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情重温真题示范考情指津答题指导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情重温年份卷别作者、题目分值考点概要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Ⅰ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19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分析论点、论据;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新高考全国卷Ⅱ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19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材料的论证语言;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年份卷别作者、题目分值考点概要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17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结合材料观点,分析社会现象;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续表年份卷别作者、题目分值考点概要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Ⅱ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19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分析评价材料内容;分析比较文中的观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续表年份卷别作者、题目分值考点概要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朱光潜《诗论》钱钅重书《读〈拉奥孔〉》19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把握文章论证思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新高考全国卷Ⅱ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7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断;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主要观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根据文章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续表

从近三年的新高考全国卷Ⅰ、Ⅱ中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本呈现方式大多为非连续性文本,但也有单一文本独立成篇的形式。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Ⅰ是单一文本,而新高考全国卷Ⅱ是非连续性文本。

第二,选材上,遵循材料第一位、文体第二位的原则,不再让文体局限选材视野,比如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Ⅱ、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引入了当代领导人的讲话,所以,针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我们不应仅注重其“形”(文体),而应更注重其“质”(对考生检索、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

第三,考查能力上,主要是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即从材料中快速检索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信息,有效地筛选信息,比较和分析其异同,能从一篇文本或多组信息材料中发现新的关联,推断、整合出新的信息或解决问题的策略、程序和方法,并能够利用获得的信息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第四,命题特点上,客观题通常是按照文本材料的内容顺序、由易到难地分层级设置的,主要是信息检索比对题、文内信息推断题、文外材料推断题等三种类型;主观题的命题角度灵活而具有开放性,具体表现为因文设题,即往往依据材料的文体特色和关键信息来灵活命制题目,体现出新高考改革的新思想。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示范一、(2023·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解析】(“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解析】(“造成了真正的伤害”错误。“造成了”是把“可能”的未然变成了已然,原文最后一段中是说“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解析】(第二段指出“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并进一步提出观点:“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A.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二段的观点。B.说的是藜麦价格的上涨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二段的观点相悖。C.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可以用来支撑第三段的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二段的观点无关。)思路点拨

这道题属于文外材料推断题,答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第二段的观点,再根据选项的内容来推断哪一项可以证明这一观点。需要说明的是,网传资料上有不少人把答案写成了C项。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解析】思路点拨

结合文本,要准确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要区分事实和观点。这道题看似容易得满分,其实不然。首先,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答案应该有4点;更重要的是,不少人对“竞争性真相”理解不对,所答内容并不是文中所说的“片面的真相”,而是结论或观点。比如下面这份网传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其中第③点就不是事实,而是观点。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解析】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归谬法等等。考生需要找准答题区域,梳理论证过程中所用的论证方法。本文首先用了引证法,引用了经济学家的数据及观点;接着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再用例证法,援引实地调研的事实来反驳对方的观点。二、(2023·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B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解析】(A.“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材料一引用毛泽东了解农民的事例,针对的是“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材料二提到要了解农民,针对的是“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C.“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错误。结合材料二“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分析可知,这只是论证调查者不能欺骗被调查者;结合“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分析可知,要想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还有其他方面要做,比如解决“立场”、明确“目的”等,不能仅靠“不欺骗”。)7.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解析】(“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错误。结合“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分析可知,被调查者“防备”是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因此“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消除不了他们的防备心理。)8.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解析】(“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错误。结合“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分析可知,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9.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些词语形象地指出与被调查者对立的几种不当行为。②从反面强调了调查者应当尊重被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③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较为深奥的学术问题。【解析】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分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结合相关语句,可知这三个词在本文有特殊含义,“敲诈”“斗智”“拷问”这三个词分别指调查者错误的调查方式和调查态度,即欺骗、对立、居高临下。从反面论证了调查者的立场应该是对方的利益,目的是平等解疑,态度是尊重。这三个词的使用,让论证说理更生动形象,体现了论证语言也要具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特点。10.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的“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解析】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不同材料论述的侧重点的能力。要分析不同材料的侧重点,第一步,要明确每则材料的针对性(写作对象)何在。第一则材料,是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而言的,第二则材料是针对“社会调查者的调查”而言的。针对性不一样,侧重点也会不一样。第二步,结合材料的相关文段,分析两则材料所说“客观”的内涵有什么不一样。材料一认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从这段文字来看,材料一的“客观”是指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材料二认为,某些社会调查研究者所说的“客观”,并不是真正的客观。结合文中“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这段文字来看,这里的“客观”,

