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E/1D/wKhkGWXhweaASx9xAAOJca6dyqI553.jpg)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E/1D/wKhkGWXhweaASx9xAAOJca6dyqI5532.jpg)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E/1D/wKhkGWXhweaASx9xAAOJca6dyqI5533.jpg)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E/1D/wKhkGWXhweaASx9xAAOJca6dyqI5534.jpg)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E/1D/wKhkGWXhweaASx9xAAOJca6dyqI5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化市2023年下期期考试题高一语文
考试时长: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日前,以“中国艺术形象的世界展现”为主题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以及海外的艺术家、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人文湾区建设,共话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作新动向、新思考、新成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出谋划策。
(2)本届论坛发布了优秀文艺创新案例,包括舞剧《咏春》创演、南风艺术部落、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活动、观澜版画基地传承与创新、全球微粤曲大赛等8个项目入选。
(3)舞剧《咏春》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连演4场,叫好又叫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咏春》着眼于传承创新与现代艺术表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时代风采相结合,活化‘咏春拳’和‘香云纱’两项非遗项目,通过舞台的精美叙事和细节体现,多角度呈现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凸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同宗同源、民俗相近的海外华人中引发共鸣。”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说。
(4)观澜版画基地
10余年立足客家古村落,探索出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文化发展相融合的创新之路。深圳市龙华区“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副主任赵家春说:“我们为客家古民居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和国际化元素,让它在当代更好地发展,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5)全球微粤曲大赛则是在融媒体技术赋能下,将优秀传统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大推出了融合传统粤曲与流行音乐,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微粤曲”,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中生根发芽。
(6)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看来,文学艺术以独特的形式表现、阐发、传达、凝聚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冯双白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应成为当代文艺创作所秉持的共同追求。
(7)一直以来,影视作品是海外观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比如电影《流浪地球2》在海外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观看人次超过8000万。电视剧《山海情》被译制为马来语、哈萨克语、法语、西班牙语等20多个语种,在北美、东南亚、阿拉伯、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引发广泛共鸣。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目前已在多个海外市场上映。《封神三部曲》电影编剧冉平说:“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找好题材,更重要的是叙事策略的选择和应用。熟悉掌握类型叙事,有时是决定电影产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关键。”
(8)近年来,以网络文学、手游、纪录片等为代表的中国文艺作品,在海外收获众多粉丝。新疆喀什地区文联主席于智军说,这些在海外广受欢迎的作品,都做到了“中外融通”。比如国产游戏“原神”,不仅有突出的中国元素,也有中外文明的融通,唤起了不同受众的共鸣。“我们要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结合国际视角和人类共同精神价值,创造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智慧内涵的文艺作品,和其他文化互学互鉴,寻找共同点,弥合差异性。”他说。(9)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刘国瑛认为现在还需要加强海外中华文化艺术基地的发展,“海外有很多民间艺术团队在教授书法、粤剧等,我们可以和海外民间团体加强合作,搭建交流的平台。”
(10)数字化时代为中国艺术“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艺术家和机构有了更多机会与全球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使全球化传播成为可能。
(11)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认为,数字化对中国文化出口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路径。“数字化能够将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结合起来。特别是当下正在着力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它本身就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技术属性。在技术属性的包裹之下,文化属性的传播方式更加有力。”他以短视频为例,认为短视频强调视觉效果,弱化语言表达,因此更容易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广泛传播。
(12)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看来,数字化时代传播主体的个人化和个性化,带来了全民传播活力和多样性。“我们可以看到像李子柒这样的个人传播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粉丝。这种个人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中国艺术更有灵活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13)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会人士认为,应当注重平台建设,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用文艺作品搭建沟通的桥梁。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0月23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出谋划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宇认为,《咏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时代风采相结合,活化“咏春拳”和“香云纱”两项非遗项目,引发了同宗同源、民俗相近的海外华人共鸣。
B.冯双白认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所以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
c.从近年来以网络文学、手游、纪录片等为代表的中国文艺作品在海外的广受欢迎可知:只要做到了“中外融通”,中国文艺作品就可以成功“走出去”。
D.数字化时代为中国艺术家和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全球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使中国文艺作品实现了全球化传播。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探讨了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作新动向、新思考、新成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出谋划策。
B.第②③④⑤段运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第②段总说本届论坛优秀文艺创新案例,③④⑤分说其中几个文艺创新案例的特点。
C.以电影《流浪地球2》和电视剧《山海情》为例论证了“影视作品是海外观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
D.周建新认为数字文化产业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技术属性,能强调视觉效果,弱化语言表达,更容易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广泛传播。
