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批判精神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信”,更不是见谁怼(duí)谁,而是摈弃了圆滑世故的“潜(qián)规则”的同时,而是对内心最崇高的理想与情怀的恪守。B.在充满怀疑、吵杂喧嚣的时代中,若总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泥淖(nào),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澄(chéng)澈,敢于、善于拨云见日,看清陷阱,养一身浩然之气。C.从“光盘”行动,到低碳出行,再到悄(qiǎo)然兴起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照鉴着现代人的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了自我规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hù)。D.继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等共享模(mó)式之后,近日又有高校学生推出共享厨房,某公交站台惊现共享马扎(zhá)。共享业态究竟能释放出多少可能性,真令人浮想联翩。2、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1)《中国为什么能》书中的一处文字:“中国人越去烧日本车、抵制日本货,日本国民对中国就越反感,安倍修改和平宪法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人这样做,岂不正中日本右翼势力下怀吗?”(2)《新白娘子传奇》中张员外答谢白娘子时说:“久闻白娘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您虽是一介女流,但您的作风丝毫不让须眉,真是让人佩服啊!”(3)《扬子晚报》报道:“‘八一三’卷沪抗战健在老兵重返昔日战场,重游谢晋元墓地,祭奠团长和死难战友的英灵。”(4)大洋网体育频道讯,“并非体育大省的河南只有7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却有3人染指金牌,成为全国夺金成功率最高的省份。”(5)每年高考成绩公布,许多学校都会贴出喜报,挂出横幅:“热烈祝贺我校今年高考再创佳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必须扭转基础教育就围绕考试而教,学生围绕考试而学;学校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B.2019年,我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表率。C.会林文化奖集文化性与国际性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高端话语平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士镌刻丰碑。D.据《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7%的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都有过睡眠困扰,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早上睡不醒、醒来头脑很沉和做梦多。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科学报》:2003年非典开始,我们和“冠状病毒”已经打了好几次交道,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饶子和: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在2002年以前,冠状病毒虽然对畜牧业是一个严重威胁,但对人类危害尚小,可能会引起人们熟悉的普通感冒。但在2002年至2003年期间,SARS冠状病毒引发了令全球恐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俗称“非典”)疫情。SARS冠状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其实是蝙蝠,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偶然原因,该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而引发了重大疫情。虽然此后断断续续有新的冠状病毒被发现,但似乎并没有引发人类的重大疫情。在沉寂了10年之后,MERS冠状病毒又在中东地区引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种种迹象显示,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这次疫情是由骆驼传播导致。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又在武汉引发了病毒性肺炎。这几次冠状病毒疫情,都是本来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导致的。这提醒我们,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许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避免这些天然宿主与人畜的密切接触,这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非常重要。(摘编自李晨阳、丁苏雅《专访饶子和:面对武汉肺炎疫情我们不慌》,《中国科学报》2020年1月10日)材料二:为什么新型病毒总是寄生在野生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身上,而这些病毒为什么对于这些动物自身没有构成严重的危害呢?杨占秋解释说,病毒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必须寄生于生命体才能存活,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各种生物成为病毒的储存库。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致病性比较弱,而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在长长的传导链条上通过多次变异,从而变得攻击性非常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疫学专家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生长,很难对它们进行全面管理,野生动物的防疫工作几乎是很难开展的,所以野生动物会有很多潜在的病原体感染,并且由于在野外生存,人类也很难对动物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检测。杨占秋介绍说,“当这些病毒寄生于其他生命体时,并不表现为疾病,因为病毒需要依靠长期寄生在动物身上来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宿主生病,宿主对病毒也具有相应抵抗力。”但当病毒开始向外传染,在不同的中间宿主间传染时,就容易出现变异,就会产生使宿主致病的后果。动物经过人类驯养之后,是不是身上病毒的危害性就小很多?杨占秋对此予以肯定。他告诉记者说,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区别是量的多少。因为饲养动物环境比较干净,或者是人为消毒处理,不利于病毒生长。有时,同一种病毒在家禽家畜身上与在野生动物身上表现的特性并不一样。因为病毒要生存,必须适应不同的宿主环境。上述免疫学专家认为,如果对于饲养的野生动物没有进行有效检疫,那这些动物体内还是可能会有病原体存在,并可能会在人工饲养下不断传播,甚至发生变异,产生对人体更强的传染性。(摘编自倪浩、范凌志、任重《野生动物为何易成病毒传染源》,《环球时报》2020年1月23日)材料三:根据新华社1月26日最新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比如竹鼠、獾等。