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 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 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 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 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 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考前辅导:小说类文本阅读反套路技巧与练习题汇编

研究真题,探寻规律

[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

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

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

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

[2022年新高考∏卷《到橘子林去》】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

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

[2021年新高考∏卷《放猖》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

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6分)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

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6分)

[2021新高考I卷《石门阵》】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

法有什么效果?(4分)

【小说的这一类与这一篇】

这一类:“这一类”涉及情节(三大题型)、人物(三大题型)、环境(三大题型)、主题及标

题,我们可以再回归教材(关联教材),借助经典,掌握“这一类”。小说体裁的基本知识+

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这一篇:借助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读懂一篇全新的小说,发现这一篇小说有别于其他

小说的特色。

回归教材,借助经典,吃透这一类

1.《祝福》: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标题含义和作用、肖像描写、次要人物作用;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明暗双线结构、自然环境描写、伏笔与铺垫、人物心理变

化;

3.《装在套子里的人》:漫画式夸张笔法、比喻与象征。

4.《荷花淀》环境描写作用,淡化情节,对话作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

题),

第1页共18页

5.《老人与海(节选)》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哲理和象征意味,内心独白的

创作手法。

6.《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自传性质及叙事视角,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写作主题。

7.《变形记》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荒诞手法、象征意义,双重视

角。

这一篇

“这一篇”在这里指需要借助“这一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读懂一篇全新的小

说,发现“这一篇”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的特色。“反套路”既是为了防止考生押题、套路

答题,更是为了让考生能真正读懂文本,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为了向新高考过

渡,“这一篇”的命题侧重学科认知情境下的定向文本特征鉴赏。“这一篇”特色,涉及小

说的真实性、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荒诞性等;这些文学专业术语屡屡出现在高考及地

方模拟试题中,但考生对这些术语是陌生的,因为高中语文教材里不经常出现。所以,必须

结合模拟试题加深对这些文本特征术语的理解。

汰化十吉

JrFr宝*伊J也ɪ

(2019-

布卜力

仝E卷I

/J、/公口今幽)

UZ即在

布E加工的IlA

网也X

义辛≡½

(2020-

空(木塔),

仝国*

丛玲文

1^53pξOEWf

本中我

/B止⅛f]

这一类:情节结构相关知识

情节脉络: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叙事方式(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叙述人称(视角):一、二、三人称

构思特色:线索(明线、暗线、双线结构)、伏笔、铺垫、结尾(留白式、突转式、情

境式)、组织推动情节(对话推动、叙事核心)

情节设置的作用:自身作用、对人物、对主题、艺术效果

第2页共18页

这一类:人物形象相关知识

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分析:外在特征(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品质(心理

状态、精神品质等)

人物塑造方法:

直接描写:肖像、动作、心理、神态、个性化语言、细节

间接表现:他人介绍评价、对比映衬、环境烘托

次要人物作用:对情节、对主人公、对主题

这一类:环境描写相关知识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特点分析:时间、地点、人物。

环境手法分析:(I)技巧角度工笔与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

合,色彩渲染等

(2)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等

(3)写景角度感觉角度,观察角度,写景顺序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自身作用、对情节、对人物、对主题

这一类:标题相关知识

标题的意蕴: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象征,寄托某种情感)

标题的作用

[-fʌ[1弋HC一牝门勺''jFH乂寸公亘戈:ΦM三不”]

Γ"型疗】Γ孑畀5八S江]7~⅛½XnE-QIUJ彳奉J空]

-[χ-f<ʃ/s]—[矢:彳W7⅞E∙ι匚军々fa门⅞Γ∣∣孑r⅛w、―JtUJ果工、丸迳号)

4>J‹

f-------------1r4并巨包于KU]

Γ1<J

彳冬----------L~[仙笏善*r孑今]

JIJ

—[U工存个:江白勺学坛y<]

痴lh⅛∙如〒品贞/∙yI人7木ΛV∖/Γ½∙∣F麦沃

,z⅛k2i矣K门勺L矣二、々,但

~~〔承灰击号工C门勺^Iʌj⅜⅛;

这一类:主旨相关知识

第3页共18页

虚构性与真实性

虚构是小说的核心技法。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

谬。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

世界,它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那个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

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小说即便写

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

科学性与文学性

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所谓科学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容、题材与科学问题有关;二是以

