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ǎ)”(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的长度约为20cm,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cm。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C.一名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0N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它们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两车所行驶的距离相等B.t1时刻甲车比乙车运动得快C.t1时刻甲车比乙车运动得慢 D.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3.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4.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朗读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5.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6.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7.关于黑板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板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B.用粉笔写字时,粉笔的密度在逐渐变小C.粉笔灰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黑板擦接触黑板的面积越大,擦黑板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乙=0.5×103kg/m3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的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重力方向相同D.物体放在斜面上,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质量为________g。12.如图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________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km。13.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美丽的小鸟是因为太阳光在小鸟身上发生_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1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15.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m处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16.小强想测量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________cm。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时,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_______________。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___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3。17.如图所示,在用扳手拧螺母时,往往要握住扳手的末端用力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螺母在拧紧时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下螺母时要按逆时针方向用力,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①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③量程为100克的天平。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1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0.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第21题8分,第22题18分,第23题6分,共32分)21.小明利用如图(a)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水平高度。小明按要求调好后,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为了能找到凸透镜成像时像的位置,需要对光屏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2)由于实验时间较长,烛焰的像即将超出光屏的上边缘,这时可以向上移动________(填“凸透镜”或“光屏”),再次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小明摘下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b)所示。拿走眼镜,需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戴的眼镜对光有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实验中,光屏相当于人眼睛构造中的______。22.小明在某地旅游时买了一个生肖挂件纪念品,下面是他测量这个挂件密度的实验过程。(1)测量前调节天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________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小明观察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则要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这时应将____________适当向右移动。天平调好后,取下系挂件的挂绳,仅将挂件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上放砝码,当天平恢复平衡时,右盘上所放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挂件的质量为________g。(2)用细铁丝钩住挂件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然后把细铁丝取出),安排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测量挂件的________,这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放入挂件前、后量筒的水面位置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则测量结果是________,测量中要求量筒中的水要“适量”,其“适量”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出这个挂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g/cm3。(4)在(3)中如果挂件用原来的粗挂绳系住一起放入量筒中进行测量,则最后计算得到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3.小明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1)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接触面上做________运动,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2)如果小明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他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实验。(3)小明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乙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第24题10分,第25题12分,共22分)24.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多少秒?(2)若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大桥所用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25.小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接触到一个铁球,测得它的质量为790g,体积为150cm3。请你帮他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计算判断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若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3)若将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铝,则整个“铁球”的重力为多大?(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g取10N/kg)

