力开关PAHH-2116。[P]-高沸塔(T-DA-202)压差变送器PDT-2129。[P]-高沸塔(T-DA-202)压力变送器PIT-2117。[P]-高沸塔(T-DA-202)再沸器(E-EA-206)的蒸汽流量变送器FIT-2131。[P]-高沸塔(T-DA-202)塔顶冷凝器(E-EA-207)壳程冷凝液供给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323。[P]-高沸塔(T-DA-202)回流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125。[P]-高沸塔(T-DA-202)塔釜出料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126。[P]-高沸塔(T-DA-202)釜温度变送器TIT-2113。[M]-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及报警开关均处在可以使用状态。[M]-检查、接通或确认已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表、液位计。[P]-隔离系统(通常情况下主要隔离点见表2-4)。[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高沸塔(T-DA-202)、(T-DA-202)顶气相排放阀HV-2120。[P]-高沸塔(T-DA-202)、回流罐(V-FA-207)底部液相排放阀HV-2121。[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高沸塔(T-DA-202)顶安全阀PSV-2022。[P]-高沸塔(T-DA-202)、塔顶冷凝器(E-EA-207)壳程的安全阀PSV-2023。[M]-把N2引入高沸塔(T-DA-202)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露,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到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P]-隔离高压工艺凝液罐(V-FA-205)及高压工艺凝液泵(P-GA-209)。[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引入N2,并加压到350kpa,检查泄露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P]-用N2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至置换合格。[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调节阀,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和盲板。1.1.1.2.5循环环己烷系统本系统包括LB进料加热器(E-ED-208)循环冷却器(E-EA-101A/B)。[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及控制回路。[P]-进料加热器(E-ED-208)出口管线的温度变送器TIT-2217。[P]-来自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管线上的FIT-1002A。[P]-来自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管线上的FIT-1002B。[P]-来自CM塔回流罐管线FIT-1002C。[P]-来自LB进料加热器(E-ED-208)管线的FIT-1001。[P]-环己烷净化器(V-FA-101A/B)返回-段受槽(V-FA-201)的管线FIT-1036。[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表。[P]-隔离系统(通常情况下下的主要隔离点见表2-5)。[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并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LB塔进料加热器(E-ED-208)壳层出口线上的安全阀PSV-2004。[M]-向环己烷循环系统引入N2,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露,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至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关闭系统的隔断阀及调节阀并处在手动状态。[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6油脂塔系统本系统包括油脂塔(T-DA-203),油脂塔塔顶冷凝器(E-EC-201)、油脂塔回流罐(V-FA-208)油脂塔回流泵(P-GA-210)、油脂塔再沸器(E-EA-209)。