事实上,除了一些野生动物“老饕”,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要知道大部分野味市场的环境都非常恶劣,臭气熏天的宰杀现场,来路不明甚至带着大量寄生虫和传染病的野生动物,以及死后变质仍然出售给餐馆的野味,这些未经检疫的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为疫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法律已有相关规定。2018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部法典中“重点保护动物”字样一共出现了53次,而对于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规定则相对模糊。我们应认真反思: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代价惨重: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不应是防治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必须持续下去,不断动真格!后续立法、执法力度应继续加强,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食用消费的灰色产业链,斩断疫情爆发的祸根。(摘编自孔德明《不能有下一次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动真格》,半月谈网2020年1月27日)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必须寄生在生命体上才能够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B.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天然宿主,并且一般不会对其构成严重的危害。C.冠状病毒要感染人类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D.冠状病毒有传播性,有的在传播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而具有强大攻击性。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状病毒不仅能够引发普通感冒,而且会造成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B.野生动物是病毒的天然储存库,保护好其生存环境,能有效地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防止传染病发生。C.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检测结果有力支撑了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的推断。D.饲养的野生动物身上带的病毒少,只要经过有效的检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带来大面积的疫情。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只是个概率问题,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入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B.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生态质量好或坏,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C.几乎所有持有“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的商户都会超范围经营,他们都会以此为掩护,做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生意。D.已有的法律对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管理严重不足。4.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证思路。5.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①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②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③,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注]①1219—1222年,崔与之,南宋广州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②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③梅岭: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因岭上多梅,故称。蒲涧:在广州白云山上,涧中生有九节菖蒲,其水清甜。作者曾隐居于此。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词牌,属于长调。上阕中词人立马于剑门关北望,触景生情,报国情怀见于虚实结合的词句中。B.“乱山”,景中有情:词人在北望之际看到的群山不堪入目就是因心绪颇不宁静,但词人还是坚信上天会把边疆战死者的尸体还给他们的家人。C.在上阕的起承转合之中,读者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词人愿为国家守住疆土的一片赤诚之心。D.此词苍凉沉郁,寄慨遥深,感情和风格与陆游、辛弃疾等人的爱国词作相似,有人给出了“此词豪放,何减稼轩!”这样很高的评价。2.请结合下阕的“妨”与“怪”来概括词中作者的形象。6、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荀子《劝学》)(2)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屈原《离骚》)(3)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4)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李白《行路难》)(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论语·八佾》)(8)攀栖鹘之危巢,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炖马靴(节选)迟子建父亲说借着雪地的反光,依稀看见敌手开始隐蔽。为了让敌手主动出击,他不顾严寒,将里层的秋衣脱下,用树杈将秋衣挑起来,还故意大声咳嗽几声,敌手果然连着两发子弹打过来。父亲丢下树杈,使对方以为他中弹了。当敌手走了十多米准备察看战果时,父亲扣动扳机,可是手冻得麻木了,子弹打飞了。对峙了近半个小时,敌手背后传来凄厉的狼嚎,危机使敌手终于起身了。父亲一直全神贯注盯着敌手,就在敌手露头的一瞬,打了最后一枪。父亲很镇定,撤退时没忘了将中弹的秋衣拿上。父亲说自己太走运了,后来才知道最后一枪,击中了敌手的左肩,而那人开的最后两枪,都成了献给夜的小礼花。雪越下越大,敌手无路可走,紧追父亲。父亲手握钢刀,做好了决战准备。可是敌手踩着父亲趟出的脚印,趔趔趄趄靠近他时,一头栽倒在雪地上,父亲先缴了他的枪。敌手挣扎了最后一程,死了。父亲在灌木丛划拉了一抱干枯的树枝,生起火来。父亲说作为火头军,他总是背着一口铁锅;靠近胸口的地方,还缝了两个布袋,一个装盐,一个盛火柴。篝火太美了,将它周围飘舞的雪花,映照得像一群金翅的蝴蝶!父亲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没有可煮食的东西。父亲突然有了救命的发现:敌手穿着的马靴,是长靴。马靴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分别揣进裤兜。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的,可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为它们窸窸窣窣地冲出灌木丛,朝向篝火了。父亲借着残余的篝火,望见了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狼高大威猛,后面的狼矮小瘦削。