科学事实和预见为基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所谓文学性:一是指有较强的文学思维,如注重场景设计、想象奇幻;

二是指运用众多的文学技巧、方法,如精巧的构思、出彩的叙事、精彩的描写等;

三是指表达目的不只是表述科学原理发现等,更是表达科学幻想背后的人情、人文、文

化和文明,如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等。

真实性与文学性

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无论它有多少种类,其特征都是建立在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一基础

之上的。

文学的真实、小说的真实不只是生活的真实,更是加工、提炼过的艺术真实。

小说的文学性是指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等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来

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尽管这个说法不一定人人都同意,但“文学性”的基本因素还是公认

的,如虚构的形象、语言、结构、技巧、手法等一些形式要素。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物性格淡化。淡化人物的典型性,简单地勾画人物,呈现人物本真的单一原貌,多

是扁平、单纯的人物,而且i般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

将人物融入小说所描写的环境、渲染的氛围中。

②故事情节淡化。非线性情节、非冲突情节是其主要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情节简单、

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也缺少戏剧性冲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的、散化的小

说叙事笔法,是众多的自然环境、生活片段的描写。

第4页共18页

③时代背景淡化。多表现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的客

观再现,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

④散文特征凸显。意境美、情调美、语言美。注重意境的营造,场景描写诗情画意;注

重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特有情绪;语言或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

反套路:恰恰是这一篇的特色

[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

±,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

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

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分析。(6分)

[2022年新高考∏卷《到橘子林去》】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

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

反套路题型展示

1.(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

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6分)

①文体特点:文本一是小说,具有虚构性/艺术性;文本二是纪实文学,具有真实性。

②情节方面:文本一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叙事过程较具体;文本二叙事情节简约。

③人物塑造方面/手法方面:文本一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塑造老胡的形象;文本二通

过回忆录结合采访的形式真实记录陈毅的经历。

④环境方面:文本一有较为细致的环境描写;文本二缺少环境的烘托渲染。

⑤语言方面:文本一重描写,语言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文本二叙事平实,语言简洁。

2.(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

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

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效果上:将渔夫由义士改成普通人削弱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性、文

学性。

②人物上:心境平坦的渔夫与在仇恨中挣扎的伍子胥形成对比,凸显了伍子胥的内心冲

突,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③主题上:把渔夫改成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示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凸显出人

情温暖。

第5页共18页

3.(2023临门押题冲刺卷)(汪曾祺《鉴赏家》)文本二汪曾祺说'’小说是谈生活,不

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作者这一小说的创作主张。

(6分)

①《鉴赏家》不以故事、矛盾为中心,没有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打破了传统

小说的局限,因此不是编故事:

②《鉴赏家》中叶三的鉴赏力是生活的赐予,叶三和季陶民的交往也是生活中质朴人情

的体现,体现了扎根于生活的创作态度;

③《鉴赏家》没有复杂的语言技巧,用最质朴的文字来传达人间真挚的情感。(扣着“是

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结合文本一作答,每点2分)

4.(2023年长沙一中月考)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称赞这篇小说“虽为小世界,却多见纯真”,

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关于“小世界”:作者选取平凡人物身上的细小事件进行描写,情节简单,没有大起大

落,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2分)

关于“纯真”:

①人物形象纯真:“我的朋友”年过六旬,却“仍是个孩子”,单纯、害羞,物质贫困

但热爱生活,如孩童般纯真快乐。

②人物关系纯真:人和人平等对待,如核桃“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赠送蛋糕无论

是总统还是磨刀人,一视同仁,而对方同样寄信答谢,没有世故功利之心。

③主题体现纯真:展现贫寒生活中相互慰藉的温情,赞扬人物坚韧乐观品格,歌颂善良

美好人性。

④叙述角度(腔调)纯真: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人物,用孩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

童年纯真、温暖、感人的一面。

⑤语言纯真:克制中又有细腻深情,真挚不做作。(关于“纯真”任意答出三点即可给

4分)

反套路挑战

1、消解模式,细化切入口,侧重具体内容分析

2、强化内容理解,淡化技巧赏析:倒逼回归文本,真读、真懂

3、避开热点,不拒冷门;全面考察,深度鉴赏

4、增强试题开放性;引导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5、整本书节选,横向关联;掺入课本、生活等灵活因素,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