答案一、1.C2.D点拨:根据图像可知,0~t1时间内(不含t1时刻),每一时刻甲车的速度都小于乙车,则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由公式s=vt可知,甲车所行驶的距离小于乙车,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即甲、乙两车运动得一样快,故B、C错误,D正确。3.D4.A5.B6.A点拨:由图示知,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所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利用这一规律工作,故A正确;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则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故B错误;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要想光屏上的像变小,应让蜡烛远离透镜,故C错误;为了便于观察光屏上的像,应让光在光屏表面发生漫反射,则光屏的表面应较粗糙,故D错误。7.C8.D9.D点拨: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也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A不符合题意。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B不符合题意。甲和乙接触时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之间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不符合题意。乙由于受到甲的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D符合题意。10.A二、11.3.25;178.812.15;2.025点拨: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分钟,跑步时间:t=eq\f(2250步,150步/分钟)=15min=0.25h,由v=eq\f(s,t)得跑步距离:s=vt=8.10km/h×0.25h=2.025km。13.振动;音色;漫反射14.(1)直线(2)反射(3)折射15.不变;2点拨: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所以当小娇向平面镜移动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若她以1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两速度之和,即2m/s。16.2.50;中央刻度线;14;0.56×10317.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8.(1)形变(2)①;纸桥的质量不超过50g,纸桥的重力不超过0.5N,弹簧测力计操作方便,且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范围内量程越小,测量越精确三、19.解:如图所示。20.解:如图所示。四、21.(1)来回移动光屏(2)光屏(3)发散;视网膜22.(1)游码;平衡螺母;78.4(2)体积;等效替代法;32mL;水的体积能使挂件完全浸没且浸没后液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线(3)2.45(4)偏小23.(1)匀速直线(2)甲、丙(3)不可靠。没有控制两次实验压力大小不变五、24.解:(1)大桥的长度s桥=1.9km=1900m,火车通过路程s=s桥+s车=1900m+200m=2100m,根据v=eq\f(s,t),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eq\f(s,v)=eq\f(2100m,20m/s)=105s。(2)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t′=150s,则这列火车的速度:v′=eq\f(s,t′)=eq\f(2100m,150s)=14m/s。25.解:(1)铁的密度ρ铁=7.9×103kg/m3=7.9g/cm3,由ρ=eq\f(m,V)可得,质量为790g的铁的体积:V铁=eq\f(m铁,ρ铁)=eq\f(790g,7.9g/cm3)=100cm3,由于V铁<V球,所以铁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铁=150cm3-100cm3=50cm3。(3)空心部分注满铝,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铝的质量m铝=ρ铝V空=2.7g/cm3×50cm3=135g,则“铁球”的总质量m总=m铝+m铁=135g+790g=925g=0.925kg。“铁球”的重力为G总=m总g=0.925kg×10N/kg=9.25N。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产生了幻觉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C.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乘坐的汽车向后运动D.小明乘坐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4.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6.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千克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7.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水大B.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D.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0g8.小楠同学想用托盘天平测物理课本的质量,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9.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1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时,将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B上,加一个钩码,将弹簧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平衡力C.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D.若增大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12.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某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______________(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13.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小萌同学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经过12min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________km。14.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_____夹角放置。15.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16.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同种材料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________g。17.小明操控遥控器使电动遥控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遥控飞机相对于小明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调整遥控器,使飞机急转弯,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18.如图所示,两透镜焦距相同,且其中一个焦点F刚好重合,根据已知光线作出原先的入射光线和后来的折射光线。19.请画出图中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第20题16分,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38分)20.八年级的小华同学与同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____________的问题。(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2)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虚”或“实”)像。(3)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组的晓敏同学将玻璃板倾斜了一定角度,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0g;②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则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____g,密度ρ=________g/cm3。(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现要求更精确地测出牛奶密度,请你只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只写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面是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1)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测量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使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2)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发现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进行丙实验后,小明发现F3>F1,于是得出结论,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结论的方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他利用图甲的装置和钩码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下表的数据。压力F/N1234摩擦力f/N0.20.40.60.8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与压力_____。当物体A对木板表面的压力为8N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五、计算题(第23题9分,第24题10分,共19分)23.学校安全高于一切!现在学校多使用“长鼻子”校车(如图),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合校车12项安全标准。物理竞赛时,某学校的学生乘坐这种新型安全校车到18km外的另一考点参加考试,校车行驶了半小时后安全到达考点。(1)求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合多少米/秒?(2)《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乘坐校车最短需要多少分钟能够到达考场?24.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标志(27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7t的物体的重力)。(ρ砖=2×103kg/m3,g取10N/kg)(1)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汽车,装有10m3的砖,该载货汽车总重多少?(2)它能否通过这座桥?