[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及控制回路。[P]-油脂塔(T-DA-203)塔釜的液位变送器LIT-2143。[P]-油脂塔底再沸器(E-EA-209)壳程的液位变送器LIT-2156。[P]-油脂塔回流罐(V-FA-208)的液位变送器LIT-2147。[P]-油脂塔再沸器(E-EA-209)管线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271。[P]-油脂塔(T-DA-203)塔顶压力变送器PIT-2146。[P]-油脂塔(T-DA-203)塔顶超高压力开关PAHH-2145。[P]-油脂塔(T-DA-208)压差变送器PDIT-2152。[P]-油脂塔(E-EA-209)壳程DTA管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155。[P]-油脂塔回流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151。[P]-油脂塔去高沸塔釜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150。[P]-油脂塔釜温度变送器TIT-2153。[P]-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及报警开关均已处于投用状态。[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表、液位计。[P]-隔断系统(通常情况下的隔离主要见表2-6)。[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油脂塔顶气相排放阀HV-2157,打开前后阀门。[P]-油脂塔回流罐底液相排放阀HV-2148,打开前后阀门。[P]-检查确认投用系统中的安全阀。[P]-油脂塔(T-DA-203)塔顶安全阀PSV-2025。[P]-油脂塔再沸器(E-EA-209)壳程上的安全阀PSV-2024。[M]-向油脂塔(T-DA-203)系统中引入N2,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露,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三次以上,直到系统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7乙烯塔进料干燥系统本系统包括返回乙烯加热器(E-ED-224),乙烯进料冷却器(E-ED-210),乙烯塔进料聚结器(FF-201)和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上的温度变送器TIT-2163A。[P]-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B)上的温度变送器TIT-2163B[P]-乙烯塔(T-DA-204)进料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082。[P]-检查、确认各种报警开关已处在使用状态。[P]-检查、确认各种温度指示器也处在可使用状态。[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各种仪表。[P]-隔离本系统(通常情况下的隔断见表2-1)[P]-返回乙烯加热器(E-ED-224),FE塔进料冷却器(E-ED-210)乙烯塔进料聚结器(FF-201的隔断。[P]-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的隔断。[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乙烯进料干燥器(V-FA-210A/B)底部紧急液相安全排放阀HV-2170。[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乙烯塔进料聚结器(FF-201)上的安全阀PSV-2011。[P]-乙烯塔进料冷却器(E-ED-210)出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12。[P]-乙烯塔进料冷却器(E-ED-210)冷却水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13。[P]-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的乙烯进料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57。[P]-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入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26和PSV-2027。