3.根据材料内容,以下不能体现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时代风采相结合”实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是(3分)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以绚丽堂皇的光影技术再现了造纸术、指南针、丝绸之路等中国元素,在美国的收视率超过了其他任何在美国以外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
B.“敦煌女儿”樊锦诗将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莫高窟亘古、浩大、神秘、深邃的文化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日本、美国等国的国际构先后与莫高窟开展合作项目。
C.阿里巴巴全球网商三十强、雀之恋旗袍CEO崔万志深耕中国旗袍文化,通过互联网把各种充满古典和现代元素的旗袍热销到了世界各地。
D.2022年1月21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为庆祝中国农历虎年的到来,以“虎嗅蔷薇”为邮票图案创意,发行了《中国农历虎年》邮票。
4.材料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说明。(4分)
5.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现实,谈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走出去”?(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①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
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②: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③,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注:①此文写于1982年8月2日,当时作者正在台北一所大学任教。梁任公,即梁启超先生,逝世于
1929年。②《箜篌引》相传由朝鲜艄公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后来常用吟此诗来讽喻对方身罹险境而苦劝不听,也有评论者把诗中执意渡河的悲剧解读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自主选择。③《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梁先生演讲时脱稿,激情奔放,但演讲“底本”一丝不苟,足见先生治学严谨。
B.梁任公先生演讲,又哭又笑,看似“失态”,实则刻画出先生狂放不羁的真性情。
C.梁任公演讲,可谓文学启蒙,他不只是传道授业的先生,更是立人的“大先生”。
D.本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梁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而对“有热心肠”并未着墨。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以政治业绩作为陪衬,突出梁先生学术上的威望与成就,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B.通过与其他演讲者的比较,凸显梁任公演讲的魅力,反复渲染演讲的精彩绝伦,激起读者兴趣。
C.文章题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一次精彩的演讲来刻画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D.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柔婉,意味隽永,将对老师的那种真挚的感情融化在叙述描写之中。
8.作者在文中引用《箜篌引》有什么用意?试结合文本分析。(4分)
9.
文章刻画了人物鲜明的形象,请具体赏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②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③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④也;《礼》者,法之大分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堧⑥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⑦,问一而告二谓之啧。傲、非也,瓒⑧、非也;君子如向⑨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⑩
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
材料二: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⑪,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然鄙儒之博学也务于物名详于器械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以获先王之心,此无异乎女史诵诗,内竖传令也。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费日月而无成功,故君子必择师焉。
(选自徐干《中论·治学》,有删减)
注释:①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②真:果真,确实。③没:
即“殁”,死。④中声,中和乐声,指雅正醇美的乐调。止:极。⑤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⑥螟(rú):同“蠕”,微动。⑦傲:
浮躁。⑧噴(zà):形容言语繁碎。⑨向:通“响”,回音。⑩方:通“仿”,仿效。①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然鄙儒之A博B学也C务D于物名E详F于器械G矜于训。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臾,指片刻、短时间,与明年、旦暮、平明等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B.诗,指《诗经》。四书五经中其余四本经书是《书》《礼》《易》《春秋》。
C.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与“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含义相同。
D.“故使学者劳思虑而不知道”与“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两句中“学者”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荀子认为,学习从诵读《诗》等经书开始,当读完《礼》之后就可以不学习了。
B.荀子认为,学习应落实到行动中,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C.荀子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对比,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D.两则材料都使用了比喻论证,让说理形象生动,浅显易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2)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14.从上面的两则材料中,你获得了哪些提高学习成绩的好办法?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①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②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③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①述古:即陈襄,杭州太守。和苏轼同因批评王安石的新法不便被贬。熙宁七年(1074年)秋,陈襄将调往应天府,行前宴客于有美堂;苏轼时为杭州通判,席间作此词。②使君:这里指陈襄。③相传制此曲者取材于河工之劳歌,因而声韵悲切。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湖山满眼、一望千里。此二句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派不凡;苏轼的心情却不平静,故而是以乐景写忧思。
B.下片前两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华灯初上的环境,又写出自己的心境,极见功力之深。
C.本词写景以工笔见长,紧扣有美堂居高临下的特点,景物和情思交织,上片揽景兴怀,下片写所观夜景。宴饮从白天到夜阑,均由“徘徊”生出。
D.官场饯行,即席赋诗词,或赞行人之显贵,或想象道途之风光;苏轼这首词以真情出之,写得深沉委婉,真实诚挚,不同于很多应酬之作。
16.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韩愈在《师说》中持反对意见的句子是“、”(2)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从“__、”中取句。
(3)《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亲自采来茅草赠予恋人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吴佳佳1988年出生于浙江丽水龙泉青瓷世家,自幼便受父母熏陶,对青瓷烧制技艺_(1)_,“我自2009年开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深深地被她的静态润玉之美所吸引,经过不断潜心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却也发现制瓷并非易事”。
