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_第1页
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_第2页
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_第3页
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_第4页
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常见文言文高频虚词突破——结合语境,虚“虚”实“实”复习任务:1.了解虚词的概念,结合语境,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2.能够结合常用虚词的用法准确断句,疏通文意。3.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翻译语句中虚词的含义。活动一知识建构一、文言虚词的类别与作用所谓文言虚词,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其主要作用是连接语言单位。它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表1文言虚词的类别与作用类别作用示例代词人称代词吾、予、余、我;女、汝、若、尔、而、乃、子;之、其、彼、厥、渠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之、然、彼、夫、其疑问代词谁、孰、何、胡、奚、曷、盍、安、乌、恶、焉不定代词或、莫特指代词者、所副词时间副词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方、正、会、立、且、将、欲、常、素、雅、俄、旋、乍、暂、忽、猝、须臾、未几、无何范围副词皆、举、尽、咸、悉、俱、毕、率、凡、偕、共、并、但、唯、止、独、徒、仅程度副词稍、略、少、益、弥、愈、尤、加、滋、殊、颇、极、至、甚、绝、良、酷频率副词再、又、复、迭、频、数(shuò)语气副词庶、唯、幸、其、岂、殆、宁、庸、庶几、不、弗、未、勿、莫、无、毋、非、匪、否、靡介词前置介词于、以、自、从、至、当、由、缘、乎、与、为、因、见、被、比连词表并列与、及、且、而、以、亦、载……载……表承接而、则、因、遂、乃、而后、若夫表递进而、且、而况、尚况、非独……亦……、不惟……而又……、非惟……抑亦……表选择抑、如、若、其、且、将、其……其……、宁……将……、非……则……、不……则……、孰若、孰与、与其……毋宁……、与其……孰若……、与……不如……、与……宁……、宁……无……、宁……不……表因果以、为、因、由、故、缘、以故、是故、由是、所以表假设如、若、苟、而、即、向、使、向使、设使、假令表条件乃、纵、无、即、则、然则、纵……尚……、纵令……亦……表转折但、然、而、则、顾助词结构助词之、是缀加助词有、其(词头)、然、焉、如(词尾)语气助词夫、唯、盖、岂、其(句首)、也、者、矣、焉、乎、耳、欤、与、邪、耶、哉、云(句尾)叹词表感叹吁、嗟乎、嘻、呜呼知识图要二、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高中阶段要求熟练掌握大约18个重点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常见用法。高考所要求的不是罗列文言虚词知识,而是通过理解虚词进而理解相关文意。虽然近几年没有直接命题单独考查虚词,但是在断句、语句翻译和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题中,虚词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考查点。表2文言虚词的类别及用法示例类别阐释典型题例代词指代替别的词或短语、句子,以及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状态、数量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代词有“而、何、若、焉、之、其、乃”等,也把“所、者”称为特殊代词。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代词,你的)②秦王恐其破璧。(“其”,代词,他)介词指用来介绍名词、代词,结合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为、因、于、与”等。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介词,通过)②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为”,介词,替)副词指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的词。常用的副词有“乃、其、且、则、虽”等。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副词,竟然)②臣乃敢上璧。(“乃”,副词,才)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者句子与句子的词,常用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等。对连词的考查一般是区分连词的不同意义。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连词,表结果,以致)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以”,连词,表目的)助词依附于别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以及某种语气或音节的虚词。常见的助词有“以、所、之、为、者”等。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语气助词,表停顿)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者”,助词,表停顿)复合词又称“固定格式”,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般有这些固定格式:表陈述语气,如“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为……所”“所以”“然则”“……之谓也”等;表疑问语气,如“奈何”“何如”“与……孰”“得无……耶”等;表反问语气,如“无乃……乎”“不亦……乎”“何……为”等;表感叹语气,如“何其”“一何”“何……之”等。(2014·江苏卷)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句中的关键词“为”即固定句式“为……所”,表示一种被动的陈述语气,翻译成“被”。活动二梳理总结五类虚词一、代词代词分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有:之、其、厥、彼。(2)指示代词。近指的有:此、斯、之、是、兹。远指的有:彼、夫、其。虚指的有:某、或、莫。(3)疑问代词。