前狼挣扎着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的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了后狼就是瞎眼狼。父亲“嗨一嗨一”地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地往回拽前狼,最终前狼让步了,被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父亲说得逆风而行才能到密营。走了一两里路后,风竟然没了,他等于丧失了唯一的路标。此时,他听见了背后的声音,回身一望,是那两条狼!瞎眼狼仍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的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山洞的骨头,渡过难关。而那些骨头,是瞎眼狼备下的。而小狼很卖力地想帮他们解决伙食,其间它发现一只雪兔,可它跳跃着要扑的时候,瞎眼狼松开它的尾巴过慢,扑了个空。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了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的气息后,瞎眼狼松开嘴,用两只前瓜激动地刨着地,在雪地打了几个滚,然后起身抖了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的眼睛,与他的泪水相逢。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的烧灼痕迹清晰可见,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每到小年的时候,他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所以我落下了一个毛病,每年腊月二十三,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让隐蔽的敌人出来,父亲不顾严寒,脱下秋衣用树杈挑起来,还大声咳嗽,这表现了父亲的机智与勇敢。B.父亲撤退时不忘拿走中弹的秋衣这一情节,看似闲笔,实则在结构上为文章后文写秋衣的去向埋下了伏笔。C.标题“炖马靴”简洁醒目,既吸引了读者,又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炖马靴”体现了父亲的革命精神。D.小说以“我”的口吻主要叙述了父亲与敌人战斗、瞎眼狼和小狼带父亲走出困境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扣人心弦。2.小说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这篇小说在“残酷的战争中体现了一丝温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安谅知道明人在搞小说创作,朋友尤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是一位病人,很特别,你一定会有收获。尤诡秘地一笑。明人见到了那个病人,叫乔。远看像个病人,但近看,他眉眼清晰,有几分帅气。握住他的手掌时,手骨硬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他是一个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朋友说。这怎么可能呢?明人心里疑问。明人与乔面对面坐下。乔神态自若,礼貌地问明人:“我能抽支烟吗?”明人点点头。点上烟,乔在缭绕的烟雾中瞥了明人一眼:“你是不是怀疑我什么?”明人忙说:“怎么会呢?我只是想向您讨教,怎么才能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影子其实很让人讨厌的,扰乱人心。我知道您有这本事,我真仰慕不已。”“您也讨厌自己的影子?您能吃苦吗?”乔一脸严肃地反问。“您怎么指示,我就怎么做。”明人表现得很真诚。“您要真想练,我可以教您,我知道您是作家,可以通过您告诉大家,我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事实。”乔很坦率,也很有逻辑。明人笑了:“第一步怎么做?”“第一步,忘记您自己。”乔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乔吐了一口烟雾,烟雾弥漫开来。“怎么才能忘掉自己呢?”明人小心翼翼地问。“这得苦练,我是得空就坐在窗台边上,看街上的行人,看自己的同事,想他们的事,他们的苦乐,绝不想自己个人的事……”“这得想多久?”乔还未说完,明人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得先练三年……”乔说。“您现在还在练吗?”明人又问。“当然喽,要不功夫就会全废了”乔平静地说。“那,那还有第二步吗?”“第二步,忘掉阳光、灯光,所有一切的光芒。”“这是什么意思?”明人不解。“我师傅说过,黑暗下的善恶,与阳光下的善恶都是一样存在的,千万别被光芒迷惑,也千万别视黑暗为一切恶的深渊。它们本身是一体的,而这最重要的是,先要忘掉阳光、灯光等一切光芒,它们其实是在迷惑世人。”乔从容地应答。“那怎么能忘掉所有一切的光芒呢?”明人问。“那您就得苦练,用心练,天天练,睁眼练,闭眼练,练到白天与黑夜一样,练到阳光不晃眼,灯光不刺眼。”乔说得极为流畅。明人听着都傻眼了。乔的双目转向了窗外。天边,太阳高悬、炽热。乔的目光扫视过去,不见一丝躲闪。“那第三步呢?”明人打破砂锅问到底。“第三步,要在阳光和黑暗中一眼看出恶魔来,您的影子就看不见了。”乔把烟蒂掐灭,干净利落。明人被眼前这位特殊病患者给深深震撼了。阳光从窗玻璃透射进来,把乔的侧影投映在墙壁上,这么清晰分明,难道他真看不见吗?明人是带着疑惑告别乔的,乔一定有着神秘而又奇特的故事。忙了一阵后,明人又打电话给朋友尤,要再采访乔。电话里传来一声深长的叹息:“乔,已经牺牲了,英雄啊!你来我这儿,告诉你实情吧!”明人头一晕,连忙闭上眼,定了定神,才回答道:“好,好,我马上过来。”刚到朋友尤那里,明人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乔已完全占据了他的身心。尤无言地递给明人一份报告,明人接过飞快地读起来。五分钟后,乔的形象已高大分明起来,但他仍忍不住问:“乔是公安局的侦查员?真的牺牲啦?”“是的,上次你采访他之后的一天,他听来看望的战友说,发现了他们一直在排摸抓捕的一个杀人恶魔的踪迹,便吵着要参战,他说早就等着这一天了。领导同意了。那次深夜巷战,他冲锋在先,一枪撂倒了那个恶魔,但被隐藏在墙角的另一个歹徒偷袭了……乔的领导告诉我,他很英勇。”朋友尤说。“那他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回事呢?”明人又问。“当年,他与他师傅一起执行任务,也是深夜,在老街巷搜捕一个杀人团伙。在墙角潜伏时,他忽然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月光投映在地面上,他一激灵,以为自己已暴露,想化被动为主动,一下子跳了起来,他师傅没拉住,用身体挡在他前面。歹徒听见声响,射出了一排子弹。他师傅中弹倒地,他毫发未损,歹徒安全逃窜。他痛苦万分,痛恨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发誓要为师傅报仇。他一个人在黑暗的小屋里挖空心思地练,练得走火入魔……”朋友尤的声音悲怆。“你知道吗?公安局的领导对我说,他牺牲前,真的没有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影子。他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一枪制服了那个杀人头目,为师傅报了仇。也是因为他的影子被另一个歹徒发现了,遭到暗算。多好的小伙子,真的很壮烈……”朋友尤的声音哽咽了。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特殊气概啊!明人双眼盈泪,他站起身来,久久没有言语。屋内渐暗,窗外的光线投射进来,他也浑然不觉自己的影子,仿佛身心已与乔融合在了一起。(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11期)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既是标题,也是线索,串连起明人与主人公乔和朋友尤的两次对话,激起读者的兴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小说善于采用典型的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内心,如明人与乔对话过程中对乔吸烟的描写,从侧面含蓄地表现了乔的心理变化过程。