(-)“反套路”答题策略

1、尊重文本,真阅读

第6页共18页

2、尊重题面,能变通

3、尊重套路,不依赖

4、尊重直觉,要贴切

5、尊重教材,会迁移

(二)〃反套路"答题方法

以主题为中心组合答题法

小说的三要素及各种手法的运用,最终是为主题服务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答小说的

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答题时结合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六个要素,

终极目的指向主题。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小说阅读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把这种思维方

法简单的叫“6+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要素组合相对灵活。可以有以下组合:

(1)“2+1”组合:人物+情节-主题

(2)“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一主题

(3)“4+1”组合:情节+人物+环境+手法(效果)一主题

(4)“5+1”组合、“6+1”组合等多种组合模式。

这种“6+1”答题法的思维核心是抓住小说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读者)的

联系,是一种联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6+1”答题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与方

向,绝不可以成为答题模式,使答案机械化。近年来,命题者为了反对答题模式化,在题干

的限定上下了不少功夫。如2017年江苏卷第15题: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

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若该题为:小狗奎尼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那么考生就

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答题。但是由于命题限定为“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这

就只能从“人物”这一角度去答题,而且必须答得具体。这是一个反对答题模式化的很好的

例子。可是,即便如此,也仍然可以借助“情节”和“人物”两个概念来答题:小狗奎尼出

现在小说几处情节中,分别“映衬”了“我们”和“她”怎样的心理与性格。因此,我们既

要让“6+1”答题法成为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化为思考、答题的血脉,又要因题而异,灵活

使用。

小说阅读一直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较多的题型,在近年的高考题中,主要考查“这一

类”,但近几年反押题反套路思路明显,“反套路”恰恰是“这一篇”的特色。

【小说的反套路题型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如意楼和得意楼(节选)

汪曾祺

第7页共18页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

楼。如意楼的老板姓胡,人称胡二老板或胡老二;得意楼的老板姓吴,人称吴老板或吴老二。

上茶馆并不是专为喝茶。茶当然是要喝的,但主要是去吃点心。茶馆又是人们交际应酬的场

所。我们那个县里茶馆的点心不如扬州富春那样的齐全,但是品目也不少。计有:包子。这

是主要的。包子是肉馅的(不像北方的包子往往掺了白菜或韭菜)。到了秋天,螃蟹下来的时

候,则在包子嘴上加一撮蟹肉,谓之“加蟹”。我们那里的包子是不收口的。捏了褶子,留

一个小圆洞,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加蟹”包子每一个的口上都可以看到一块通红的蟹黄,

油汪汪的,逗引人们的食欲。野鸭肥壮时,有几家大茶馆卖野鸭馅的包子,一般茶馆没有。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心,否则烫

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外,另加笋钱。烧

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烂,菜叶菜梗,

都已溶化,略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用为馅。这种烧麦蒸熟

后皮子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碧绿的馅,故又谓之翡翠烧麦。千层油糕。糖油蝴蝶

花卷。蜂糖糕。开花馒头。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

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勉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

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然后,切下一小

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

己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

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他是学过

这行手艺的,是城里最大的茶馆小蓬莱出身)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

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

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地登上了楼梯。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

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耍手艺的。他穿

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

些年正走旺字。“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

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

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

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账桌边写账,一一其实茶馆是没有

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一位。”这

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

着眉头想心事。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茶馆改酒

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

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

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

第8页共18页

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橱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

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

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一一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

腰里。他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

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

不走运呢?(有删改)

文本二:小说的散文化(节选)

汪曾祺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有些作者有意用“日记”“文札”来

作为文集的标题,有些完全不能称为小说的东西,则命之为“小品”。鲁迅的《故乡》写得

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么?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散文的《朝花夕拾》里,而是

收在小说集里的。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

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是一部很奇怪的长篇小说。它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

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大理解,

也不大理会典型论。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散

文化小说的人像往往轻轻几笔,神全气足。《世说新语》,堪称范本。有些作者好像完全不

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

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的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介绍两家茶馆和茶馆美食,茶点描述色香味俱全,读来令人满口生津,再引

出两个茶馆老板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来介绍茶馆点心,先不吝笔墨,详细描述包子、蒸饺、烧麦,