是指某些社会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这是作者所反对的。解答这类题,关键在于紧扣文本理解关键词语,把握材料的观点。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情指津一、备考指南

一轮复习之后,考生在解答信息类阅读题时可能仍存在如下难点:

1.阅读信息量大,对文体特征把握不准,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文中重要的概念,无法快速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并进行分析与推断,无法快速准确地掌握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判断失误。

2.综合性整合信息和迁移性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从而对关键解题信息理解失误、推断不明、概括不全,对文内重要概念、观点、内容与文外情境化材料的关联契合把握不清。

3.不能准确审题,对新高考中因文设题的命题形式把握不准,对于主观创新题型理不清头绪,不知道如何去切入思考、如何去解题等。

针对以上问题,二轮复习要围绕阅读中如何快速获取信息,审题中如何审准要求,解题中如何综合性整合信息、迁移性运用信息等问题,突破重点难点,提升阅读的速率和答题的效率。二、必备知识回顾

论述文“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②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可有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1)论证方式

①立论,是指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如选择性必修中册《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定自己的论点。如必修上册《拿来主义》、选择性必修中册《怜悯是人的天性》。

(2)推理形式

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②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③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叫做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3)论证结构(本论部分)

就结构而言,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本论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本论部分的结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表现形式典例总分式①总—分②分—总③总—分—总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并列式①并列分论点②并列论据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三大缺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层进式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②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③摆现象→说危害→析原因→给对策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节选)》主体部分:主→次;着重内容→侧重形式→分析原因→解说危害;表现→根源→危害对照式①论证正反对比②观点破立结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两种对立的态度:反面,主观主义的态度;正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鲁迅《拿来主义》破: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立:拿来主义。续表

(4)论证方法(包括驳论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归谬法……

(5)论证特点

①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②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③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的力量;④材料选择确凿,具有真实的力量。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答题指导题型一

选择题

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分为两种题型,选择题和简答题。其中三道选择题,考查的能力点有异,第1题是信息检索比对题,第2题是文内信息推断题,第3题是文外材料推断题。三道题,体现出明显的三个能力层级。学生做题时为了追求速度,不少人会犯一个致命错误——先读题目选项,再看文章。这样的做题习惯,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①读题目选项,读的是碎片化信息,无法把握文章观点和思路。②不顾全局,只及局部,鼠目寸光。③不熟悉文本,反复比对,欲速则不达。因为以往的试题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漏或拼),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域一般只涉及局部,题目难度不大,细心比对,基本能准确判定;但是近几年来,全国卷侧重于篇章的整体阅读与理解,选项中涉及的概念与观点,往往不是根据个别句子进行比对就可以断定的,考生首先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要注意段落中心句及选文中心观点。所以,编者强烈建议学生在整体阅读(把握观点、段落中心和行文脉络)的基础上,再读选项,完成题目。&1&

信息检索比对

完成信息检索比对题,要知己知彼,了解命题人常设的命题陷阱。文内信息检索比对题常见的设错陷阱有六类:因果混乱,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混淆时态或模态,混淆范围或程度等。

(1)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阅读选项时,要对“因为”“所以”“因此”“由于”“可见”“导致”“从而”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保持高度的敏感。