[M]-把N2引入乙烯塔进料干燥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漏,找出原因并处理,直到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至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8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再生系统本系统包括再生分液罐(V-FA-209),再生冷却器(E-ED-211),再生加热器(E-ED-223);再生风机后冷器(E-ED-212),再生风机(C-GB-201)。[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再生分液罐(V-FA-209)上的液位变送器LIT-2187。(P)-检查、确认各温度指示器均已在投用状态。(P)-检查、确认各种报警开关也已处在投用状态。[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液位计。[P]-隔离本系统。(通常情况下的隔离点见表2-2)[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再生分液罐(V-FA-209)上的安全阀PSV-2033。及安全阀PSV-2028、PSV-2029。[P]-再生风机(C-GB-201)出口管线上的安全阀PSV-2030X。[M]-把N2引人乙烯塔进料干燥器(V-FA-210A/B)再生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漏,找出原固并处理。直到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到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9乙烯塔系统本系统包括乙烯塔(T-DA-204),乙烯塔再沸器(E-EA-213)。[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的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乙烯塔(T-DA-204)塔釜液位变送器LIT-2091。[P]-乙烯塔(T-DA-204)塔顶压力变送器PIT-2104。[P]-乙烯塔(T-DA-204)塔顶返回乙烯装置线上的压力变送器PIT-2313。[P]-乙烯塔(T-DA-204)压差送器PDIT-2094。[P]-乙烯塔(T-DA-204)超高压力开关PSHH-2105。[P]-乙烯塔(T-DA-204)塔釜流量变送器FIT-2093。[P]-乙烯塔(T-DA-204)塔顶出料线的流量变送器FIT-2107。[P]-乙烯塔再沸器(E-EA-213)的蒸汽流量变送器FIT-2101。[P]-乙烯塔(T-DA-204)的各温度变送器及指示器都已处在投用状态。[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液位计。[P]-隔离系统。(通常情况下的隔离点见表2-3)[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乙烯塔(T-DA-204)侧线上紧急的气相排放阀HV-2181。[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乙烯塔(T-DA-204)侧线上的安全阀PSV-2017。[P]-乙烯塔(T-DA-204)顶去乙烯返回线上的安全阀PSV-2054。[P]-乙烯塔再沸器(E-EA-213)的蒸汽管线上的PSV-2016。[M]-把N2引入乙烯塔系统,并使系统升压到350KPa,关闭N2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系统发生泄漏,找出原因并处理,直至系统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密完成后,再用N2使系统升压、泄压三次以上,直至系统置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2.10共聚单体塔系统本系统包括共聚单体塔(T-DA-207),共聚单体塔塔顶冷凝器(E-EA-216),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共聚单体塔回流泵(P-GA-215),FB-1循环泵(P-GA-216)共聚单体塔再沸器(E-EA-215)。[P]-投用本系统伴热。[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所有仪表指示,控制回路。[P]-共聚单体塔(T-DA-207)塔釜液位变送器LIT-2239。[P]-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液位变送器LIT-2245。[P]-共聚单体塔(T-DA-207)塔顶压力变送器PIT-2243。以及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的压力变送器PIT-2325。