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标要求】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3.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4.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链接·选择性必修1·P45~48】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①背景:夏商时期,君王及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②起源: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的思想。③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寻找治国新思想。(2)法治①早期国家已有法律。夏朝有____,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②郑国的子产“______”,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与法治之争开启。(3)德治与法治之争的表现主张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人性善,德治孔子统治者要“________”,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人性恶,法治商鞅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________”“以吏为师”(4)德治与法治之争的抉择①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宣称“__________________”,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时期律令具有法律效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2)魏晋时期律令具有法律效力:律令儒家化。①因素a.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b.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②评价: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朝——律令体系完备①唐朝法律:唐高宗时期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唐高宗命人撰成《永徽律疏》,即《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②唐朝教化:提倡礼治:颁行《__________》,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基层教化:在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________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①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③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④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________》。(2)教化①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________教化乡里。②北宋吕大钧兄弟创造乡约;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宣讲内容为康熙帝的“________”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引用《大清律例》。③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P93~95】秦汉(1)田赋:秦朝税率极高。汉初税率大大降低(2)人头税:秦朝口赋极重。汉朝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3)徭役:秦汉有更卒、____、戍卒三种隋唐(1)隋朝向民众征收租调役(2)唐朝实行________(3)780年,唐朝改行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超过正税数倍(2)除征收代役金外,还派发各种徭役(3)王安石推行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______明朝(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2)明朝后期,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__,人头税被废除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链接·选择性必修1·P99~101】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汉朝西汉时,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朝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①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②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③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2)社会治理①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②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③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④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⑤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知识点四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2~103】表现内容储粮赈灾汉朝建立______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____优抚弱势群体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____,以示尊重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____,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出现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1.名师点拨——“敬天保民”敬天,即必须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上天;保民,即以爱护的态度治理百姓;天命是可以改变的,而改变的依据是“德”。2.学术情境——战国时期的法治思想《春秋左传》记载:“(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思考:子产临终前“舍宽取猛”的态度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试答:3.学术情境——传统法律文化的得与失陆栋良在《传统中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中指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的道德教化、守法精神、推崇德治和追求和谐等精神,依旧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与现代法治精神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试答:4.概念阐释——律令儒家化律令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中,使封建法律具有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学习情境——法律与教化思考:法律与教化之间的关系怎样?试答:6.学习情境——宋代乡约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中记载:“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思考:据此概括这一时期“乡约”的主要内容。试答:7.思维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观念(1)法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①“以法为本”,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②颁布法律,重典治国的成文法传统。③“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平等精神。(2)儒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①以人为本,主张“天下归仁”。②以宗法为纲,重视人情的因素。③维护传统制度,强调因事设刑。(3)道家思想中的法治观念:崇尚无为而治,否定有为的人定法。8.学习情境——唐代实施两税法《新唐书·杨炎传》:“(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年龄差异),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自是……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人口)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两税法的实施具有怎样的作用?试答:9.图解历史——“一条鞭法”10.学习情境——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古代)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试答:11.思维拓展——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教化民众,劝民行善;规范乡民日常行为,主要是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患难相恤,互帮互助;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12.学习情境——明代基层治理明洪武河南卫辉府汲县迁民碑碑文记述了一百一十户农民集体迁往卫辉府汲县双兰池村居住生产的史事,刻有一百一十户农民及里长、甲首的姓名。思考:这段材料有何史料价值?试答:13.学习情境——丰图义仓丰图义仓,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中国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思考:义仓在古代救荒中有何作用?试答:14.学习情境——中国古代社会保障“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思考: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分别是什么?