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1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2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3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4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驳论文简介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批驳的方法⑴直接批驳①驳论点:抓住敌论点中的错误进行批驳②驳论据:指出敌论中论据的虚伪、错误而证明其论点的荒谬性。③驳论证: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驳倒对方的论点,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点不能从论据中推出。⑵间接批驳: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加入了WTO、申奥成功,紧接着又顺利举办了奥运盛会,神五、神六、神七的顺利升空,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中国正在强大。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和自信。可你知道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吗?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欺侮,尤其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了失败的阴影,有人甚至感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在这悲观、绝望声中,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一切,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抛出了双方观点,如何辩驳,下边我们就进行研讨。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给下列生字注音:

搽()玄()虚省()悟脂()粉自欺欺人渺()茫脊()梁前仆后继诓()骗

cháuánǐnghīqīmiǎojǐpūuāng2、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初中已学鲁迅先生的作品: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散文诗《雪》《风筝》小说《社戏》《故乡》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鲁迅3、作品背景1931年以前,中国的统治者总是自夸地大物博。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三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寄希望于国联,希望国联能赶走日本,国联却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权益。1934年7月,蒋介石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叫嚣:“日本的军事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充足,三天之内就可以占领中国所有沿江沿海。”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适逢国民党政府要员戴季陶打着“为国消灾”的旗号在杭州灵隐寺大肆烧香拜佛。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却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3、文章是如何驳论证的?☆3、如何找批驳的“突破口”(齐读3~5段)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突破口是信“地”信“物”是“他信”是“自欺”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驳论证)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自信力4、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起讽刺否定的作用。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6、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面立论,间接反驳敌论点。这一类人们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7、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间接反驳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不求名利,埋头苦干,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毕升、李时珍、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拼命硬干的人——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民族英雄:陈胜、岳飞、文天祥为民请命的人——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和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杜甫、白居易、范仲淹舍身求法的人——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玄奘、法显8、“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注解举例。

请仿照下边的句式各写一句话。中国有像大禹这样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9、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10、“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11、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口号。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1933年3月,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震惊中外。中共领导工农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抗日火种(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2、鲁迅先生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他们有何特点?乐观爱国前仆后继的战斗先生写作本文赞扬英勇抗敌的中国人民,极大地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理解主旨13、“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民本思想。小结: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反驳的?是按逐层推进的顺序反驳的。四、揣摩语言,体味深义: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D、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E、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广大人民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D、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E、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所有的中国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教师寄语当今的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日益飙升,站在中国21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是否感受到沉重的历史使命?让我永远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教训,做一个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结构图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㈠论敌的论点、论据①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②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㈡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㈢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有确信,不自欺前赴后继的战斗脊梁㈣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今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夸夸我们今天“中国的脊梁”:他们是……历史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国的脊梁”?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作出决定,接纳中国加入WTO,历经15年的奋争与期待,中国终昂首跨入WTO大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2002年,中国上海市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