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出品学习目标壹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贰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中的精彩描写。叁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作者介绍杜甫,字
,自号
,因其任检校工部员外郎,称
,
唐代伟大的
诗人,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主义李杜诗史诗圣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写作背景释题体裁:歌行体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作品:《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恨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wéi):被朗读诗歌怒号三重茅挂罥长林梢
飘转沉塘坳俄顷漠漠布衾丧乱广厦庇突兀见此屋读准字音háojuànchángwùchóngqīnàozhuǎnshàqǐngxiànsāngbìmò朗读诗歌关注韵脚、句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韵脚:ao韵脚:i、ei韵脚:e、ie韵脚:an、u朗读诗歌关注韵脚、句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七言九言、七言七言七言、九言、二言古体诗在形式上的特点:1.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2.各句字数没有限制,可二言、七言、九言等;3.用韵灵活,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中途也可换韵;4.不讲究平仄、对仗等。朗读诗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理解诗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怒吼虚数,泛指多挂着,挂住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江边高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理解诗意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此,这样狠心喝止不住公开做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理解诗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阴沉迷蒙的样子一会儿何由:怎能、如何接近被子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战乱,指安史之乱到,这里是“彻晓”之意理解诗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高耸的样子如何能得到贫寒的士人安稳得像山一样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全部庇护整体感知1.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秋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愿得广厦整体感知2.每幅画面都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秋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愿得广厦焦灼痛苦忧思不绝忧国忧民无可奈何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抒忧国忧民之情诵读揣摩选点品析1.从景物描写的角度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景物描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怒号”:把秋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秋风的猛烈无情。“卷”:形象又有力度,体现出风力之猛烈。一系列动词: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场面,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从侧面写出了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景物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定”“黑”:写出乌云翻滚、大雨即临的情景,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凄惨的心境。“冷似铁”:比喻,“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冷很硬,侧面写出诗人的生活很困窘。“如麻”:比喻,形象地写出雨点密集,密密麻麻。人物描写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心理描写饱经战乱未老先衰心力交瘁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动作描写群童抱茅内心痛苦无可奈何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叹天公毁屋无情;二叹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衷;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前三段:最后一段:议论、抒情结合课堂小结现实秋风破屋——心情苦痛漏屋逢雨——忧思不绝群童抱茅——无可奈何自己天下寒士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心民生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拓展探究《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吗?课外拓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课堂检测1.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
,
。2.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519:2025 E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TPD) -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drawings
- 聘用项目总工合同
- 个体诊所聘用合同
- 预定租房合同协议
- 摄像摄影服务合同
- 工地门卫劳动合同
- 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书
- 13足球运球绕杆 教学设计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 天津音乐学院《写作与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科技大学《大数据处理框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恶性高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