“做瓷器有句老话,进门揉泥学三年。”吴佳佳回忆,“这是和泥巴之间最深情的触碰。如果泥巴没揉好有气孔,韧性不够,烧制出来的瓷器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她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瓷器的烧制成功率平均每窑只有30%左右,每一个环节的(2)_都必不可少,只有在不断接受失败中才能走向成功。研习陶瓷技艺,不仅需要有恒心、匠心,更需要经得住一次次磨炼,懂得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的瓷器制作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其间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会一直做到深夜,用心烧制出自己心中的千峰翠色”。作为年轻一辈的制瓷人,不但要钻研越窑烧制的传统技艺,同时还要与时代相结合,烧制出有现代意义的新越窑。今年5月,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吴佳佳的作品《忆江南》捧得金奖。作品使用灰釉和青釉两种釉色结合,把江南旋转进泥里,模拟出千峰翠色、瓦檐石桥;又运用跳刀装饰纹,将细雨、润土的故事_(3)_,讲述记忆中忘不掉的江南独好。
记者看到,沐青轩的手工体验区里,几个小朋友正在体验手工制作瓷器。吴佳佳介绍,不仅这里作为非遗传承基地,经常组织学校的小朋友来此体验青瓷烧制技艺,还免费当地的豆腐、风筝、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提供支持推广活动场地。
18.请在文中划横线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成语,使之语意连贯、简明。(3分)
(1)____(2)____(3)__
19.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与原文下划线句子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原文句子:“做瓷器有句老话,进门揉泥学三年。”
A.“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B.它一下就让我们想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
C.你现在反悔已经来不及了-一你已经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了。
D.“我胖得够美了!”这里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21~22题。
21.请给这两幅漫画各命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1)(2)
22.你更喜欢哪幅漫画,简述你的理由。(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苏轼21岁中进士,年少得志,中年以后接连被贬,最远被贬到海南岛;史铁生读书时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体育健将,却不幸在21岁之后与轮椅相伴。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而现实中有的人心态不良,或在受挫后一蹶不振彻底躺平,或在顺境中一味自满故步自封……
怀化市2023年下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A。解析:B强加因果。C“只要……就”不妥,绝对化。D原文是“使全球化传播成为可能”。2.D。解析:“能强调视觉效果”的主语是短视频。3.D。解析: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中国农历虎年》邮票不能体现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时代风采相结合”实现了中国文艺“走出去”,而且“虎嗅蔷薇”来源于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经典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4.材料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说明。(4分)4.①举例论证。如举“李子柒”的例子,证明了数字化时代个人化的传播方式可以使得中国艺术更有灵活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②引用论证。如引用《封神三部曲》电影编剧冉平的话,来论证“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找好题材,更需要选择和应用好叙事策略。(答案要点: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方法各1分,分析各1分。)5.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现实,谈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走出去”?(6分)5.⑴专家学者出谋划策。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时代风采相结合。⑶中外融通,突出中国元素。⑷找好题材,选好叙事策略。⑸搭建平台,加强合作。⑹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任答一点得2分,答满3点得6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6.D。解析:错在文中对“有热心肠”并未着墨,应邀来清华演讲为青年人做文学启蒙就是热心肠的体现。7.D。解析:错在“语言柔婉”,本文的语言风格可表述为“简洁”、“简练”而非“柔婉”。8.①突出梁任公形象:学识广博,演讲生动。②借渡夫形象,表达梁任公和作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选择。③表达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怀念之情。④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蕴。9.⑴正面刻画: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如“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描写先生外貌形体,“肥大的长袍”表现其民国时期文人学者身份,“风神潇洒,左右顾盼”,表现其表现其精神饱满,从容自若。②动作描写,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表现了梁任公演讲时的投入,与诗中人物同喜同悲。③语言描写,除了演讲内容本身外,尤其是先生的独具个性的开场白,刻画出其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性格。⑵侧面烘托:文中还大量运用侧面烘托,如通过我等青年学生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先生背诵卡壳时我们屏息以待,表现先生的博闻强记和气质魅力;通过二十年后我触景生情,表现先生演讲对我影响的深远。(正面刻画(4分),侧面烘托(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EG。11.D。解析:含义相同,求学的人。12.A。解析:“当读完《礼》之后就可以不学习了”错误。13.⑴所以学到《礼经》才算结束,这才算达到了道德顶峰。(“止”“极”、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2)⑵求学的人不担心自己的才学不充足,而担心自己的志向没有确立(建立)。(“患”“赡”“立”各1分,句意1分)14.①胸怀大志,坚持不懈。②择好途径,淡泊名利。③亲近良师,知行合一。译文:材料一: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我的回答是,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学到《礼经》才算结束,这才算达到了道德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君子对知识的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学习的途径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规定了法度典章,但没有详细阐明其道理;《诗经》《尚书》记载的都是古时的事情,不切近现实;《春秋》简约而晦涩,其道理难以让人很快理解。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说,就可以养成崇高的品德,得到全面的知识,通达世理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材料二:君子对于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留样制度在宴会餐饮中的应用
- 智慧小医生养成记医学观察的初步体验
- 智能制造成功案例现代办公自动化发展
- 文学创作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体能的提升策略
- 教育科技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游戏的未来趋势
- 智慧医疗在促进家庭健康中的作用
- 小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科学知识的路径研究
- 营养餐在校园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与推广
- 教育行业实验室设备采购与技术支持策略
- 锂电新能源项目融资计划书
-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模型
- 采购支出管理制度
- 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案例
- 混凝土试件台账
- 人机料法环测检查表
- 中国数字货运发展报告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查房
-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案
- 2021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客服百问百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