[P]-共聚单体塔(T-DA-207)压差变送器PDIT-2266。[P]-CM塔(T-DA-207)塔釜出料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252。[P]-共聚单体塔(T-DA-207)侧线采出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255。[P]-共聚单体塔再沸器(E-EA-215)蒸汽流量变送器FIT-2267。[P]-FB-1补充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263)。[P]-共聚单体塔(T-DA-207)回流线上的流量变送器FIT-2251。[P]-各种温度指示器及报警开关均处在投用状态。[P]-共聚单体塔(T-DA-207)顶压力超高开关PSHH-2242。[M]-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现场的温度表、流量表、压力表、液位计。[P]-隔离系统。(通常情况下隔离点见表2-4)。[P]-将隔离系统内的阀门,调节阀,隔断阀打开。导淋阀关闭。[P]-检查、确认投用下列阀门。[P]-共聚单体塔(T-DA-207)顶去火炬线上的气相安全紧急排放阀HV-2247。[P]-共聚单体塔回流罐(V-FA-211)底部去火炬线上的液相紧急排放阀HV-2248。[P]-检查、确认投用本系统的安全阀。[P]-共聚单体塔(T-DA-207)顶的安全阀PSV-2043。[P]-共聚单体塔顶冷凝器(E-EA-215)壳程冷却水管线上的PSV-2042。[M]-把N2引入共聚单体(T-DA-207)系统,并升压到350KPa,关闭N2气源,让系统保压半小时,如果发生泄漏,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直到气密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M]-当N2气密完成后,再用队使系统升压、降压三次以上,直到系统转换合格,并进行三级确认。[P]-将系统保持在35KPa的N2压力下。[I]-将本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出料隔断阀均处于手动,关闭位置。[P]-将本系统内的设备,管线导淋均上丝堵或盲板。1.1.1.3后处理区开车前的准备1.1.1.1.1造粒系统1.1.1.1.1.1挤压造粒系统1.1.1.1.1.1.1主挤压机加热[P]-主挤压机膨胀节引入中压蒸汽伴热。[P]-接通挤压机支座冷却水。[P]-按下表接通高压蒸汽伴热。蒸汽供给线凝液返回线加热部件HS-3101HC-3101挤压机尾部密封溢流管HS-3102HC-3192“A”排汽螺杆排气管HS-3104HC-3104“B”排汽螺杆排气管HS-3105HC-3105挤压机与切粒机连接件HS-3106HC-3106切粒机机体HS-3107HC-3107挤压机筒体连接件[P]–热油系统N2气密、置换,冷却器投用。[P]–热油罐加入热油,启动调温油系统。[P]–启动加热器,将挤压机筒体加热到220℃。1.1.1.1.1.1.2辅助挤压机加热[P]-将JD-301X、JD-302X连接件上的三通阀置于向外排料的位置。(P)-检查确认添加剂系统及循环树脂仓已清扫干净。[P]-引入JD-302X筒体时料段冷却水,确保JD-302X操作时,此管线上的阀门全部打开。[P]-JD-302X筒体及JD-302X与JD-301X连接件上的各段加热器合闸加热。(E-EH-311X、312X、313X、314X、315X、316X、317X、318X)[I]-调整各段加热器温度控制器(TIC-3314、3315、3316、3317、3318、3319、3320、3321),设定温度65℃,并以每小时50℃速度升温至220℃。(P)-JD-301X、JD-302X温度达220℃后,恒温8小时。[P]-启动排汽系统。(M)-通知维修作好切粒机切刀安装检查工作后,将切刀拆下备用。[P]-启动JD-301X、JD-302X润滑油系统。[P]-接通E-EA-301X、E-EA-302X冷却水。[P]-E-EH-320X通电,TIC-3309设定54℃。(P)-检查FD-301X,FD-302X清洁并已在线。[P]-启动P-GA-301X,P-GA-302X,注意油温、油压。[P]-启动JD-301X、JD-302X电机净化风机C-GB-424、C-GB-425。(P)-密封低压分离器及切粒机模板。[P]-向JD-302X料斗中加入树脂。(选择中等密度高抗氧化剂的树脂)[P]-将主、辅挤压机运转联锁开关接旁路,启动JD-302X;缓慢地将转速增至20RPM,注意压力及电流。(P)-观察主、辅挤压机连接管上三通阀排出的树脂.待排出的树脂全部熔融且洁净后,停JD-302X。[P]-将三通阀置于向主挤压机进料位置,启动JD-302X,将转速逐步提到60RPM。(M)-将主挤压机与切粒机联锁、主挤压机与低压分离器低料位联锁接旁路。[P]-JD-301X简体压力上升后,启动JD-301X,转速升至5RPM,清理模板。(P)-当JD-301X挤出的树脂清洁,且切粒机模板模孔全部充满后,停JD-301X、JD-302X。