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6/2F/wKhkGGaMDQeAfoqFAAKFlekLgTI028.jpg)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6/2F/wKhkGGaMDQeAfoqFAAKFlekLgTI0282.jpg)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6/2F/wKhkGGaMDQeAfoqFAAKFlekLgTI0283.jpg)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6/2F/wKhkGGaMDQeAfoqFAAKFlekLgTI0284.jpg)
![许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6/2F/wKhkGGaMDQeAfoqFAAKFlekLgTI0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昌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我们常常用“独具匠心”来形容人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赞叹其于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其中的“匠心”意指能工巧匠的心思。甲?乙。丙。丁。在古代,匠人专指手工艺人,他们常常以一技之长走天下,其打磨的器物甚至冠绝华夏,名扬千里。比如铸剑师欧冶子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玉雕匠陆子冈的玉雕技艺被称为“吴中绝技”,名闻朝野等等。如今,“匠心”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推进而消失,反而历久弥新。在热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一群中国匠人在故宫几十年如一日地修复文物。择一事,终一生,从稚嫩笨拙()的学徒到技艺娴熟的匠人,从身姿轻捷的年轻人到步履蹒shān的长者,他们把修复文物视为一辈子的事。在每个晨曦微露的黎明,在每个夕阳渐沉的傍晚,他们用“为伊消得人憔cuì”却甘之如饴的热忱(),编织着践行“匠心精神”的人生。可见,从古至今,中国匠人除了拥有一流的技术,还乘承着一流的匠心。(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所对应的汉字。笨拙()热忱()蹒shān()憔cuì()(2)依据语段内容,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丁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说起“匠心”,就不得不提匠人②那么“匠心精神”是什么呢③它与“工匠精神”“匠人精神”相似,但更注重精雕细琢的“匠心④“匠心精神”是指如匠人锻造工艺一般,运用灵巧的构思,专心致志做到极致的精神A.②④③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太刻板,要有创新精神,做到见异思迁,灵活调整。B.西湖公园的花园,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的景象。C.舞台上男女演员们,各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给人以美的享受。D.对于这个问题,你们表达的观点大相径庭,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B.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关键在于他能够一往无前地朝着目标努力。C.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网课期间非常努力造成的。D.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比如刷脸支付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购物时忘带手机和钱包的问题。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感时日月不息,时光如流,时间的流逝往往引起人们的种种感叹。孔子立于河畔,悠悠道出“_____,_____”(《论语》);又到了江南暮春时节,杜甫与老友重逢,借“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江南逢李龟年》)一句道尽物是人非的苍凉。豪情古诗中的豪情风格迥异,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借恢弘的想象展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豪情;谭嗣同的“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写尽了少年意气风发,渴望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豪情。思亲羁旅在外,故乡和故人是人们永恒的想念,李商隐用“_____,_____”(《夜雨寄北》)想象与友人相聚后的温馨场面;而马致远的一句“夕阳西下,_____”(《天净沙·秋思》)则把游子的羁旅之苦写得肝肠寸断。名著阅读。(4分)5.《朝花夕拾》中人物众多,作者对他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结合相关内容,分析作者对他们的态度。①衍太太②范爱农6.有人说,《西游记》中的沙僧才能平庸,在战妖斗魔的过程中,他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为了激发大家学习语文的热情,学校开展了“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活动一:布置文学角(1)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发起了宣传标语的征集活动。请你结合上句,写出下句。要求与上句形成对仗。书香浸润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举办文学讲座(2)班级邀请文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期关于诗歌的讲座,下面是小组成员小语写的感谢信,请你指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写出修改意见。感谢信文老师:谢谢您昨天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您讲的内容生动有趣,尤其是您对于诗歌意象的阐释,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同学们听完您的拙见,都觉得很受启发,再次向您表示热烈祝贺!七(1)班全体同学2023年1月6日活动三:创立班刊(3)“文学部落”活动即将结束,班级拟创立班刊,请你为班刊起一个名字,并阐明理由。要求:在阐明理由的时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阅读《植树牧羊人》,完成小题。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②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③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④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⑤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⑥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⑦第二天,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⑧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⑨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⑩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⑪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不由得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⑫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⑬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汲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卡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作者:让·乔诺有删改)8.