答案一、1.C点拨:小明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说明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乘坐的汽车向后运动。故C正确。2.C3.B4.B点拨: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当u>2f、f<v<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故B正确。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没有像,故C错误。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成的像要远离凸透镜,故将光屏右移才可再次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5.C6.D7.B点拨: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像可知,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故C正确。甲物质的密度ρ甲=eq\f(m甲,V甲)=eq\f(25g,20cm3)=1.25g/cm3>ρ水,故A正确。由图像可知,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0g,故D正确。乙物质的密度ρ乙=eq\f(m乙,V乙)=eq\f(40g,50cm3)=0.8g/cm3<ρ水,故B错误。8.B9.D10.D二、11.0~10;不正确12.匀速直线运动;大于点拨:从图像可以看出,小关和小超家车的路程都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即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断定:小关和小超家的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图像数据,可以算出:小超家的车的速度是v=eq\f(s,t)=eq\f(20m,2s)=10m/s,小关家的车的速度是v′=eq\f(s,t′)=eq\f(20m,4s)=5m/s,因此可以断定: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13.信息;3.614.光的直线传播;反射;30°点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溪水中的“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与平面镜成像的道理相同;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入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图所示;此时入射角为eq\f(120°,2)=6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15.60°;30°16.2×103;40点拨:由图像知,当橡皮泥的质量为60g时,体积为30cm3,所以其密度为ρ=eq\f(m1,V1)=eq\f(60g,30cm3)=2g/cm3=2×103kg/m3;当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时,质量为m2=ρV2=2g/cm3×20cm3=40g。17.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三、18.解:如图所示。19.解:如图所示。四、20.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1)像与物的大小(2)不能;虚(3)不变(4)不能;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合理即可)21.(1)33;1.1(2)偏大(3)A.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牛奶的体积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22.(1)匀速直线(2)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不正确;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4)成正比;1.6五、23.解:(1)校车在送考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eq\f(s,t)=eq\f(18km,0.5h)=36km/h=10m/s。所以其平均速度为36km/h,合10m/s。(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乘坐校车最短需要的时间t1=eq\f(s,v1)=eq\f(18km,60km/h)=0.3h=18min。24.解:(1)根据ρ=eq\f(m,V)可得,砖的质量m砖=ρ砖V砖=2×103kg/m3×10m3=2×104kg,车的质量m车=5t=5×103kg,砖车的总质量m总=m砖+m车=2×104kg+5×103kg=2.5×104kg=25t,砖车的总重G总=m总g=2.5×104kg×10N/kg=2.5×105N。(2)因为m总=25t<27t,所以该车能通过这座桥。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一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B.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kg/m3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200m3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2.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卫星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可能是()A.太阳B.月球C.地面D.都可以3.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4.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5.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6.同学们估测了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所得的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A.2.5kgB.25kgC.250kgD.2500kg7.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8.小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9.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A.1%B.10%C.90%D.99%10.小杰有四双鞋子,鞋底由同种材料制成,鞋底花纹样式分别如图所示。他在同一路面行走时,穿着其中一双鞋子最容易打滑,这双鞋的鞋底样式是()1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72km/h,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A.24m/sB.25m/sC.26m/sD.51m/s1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B.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此实验中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当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h。14.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15.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可用来矫正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16.一杯牛奶有250mL,其质量为300g,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2=________N;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三、作图题(18题5分,19题4分,共9分)18.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在容器壁上点P、Q处出现光点,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9.如图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四、实验与探究题(20题5分,21题6分,22题4分,共15分)20.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小明爱动手爱思考。下面是他做的一些实验:(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并点燃,他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看上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小明想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他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②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g;③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2.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探究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王利在实验中发现要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很困难,改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在用力将木板向左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填“A”或“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3)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应选用第①组和第______组数据;比较第①组和第④组数据,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实验序号木块质量m/g接触面粗糙程度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N①200较粗糙2.000.40②200粗糙2.000.70③300较粗糙2.000.60④200较粗糙2.400.40五、综合应用题(23题9分,24题15分,共24分)23.临沂的沂河结冰后,冰面最大能承受800N的压力,则:(g取10N/kg)(1)一个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能否在冰面上玩耍?(2)如果能,他最多能提多少千克的重物?2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试求:(1)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的距离。(3)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一、1.C2.C3.D点拨:在水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大,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大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减小了,故D正确,A、B、C错误。4.C5.C6.C点拨: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a=10m,b=6m,h=3.5m,则教室的容积为V=abh=10m×6m×3.5m=210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kg/m3×210m3=270.9kg,故选C。7.B8.C点拨: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15cm,则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选C。9.C点拨:正方体泡沫钢中钢的体积V钢=eq\f(m,ρ钢)=eq\f(0.79kg,7.9×103kg/m3)=1×10-4m3=100cm3,正方体泡沫钢的体积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