(2)以偏概全。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迷惑学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见到这些词,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3)混淆时态或模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不能确定的说成确定的(模态),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时态)。在阅读原文和选项时,学生应把“可能”“大概”“一定”“也许”“将来”“已经”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

(4)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学生。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要特别关注原文中的“其”“这”这类代词所指代的对象。

(5)混淆范围、程度。命题者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一概而论。要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语。

(6)曲解文意。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如选项更换词语或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干脆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阅读原文时要特别关注原文的观点。【典例分析1】

请根据下面各段选文,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病原。1.原文: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选项: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偷换概念【解析】(“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说的是先秦诸子的源流、派别无从谈起。

)2.原文: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选项: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因果混乱【解析】(选项的错误有二:第一,“表现得文本一些”,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杜甫的诗当时难以流行的原因在于“表现得文本一些”,但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没有关系。

)3.原文: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选项: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因果混乱(因果倒置)【解析】(原文中,前一句“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作者的观点,后一句“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是支撑观点句的理由。选项“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把因果关系倒置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因为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4.原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选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无中生有【解析】(对这个选项的推断关乎整个语段。“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本段开头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是好不好、精不精”,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5.原文: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选项: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混淆时态或模态【解析】(原文中指出“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能会”一词在选项中变成了“造成了”。不确定的、未然的事情,变成了确定的、已然的事实。)6.原文: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选项: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混淆范围【解析】(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这一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不只有氏族社会

。)7.原文: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选项: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定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混淆模态【解析】(原文是有“可能性”而非“定然”。阅读文本与选项时,要注意“可能”“必然”这类表示模态的词语,防止混淆。)8.原文: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选项: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曲解文意【解析】(文章只说“‘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没有说是“特有的”。“重要”与“特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9.原文: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选项: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判断正误:(

)

设错方式:(

)

错混淆时态【解析】(原文有“都会”一词,表明这是作者对其发展趋势的推断,并非已然的事实,选项却说“丧失了”,将未然之事,绝对化为已然之事。比对信息时,要注意“将”“会”这类表示未然的词语和“了”“已”这类表示已然的词语的区别,切忌混淆时态。)

完成信息检索比对题,要注意答题步骤。

第一步,整体阅读。做题之前,一定要通读材料,明确各非连续性文本的联系。注意四看:一看标题。看各选文的标题,明确每则选文所述的话题或观点,初步了解各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二看论题与观点。然后阅读各则文本,找到论述的中心话题和观点。三看段落中心句。要注意划记各段落的中心句。四看思路。要概括论题、观点、各段中心句,进一步明确各则文本的思路。

第二步,选项标疑。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读选项,标出两种选项:一是和原文比,在观点上有非常明显的是非性错误的选项,这样的选项,一般可以直接否决;一是有绝对化倾向的选项(比如有“如果……就……”或者“只要……就……”这种充分条件的选项),这样的选项,错误的概率非常大。

第三步,定位比对。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一定要找到原文相关区域,要在明确选文及该段中心的前提下进行比对;注意在关键的限制性词语、句间关系等细节之处进行比对。比对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感知,切忌断章取义。&2&

文内信息推断

文内信息推断分为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等几种形式。要注意区别“合理推断”和“无中生有”的区别。所谓“合理推断”,是指选项内容看似在文中没有原句,但在文中可以找出依据,而且根据正确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推断出相应的结论。无中生有的内容,则在原文中找不到推断的依据。【典例分析2】

根据原文,判断对应的选项是否正确。1.原文: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选项: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判断正误:(

)

正确【解析】(原文有据:“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2.原文: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选项A:

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判断正误:(

)

错误【解析】(“如果……就”是充分条件,从原文看,“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告诉我们,制定并落实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只能避免人为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但是气候变化还有其他非人为因素。)选项B:

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判断正误:(

)

