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设计说明_第1页
给水设计说明_第2页
给水设计说明_第3页
给水设计说明_第4页
给水设计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套道路工程给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概况****配套道路工程位于****南部,规划为城市次干路,东西走向,西起太行山路,东至庐山路,道路全长约246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3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24m至75m不等,行车道为双向1.1设计依据1)我单位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道路设计范围内1:500地形图;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行政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青岛市规划局黄岛分局《****配套道路工程方案审批意见》;5)****发展和改革局《****配套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6)建设单位提供的关于该项目的意见、建议及其它调查资料。1.2采用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离心法衬层一般要求》(GB/T17457-1998)《球墨铸铁管沥青涂层》(GB/T17456-1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GB/T17219)国家其它相关规范、规定及行业标准等。2给水计算2.1给水设计参数1.商业金融用地:人均用水量指标0.8万m3/(Km2·d)2.旅馆业用地:人均用水量指标0.8万m3/(Km2·d)3.城市综合用水小时变化系数为:1.2-1.62.2给水设计用水量****配套道路总用水量为3.86L/S,设计给水管径为DN200,其供水量能满足本次设计道路供水北侧规划区居住人口<1万,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1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0L/s。经校核,设计管径能满足消防流量要求。3管线放线原则及高程控制1、管道及检查井的施工放线以设计道路中心线和道路设计桩号为依据。本工程沿北侧机动车道下铺设给水管线,距离道路中心线5.0米2、高程系统及水准点与道路高程一致。4工程地质资料4.1自然地理条件青岛属华北暖温带沿海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空气湿润、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四季分明,具有春迟、夏凉、秋爽、冬长的气候特征。(1)风:以团岛20年统计资料,青岛风向以SE、N、NNW向频率最高,分别占12%、11%和10%。6级以上大风以N、NNW向最多,年平均风速5.5m/s,最大风速38m/s(ENE)。强风向为WNW和NNW,风速为23m/s,多出现在3月及12月。瞬时风速大于17m/s的天数为42.83d/a。年平均受台风侵袭或受台风外围影响达13次。(2)降雨:青岛年平均降水量为714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25.2mm(1975年),最小降水量347.4mm。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量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走向呈SW~NE向,年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比值在3~5之间,73%的降水集中在6~9月。按日降水量≥0.1mm/d计算,年平均降雨日为82天,最多116天,最少56天。年平均暴雨日,即日降水量≥50mm,为2.9天,最多为7天。年最大降雪量270mm。(3)气温:青岛年平均气温12.3℃。年各月平均气温:8月最高,1月最低,分别为25℃,和-0.4℃。极端最高气温38.9℃((4)雾:海雾频繁是青岛特点之一,夏季是海雾盛行季节。以SE风产生雾最多,年平均雾日,即能见度小于1000m时,雾出现日数为43.4天,多发生在4~7月,雾盛行季节,有时可持续近10天。(5)相对湿度及蒸发量:青岛年平均相对湿度75%,每年7月最大,可达92%,11月最小为64%。陆上水面蒸发量1398.90mm,陆面蒸发量521.70m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0.1环境类型分类表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4.2.工程地质资料4.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海相、冲洪积相及燕山晚期侵入岩层。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素填土(Q4ml):黄褐色~土黄色,稍湿~饱和,以风化砂、粘性土、碎石为主,有少量建筑垃圾,局部偶见生活垃圾,近期回填,年限约为3年,该层未经处理。该层在勘探场区勘探点均有揭露,层厚1.90~4.00m,层底标高-0.90~0.20m,层底埋深1.90~4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灰褐色~灰黑色,流塑,稍有臭味,局部见少量贝壳碎片,具高压缩性,淤泥含量不均,约15%~25%,局部混少量砂粒。该层在勘探场区勘探点均有揭露,层厚3.95~5.80m,层底标高-5.76~-4.85m,层底埋深7.60~7③含粉质粘土砂(Q4al+pl):黄褐色~灰白色,以中砂、粗砂为主,稍湿,松散~中密。磨圆度稍差,级配较差,砂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局部见为粉质粘土。该层顶部受淤泥浸染,呈现浅褐色。该层在勘探场区勘探点均有揭露,层厚0.80~0.95m,层底标高-6.66~-5.80m,层底埋深8.40~8④强风化凝灰岩(K12q):浅黄色~紫红色,饱和,密实。原岩结构可辨,矿物主要为晶屑、岩屑、火山质。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砂状、角砾状,干钻困难。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开挖后有进一步风化的可能。该层最大揭露厚度5.30m。4.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的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孔隙水与基岩风化裂隙水水力联通,具自由水面,为潜水。砂、卵石及强风化基岩为主要含水层。