试答: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礼法结合——古代中国的法律与教化时空观念——中华法系的确立与发展【核心结论】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1)夏商周三代——“刑”“礼”并立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但这一时期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2)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36年)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公元前513年)为标志,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刑罚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秦代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3)两汉至隋唐——法律儒家化阶段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律令儒家化。隋唐时期,《唐律疏议》完成了“礼教”与“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4)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史料实证——中国古代礼与法史料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史料二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儒家与法家之争的主要焦点。试答:(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先秦儒法之争和儒家对基层教化的设计(1)先秦儒法之争的主要内容①历史观:儒家“法先王”与法家“法后王”。儒家推崇西周的文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法先王”;法家与此截然相反,主张审时度势,“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②政体观:儒言“分封”,法倡“郡县”。儒家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法家力主建立君主专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③政治观: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世禄世卿制,建立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贵族等级制度。法家倡导“不世官”,废除世禄世卿制,普遍建立由中央任免的官僚体制。④经济观:儒家从维护西周的分封制和世禄世卿制的角度,大力倡导井田制,认为这是实行仁政的基础。法家则主张“坏井田、开阡陌”,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⑤法律观:儒家主张“刑不上大夫”,目的在于维护贵贱有序的统治秩序。法家主张“一断于法”“法不阿贵”。(2)儒家对基层教化的设计①乡老的教化:中国是一个极为尊重老人的国家,古代皇帝还常常赏赐高寿的人爵位、布帛。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乡村往往具有楷模的作用,其言行具有醇化社会风气的作用。②乡约的作用: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在明清时期,乡约成为乡村治理的普遍做法,乡约的内容由政府规定,逐渐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3)乡教的影响: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朱熹编撰《家礼》和《小学》等儒家通俗读物,作为乡村教育的教材,宣扬儒家的思想,乡村教师具有很高的威望,也具有一定的楷模作用。(4)家规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宋代以后,家规的制定普遍化,成为乡村教化的起点和基础。开放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的特点史料中国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从《法经》到《唐律疏议》,一脉相承,沿革清晰。除律外,令、格、式、典、敕等也是国家制定法的重要形式,这些法律形式虽名称不一,但在法的效力渊源上基本相同,都是由皇帝和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发布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政治控制,侵犯皇权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重点打击对象。因而以惩恶为目的的刑法被特别强调,刑法体系既发达又严密,对维护封建统治作用不大的民事行为,统治者则不够重视,因此国家制定的法律中涉及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较少。——摘编自王谋寅《论中国古代法律秩序的特征》【史料导读】中国古代法律形式多样,古代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统治者对民事行为不够重视。【探究】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试答: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古代中国法律体系(1)刑罚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家国情怀——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方法(1)强调示范,树立榜样:我国古代实施社会教化基本上采用的是儒家提出的这一办法。即所谓“上行下效”。(2)设官教民实施教化:设官教民是“政教合一”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实施教化的又一条途径。(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在古代中国,还有一条非常深入有效的施教途径,那就是依靠乡里、宗族与家庭的力量来施行社会教化。(4)道德读本、社会教化:我国古代曾经保留下来许多通俗道德教育读本。它们既不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也不是学校教育的课本,但却在整个社会教育中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探究点二仁政治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演变【核心结论】(1)基层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基层治理拥有编排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到清朝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度与旨在维护社会的治安保甲合一。(2)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主要特点①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固定。②利用联保连坐与保甲法这样一些超强制的高压手段。③家族伦理和族规家法成为极为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手段。④由乡民、村民组成的治安力量(如民团、乡勇等)对维系一方治安起到了补充正式控制的作用。积极作用①乡、里作为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管理单位,承担基层户籍管理与社会治安的双重职责,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②乡、里等基层组织在宗族家训基础上制定乡约,利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对传播传统文化,维护传统伦理道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史料实证——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政策史料一宋代中央负责救荒赈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赈济事宜。宋代的赈灾救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礼之后才能进入赈济程序。……还建立了福田院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宋代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赈济灾荒……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分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史料二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帝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试答:(2)根据史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渠道及特点(1)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渠道(2)中国古代救济制度的特点①时间久远,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周礼》中就有“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条政策,这是我国最早的救济制度的记载。②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政府主要承担灾害与灾难时的社会大范围救济,民间承担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日常救助,二者相辅相成。③机构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政府救济典型地体现了“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政府设置不同类型与层级的社会救济救助机构,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宣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主张“仁”“仁政”,倡导救困济难,体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质和精神。