(P)-清理模板,安装切刀及切粒室。[P]-将造粒水引入切粒室,同时启动刀轴冷却水系统。[P]-启动GD-301X,将转速逐步升至300RPM。[P]-启动JD-302X反挤树脂到低压分离器锥部,至锥部料位60%止。[P]-将造粒水中通入工厂风.根据切粒机电流调整其流量。[P]-调整切刀与模板距离。<M>-投用主、辅挤压机,主压机、切粒机运转联锁,主挤压机与低压分离料位联锁。1.1.1.1.1.1.3按下列条件进行确认。(I)-造粒水流量:大于135m3/h,温度25~35℃。(P)-GD-301X电流稳定。(P)-排汽系统运转稳定。(M)-挤压机后系统运转正常。(M)-添加剂准备完毕。1.1.1.1.1.2排汽系统[P]-通入伴热蒸汽,检查疏水器工作情况。[P]-用蒸汽喷射器蒸气置换至二段低压分离器的管线。<P>-连接全部系统进行气密,并置换。(P)-确认STRAHMAN阀关,系统排放阀关。[P]-停喷射蒸汽,关闭去二段低压分离器的截止阀。(P)-通过蒸汽喷射器向系统中通入蒸汽,检查泄漏,处理。[P]-打开向室外大气排放的截止阀。[P]-系统置换后,停蒸气,关排放阀,打开收积罐排放阀。[P]-向排气螺杆轴承、减速箱、筒体中按规定注入润滑脂。1.1.1.1.2汽提系统(P)-确认仪表、阀门已安装检修完毕。(P)-确认公用工程系统已达到操作条件。(P)-下游设备试运已正常。1.1.1.1.3掺混系统1.1.1.1.1.1检查与确认(P)-检查掺混仓内部,确认掺混仓内部零件全部安装就位,掺混仓清洁。(P)-检查掺混仓外部,确认管线、仪表安装就位。(P)-检查掺混仓的各排料阀,确认各阀阀位。(P)-打开去掺混仓加热冷却器的低压蒸汽,设定温度85℃,检查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P)-打开去净化空气加热器的低压蒸汽,设定温度85℃,检查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P)-检查确认清洗水阀的开关动作。(P)-检查确认N2阀的开关动作。(P)-检查确认掺混风机的启动和停止。(P)-检查确认旋转加料器的启动和停止。1.1.1.1.1.2掺混仓的清洗(P)-接通掺混仓排料管线到地面排水沟的排水线。(P)-启动净化风机,将掺混仓内杂质从排水线排出。[P]-启动掺混风机。[P]-启动旋转加料器。(P)-打开清洗水调节阀,清洗掺混仓15分钟。[P]-停旋转进料器。[P]-停掺混风机。[I]-将掺混/卸制管线接到掺混位置。[P]-启动掺混风机。[P]-启动旋转加料器。(P)-清洗掺混管线5分钟。[P]-停旋转加料器。[P]-停掺混风机。[P]-将掺混/卸料管线接到地面排水沟。[P]-启动掺混风机。[P]-启动旋转加料器。[I]-关闭清洗水,将掺混仓中水排到排水沟中。(P)-根据掺混风机电流指示确认水排净后,停旋转加料器。[P]-停掺混风机,关闭去掺混加热/冷却器的蒸汽。[I]-将掺混仓掺混/卸料线转换到掺混位置。(I)-用85℃的净化空气吹扫掺混仓15分钟。[I]-停净化空气加热器蒸汽。[P]-停净化风机。1.1.1.1.4添加剂系统1.1.1.1.4.1液体添加剂系统(P)-确认所要使用的添加剂混合罐是空的。[P]-关闭混合罐的进料阀,打开罐的放空阀。[P]-将混合罐的温度调节器调节到零。1.1.1.1.4.2固体添加剂系统(P)-确认添加剂贮仓干净。[P]-将固体添加剂加入到添加剂贮仓中。[P]-将循环树脂加入到循环树脂仓中。1.1.1.4公用工程区开车前的准备1.1.1.4.1DTA炉系统(M)-保证如下设备正确的联接:V-FA-419、V-FA-401、V-FA-411、V-FA-408、V-FA-41O、BN-401AX&BX、V-EA-402、V-FA-422X、DTA蒸汽,总管和凝液总管、工艺用户。[P]-关闭V-FA-419的N2进料阀PV-4144A前的切断阀,关闭V-FA-411的导淋阀。[P]-投用本系统的所有伴热蒸汽、检查疏水器是否正常工作。(M)-在全系统吹扫完毕后,关闭本系统所有的排放阀和排疑阀。隔断V-FA-422X的气相出口管线。[P]-关闭到真空系统管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汽化炉卸料线上隔断阀,关闭V-FA-422X底部再生液体抽出管线上的隔断阀。[P]-在循环DTA管线上关闭LV-4201X下游隔断阀及副线阀。[P]-在V-FA-422泵吸入管线的公用工程连接阀上接通N2,对该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该隔离系统压力达350KP时,停止加压,检查该系统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通过本隔离系统的排凝阀泄压,如此再充压泄压三次。(M)-使所有DTA蒸汽用户与本系统隔离。[P]-关闭V-FA-402加热器H-414X出口管线上的疏水器附近的隔断阀及副线阀。[P]-关闭BH-403入口管线上PV-4185上游的隔断阀及副线阀,使低压DTA蒸汽总管与高压DTA蒸汽总管隔离。[P]-关闭高压DTA蒸汽分压管线上PV-4067下游的隔断阀。[P]-关闭高压DTA蒸汽排放管线上的隔断阀。