再极精练地点出千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等。

C.胡老板“这些年正走旺字”,生意红火,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文章以

“如意楼和得意楼”为题,暗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

D.近在咫尺的两家茶馆,精致诱人的点心,行事迥异的老板,平淡的叙述中隐藏着作

者的情感和观点,文章风格淡中有味,飘而不散。

答案∙C解析“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错误。两家茶馆的生意截然相反不是

因为运气的好坏,而是因为两个老板待客方式的不同。吴老板不如胡老板勤快,有精神,所

以生意暗淡。小说借两个老板开茶馆不同的结局表达了“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

精气神”的主题。

8.下列与文本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回忆了过去美好的生活,都表现了现在故乡

人情的冷漠与隔膜,带有散文的特点。

第9页共18页

B.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有《边城》和《长河》。与《边城》不同的是,《长河》以抒

情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C.《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笔墨不多,往往用寥寥数笔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气质

风度,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

D.苏轼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说写作贵在自然流畅,当行则行,

当止则止。《赤壁赋》就体现了这种文风。

答案:D解析A项《社戏》没有表现“现在故乡人情的冷漠与隔膜”。B项《边城》和

《长河》一样,都是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C项“所以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错。根据原文,散文化小说的人物往往没有深刻

丰厚的内涵,不是典型人物。而选项说因为塑造人物的方法简略,所以人物不够典型,因果

关系错误,也曲解了文意。

9.角度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6

分)

答案(I)对比:①肖像(外貌)的对比。胡老二矮胖,穿短衣;吴老二细高,穿长衫。②

动作语言的对比。如同样是招呼客人,胡老二“欠起屁股”、说“您”,显得真诚、随和;

吴老二“起身为礼”、说“楼上请”并吆喝,显得生分、傲慢。③经营方式的对比。胡老二

做生意亲力亲为,吴老二则管账不管事。④经营状况的对比。如意楼生意很好,店里高朋满

座;得意楼生意暗淡,茶客不多。⑤名实的对比。“如意楼”,名“如意”,生意如意;“得

意楼",名“得意”,生意不得意。

(2)作用:①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胡老二的精神、勤勉、认真、

谦虚和吴老二的萎靡、多虑、拖沓、傲慢;②对比中引起读者对两个茶馆命运的关注,进而

去思考出现这一盛一衰局面的原因。

模拟训练(40分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烧火工

刘慈欣

萨沙站在极东岛上看着帆船在海天连线处消失,知道自己被扔在世界尽头了。

一个细高的老头,干瘦黝黑,像一段从煤层中挖出来的枯树根,精疲力尽地坐在地上,

靠着小矿车车轮,喘息着。

“我来找你,我来求你。”萨沙说,他不用问这人是谁,肯定是他要找的,极东岛上只

住着这一个人。

“我有什么好求的,一个烧火的,一辈子吃苦受累的命。”老人摆摆手说。

“人们说你能让得绝症的人活下去。”

第IO页共18页

“我自己都活不了多久了,老了。”烧火工长叹一声。

“你有一本大书,能从里面查出每个人的星星在什么地方,你还能登上天,把出毛病的

星星修好。”

“你病了?我爱的女孩病了,绝症。如果你修好她的星星,我为你做什么都行,我

为你去死都行!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死在这岛上,没有她我活不下去。”

“这就是爱了?”老烧火工抬头看看萨沙,老眼发散的目光费力地聚焦在他脸上,略带

嘲讽地笑着,但似乎对他有了些兴趣。萨沙没再说话,默默地跪在烧火工旁边。“你不用去

死,接我的班吧。”

“好的,我接您的班,在这岛上当一辈子烧火工!”

老烧火工不动声色地看了萨沙一会儿,突然摇着头笑了起来:“呵呵呵,以前来的那些

人也都这么说,等我把他们让我修的那些星星修好,他们都走了。”

“我不会走的,我会接您的班,我发誓!”

烧火工吃力地站起身,捶着腰说:“那就试试吧,我只能每次都试试,我还能有什么别

的选择?”