开放探究——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材料时代概况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隋唐时期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明清时期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整理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史料导读】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代政府对户籍的管理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从总体来看,政府对户籍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和苛刻,其主要目的在于向老百姓征收赋税。但是从表格内容也可以看出另外一个特点,即在政局动荡不安的时候,政府对户籍的管理比较松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论题定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在进行阐释时,我们首先要对“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进行简要阐述。然后要紧扣论题进行仔细阐述——户籍制度演变与政局的关系。最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小结:综上所述,户籍制度折射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状况,是中国古代政治演进的一面镜子。【探究】根据上表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试答:唯物史观——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古代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2·新高考海南卷,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解题流程][答案][演练1]命题点:唐代杜佑修撰《通典》[2021·新高考湖北卷,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演练2]命题点:宋代代役人现象的普及[2021·福建卷,4]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富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A.反映了商品经济常态B.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C.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D.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演练3]命题点:明代提升社会治理的法律施政举措[2021·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演练4]命题点:中国古代社会的乡村自治[2020·新高考天津卷,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演练5]清代的赋税制度[2023·菏泽市高三二模]“这一套复杂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地主需要现金来付税,也开始要求以现金来缴交田租,而这让佃农有更强烈的动机转向可换取现金的作物”。这一财务政策()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沿袭了明朝的一条鞭法D.体现出藏富于民的观念[演练6]命题点:先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2023·安徽A10联盟高三模拟]西周的户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D.加重了民众负担[演练7]命题点: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2023·武汉模拟]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州县坐落位置创办/重建时间创办人通许县旧在城北凤形冈洪武年间县丞范世英杞县县治东北洪武六年知县张淮鄢陵县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嘉靖十四年知县王时中仪封厅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顺治年间知县崔维雅新郑县在县治西北隅康熙三十二年知县朱廷献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命题点:春秋战国时代的“法鼎”[2023·湖南省高三联考]“法鼎”来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各诸侯国的法典都秘藏于官府之内,平民无权查阅。至春秋后期,郑国执政子产开历史先河,将国家法典刻在鼎上,示法于民,即所谓“法鼎天下,法在人心”。此举()A.利于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B.倾向于对平民权益的保护C.彰显了法律的“去神秘化”D.力求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命题点:唐代法律的特点[2023·湖北省九师联盟新高三摸底联考]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敦煌卷子伯2593号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府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册府元龟》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旧唐书·烈女传》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第10讲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2.提示:礼崩乐坏,子产为形势所迫,“救世”之需,从以德服民转变为立法从严,严刑峻法。3.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精髓进行转化创新。5.提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6.提示:扬善惩恶、道德教化。8.提示:不提高征税比例,但财政税收却增加了;抑制了人口的逃亡和官吏隐藏逃税的现象;政府重新掌握了国家的财政大权。10.提示: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2.提示:是研究明朝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证。13.提示:义仓是古代中国救荒仓储制度的主体之一,在救荒活动中,义仓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社会稳定、民生安泰作出了贡献。14.提示:主要内容:优抚老弱、贫病救治、灾害救助、军人抚恤、弃婴养育。特点:建立了政府主导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广;强调对弱者的特殊保护;通过法令鼓励民间互助。知识点一1.(1)②敬天保民(2)①《禹刑》②铸刑书(3)为政以德以法为教(4)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1)《九章律》(2)②尊卑亲疏(3)①唐律疏议②大唐开元礼家训3.(1)③大明律④大清律例(2)①乡约②六谕圣谕十六条知识点二正卒租庸调制两税法募役法“科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知识点四常平仓义仓鸠杖义田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2.[提示](1)焦点:以什么思想治国的问题。儒家认为君主应该以礼来治理社会,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2)成:秦国奉行法家思想,进行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败:秦朝推行严刑峻法,过于暴政,迅速灭亡。4.[提示]特点:成文法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国家制定法的形式多样,体现国家意志;维护至上的皇权和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刑法体系发达,民法法治滞后。探究点二2.[提示](1)政府重视;鼓励民间力量介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社会保障的范围比较广;民间自救;救济行为频繁,而且救助体系完善。(2)特点: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4.[提示]示例:论题: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阐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国家需要掌握人口数据,以方便征收赋税,对户籍的管理总体上越来越严格;但在政治动荡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对户籍的管理也较松懈;政权稳定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趋向严密,对户籍的管理也较严苛。每当从分裂走向统一,新王朝就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统计人口,加强户籍管理,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综上所述,户籍制度折射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状况,是中国古代政治演进的一面镜子。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A[演练1]解析:据材料“在乎行教化”“‘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认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教化民众,尤其注重“礼”,即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治理社会,故选C项;无为而治与“在乎行教化”不符,排除A项;史学的通古贯今与“‘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不符,排除B项;理学出现在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C[演练2]解析:根据材料“受雇……的代役人……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并结合所学可知代役人现象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表现,故选A项;雇佣关系不一定带来阶层对立,排除B项;代役人受国家认可,且地方官府人员没有减少,没有削弱地方基层治理能力,排除C项;根据材料“乡村……代役人……到地方官府当差”可知人口流动局限于地区,排除D项。答案:A[演练3]解析: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佐、补充律,有助于司法官吏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B项;司法官吏按增加的“例”处理新问题,不能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