C.乔是一位重症心理疾病患者,小说的描写如“手骨硬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目光扫视过去,不见一丝躲闪”等都表现了他的病态。D.明人一直对乔充满了好奇与疑惑,特别是对乔“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觉得不可思议,直到朋友尤告诉了自己真相,才理解并感动。2.小说中的“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明人与乔的对话,而后半部分主要写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这样构思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在水之外活着葛水平①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②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③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④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⑤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⑥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⑦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鞭梢带着响,羊群聚集在一起,那一只头羊昂着头,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粪蛋蛋落在草丛间,索性躺下,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快乐是持久的,痛苦则是刹那之间,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⑧明代诗人王徽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旱大了。放羊人说:“看着是河的源头,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沧海变桑田,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走走走走走,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并不是太久的岁月,放羊人说:“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黄花遍开,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放羊人甩开鞭声,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⑨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⑩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光明日报·光明网》2013,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相关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把“羊群”比喻成“洪峰”,新颖别致,富有冲击力,既彰显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又表现了作者对沁河源头的丰富想象。B.新修却已经残破的“沁河源头纪念碑”,暗示当地的人们遗忘和漠视曾经养育了自己的沁河,这是今天沁河干枯的人为因素。C.作者在第⑧段引用明代王徽的诗句,主要是为了点明沁河两岸的风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增添文章底蕴。D.全文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凝练而富有节奏,如第⑧段连用的五个“走”字饱含着作者对沁河的无比焦虑。2.“我”是观照沁河的一个角度,文中还反复出现了另外的观照角度,请指明并分析其在文中的意义。3.文章以“急事”收束全文,作者为何而“急”?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督饷大同,值兵变,杀总兵官李瑾。总督刘源清率师围城,久不下。荣素有智略,善应变。叛卒掠城中,无犯荣者。外围益急,荣密约都指挥纪振、游击戴濂、镇抚王宁同盟讨贼。察叛卒马升、杨麟无逆志,乃阳令宁持官民状诣源清所,为叛卒乞原,而阴以荣谋告,请宥升、麟死,畀三千金,俾募死士自效。会源清已罢,巡抚樊继祖许之。升、麟遂结心腹,擒首恶黄镇等九人戮之。荣乃开城门,延继祖入,复捕斩二十六人。录功,擢光禄寺少卿,再迁太常寺少卿。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诏夺信官,槥死者送之归。番人感悦。逾年,以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相能,诏荣与锦易任。俺答数万骑入掠,荣与尚文破之黑山阳,进右副都御史。寇复大举犯中路,参将张凤等阵殁。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寇乃引去。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行剽,荣奏夺其禄。充灼等结小王子入寇,谋据大同。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帝立从焉。寇入犯,与尚文破之弥陀山,斩一部长。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奏行秋防十事。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帝怒,夺职闲住。越二年卒。(选自《明史》卷八十八)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B.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C.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D.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体晌等民政、财政事宜。B.巡抚,明清时官职,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一般主管一省军政、民政。C.贡使,进贡的使臣;贡,进贡,即古代藩属国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D.黑山阳,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黑山是山名,“黑山阳”是指黑山的北面。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詹荣颇有智慈谋略。他在总督刘源清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用计谋收买了叛军中的人,通过他们擒获叛军头目并杀掉。B.詹荣善待外国使者。他得知杨信驱使鲁迷国使者上前线作战,就用棺材装硷战死者送归鲁迷国,鲁迷国的人很受感动。C.詹荣具有军事才能。他担任大同巡抚时,多次击败来犯之敌,并修建了大是御敌工事,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强军策略。D.詹荣深受皇帝信任。先后担任了太常寺少卿、右金都御史,官至兵部尚书,仅是年老略有消沉而触怒皇上,才被夺官赋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2)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小修①诗序(明)袁宏道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弟少也慧,十岁余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余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飣餖②,傅以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然弟自厌薄之,弃去。