首先要造火药,用硝、硫磺和炭配制。硝和硫磺都能从矿井中采到,岛上却没有烧木炭

的树木,烧火工用鲸骨代替。烧火工干得磨磨蹭蹭漫不经心,萨沙心急如焚,他催烧火工快

些,因为在大洋那边遥远的大陆上,在家乡的小镇中,冰儿的病正在一天天加重。

“快有什么用,”烧火工指指天空不耐烦地说,“离上弦月出来还有好几天呢,没有上

弦月,怎么登天?”这些天烧火工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他的活儿包括采煤、

猎鲸和炼鲸油。萨沙帮着干,发现烧火工的工作极其繁重,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每天

都累得精疲力尽。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烧火,每天的烧火时间是凌晨,这时萨沙都睡得很死,

烧火工没带他去过。只是有一两次,在后半夜最黑暗的时刻,萨沙在睡意朦胧中隐约知道烧

火工驾着小帆船出海了,他回来时太阳已高高升出海面。

上弦月终于出现了,细弯的月牙与上方的两颗星星组成了一个银色的笑脸。烧火工说他

们必须尽快登天,等月牙盈起来后就不好用了

终于,萨沙伸手可以触到月面了,他以前以为月亮是坚硬光滑的,像一大块发出银光的

玉石,这时惊奇地发现月面很柔软,他想,月亮不断地盈亏,当然不可能很坚硬。月面摸上

去细腻光滑,像冰儿的肌肤,这让萨沙心里一动。

“你那个女孩的全名叫什么来着?”烧火工问道,同时翻开了那本大书,大书除目录外

的每一页都是星图,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星座,萨沙完全看不懂,但烧火工只扫了两眼,就

确定了他们要去的方位。星星不时碰到航行中的月亮上,发出悠扬清脆的叮铃声。月牙行驶

了两个多小时,烧火工停止了划桨,拿起大书,把那一页的星座模样与周围的对照,然后宣

布他们到了。

第11页共18页

“我们来的不晚,她还活着,星星上落了灰尘,擦擦就行了。”

烧火工拿出一块柔软的海绵,老人很细心,还带来一小瓶清水,撒了一些到海绵上,然

后递给萨沙。萨沙仔细地擦拭着冰儿的星星,随着灰尘的拭去,星星迅速亮了起来并开始闪

烁,萨沙沐浴在她的银光中。“你放心,那女孩的病明天就会好的。”烧火工说着操起了帆

桨,“该回去了,还有活儿要干,误了烧火可是大事。”以后的日子里,萨沙只有等待,等

待从大洋那边传来冰儿的消息。他每天都帮烧火工干活,他们一起猎鲸、采煤和炼鲸油,但

烧火工仍然一次也没有带萨沙去烧火。

四十天后,终于有一艘帆船经过极东岛,舰长给萨沙捎来了一封信,那信像小太阳一样

使萨沙的世界由阴转晴,那是冰儿的信,说她的病在一夜间突然就好了,以后虚弱了一段时

间就完全恢复健康,她盼着他回去。烧火工疲惫地坐在旁边铁锈色的岛岩上,他已经猜到了

信的内容,无力地对萨沙挥挥手:“走吧,回去吧,我知道会这样的,以前都这样。”

“不,我发过誓,我要接你的班。”萨沙说,小心地把信叠好装起来,“我是个守信的

人。”

“不不,这和信用没关系,”老烧火工脸上现出神秘的庄重,“你懂得爱。”

“孩子,今天后半夜里我带你去烧火。”

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在后半夜微弱的星光下,烧火工和萨沙把两大木桶鲸油搬到小船上,

然后扬帆出海。海面上一片黑暗,只能看到浪沫的白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烧火的时间是不同的。每天一定要准时烧火,不要早也不要

晚,否则会乱了时令的。”烧火工说。

海面上出现了一座黑色的小岛,借着海空的背景,萨沙看出岛的形状是一个弧形,那弧

形十分完美,像一口倒扣的大锅,萨沙当然知道这只是一个巨球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不用