[P]-在V-FA-422X气相出口管线上的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引N2,对该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该隔离系统内压力达到350KPa(g)时,检查该隔离系统的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BH-403入口前高压DTA蒸汽管线上PV-4185附近的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引人N2,对低压DTA蒸汽总管进行压力试验,检查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V-FA-408罐泵送线上,关闭LV-4025上游的隔断阀及副线阀。[P]-关闭DTA蒸汽脱过器BH-403脱过热凝液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V-FA-408顶部排放管线上的隔断阀,关闭到E-EA-105的平衡管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P-GA-417&S的排放管线和两泵下部的排放管线上的隔断阀。[P]-在高压DTA凝液管线的未端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引人N2,对该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隔离系统内压力达到350KPa(g)时,检查该系统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关闭BH-403凝液进料线上的角阀TV-4186X。[P]-关闭V-FA-410上排放管线上PV-4034阀。[P]-关闭P-GA-419&S排放管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V-FA-419罐泵送线上隔断阀,关P-GA-401S回流管线上隔断阀,关闭P-GA-401S排放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V-FA-401罐泵送管线、回流管线上隔断阀。关闭P-GA-401S排放管线上隔断阀。[P]-关闭DTA液体补充管线上排放线上的隔断阀。[P]-在P-GA-417&S泵送线LV-4025附近的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和V-FA-419泵送线上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同时对该隔离系统引入N2,对该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该系统内压力达到350KPa(g)时,检查隔离系统的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PIC-4046上手动打开中压蒸汽进料阀PV-4046,启动真空喷射器H-415。[P]-依次打开BN-401AX&BX、V-FA-422X、V-FA-408、V-FA-410的管线上的隔断阀,依次打开P-GA-408AX&BX、P-GA-419&S、P-GA-417&S、P-GA-401&S和所有用户的管线上隔断阀,对全系统抽真空,然后关闭E-ED-405入口管线上的隔断阀。[P]-关闭所有用户排放管线出口阀,关闭V-FA-402顶部PV-4052阀,关闭V-FA-411顶部气相出口管线上的隔断阀。[P]-停喷射器H-415。1.1.1.4.2水系统1.1.1.4.2.1蒸汽、凝液、热水(P)-保本系统所有设备、管线安装正确。(P)-表、报警、联锁已投用并正常。(P)-保本系统已吹扫完毕,且所有蒸汽用户和热水用户与本系统隔离。(P)-认高压蒸汽、中压蒸汽和锅炉给水合格使用。1.1.1.4.2.2冷却水(P)-保本系统所有设备、管线安装正确。(P)-表、报警、联锁己投用并正常。(P)-保本系统已吹扫完毕。(P)-认冷却水合格待用。1.1.1.4.2.3化学池(P)-查污水泵P-GA-422/S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启动。(P)-用化学池液位变送器TI-4401X。(P)-用化学池流量变送器FI-4407X。1.1.1.4.3罐区系统1.1.1.4.1.1罐区(P)-确保罐区设备,管线安装正确。(P)-仪表、报警及联锁系统正常投用。(P)-投用所有蒸汽伴热并检查疏水器是否正常工作。[P]-关闭来自界区处二甲苯管线上切断阀。[P]-关闭二甲苯气缸泵出口线上切断阀。[P]-关闭V-FA-414泵吸入线上切断阀。[P]-关闭P-GA-421出口回流线上切断阀。[P]-关闭P-GA-421出口线上切断阀。