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③、教外④之语,备极研究。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众女谣诼,不揆中情,信谗齌怒,⑤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注)①小修: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字小修。②飣餖:比喻堆砌、杂凑。③西方之书:指佛教典籍。④教外:即外教,佛教称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为外教。⑤“不揆”二句:屈原《离骚》:“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言而齌怒。”说人君(楚怀王)不察我忠信之情,反信谗言而疾怒于我。齌(jì),炊火猛烈,引申为急疾。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视:比照。B.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日:每天,一天天地。C.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恨:憎恨。D.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闾阎:泛指民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弟少也慧吾其还也B.任性而发弃甲曳兵而走C.其视妻子之相聚树之以桑D.则虽欲存焉而不能瞻之在前,忽焉在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修特立独行,过着任性自适的生活,他虽然有缺点,但决不虚伪庸俗,这就使得其作品具有“真人”的性情。B.袁宏道为小修的诗集作序,不仅宣扬公安派的创作观念,还饱含对弟弟才华的尽情赞赏,对其不幸遭遇的深挚同情。C.袁宏道批评了今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点,秦汉之人也是因学习《六经》而成就了秦汉之文,这体现出一种文学进化观念。D.文章中段以“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引出对复古派笼罩的文坛扼杀了创作生机的抨击,兼用排比顶针反问,一气呵成,酣畅淋漓。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2)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A项,“怼”应为“㨃”,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ǐ”的字,应当为“㨃”。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B项,“吵杂”应为“嘈杂”,意为:杂乱;喧闹。C项,“相处”的“处”应读chǔ。故选D。【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2、(1)“正中下怀”改为“达到…的目的”(2)“一介女流”改为“一位女子”(3)“重游”改为“拜谒”(4)“染指”改为“夺得”(5)“祝贺”改为“庆祝”【解析】

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本题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正中下怀”指正合自己的心意,谦词;“一介女流”含轻蔑之意,可用作谦辞;“重游”带有游览、游赏的意味,有失敬重;“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也比喻参与或插手分外的某种事情。是贬义词,不合语境;无论“祝”还是“贺”,都是别人对自己,或者自己对别人,不能自己祝贺自己。3、B【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A项,成分残缺,“学生围绕考试而学”后加“的局面”;C项,语序不当,按“会林文化奖”三大功能的排列逻辑,“向世界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应放在最后;D项,“据……数据显示”将“据……数据”与“数据显示”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改为“据……数据”或“数据显示”。故选B。4、1.C2.D3.B4.①先摆事实、明现象,表明野生动物携带病毒;②接着析危害、谈必要,明确吃野生动物的危害;③然后明违法、指漏洞,指出现行法律存在的漏洞;④最后明观点、指做法,即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要动真格。5.①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避免侵扰野生动物栖息地;②改变习俗,不吃野味;③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④对饲养野生动物加强检疫。【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题中C项,“冠状病毒要感染人类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错,根据原文“MERS冠状病毒又在中东地区引发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种种迹象显示,MERS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仍然有可能是蝙蝠,但这次疫情是由骆驼传播导致”“这几次冠状病毒疫情,都是本来以野生动物为宿主的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导致的”可知,并非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选项表达绝对。故选C。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题中D项,“只要经过有效的检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带来大面积的疫情”错,根据原文“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区别是量的多少”“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对于食用野生动物,法律已有相关规定。2018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可知,饲养的野生动物身上还是带有病毒的,有传染的可能,且饲养的野生动物的食用要符合国家法律要求,并非经过有效的检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带来大面积的疫情,选项表达绝对。故选D。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生态质量好或坏,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错,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动真格”,B项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多样性,不能支撑观点,且根据原文“避免这些天然宿主与人畜的密切接触,这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并非“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故选B。4.