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8/25/wKhkGWXpA5aAduHuAAL4XM6r2Q0662.jpg)
![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8/25/wKhkGWXpA5aAduHuAAL4XM6r2Q06622.jpg)
![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8/25/wKhkGWXpA5aAduHuAAL4XM6r2Q06623.jpg)
![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8/25/wKhkGWXpA5aAduHuAAL4XM6r2Q06624.jpg)
![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8/25/wKhkGWXpA5aAduHuAAL4XM6r2Q06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测试范围: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相应的题号下面)1.如图所示为厦门老城区的一座百年祠堂——江夏堂,它是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共同的家”。江夏堂的建造体现我国传统社会A.血缘政治瓦解
B.等级制度森严
C.宗族观念浓厚
D.神权思想盛行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3.下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地区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北方40628061181110南方181024370027769共计58165237611108879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
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
D.经济重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4.明代,“杭嘉湖三府属地,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间。”这反映了当时南方地区A.农业种植生产技术逐渐衰退
B.赋税苛重影响农业发展C.农业生产呈现专门化地域化
D.商业发展制约农业生产5.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直接证据的是A.虎门销烟池遗址
B.虎门销烟浮雕C.电影《林则徐》D.〔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6.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外国人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法律裁决。清末进行了仿效西方的司法改革,1906年清政府拟订了《天津府属试办审判厅章程》这表明A.领事裁判权已经名存实亡
B.中国司法近代化逐渐加强C.在华洋人反对领事裁判权
D.中国建立完善的司法体系7.《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意在A.打开中国市场
B.掠夺中国劳动力C.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D.向中国大量投资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
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9.咸丰皇帝在批准(天津条约)之后,又令桂良等在上海利用与英、法代表谈判通商章程时,交涉修改《天津条约》,宁愿免除关税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了清政府A.重视捍卫国家主权
B.仍然固守华夷观念C.熟悉国际外交惯例
D.重视维护政治利益10.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八旗和绿营使用冷兵器作战能力低下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B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太平天国于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新的社会经济政策出现D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国西北边疆渡过危机11.史学界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和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下列表述符合唯物史观的是A.社会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没有进步价值B.纲领本质上反封建是革命的,形式上落后是空想的C.平均主义有一定的革命性,但在实质上具有反动性D.纲领满足了农民土地需要,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2.1861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舰队司令何伯命令舰长宾汉照会太平天国,并提出凡是挂有英国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不受检查及任何其他侵扰”等四项严重损害太平天国主权的不合理要求。太平天国领导人逐条驳斥并全部拒绝。这体现了太平天国A.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B.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定立场C.抵抗侵略保卫政权的努力
D.坚定反帝反封的政治目标13.下表为中外军队火器列装情况对比,该情况表明名称发明时间国外装备淮军装备雷明顿步枪1865年1870年美国海军订购1873年—1874年斯奈德步枪1866年1867年英国采用1873年—1874年马蒂尼亨利步枪1871年1871年交付英国使用1873年—1874年1871式毛瑟步枪1866年1871年德国采用1875年A.中外军事力量趋于均衡
B.洋务运动促进军事近代化C.列强支持中国军事发展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4.李鸿章在《试办织布局折》中写道:“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见,李鸿章创办民用工业是为了A.“求强”,打败西方列强
B.“求富”,巩固清朝封建统治C.“求强”,镇压农民起义
D.“求富”,完全剥夺洋商利润15.1858年在天津谈判中,时任钦差大臣的桂良等中方谈判者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但1877年后清廷已经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等地设立了领事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闭关政策开始解除
B.近代外交意识渐显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天朝上国观念根除16.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这说明该招商局的创办A.是维新派倡导下建立的
B.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C.是近代最早的私营企业
D.引领了实业救国的思潮17.谈到近代某一战役,有学者谓:“是战胜负之分,决于舰炮之灵钝。未战之先,‘定’‘镇’两舰曾请购配克鹿卜十生快炮十二尊,以备制敌。部议以孝钦太后六十祝嘏(祝贺寿辰)用款多,力不逮而未果。”“是战”发生于A.广州湾
B.天津大沽口
C.黄海海面
D.威海卫18.《申报》作为当时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多次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讥笑和嘲讽,并一直认为中日战争中国必胜。但战后《申报》又高度赞扬日本改革,主张中国应仿效日本进行变法。这种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松了对言论的监管
B.报刊报道失实导致中国战败C.国人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
D.中国的制度变革以失败告终19.《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康有为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他的目的是A.大力传播孔子儒家思想
B.鼓励民众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D.为袁世凯称帝提供理论依据20.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但据一些个人日记记述: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分,不少围观百姓纷纷叫好唾骂,还向刽子手扔赏钱,他们都以为国家杀了奸臣。由此可见A.民智民情有待进一步启蒙
B.戊戌变法损害了大众权益C.戊戌变法推动新思想传播
D.民众自觉维护清政府统治21.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B.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
C.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D.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22.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B.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C.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
