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课题《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论语》中关于“学”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下学上达”的思想内涵。2.探究《论语》中有关“好学”的章句,总结孔门学习方法,以助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前学习任务1.查找《论语》中与学习相关的章句,理解这些章句的基本意思。2.查找《论语》中与学习相关的成语,理解其意,并按照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分类。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你认为“学而篇”第一章居于《论语》开篇的意义是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任务二】《论语》中“好学”一词出现了16次。在理解下列关于“好学”的章句之意后,谈谈你对“好学”的理解。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⑵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⑶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⑷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⑸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我的理解是:【学习任务三】朗读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论语》中“学习方法”的认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6.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推荐的学习资源钱穆《论语新解》课后练习1.⑴将下面材料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⑵你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请提出明确的观点,并加以阐释。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2.结合《论语》,谈谈孔子是从哪些地方去体会学习之乐的。《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课题《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论语》中关于“诗”的章句,进而理解儒家的“诗教”传统。2. 理解孔子对《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从而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及美学原则,以提升审美能力。课前学习任务1.梳理《论语》中与“诗”相关的章句,并理解章句意思。2.请尽力写下你所知道的出自《诗经》的成语。3.请尽力写下你所知道的出自《诗经》的名句。4.《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六义”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赋:比:兴:风:雅:颂: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⑵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学习任务二】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2.请联系《论语》和《诗经》中的有关章句、篇目来具体解说《诗》可以“兴观群怨”的作用。兴:观:群:怨:【学习任务三】结合下面的章句,谈谈你对“思无邪”的认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推荐的学习资源程俊英《诗经译注》课后练习1.下面的两首诗被称为《诗经》讽刺文学中的“双璧”。但在表现主旨上又各不相同,各有侧重,请指出二者的区别。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①!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②?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③死?【注释】①止:举止。②俟:等待。③遄:马上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①女,莫我肯顾。逝②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③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④?【注释】①贯:养。②逝:发誓。③爰:才。④号:哭泣。《相鼠》侧重于。《硕鼠》侧重于。2.在下面横线上完成填空,以使上下文意思畅达,并解说理由。(100字左右)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导之习礼以,讽之读书以。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课题《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中“君子人格”的内涵。2. 对比《论语》中有关“君子”与“小人”的章句,探究成为君子的途径,以砥砺自我人格。3. 完成微写作《君子赞》,以此思考君子文化之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意义。课前学习任务1.查找《论语》中与君子相关的章句,理解这些章句的基本意思。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理解“君子”概念的变化。1.翻译下面的章句,理解“君子”的概念。☆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2.翻译下面的章句,并提炼出孔子所谈“君子”的标准。☆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学习任务二】思考:如何成为“君子”?1.从下列章句中提取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⑵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⑶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关键词:【类篇联系】2.翻译下列章句,并提取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翻译:☆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翻译:☆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翻译:☆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翻译:关键词:3.联系现实,思考如何理解“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为政》)我的思考是:4.如何成为君子,写下你的感悟吧。我的感悟是:【学习任务三】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查找《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对比的章句,翻译章句后,创制个性化的图表来展示二者的区别。【学习任务四】以“君子赞”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20—200字。推荐的学习资源《论语》中与“君子”相关的章句选读(选读版本为中华书局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P179《宪问篇14·42》,P140《颜渊篇12·4》,P68《雍也篇6·18》,P187《卫灵公篇15·18》,P159《子路篇13·23》,P160《子路13·26》,P87《述而篇7·37》,P226《子张篇19·9》,P198《季氏篇16·7》,P199《季氏篇16·10》,P187《卫灵公篇15·21》,P183《卫灵公篇15·7》,P145《颜渊篇12·16》,P140《颜渊篇12·5》,P230《子张篇19·21》课后练习1.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塑造君子人格?请结合现实,写下你的思考。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请写下你对于“君子之乐”的思考。《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课题《论语》十二章(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论语》中关于“仁”的章句,进而理解孔子所谈“仁”的深刻内涵。2. 探究如何“依于仁”,从而理解“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深意,以砥砺自我人格。3. 思考“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课前学习任务1.梳理《论语》中与“”相关的章句,并理解章句意思。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将下面翻译成现代汉语,思考:孔子为什么说“自爱”是“仁之至”?☆子曰: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知之至也。(1973年甘肃省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的汉简《论语》)我的思考:【学习任务二】请翻译下面的章句,思考:如何理解孝悌是“仁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我的思考:【学习任务三】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2.思考:为什么“忠恕”是“一以贯之”之道?【学习任务四】翻译下面的章句,思考:为什么“克己复礼”会“天下归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推荐的学习资源徐复观《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课后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说明孔子对弟子们的回答分别给予“士”“士君子”“明君子”不同评价的理由。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节选自《荀子·子道》)2.阅读下面的章句,思考:明白了“仁”的内涵,你是否也想践行仁之道?你会不会因“仁”的难以企及就望而却步呢?实现“仁”真的很难吗?☆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2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3学会自我保护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创新永无止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
- UTF-8‘’Brand KPIs for ready-made-food Aunt Bess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微量泵使用与护理
- 案例分析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2
- 收藏品质押借款合同
- 仓库租赁买卖合同样本
- 软件开发合同技术创新目标
- 《探求知识的互联互通》课件
- NBT47013涡流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 2024年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北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下册 单元测试卷
- 工会会计账务处理智能系统
-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5趋势性上调和下调基因分析6基因集功
- 程序文件流程培训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厂房租赁合同参考
- 讲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版
-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7400字(论文)】
- 五一劳动节假期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