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分析论证思路的解题过程:辨识文本的结构方式;给文本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解说文本的行文思路: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同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题中,材料三第一段写中国疾控中心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出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可分析出“摆事实、明现象,表明野生动物携带病毒”;第二段“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这些未经检疫的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为疫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可分析出“析危害、谈必要,明确吃野生动物的危害”;第三段“2018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部法典中‘重点保护动物’字样一共出现了53次,而对于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规定则相对模糊”,可分析出“明违法、指漏洞,指出现行法律存在的漏洞”;第四段“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不应是防治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必须持续下去,不断动真格!后续立法、执法力度应继续加强,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食用消费的灰色产业链,斩断疫情爆发的祸根”,可分析出“明观点、指做法,即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必须要动真格”。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如何有效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原文“这提醒我们,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或许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减少对蝙蝠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避免这些天然宿主与人畜的密切接触,这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可概括出“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避免侵扰野生动物栖息地”;原文“事实上,除了一些野生动物‘老饕’,多数人很少或者只是偶尔食用过野生动物,但仅仅这些‘偶尔’就可能让民众为大面积肺炎疫情爆发买单”“来路不明甚至带着大量寄生虫和传染病的野生动物,以及死后变质仍然出售给餐馆的野味,这些未经检疫的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为疫情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可概括出“改变习俗,不吃野味”;原文“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不应是防治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必须持续下去,不断动真格!后续立法、执法力度应继续加强,彻底切断野生动物食用消费的灰色产业链,斩断疫情爆发的祸根”可概括出“加强立法执法力度,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原文“上述免疫学专家认为,如果对于饲养的野生动物没有进行有效检疫,那这些动物体内还是可能会有病原体存在,并可能会在人工饲养下不断传播,甚至发生变异,产生对人体更强的传染性”可概括出“对饲养野生动物加强检疫”。【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5、1.B2.示例:妨,何妨、不妨,是说自己年事已高,尚未建功立业,不妨退隐闲居。这里要反其义而理解,是说自己于国家心有愧疚。怪,责怪,是说自己喜爱的家乡的梅岭一草一木,似乎在责怪自己如今也没有践行旧日相会的誓约,暗中流露出思乡之情。由此二字可以看出,词人是南宋一位久在成都戍守国土、思乡情浓、盼望国家统一、难舍爱国之志的词人(官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坚信上天会把边疆战死者的尸体还给他们的家人”错误,对“天道久应还”的理解错误,“天道久应还”意思是,干的坏事多了必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胡运是不会长久的,流露出作者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诗歌反映出的核心要素以及诗人的基本性格特点,从诗歌语句中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概括形象题,首先根据“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以及注释信息给形象一个身份定位,这是南宋一位久在成都戍守国土的官员形象,然后再结合“妨”“怪”二字分析形象特点。“妨却一身闲”,联系前句“老来勋业未就”来理解,意思是英雄年迈却功业未成,不妨归隐山林。据此概括出“盼望国家统一”“有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等;“怪我旧盟寒”联系前句“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来理解诗人的心境,意思是,蒲涧的景色优美,白云山间,泉清水甜,梅岭青梅阴阴,都怪我负却旧约。据此概括出“思乡情浓”。“怪我旧盟寒”五字,是对“妨却一身闲”句的照应。“怪”、“妨”二字把作者“老来勋业未就”,思家而不得归的矛盾复杂心境,委婉地表达出来。这两句貌似闲适,内里却跳动着作者的报国丹心。最后根据以上理解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再结合字义、句意具体分析即可。【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1.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2.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6、金就砺则利夕揽洲之宿莽泠然善也别有幽愁暗恨生拄杖无时夜叩门玉盘珍羞直万钱既往不咎俯冯夷之幽宫【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砺,揽,泠,幽,羞,咎。7、1.C2.①结尾描写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及交代其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的下落,既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感,也与上文形成照应。②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说明了它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烘托了人物彤象。③“我”照例对儿子讲这个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从而深化了主旨。3.①狼与战争一样,本来是残酷的,但小说中的瞎眼狼却因为父亲往常的关爱而给予回报,不仅咬住小狼的尾巴,不让其伤害父亲,还救了陷于困境中的父亲,并带父亲走出困境,呈现人与狼之间的和谐,体现了温馨。②父亲被敌人追击后又被狼追随,形势十分危急,但小说中父亲的镇定从容让人心安,父亲对狼满怀关爱让人温暖。在残酷的战争中彰显了人性与尊严,体现了温馨。③生死之间,环境恶劣,天气寒冷,但小说对雪花、篝火等的描绘充满了诗意美,呈现温馨的画面。【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贯穿全文内容,是小说的线索”分析错误,前面写父亲与敌人的周旋与战斗,跟“炖马靴”并无直接关系。故选C。2.