正确【解析】(此选项具有迷惑性。考生往往从实际层面考虑问题,认为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应该不需要“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一个人应该不会影响全局。实际上,这个选项是一个价值判断,它是在倡导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只有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实现代际共享才有可能。)3.原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B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解析】(A、B两项都用了“如果……就……”的复句,但A的推断结论中有“可能”二字,而B没有,事实上,“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必然说明乡村记忆已“活化”。C、D两项都属于合理推断。)

解答文内信息推断题,要立足文本,依托逻辑,做到“三看”:

一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看选项的前提时思考:①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则相反。②前提是否混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推断多半不能成立;有时则相反。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的前提与原文信息是否一致。

二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推断过程就是由前提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要分析推理的过程是否违反逻辑推理的原则。要注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形式的要求。

三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要分析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的结论是否合理。选项一般以假设、条件、因果、目的等复句形式呈现。

因果关系:看推理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是否有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看有无因果颠倒;看是否把多因一果推断为一因一果,故意漏掉其他原因;看有无强加因果。

条件关系:注意区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注意推断结论与原命题是否是等值关系。一般来说,“只要A就B”“如果A就B”这类关联词语表示充分条件,推断的等值结论是:有A,就一定有B;如果没有B,就没有A。“只有A,才B”“除非A,才B”,这类关联词语表示必要条件,推断的等值结论是:如果没有A,就没有B;如果有B,就一定有A。&3&

文外迁移推断

文外迁移推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考查学生对文内关键概念的理解,一种考查学生对文章某个段落或全文观点的理解。其特点是,选项全部来自文本以外的信息,这类题目的难度较大,难在学生不理解文本内的概念和观点。【典例分析3】1

原文: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ɡ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落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D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解析】(根据材料“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和“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可知,A.属于疆域政区的变迁,B.属于地名的注释和考证,C.属于水道相关内容,三项均属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畴。而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不属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畴,故选D。)2.原文: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有严重缺陷,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露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露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C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解析】(材料侧重于论述人工智能在写作领域的局限性。A.列举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的创作实践,偏重于述其成就,不能作为论据。B.举的是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被滥用的例子,不能作为论据。D.列举人工智能所能支持的写作类型,和论点不符,不能作为论据。C.侧重论述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强调文学的微妙之处,只有人类智能才可表现,可以作为论据。)

文外推断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原文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原文选段的观点。对于概念的理解题,要找到相关文段,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判断选项是否属于该概念的外延。对于理据关系的判断题,一定要先找到原文的话题及论点、每一段的中心句(观点),再判断选项所列论据是否可以论证该观点。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题型二

简答题&4&

论证分析类

论证分析题的具体考查内容有:分析论证特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或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变式题。常见题型有:分析论证方法、论证特点、行文思路等。

1.分析论证方法【典例分析4】

(文本见P13“典例分析3”第2题)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论证人工智能创作难以取代文学创作。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思路点拨

答题时,指出论证方法后,要进行简要分析,每一个点应由三部分构成:论证方法+具体举例+作用(指出论证了什么观点)。所以解答这类题目,明确文本的观点,以及每段或每个层次的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步:审题目,明方向。此题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三条限制:一是“材料二”,限制了答题区间;二是“哪些论证方法”,限制了答题对象——分析论证方法;三是“简要说明”,限制了答题要求。

第二步:读文章,明中心。材料二的中心为相比于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有明显的局限性,难以取代文学创作。

第三步:具体分析论证方法。这一环节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与完整性。比如,分析“对比论证”时,要具体指出是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并指出作用在于论证“人工智能创作难以取代文学创作”。2.分析论证特点【典例分析5】

(文本见P13“典例分析3”第2题)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论证结构上看,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全文纲举目张,层次清晰。②从论证方法上看,文章综合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多种方法。思路点拨

分析论证的特点,要注意从论证结构、论证方式(驳论或立论)、论证方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步:审题目,明方向。此题题干对答题内容作了三条限制:一是“材料一”,限制了答题区间;二是“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限制了答题对象——分析论证方面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