问了,他知道这就是太阳。他们把两桶油均匀地撒在太阳表面,沉默地站在这熄灭的太阳上,

海风中充满了鲸油的味道,远处的海面上,小船上的火炬仍在燃烧,脚下的太阳漆黑一片,

像夜的精华。

“烧火的时间到了。”烧火工说,带着萨沙走下太阳,登上小船。烧火工从船上取下燃

烧的火炬,犹豫了一下,把火炬递给萨沙,萨沙把火炬扔向太阳,火炬在空中翻滚着,火焰

在海风中呜呜作响,然后落在那漆黑的表面上,点燃了鲸油,黑色球面上腾起一片蓝色的火

焰。

天空由漆黑变成瓦蓝,白云变成金色的朝霞,周围的一切在朝阳中清晰起来:大海,还

有远处的极东岛。小船划到了安全的距离,烧火工指着初升太阳说:“它升到高空,被那里

的强风向西吹,到西边后风小了,太阳就降到海里,被水浸灭了,然后被海下的暗流带向东

方,凌晨时到达这里并浮起来,我们再点燃它。这就是烧火工的工作,要有贡任心,不能出

差错,每天凌晨如果我们不烧火,黑夜就不会结束。”

第12页共18页

太阳越升越高,世界从黑夜中复苏,海面上有飞鱼腾起,一群雪白的海鸥向日出的地方

飞去……

萨沙,年轻的烧火工,伸出双手抚弄着阳光。让他最感欣慰的是,这阳光也有冰儿一份。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老烧火工登上星空,修好冰儿的星星,以此来治好冰儿的绝症。这些饱含幻

想的设定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不由对作者笔下的世界产生好奇。

B.星空的景象在作者描绘下呈现出瑰丽又奇幻的特征,同时也让小说展现出极强的画

面感,能够让读者阅读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C.登天需要使用火药,火药需要硫磺、硝及碳来配制,这些细节把现实世界的元素融

合到科幻想象中,展现出严谨的叙事风格,彰显了作者非凡的创作能力。

D.在《烧火工》中,作者以温和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性美与温情的世界,小说

在充满温情的基调中,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不由令人展开遐想。

7.小说中多次写到太阳,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烧火工》中的太阳并没有像其它幻想小说里写的带来世界性的灾难,而是呈现出

一种平静温和的特征,这与《烧火工》整体的叙事风格保持一致。

B.小说快结束时,交待了烧火工的工作是点燃熄灭的太阳,为世界带来光明。其实关

于烧火工的工作内容,之前有多处伏笔。

C.“太阳”有深刻的意味,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日复一日地按时升起的太阳,

象征了烧火工代代相传的坚韧意志与精神。

D.小说结尾有关朝阳的描写,极具色彩感,画面壮丽,富于震撼效果,有力地烘托了

烧火工工作的伟大不平凡。

8.通过作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人性美。试结

合老烧火工的形象加以分析。(5分)

9.作家所处的大环境下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是幻想文学社会文化价值发挥的主

要依据:幻想文学中,家国关怀、人类关怀等价值观往往是特别强调的内容。《烧火工》这

部幻想小说重点讴歌了少年萨沙爱的升华,强调了关怀精神,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甄家贾家梁有劳

贾家面馆出了人命,轰动了青阳城。

汉江边青阳县青阳镇码头西街,南北相向,有两家饭馆。街南是贾家面馆。老板贾甫仁,

生得粗壮魁梧,肤黑竖眉,看着有些怯人。他靠着祖传的打卤面手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每当卤子出锅,那味儿便飘得一江半城的香。

