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学大师》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1页
《走近文学大师》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2页
《走近文学大师》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3页
《走近文学大师》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4页
《走近文学大师》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文学大师

对于文学,我们痴迷,我们怀疑,我们追捧,我们冷落,我们虔诚,我们背叛。我们总在反反复复中追问:为什么需要文学?我们还需要文学吗?关于文学的叩问新课导入(一)台湾某歌手听了《满江红》这首歌后,觉得歌词很棒,就追问作者是谁。有人告诉她是岳飞,歌手兴奋地说:“那我可不可以找岳飞帮我写歌?”一时弄得听者哭笑不得。

思考:

今天,我们还需要走近大师、品味经典吗?走近大师、品读经典的必要性有益于熏染性情,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益于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遗产。能有效抵制电影、电视、网络等不良文化带来的副面影响。文学大师竞猜(中国)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中国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有“田园诗人”之称,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陶渊明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一生的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

李白其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鲁迅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某部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巴尔扎克海明威美国著名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走近鲁迅鲁迅的由来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鲁迅的作品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阿金鲁迅诗集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没有留下正式的遗嘱,只在《死》中写下这么几条: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

和他接近。死亡面前的鲁迅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单说不行,要紧的是做。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名言走近张爱玲张爱玲生平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关于张爱玲的三轮热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内地,张爱玲是和沈从文一起被发现的“出土文物”。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去世,文坛开始回顾和讨论她的作品和人生,张的书热卖。

21世纪初,张爱玲以小资鼻祖的身份再次成为热门词汇。

温馨小提示走近文学大师,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他所塑造的经典,还应看到他沿着历史的轨迹漫步的身影,他的人生剪影。要学会从他的经典中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经典之书拜伦说:“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一)思想之书

——感受大师的思想力量

经典之作蕴涵着伟大的思想,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引发解放黑奴战争的斯托夫人的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二)伟人之书

——感受大师的优秀人格经典之作体现了伟人的人格魅力,代表着人类的良知,引导我们走向精神的自由和完美。如屈原的诗篇《离骚》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德,一直灌注于他的诗文作品中(三)心灵之书

——感受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经典之作是大师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正是由于心灵的矛盾冲突,大师的作品才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表现出人类的苦闷、彷徨、探索和追求(四)艺术之书

——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无穷的艺术魅力,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走近大师,

品味经典

一个不爱阅读的国家是很危险的国家,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民族。阅读的力量(一)

《泰坦尼克号》中有这样的镜头:船覆人亡时,几位提琴师仍镇定自若演奏乐曲。他们如何做到的呢?有人说,这是阅读的力量:西方国家崇尚阅读,长期的道德熏陶、精神感化、理性的力量使他们演奏了一首辉煌壮丽的人生终曲。阅读的力量(二)

“二战”时,法西斯德国对莫斯科狂轰乱炸,但莫斯科居民排队购物秩序井然,这也与他们喜好读书,长期养成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雍容大气不无关系。据说,莫斯科的人均藏书量居世界首位。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温馨

提示

一、要能静下心来。

古话说“心静读得圣贤书”,确实如此。如果面前放着电脑,腰间揣着walkman,心里想着打游戏,是决然读不好书的。即使读,也只是糟蹋书籍。

温馨

提示

二、要读有品位的书。

余秋雨曾告戒青年朋友们“要读一流的书”、“读高品位的书”。是的,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糟粕文学”千万莫涉猎。

温馨

提示

三、要持之以恒地读书。

有些同学读书凭一时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