牧羊人在种树的时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9.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作用。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10.按照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11.本文原来的题目是《种植希望和幸福的人》,你更喜欢哪个题目,请阐明理由。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槐花的记忆①走出家门,扑面而来的是清香而浓郁的槐花香,原来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只见道路两旁商贩的小推车里放着细细碎碎的槐花,它们被择得干干净净的,混合着零零星星的绿叶,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小车里等待着顾客的挑选。看着这熟悉的鲜嫩,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槐花开遍山野的情景。②我的童年是和外婆紧密相连的,而外婆的一生又和大山密不可分。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物资缺乏,交通不便,所幸在这里有着大自然数不尽的馈赠,这些馈赠丰富了我儿时的生活,也勾起了我成年后对故乡浓浓的情思,在这些馈赠当中尤数大山里的槐花最让我眷恋。③每当到了槐花盛开的时节,外婆总会带着年幼的我去山里摘槐花。到了山上,是漫山遍野的白,是一望无际的白,是仿佛置身于仙境的白,那白并非如雪一般明亮,而是柔和亲切舒服熨帖的,似把秋夜的月色捣碎浸染而成。一串串白色的风铃随风飘动,微风吹来,送来一阵清香。小小的我背着竹篓,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学着外婆的样子吃力地拧着高处的槐花,可是每次,我都会把一整串的花给拧得稀巴碎,外婆则笑呵呵地看着我的笨拙。看着外婆满满一筐的收获,我竟然急得哭起了鼻子。于是外婆只得帮我选好一大串饱满的花枝,手把手地教我。只见她让花枝卡在竹竿的缝隙处,随后往右边使劲儿转一圈,只听“咔”的一声,一串完整的槐花就被拧了下来,得到了外婆的真传,我果真很快就摘了满满一筐的槐花,看着大串大串的槐花铺满了背篓,我和外婆的笑声响彻山谷。④背着槐花和快乐满载而归,回到家后,外婆继续忙碌。她利落地把槐花用水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噔噔”两下,鸡蛋便滑落在碗底,随后加入面粉,加上调料做起了槐花扣肉。不一会儿槐花的清香伴着肉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我实在难以抵抗外婆的这道拿手好菜,于是我一遍遍地跑到厨房,不厌其烦地问外婆:“外婆,外婆,槐花扣肉好了吗?”外婆终于被问得不耐烦了,只得掀开锅盖一角,在热气熏腾下用一根筷子蘸了一点汤水,送进了我嘴里,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的气味从口腔一下钻入了脑子,然后游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这种香味也成为了我此后再也忘不掉的记忆。⑤春去秋来,几经寒暑,随着槐花的盛开与凋零,山村里的人家都搬进了新的楼房,慢慢地连进入山村的路口都被荒草掩盖,人们只能在槐花盛开的时节任凭花朵独自盛开再掉落一地。外婆心疼那上好的槐花无人摘,也被那飘香十里的香气深深地吸引着,更想要满足我嘴馋的愿望,于是外婆有一次试图拿着筐子进去摘槐花,最终以找不到山上的路,反而被荆棘割伤了腿而结束。自那以后,舅舅再也不允许外婆回到山里,而我最爱的槐花扣肉也只能尘封在记忆中。⑥小贩的叫卖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袋子新鲜的槐花,希望外婆能给我再做一次槐花扣肉。外婆也自信地说道,这个东西再没有人比她做得好吃了。然而,做的过程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外婆在清洗槐花的时候由于眼睛老花,把本来就零碎的花瓣揉得更加破碎了,一时之间竟也分不清哪些是槐花,哪些是面粉了。而后那如老树皮-般的手更是把肉块切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完全不复往日的刀工。好不容易终于把槐花就着肉送进了蒸锅里,外婆长吁了一口气,讪讪地笑道:“好久没做了,手也生疏了。”我们两个再无话讲,都用力地盯着眼前的蒸锅,心里隐隐地担心着,期待着。等到一缕熟悉的香味从锅中飞出,我恍惚又回到了儿时和外婆摘槐花吃的生活。可是这次我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再不似儿时嘴馋的模样,因为……我毕竟长大了。槐花扣肉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儿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好半天没有说话。看着我的样子,外婆骄傲地说:“好吃吧,看你嘴馋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吞咽了嘴里的食物,轻轻地一笑,“嗯,还是您做得最好吃。”看着外婆满意地离去,我把嘴里剩余的又生又咸的面团就着口水艰难地咽了下去,泪水夹着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微笑不自觉地划到了脸颊,像画着精致红妆的戏子掉了油彩,露出半张花了的脸,不知道该笑该哭,所以又哭又笑。我未曾想到时间终是来去匆匆,带走了充满槐花香的童年,也带走了外婆的无所不能。⑦伴着尚有余温的槐花香,儿时的回忆在烟雾中升腾,在心中发酵,可是往事终如衣袖上的月光,眼里能见着,心里能想着,但就是无论如何都抓不住了。(作者:佚名)12.本文围绕着“槐花”写了和外婆相关的哪些事?“我”的情感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事件发展“我”的情感变化①_____愉快回家后,外婆为“我”做槐花扣肉,“我”十分嘴馋。②______搬家后,外婆进山摘槐花却找不到路并受伤,“我”只能回忆。③______④______失落13.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个加点字的表达效果。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气味从口腔一下钻入了脑子,然后游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14.文中第④段和第⑥段两次详细写到外婆为“我”做槐花扣肉的过程和“我”的不同反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15.读完这篇回忆性散文,你可能会想到这些词语:童年、成长、亲情、乡情。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下面小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拂袖而去 B.元方入门不顾奋不顾身C.友人惭,下车引之穿针引线 D.君与家君期日中不期而遇17.把语段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18.下列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频扬声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潮型地板基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线上线下融合品牌推广电子商务合同4篇
- 仓储保管合同:出租条款详解
- 光伏发电项目安装施工合同
- 停建工程安全监管责任合同书
- 城市综合体建筑合同书
- 工程中标合同范本集锦
- 企业高级财务人员聘任合同模板
- 单位住房转让及交接合同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2024李娜一建管理讲义修订版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2025天猫服饰春夏趋势白皮书
- 2025届陕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 人教版九上《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2)作业设计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