D.南方各省与英美各国利益一致2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A.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
B.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C.帝国主义列强利益高度一致
D.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24.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可以用来说明A.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
B.清政府试图阻止列强瓜分中国C.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冲击
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25.《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这一规定反映了西方列强意图对中国进行
A.武力震慑B.文化侵略C.严刑惩凶D.心理征服二、非选择题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材料二《申报》在1894年7月11日发表了一篇《战必胜说》的文章,“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虽当政者老成持重似不肯轻启兵端而民间谈及日人辄裂眦咬牙,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尚何有所畏忌而让日人以争先战。”——摘编自《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国运之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必胜说》认为中国必胜的原因,并分析中日这场战争对国运的影响。(8分)27.(12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増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6分)材料二晚清的非统一政治格局,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日相伊藤博文在分析甲午战争时说:“中国名为一国,实則十八国也。其为一国,則诚十余倍于日本,其为十八国则无一能及日本之大者,吾何畏焉?”在这种非统一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权力努力的目标是政治军事权力的扩大,而不是以生产活动促进国内市场形成。像机器局、船政局这些地方机构,都是由督抚经办且各自为政,这种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张玲玲《晚清时期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非统一政治格局”的影响。(6分)29.(12分)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4分)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8分)阶段检测(五)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体现出古代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2.C【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区域经济得到开发,故C项正确。3.D【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五代、南宋、明、清时期,特别是南宋、明清,状元的数量远远超过北方,据此可以推知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4.C【解析】据材料,明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专门化”“地域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5.A【解析】历史遗迹是研究历史最直接的证据,虎门销烟池属于历史遗迹,故A项正确。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末试行独立审判,中国司法近代化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7.A【解析】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A项正确。8.B【解析】材料中民众的行为彰显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故B项正确。9.B【解析】由材料可知,清统治者依然固守华夷观念,故B项正确。10.C【解析】太平天国于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故C项正确。11.B【解析】依据所学,《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故B项正确。12.B【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拒绝了侵害国家主权的要求,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的立场,故B项正确。13.B【解析】据材料对比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与西方各国订购了同样的军队火器,故B项正确。14.B【解析】由材料可知李鸿章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巩固清朝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15.B【解析】从拒绝外国公使进京到去国外设领事馆体现了清政府近代外交意识渐显,故B项正确。16.B【解析】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引发了创办新式企业的风气,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17.C【解析】材料中军舰因没有装备先进武器导致战场失败,可知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C项正确。18.C【解析】据材料,《申报》前后的态度不同表明对于战争的结局,中国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故C项正确。19.C【解析】由材料可知康有为为减轻变法的阻力,借孔子思想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用儒家理论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故C项正确。20.A【解析】材料反映了民众对于维新变法运动并不理解和支持,表明当时民众的思想需要大力启蒙,故A项正确。21.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时期对西方的先进文明采取抵制姿态,不能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它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22.C【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东南互保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同时也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对地方控制力削弱,故C项正确。23.B【解析】根据漫画可知,其反映了各国决定武力征服清朝,但因各自的利益,其实各有算盘,故B项正确。24.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故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妈妈班活动方案国庆节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4《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6~9的加减法-用减法解决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1少让父母为我担心(说课稿)-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匀速圆周运动 第3节 向心力的实例分析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2
- Unit3《It's a colourful worl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2课时)
- 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word模板
- a320飞机刹车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 GB 5009.2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并联电容器课件
-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课件
- 色素性皮肤病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论
- 学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 anthone温控仪说明书LU920
- 童年创伤问卷(CTQ-含评分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