大气降水和邻近区域渗流补给为主要补给源,以侧向径流排泄和蒸发方式排泄。勘察期间为本地区丰水期,野外实测的稳定水位埋深1.70~1.82m;稳定水位标高0.34~1.28m。年变化幅度约为1.5m。4.2.4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和表3.2.2、表3.2.3确定,青岛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属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T=0.45s。5给水工程设计5.1管材1)给水管线采用球墨铸铁管(K9级),公称压力为1.0MPa,连接方式为承插连接,接口形式为T型接口,与阀门等管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其它球墨铸铁管件公称压力也为1.0MPa。共5页第2页2)管道的工作压力为0.6MPa,试验压力1.1MPa。管道及管件需满足上述工作压力及试验压力的要求。球墨铸铁管及管件应符合(GB/T13295—2008)的相关要求。共5页第2页5.2管道接口1)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密封圈接口,具体做法详见06MS201-1-23。橡胶密封圈其性能指标应首先满足HG/T3091-2000的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邵氏硬度为50±5度;拉伸永久变形<20%;压缩率:30%-40%;拉伸强度≥16MPa;老化系数为≥0.8(70℃,144h);伸长率≥橡胶圈应质地紧密、表面光滑,不得有空隙、气泡、裂纹、重皮、破损等缺陷;橡胶圈经弯曲试验,任何部位都应无明显裂纹。搭接部分延伸100%并旋转360°时不得出现裂纹,保证胶圈正常就位,胶圈由管材生产厂家按照规格配套供应。施工接口时应使胶圈压缩均匀,避免出现胶圈扭曲、翻转等现象。5.3管道基础给水管线基础采用30厘米厚砂垫层基础。管道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100Kpa。当槽底如遇岩石层或半岩石层时,沟槽槽底加深0.5米,分层夯填风化砂至管道基础底标高。5.4消火栓、阀门1)室外消火栓采用SA100/65-1.0型地下式消火栓,安装详见07MS101-1-16。消火栓底座密封圈为铜质。消火栓应距路边0.72)阀门采用Z45X-10软密封闸阀(消火栓阀门为明杆),地上式开启,闸阀的阀杆使用铜制加粗型。当局部阀门芯子顶端与阀门井盖距离大于1.0米时,需对阀门芯子做加长处理,具体做法见《阀门井内加设阀门芯子加长把工程》安装图。阀门伸缩接头采用双法兰传力接头。3)排气阀采用CARX型复合式排气阀,排气阀直径详见节点详图。排泥管闸阀采用Z45X-10软密封闸阀,地上式开启。4)消火栓法兰接管采用双盘短管,短管长度根据设计井面标高确定。5.5管道支墩管线在转弯、三通、管堵处,加设防推脱的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支墩做法详见《柔性接头给水管道支墩》10S505(有地下水,Fwd,k=1.1MPa,Φd=20度)。5.6阀门井及井盖共4页第2页第2页共4页1)机动车道下阀门井及消火栓阀门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闸阀井,做法详见07MS101-2-66~84。机动车道下排气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气阀井,做法详见07MS101-2-162~178。排泥阀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闸阀井,排泥湿井采用圆形砖砌井,做法详见07MS101-2-58、59。井室设于铺装地面时,井口应与地面平;设于非铺装地面时,井口应高出地面50mm。共4页第2页第2页共4页2)阀门井踏步采用球墨铸铁踏步,踏步规格及安装详见06MS201-6-14、17。集水坑、井盖及支座安装详见07MS101-2-21。3)检查井位于道路、铺装内时采用重型防盗球墨铸铁井盖;位于绿化带内时采用轻型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具体尺寸详见06MS201-6-4~12,井盖应标注“给水”。4)消火栓井盖涂红色醒目标记,井盖应标注“消火栓”。5.7管道防腐球墨铸铁管内外防腐做法:1)管道内防腐:球墨铸铁管道内防腐均采用水泥砂浆衬里。为了减少水泥砂浆内衬与供水管道中的水接触而影响水质,需在水泥砂浆内衬表面涂网状密封涂层,使用的密封涂层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GB/T17219)的规定。2)管道外防腐:球墨铸铁管外防腐采用先涂锌处理,再涂环氧煤沥青两道。需符合《球墨铸铁管沥青涂层》(GB/T17456-1998)的相关规范要求。3)凡埋入土中的法兰接口涂沥青冷底子油及热沥青各两道,并用沥青麻布或用0.2毫米厚塑料薄膜包严。5.8标示设置1.给水管道上方0.5米处,沿管线走向通长设置带有“给水”字样的警示带。2.给水管道甩头端未设置阀门井处,应加设Φ1000圆形砖砌盖板式检查井,做法详见06MS201-3-11。6管线施工方法及要求6.1施工开槽:1)本工程给水水管线施工采用明开槽施工,管线开槽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施工。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米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米;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管线开槽时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和施工条件对开槽的影响,施工时若遇恶劣地质,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解决。2)施工开槽时,槽底禁止扰动,尽量保持原状土,使用机械开挖时,为了防止机械超挖而扰动原状土,在设计槽底以上30厘米土层采用人工清底。沟槽弃土应随出随清理,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边线3米以外,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出现震动荷载,成槽后应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6.2施工降水:1)对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的地段,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降水深度在沟槽范围内不应小于槽底面以下0.5米,以防止沟槽失稳。管线铺设完后,进行回填工作时,不得停止降水,待管线稳定固结后方可停止降水。当降水不力,地基被扰动后应进行地基处理。2)施工前必须将现场明水排净后再施工,若遇雨季施工,应及时排水,避免泡槽。