[P]-在二甲苯进入界区管线上排凝阀处,接通N2、对V-FA-414进行压力试验,当隔离系统内压力达到350KPa(g)时,检查隔离系统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P-GA-421泵吸入线上排凝阀处引入N2,对该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隔离系统内压力达350KPag,检查系统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来自界区外FB-1线上用盲板隔断。[P]-关闭FB-1卸料线上切断阀。[P]-关闭V-FA-416A顶部N2线,安全阀PSV-4009下铅封阀。[P]-关闭P-GA-424/S出口线上切断阀。[P]-关闭P-GA-424/S出口到火炬管线上切断阀。[P]-关闭LV-4123阀。[P]-在FB-1进料线上盲板附近的排凝阀处引入N2,对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当系统内压力达350KPag时,检查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P]-在P-GA-424/S入口线上公用工程连接阀处引入N2,对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检查泄漏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1.1.1.4.1.1.21在来自界区外SH线上,用盲板隔断这条管线。[P]-关闭V-FA-415的泵吸入线上切断阀。[P]-关闭V-FA-416B/C顶部N2阀及安全阀下铅封阀。[P]-关闭V-FA-415顶部N2线上切断阀,关闭安全阀PSV一4011下部铅封阀。[P]-关闭P-GA-425吸入线上隔断阀。[P]-在SH进料线上盲板附近排疑阀处接入N2,对隔离系统进行压力试,当系统内压力达到350KPag时,检查泄压情况并作处理,然后泄压、再充压三次。1.1.1.4.1.2火炬系统(P)-确保火炬系统管线和设备安装正确。(P)-确保火炬系统的仪表、报警、联锁系统正常并已投用。(P)-关闭V-FA-405气相出口管线上切断阀。(P)-关闭P-GA-404吸入线上切断阀,关闭P-GA-404出口线上切断阀。(M)-使所有与火炬系统相连的安全阀,泄料和减压阀与本系统隔离1.1.1.5包装线开车前的准备1.1.1.5.1DIAMANT包装线(M)-确认牌号及数量。(P)-检查特氟隆,如有必要则更新。(M)(P)-检查过滤器,如有必要则清理。[P]-将系统仪表风脱水。[M][P]-将压缩空气的水分离器清理干净。(P)-检查管路中各加油器是否有油,若没有则加油。(P)-检查真空泵油位。(P)-检查吸盘,如有损坏则更换。(M)[P]-根据要求将袋长调好并相应调整输出皮带的高度。[M][P]-制袋开关打到“I”位,将底部和顶部封口开关打到“I”位。(P)-确认压缩空气二次压力不低于4.8bar。(M)-确认输送系统运转。1.1.1.5.2NEWLONG包装线(P)-确认牌号及数量。(M)(P)-检查过滤器,如有必要则清理。(P)-将系统仪表风脱水。[P]-将压缩空气的水分离器清理干净。(P)-检查管路中各加油器是否有油,若没有则加油。(P)-检查缝纫机油位是否正常。(M)-检查吸盘,如有损坏则更换。[P]-根据要求调整输出皮带的高度。[M](P)-确认压缩空气二次压力不低于5bar。(P)-确认各防护门已经关上。(M)状态状态S1开工前期检查完毕1.1.2DTA炉烘炉升温升压1.1.2.1DTA系统[P]-在P-GA-401S吸入管线上充填DTA连接口处接上的补充DTA管线,补充的DTA液体通过P-GA401S和回流线泵送到V-FA-419,当V-FA-419液位达到60%,停P-GA-401S泵。[P]-启动P-GA-401并通过回流管线向V-FA-401输送用户DTA液体当V-FA-401液位达到50%时,停止向V-FA-401补充DTA液体,而使DTA通过管线向V-FA-410补充。[P]-当V-FA-410液位达到50%时,启动P-GA-419&S之一向V-FA-422X补充DTA液体,当V-FA-422x液位达到30%时,启动P-GA-408AX&BX,同时打开开工线上截止阀。(P)-确认BN-401AX&BX炉管充满DIA液体,并炉管已开始向V-FA-422X溢流DTA液体。(P)-投用V-FA-401、V-FA-410和V-FA-422X的流量和液位控制仪表,并随时检查液位变化。(P)-确认总管抽成真空后,用燃料气对两汽化炉进行点火,烘炉。(P)-确认所有DTA用户的DTA入口和出口阀关闭,安全阀接通。(P)-确认所有蒸汽总管的疏水器的旁通阀开。[P]-打开GD-301X和E-ED-105的DTA蒸汽入口的旁通疏水器,以脱除加热期间产生的过量DTA液体,当蒸汽总管被加热到正常后,关闭跨线正常投用输水器。[P]-关闭P-GA-417&S吸入管线上的切断阀。[P]-打开E-ED-405旁通管线上截止阀,然后启动喷射器H-415,并确保E-ED-405入口阀关闭。[P]-打开V-FA-408顶部排放阀,对DTA蒸汽总管抽真空。[P]-打开V-FA-422X顶部排放线上的隔断阀,继续对DTA蒸汽总管抽真空,直至接近全真空。[P]-启动空冷器E-EC-401。[P]-点长明灯烘炉,以35℃/HR的速度慢慢升温到116℃时恒温24小时,同时对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