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可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给读者的感受等角度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尾的作用,在掌握结尾的一般作用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作答。本文结尾是对结局等后续事件的一个交代,可以从艺术效果、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进行作答。结尾主要描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还在,被陈列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交代这个事件,可以使作者叙述的故事更具有真实感,也与上文所叙述的故事形成照应;二是父亲每年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我也给我的儿子讲炖马靴的故事。父亲每年都要讲一遍“炖马靴”的故事,可见这个故事对他很重要,烘托了父亲不忘革命传统的精神;我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才每年也给儿子讲这个故事,表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精神,有深化主旨的作用。3.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但一定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贴近文本,尊重文本。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的形式。此题要求探究战争中的温馨,即战争题材中表现出来的温情的一面。找出作品中残酷战争之外的人、景、物等进行分析即可。如文章中的“父亲”“狼”“雪花”“篝火”等等,概括出这些内容所蕴含的温情,如作品中的狼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父亲对狼的关怀之情,雪花、篝火的诗意美等。具体答题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来分析,不可随意臆造。【点睛】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8、1.C2.①“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人们认为小说主人公乔的一种心理疾病。②“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一种不顾个人利益和生死的忘我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3.①小说的前半部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则解释悬念,前后照应,使情节更紧凑。②通过写明人分别与乔和朋友尤的对话,引出主人公乔的事迹,使结构更巧妙,叙述更简洁集中。③明人与乔的对话直接描写主人公乔的形象,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侧面描写乔,使小说人物塑造的手法更灵活多样。④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乔是一个奇怪的病人,为后半部分突出乔的英雄形象作铺垫,产生先抑后扬的效果,有利于突出乔的英雄形象。【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错在“乔是一位重症心理疾病患者”这个地方。小说的描写如“手骨硬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目光扫视过去,不见一丝躲闪”等是为了显示乔是公安局侦查员的身份,小说中的乔是位英雄.不能把他理解成--位病人。从原文“远看像个病人,但近看……”这里有个转折,“但”字之后的描写,表现他其实不是病人。故选C。2.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品味其丰富内蕴的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这个句子不仅仅关涉到小说的题目,而且关涉到小说的情节、主旨,还在小说展开过程中反复出现。但题目设问的关键在“含义”,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其他的指向,问小说中某个句子的含义,答案一般涉及到表面意和深层意,而深层意一般涉及到小说的主旨。学生只要从这个角度思考就可以了。综合以上分析“看不见自己的影子”的表层意即:乔通过苦练之后,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忽略自己的影子等。深层意指的是乔最终忘掉自我的影子,不顾个人利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分析含义一定要学会从表层到深层角度去分析,并结合文本内容、主题、标题等分析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的能力。人物对话是小说要素人物刻画的关键之处。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往往彰显了人物思想的冲突和斗争,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凸显人物的品质,揭示主题等。题干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明人与乔的对话,而后半部分主要写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这样构思有何妙处?明人是搞创作的一个写作者,他先与主人公乔对话,而他与乔对话都是朋友尤引荐的。作为写作者当然要掌握第一手素材,而乔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开篇介绍他是一个特殊的“病人”,这样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明人作为串连两个人物的桥梁在全文中也起到了线索作用。乔是“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这是他的“病”,更是他伟大的人格写照。作者通过与乔的对话知道了乔的特点,更从朋友尤那里知道乔的英雄事迹,让乔的形象瞬间高大伟岸,原来他是公安侦查员,所以人物的对话描写缝合了故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更通过人物的对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礼赞英雄。【点睛】如何把握文学类作品的主旨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9、1.C2.“羊群”和“牧羊人”①文章线索,贯串全文,伴随作者探源全过程。②渲染沁河风物,营造荒凉现状。③与过去繁茂形成对比,引发反思。3.①河床干涸,心中着急。②过度开发,生态破坏,心中焦虑。③文明消逝,传承断绝,心中忧患。【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项的内容既有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也有对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赏析,此题C项“主要是为了点明沁河两岸的风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增添文章底蕴”表述有误,通读全文可知此处作者在第⑧段引用明代王徽的诗句更主要是引发读者进行古今沁河的对比反思。故选C。2.此题是对行文结构的考查,本文除了以“我”是观照沁河的一个角度之外,本文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从内容上来说这些景物构成了作者所见的独特风景;从结构上,“羊群”及“牧羊人”贯穿全文,这些构成了文章的线索。另外还可以从文章的主题这一角度考虑,答出深化主题,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即可。3.此题是对文章内容的考查。题干问“文章以‘急事’收束全文,作者为何而‘急’?”