有:孰、何、奚、胡、恶、安、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B.eq\b\lc\{\rc\(\a\vs4\al\co1(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eq\b\lc\{\rc\(\a\vs4\al\co1(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D.eq\b\lc\{\rc\(\a\vs4\al\co1(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答案D解析D项均为“有的、有人”。A项它/到、去。B项它/那些。C项哪里、怎么/他、他们。二、副词1.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主要种类有:(1)表程度。表示“稍微”的副词有:少、稍、略等。表示“更加”的副词有:益、弥、愈、更、滋等。表示“非常、尤其”的副词有:最、极、甚、至、尤、良、绝、特、颇等。(2)表范围。表示“全、都”的副词有:悉、皆、咸、俱、举、凡等。表示“只、不过”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等。(3)表时间。表示“曾经、已经”的副词有: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等。表示“经常、一向”的副词有:常、素、雅、恒、向等。表示“不久”的副词有:寻、旋、既而、未几、无何等。表示“正、恰好”的副词有:会、正、适、方、属等。(4)表语气。表示“的确、实在”的副词有:必、诚、信、良、固、果等。表示“大概、恐怕”的副词有:其、盖、殆、庶、得无、无乃、庶几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eq\b\lc\{\rc\(\a\vs4\al\co1(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eq\b\lc\{\rc\(\a\vs4\al\co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eq\b\lc\{\rc\(\a\vs4\al\co1(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答案D解析D项均为“将要”。A项竟然/才。B项难道/一定。C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2.“相”字特殊用法理解“相”多兼指两方,互相,但有时偏指动词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要指出具体的称代。(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相互(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相互(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偏指“我”(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偏指“你”(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偏指“他”(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互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其中,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eq\b\lc\{\rc\(\a\vs4\al\co1(而母立于兹,而青于蓝))C.eq\b\lc\{\rc\(\a\vs4\al\co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速则不达))答案A解析A项均为“因为”。B项同“尔”,你的/然而。C项况且/尚且。D项就/然而。四、介词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君因我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eq\b\lc\{\rc\(\a\vs4\al\co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eq\b\lc\{\rc\(\a\vs4\al\co1(多于九土之城郭,而耻学于师))D.eq\b\lc\{\rc\(\a\vs4\al\co1(为击破沛公军,为天下笑者))答案B解析B项均为“在”。A项通过/于是。C项比/向。D项替/被。五、助词助词是古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主要有:(1)结构助词:之、者、所等。(2)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语气的有:也、矣、焉、耳等。表示疑问语气的有:哉、乎、邪、为等。句首语气词:夫、唯、盖等。(3)音节助词:之、其、有、言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eq\b\lc\{\rc\(\a\vs4\al\co1(盘盘焉,囷囷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eq\b\lc\{\rc\(\a\vs4\al\co1(夫晋,何厌之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eq\b\lc\{\rc\(\a\vs4\al\co1(哙曰:“此迫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D解析D项均为“了”。A项……的样子/比。B项……的样子/之。C项不译/那。拓展积累:复音虚词和文言兼词1.复音虚词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把两个结合得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复音虚词的意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须牢牢掌握。这样的词语有:奈何、无乃、有以(无以)、所以、是故、既而、而况、俄而、无何、相与、至于、于是、孰与等。2.文言兼词所谓文言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这种词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字的声音的拼合,例如“诸”是“之”与“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兼词虽数量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有:焉(“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何不”的合音)、曷(通“盍”,“何不”的合音)、叵(“不可”的合音)、旃(音zhān,“之焉”的合音)。活动三重点掌握高频虚词一、以“以”是在翻译中设点考查最多的虚词,且往往都要译出义项。下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