第13页共18页

贾甫仁人长得粗壮,却心细如发。但凡客人来店,唱迎唱送,招呼备至。那面条碗大汤

宽量足。卤子有七八种,如红烧肉卤、排骨肉卤、炸酱肉卤、肥肠肉卤、西红柿鸡蛋卤、韭

菜鸡蛋卤、洋芋芹菜卤等,任由食客自取。五个铜板一碗,赚些蝇头小利。一到饭时,肥爷

阔少,贵妇小姐,凡人苦力,官家学子奔着味儿竞相而来,厅堂满座。遇有钱紧者或乞讨者,

则赊账赠食。贾家面馆,在十里八乡口口相传,名气很大。

街北有家酒馆,经营川湘菜品,号真味酒家。老板甄兹善,生得白皮嫩肉,书生模样,

说话微笑在先,一脸殷勤。开业之日,锣鼓齐鸣,鞭炮震天。镇上权贵,名流商贾,携妻带

子,揖手相贺,鱼贯而入,分大堂雅间坐了。所聘高厨拿出看家手艺,鸡鸭鱼肉,烧炖蒸煮,

煎炒烹炸,红白黑黄青绿紫,八凉八热十六道菜,味正量足。再配上西凤老酒,把来客伺候

得脑晕肚圆,扯着嗓子叫好。

时光如梭,一晃半年,这个真味酒家食客渐稀。为什么?听说菜品量少味淡,饭碗也由

大变小了。飘老板本意为省菜赚钱,菜是省出来了,客人也省得没几个了。甄老板坐在店里,

瞅着对面贾家面馆红红火火的生意,心火烧到嗓子眼儿。一段时日后,计上心来。他给掌堂

师傅说,老家有事,回去两天,把店儿看好。

时值农历三月三,镇上闹城隍庙会。水上来的,陆上走的,摩肩接踵地赶会。赶会的人

多,吃饭的人就多。贾家面馆门脸儿小食客多,吃碗面还得等位儿,忙得店里一干人等晕头

转向。就在这当口儿,突然有人喊肚子疼,紧接着,众食客皆喊肚子疼,还有人上吐下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场面吓坏了贾甫仁,他一下瘫倒在地。慌乱中店小二看见一年轻人

没事儿人一样从店门里出去了。有人告了官,说贾家面馆图财害命。县太爷差两衙役拘了贾

甫仁。贾甫仁回头朝柜台上喊:“别管我,快找郎中救人!"家人急寻郎中施救,仍有两人不

治而亡。

县太爷三审贾甫仁,贾甫仁否认投毒,直呼冤枉。县太爷思忖,依贾家平日做事口碑,

不可能自毁其名;报案人甄三儿……未经检验•,他一口咬定众食客是中毒!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县太爷告知甄三儿,不得远离,委人监视客栈住宿,随时听招作质证。便与师爷商量

解案之法。

次日,县太爷命衙役鸣锣巡街,招呼四方,在城内大街小巷贴出布告:青阳镇贾家面馆,

投毒于卤,致多人中毒,两人死于非命,罪大恶极。店主贾甫仁主担其罪,予处以极刑。拟

明日午时三刻,于南门外小坝行刑!师爷暗中布下眼线,于布告前观色闻声,以察端倪。众

人为贾家打抱不平,仅有一白脸嫩面之人笑而离去。县太爷闻报,说:“知晓了

次日午时,贾甫仁被押赴刑场,一路高喊冤枉。县太爷和师爷观行刑台下众人颜色,皆

神态惊恐严肃,唯甄兹善与甄三儿喜形于色,正私下嘀咕。甄兹善将一小包物什交予甄三儿,

又附耳低语几句,甄三儿离去。师爷报县太爷,甄三儿要逃!县太爷点头。午时三刻即到,

县太爷宣布行刑。刽子手举刀瞬间,围观百姓齐刷刷跪于台前,为贾甫仁求情,唯甄兹善独

立于众人之中,左张右望。县太爷有令:“把那个站立之人押上前来!“飘兹善吓得面如土色,

第14页共18页

嘴却死硬:“抓人为何?''县太爷大怒:”好一个甄兹善,妄得你爹起名!来人!把证人带上

来!“衙役押上甄三儿。县太爷问:“你可知罪?'‘甄三儿:”小的知罪,望老爸宽恕。”并递

上一包碎银。妖兹善见状,跪求县太爷饶命。县太爷大喝一声:“还不快如实招来!”

甄兹善知难逃其罪,如实招道:“小的财迷心窍,饭菜偷工减料,以谋大利。哪知越短

斤少两,食客越少,生意越不景气。看贾家面馆生意火爆,心生妒忌,遂去汉阳,购得巴豆

油一瓶,回老家指使本家侄子来青阳,乘人流拥挤,伺机将巴豆油撒入贾家卤盆,造成食客

中毒,毁其名声。原想本家侄子无人识得,报案得手即离青阳回乡,谁知却被县太爷老爷识

破留做质证。小的糊涂,犯下大罪,万望老爷饶命!”

围观百姓齐喊:“杀了他,杀了他!”县太爷“啪”地一拍桌子,厉声道:“投毒者甄三儿,

服苦役十五年。甄兹善,设毒杀人,其恶不赦,立斩!家财充公,以济受害之民。被告贾甫

仁,遭人陷害,无罪释放!”