解答该题,考生首先要注意分析和“急”有关的文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温和而“急”,继而分析文句“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一句的含义,可以先分析表面义,分析时重点理解“水在水之外活着”“急事”等词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答出“作者为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沁河导致沁河断流的现状感到着急焦虑”“借此表达了对古代文明消逝的焦虑、哀叹及忧患”等内容,意思对即可。10、1.B2.D3.D4.(1)鲁迷国为双方交好派来使者,(我们)却派用他们与蒙古兵作战,(这样做会)丧失远方的人心,况且让人以为中原国家实力弱小。(2)于是(詹荣)奏请抽调士兵从事耕作,恢复他们的租傜,调拨大同一年买军马的经费用来买牛交给耕作的士兵。【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靖乱功”,是平叛有功的意思,是“进”的原因,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兵部右侍郎”,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参谋长职务,不需要断开,排除C项、D项。句意:詹荣先是因平叛有功,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又因为构筑边境关堡而破敌,多次被朝廷奖赏。后来又召回管理兵部事务,提升为左侍郎。兵部尚书赵廷瑞罢职,詹荣代理兵部尚书职权。故选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山南水北为‘阳’”错误,山北水南为“阴”;“指黑山的北面”错误,“黑山阳”意思是黑山的南面。故选D。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官至兵部尚书”错。结合“荣署部务奏行秋防十事。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帝怒,夺职闲住”分析可知,他只是代理过兵部事务,没正式任命。朝廷再次要詹荣代理兵部事务时,他却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而触怒了皇帝,说他“年老略有消沉”于文无据。故选D。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介词,表目的,为了;“好”,交好;“而”,连词,表转折;“之”,代词,指他们;“锋镝”,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本文代指作战打仗;“失”,丧失;“且”,况且;“中国”,古今异义词,中原国家。(2)“乃”,连词,于是;“佃作”,是偏正式合成词,意思是从事耕作;“复”,恢复;“其”,代词,他们;“移”,调拨;“市”,动词,买;“赋”,此处意译为交给;“之”,代词,指耕作的士兵。【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嘉靖五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的官职,担任过郎中。他到大同对粮饷、税收等进行督察。正赶上大同士兵发生叛乱,(叛军)杀死了总兵官李瑾。总督刘源清率领军队围住大同城,久攻不下。詹荣向来有智慧谋略,善于应变,叛乱的士兵在城中抢劫骚扰,没有人侵犯詹荣。城外围攻更加紧急,詹荣秘密约见都指挥纪振、游击将军戴濂、镇抚王宁,共同商量讨伐叛贼。(他)发觉叛军中的马升、杨麟二人没有谋反的想法,于是,表面上让王宁拿着官民状到总督刘源清的处所,替叛兵请求宽恕,而暗地里将詹荣的平叛计划告诉(总督刘源清),请求宽赦马升、杨麟的死罪,给他们三千金,让他们(从乱军中)招募敢死队员为朝廷效力。恰逢总督刘源清已被罢免,巡抚樊继祖答应了他。马升、杨麟于是结交心腹的人,擒获叛军首恶黄镇等九人,杀掉他们。詹荣于是打开城门,迎接巡抚樊继祖进城,又捕杀二十六人。(大同兵变全部平定),朝廷记下詹荣的功劳提拔他担任光禄寺少卿,又升迁为太常寺少卿。嘉靖二十二年,(詹荣)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国派遣的贡使九十多人滞留在甘州。总兵官杨信驱赶他们与蒙古军队作战,战死十分之一。詹荣上疏说:“鲁迷国为双方交好派来使者,我们却驱赶他们与蒙古兵作战,这样做会丧失远方的人心,况且让人以为中原国家实力弱小。”朝廷下诏免去了总兵官杨信的官职,用棺柩厚敛战死的鲁迷人送还鲁迷国。鲁迷国的人很受感动而心悦诚服。过了一年,因为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和睦,朝廷下诏让詹荣与赵锦交换任职。俺答汗数万骑兵入侵,詹荣和总兵官周尚文在黑山南麓打败了他们,敌寇又大举进犯中部地区,詹荣、周尚文以及总督翁万达在阳和严加防范,并派遣骑兵截击,杀伤很多敌兵,敌寇于是撤兵离去。代王府的奉国将军充灼抢掠扰民,詹荣奏闻朝廷,剥夺充灼的俸禄。充灼秘密勾结长城外的俺答小王子进犯大同。詹荣(将得到的情报)告诉总兵官周尚文,逮捕充灼等人,全都诛杀。詹荣认为大同没有险要地形抵御敌人,于是修筑大同东路边墙一百三十八里,筑城堡七座,报警台一百五十四座。又认为驻守边境应贮藏粮食,而靠近边境有弘赐诸堡三十一处,连绵横亘五百多里,把这些地方开辟整治出来都可以成为肥沃的田地,大约有几十万顷。于是詹荣奏请抽调士兵从事耕作,恢复他们的租傜,调拨大同一年买军马的经费用来买牛交给耕作的士兵;到了秋冬季就把他们聚集起来抵御敌寇。皇帝立即答应了。詹荣先是因平叛有功,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又因为构筑边境关堡而破敌,多次被朝廷奖赏。后来又召回管理兵部事务,提升为左侍郎。兵部尚书赵廷瑞罢职,詹荣代理兵部尚书职权,他上奏请求有关秋季防务的十件事。不久,翁万达进京担任尚书,遭逢母亲去世,詹荣又应当代理兵部事务,詹荣以生病为理由请求退休。皇帝大怒,将他撤职,赋闲在家。过了两年就去世了。11、1.C2.B3.C4.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5.(1)只是时代有盛衰兴亡,可是方法并不沿袭不变,(每个时代的诗文)各自穷尽它的变化,各自尽情表现它的意趣,才因此而可贵,原本不能以好坏来评定啊。(2)可是有人还是把太过直露作为他诗文的毛病,却不知感情跟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文字随着情感的产生而产生,只担心文字不能表达出感情,哪里有什么直露呢?【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C项,“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意思是“还不能避免矫饰雕琢和沿袭模仿的缺憾”,“恨”意思是“遗憾”。故选C。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都表修饰。A项,前者是助词,句中表停顿,后者是助词,句末祈使语气。C项,前者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助词,用在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义。D项,前者是代词,相当于“之”,后者相当于“然”,词尾,可译为“……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秦汉之人因学习《六经》而成就了秦汉之文”与原文不符,原文“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用假设语气,否定的这种做法。故选C。4.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本题中,从句式的角度来看,“故尝贫”“故尝病”“故多愁”三句结构一致,可以断出这几处;“故”意思是“所以”,前面都是说“尝贫”“尝病”“多愁”的原因,“百金到手”主谓宾俱全,可以断开,“沉湎嬉戏”是说“沉湎于游玩嬉戏”,“不知樽节”是说“不懂得节制”,前者是行为,后者的评价,可以断开,“贫复不任贫”和“病复不任病”的结构一致,可以断开。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唯”,只是;“升降”,盛衰兴亡;“沿”,沿袭;“极”,穷尽;“穷”,尽情表现;“原”,原本;“以”,用;“论”,评定。(2)中,“病”意动用法,以……为毛病;“曾”,却;“逐”,随着;“但”,只;“何露之有”宾语前置,有何露,有什么直露。【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