6.3管道基础及处理:管道基础应座落在稳定的未扰动的土层上,若管道座落在现状河道及沟渠上,结合道路路基填垫方法、河道深浅及设计管线深度等不同情况,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基础处理:1)管道开槽槽底标高位于现状土层上,开槽后不准扰动原状土,按常规管道基础做法实施。2)管道开槽槽底标高位于现状河道及沟渠底,当淤泥厚度≤0.5米,应全部清淤,挖至现状土层,换填土石屑(石子含量不小于35%)至管道基础底部,密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其上再按照管道基础施作;当淤泥厚度>0.5米,应首先清除顶层0.5米的淤泥,以下部分采用抛石挤淤或填筑河卵石的处理方法,处理深度不宜小于1.0米,然后其上再换填土石屑(石子含量不少于35%)至管道基础底部,密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换填土石屑层上再进行管道基础施作。3)管道开槽槽底标高位于淤泥质粘土之类的弹软地基时,应清除0.5米厚的淤泥质粘土,换填土石屑(石子含量不小于35%)至管道基础底部,密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其上再进行管道基础施作。6.4管道安装:1)管材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下管。2)下管方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下管时须采用可靠吊具,平稳下沟,避免与沟壁发生激烈碰撞,吊装时应有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3)施工前作好沟槽验收工作。如垫层的平整度,厚度、密实度等。4)下管要一字排开,尽量做到一次到位,减少沟槽的扰动。第3页共4页5)管道衔接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方式,需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所需的管件、材料、设备等需要厂家配套供应。并保证效果达标。第3页共4页6)雨季施工时,应采用防止管材上浮的措施,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覆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和管底高程的复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共4页第3页7)承插口管道安装,在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并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共4页第3页8)在管道铺设中如有小角度调整,可利用承插口管的偏转角,但为了保证管道运行安全,每个接口处的偏转角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的相关规定。6.5管道回填:1)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小于0.5米,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的其余部分。2)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和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体。3)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4)回填材料及密实度要求给水管道沟槽回填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风化砂分层回填到管顶以上500mm,再回填符合要求的原状土至道路基础层;排水管道沟槽从管底基础开始需回填风化砂至管顶以上50cm,其上回填符合要求的原状土至道路基础层并分层夯实。共5页第4页回填土或其它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材及其接口,基础至管顶采用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柔性管道回填要求:管道基础至管顶,回填压实度应大于95%;管顶至管顶以上50cm时,管顶正上方密实度需大于85%,两侧密实度大于90%;管顶50cm以上回填密实度大于90%。共5页第4页刚性管道回填要求见下表: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cm)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轻型击实标准0~809395>80~1509092>1508790管道基础至管顶以上5008790沟槽回填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的相关规定。5)符合条件的原状土:原状土中不得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有机物,不得含有冻土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回填土为粉质粘土、粉土时,其含水量应为最优含水量(粉质粘土为12-15%,粉土为16-22%)。不得使用淤泥土。6.6阀门井井室回填1)井室周围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预留台阶形接茬。2)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3)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沙砾等材料回填,其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厘米。4)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回填材料要求同管道回填。6.7水压试验、冲洗与消毒1)给水管线安装完后,应进行水压试验。管道试压前应进行充水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试验压力为1.1Mpa,不得将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具体做法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行冲洗消毒,出水水质应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7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已有管线的位置及高程进行测量,并与此次设计对照,确定无误后方可施工。2.给水管道严禁在雨、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