刽子手刀起头落,县太爷突然摘下顶戴,褪下衣袍,面对苍天叹道:”皇天在上,责在

下治理一隅。本官不才,治理无方,出此败类,有负民望,辞官去也!”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家面馆与甄家酒馆的地理位置不同,一处街南,一在街北,两家生意先前都很好,

都赢得了顾客的称赞。

B.甄兹善说“老家有事,回去两天”,原来先是到汉阳购买了一瓶巴豆油,再回老家叫

本家侄子来投毒.

C.甄兹善与甄三儿钻进县太爷与师爷所设妙计中,罪行暴露,县太爷这才相信贾甫仁

的确被冤枉了,将其无罪释放。

D.小说人名姓氏饱含深意,反用《红楼梦》中“贾是假,甄是真”之喻义:贾甫仁为真,

甄兹善为假。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点出“贾家面馆出了人命,轰动了青阳城“,既能自然引出下文,又设置了

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对比了贾家与甄家半年间的经营之道的变化,前者一如既往,后者日渐量少味

淡,侧面表现了两家老板的为人。

C.“赶会的人多,吃饭的人就多”,所以甄三儿能顺利投毒还从容离去,庙会背景的设

定也为后文其被发现埋下了伏笔。

D.小说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形象,构思巧妙,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叙述张

弛有度,很有可读性。

3.本文采用了双线运行的叙述方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请探究本篇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取向。

第15页共18页

【参考答案】

(-)【答案】6.D7.C8.①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烧火工干瘦黝黑,在环境恶

劣、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独自承担繁重工作,但是对工作没有怨言。

②成全他人,不求回报。明知人们会失信,仍旧屡次满足他人请求,不怨恨曾经失信于

自己的人,坚持留守孤岛。

③有责任感,坚韧乐观。独守孤岛,坚持完成艰辛枯燥的工作,从不懈怠,绝不出差错,

相信光明的力量。

④心向光明,纯净浪漫。点燃太阳为人类提供光明和温暖,擦亮星星拯救生病的人类。

在日月星辰的大自然中,完成神圣的传递与交接,照亮黑暗的世界,温暖人的心灵。

9.①起初萨沙承诺接替烧火工工作,表现的是男女情爱。这时候的爱虽然真挚动人,

但并不包含对人类的关怀,做出承诺只是为了治好女友的绝症。

②萨沙逐渐熟悉老烧火工工作,这一阶段体现J'爱的沉淀净化。与老烧火工共同工作的

Il子,萨沙感受到老烧火工的责任与奉献,潜意识中受到了洗礼,对爱的理解逐步升华。

③最后选择接替烧火工,由一个只想擦亮星星、拯救爱人的人,成为了一个用一生点燃

太阳、照亮世界的人,这时候的爱展现了青春的担当,体现了人类关怀。这种奉献牺牲是爱

的高级方式。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错误,小说是开放式结尾,结局没有出人意料。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C.“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错误,太阳不是全篇的线索,也没有贯穿全文始终,

文章在“萨沙在睡意朦胧中隐约知道烧火工驾着小帆船出海了,他回来时太阳已高高升出海

面”一句中才出现“太阳”。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在世界尽头”“极东岛上只住着这一个人”“一个细高的老头,干瘦黝黑,像一段从

煤层中挖出来的枯树根,精疲力尽地坐在地上,靠着小矿车车轮,喘息着”可知,烧火工干

瘦黝黑,在环境恶劣、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独自承担繁重工作,但是对工作没有怨言.可见,

自我牺牲,无私奉献。

根据“呵呵呵,以前来的那些人也都这么说,等我把他们让我修的那些星星修好,他们

都走了那就试试吧,我只能每次都试试,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可知,明知人们会失

信,仍旧屡次满足他人请求,不怨恨曾经失信于自己的人,坚持留守孤岛。可见,成全他人,

不求回报。

第16页共18页

根据“这些天烧火工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他的活儿包括采煤、猎鲸和

炼鲸油。萨沙帮着干,发现烧火工的工作极其繁重,像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每天都累得

精疲力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烧火的时间是不同的。每天一定要准时烧火,不要早也

不要晚,否则会乱了时令的”“要有责任心,不能出差错,每天凌晨如果我们不烧火,黑夜就

不会结束”可知,独守孤岛,坚持完成艰辛枯燥的工作,从不懈怠,绝不出差错,相信光明

的力量。可见,有责任感,坚韧乐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