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的“人
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据记载,在南北期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信使北去,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
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今天.礼尚往来成为人
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
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的人情。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
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仿佛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漩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
种“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
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反对天
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化俗不易,贵在因民。”让人情情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
味重新回归。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O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
B.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C.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B.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千古名句“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C.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千古名句“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D.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甚嚣尘上磨灭清规戒律健步如飞
B.甚嚣尘上泯灭陈规陋习奋勇前行
C.愈演愈烈泯灭清规戒律奋勇前行
D.愈演愈烈磨灭陈规陋习健步如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方面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是日元对人民币升值20%和海关加强对超额物品的关税检查,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游客出
游地选择的多样化。
B.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基金资助项目绩效管理中“严进宽出”“前紧后松”的制度审批主管屡遭诟病,成为学
术界、出版界的一大顽疾。
C.这些匪夷所思的背后,哪一条没有不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现实存在?只不过我们常常越过当前的问题,过多地关注
它们本应该呈现的样子。
D.教育者要引领青年人在经典作品中对历史、自然以及真、善、美有所了解和感受,要告诉青年人学会用文学艺术
家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3、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的,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因此,
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其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使之与周围环境,力求达到自然的效果。
A.持续性浑然一体过渡
B.连续性浑然一体过度
C.连续性融为一体过渡
D.持续性融为一体过度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诸葛亮死前,嘱咐姜维不要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就将载有自己尸身的车子推至军前。司马懿引兵前来,见到端
坐车上的孔明,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B.王利发既有生意人的精明圆滑、劳动者的勤劳本分,同时也有对局势的不满。在报童向他兜售报纸时,他借问报
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发泄了这种不满。
C.单四嫂子和九斤老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作者“哀其不幸”,充满了同情;同时,作者也批判了她们
的“不争”,即缺乏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D.冯乐山趁高老太爷生日时向其提亲,将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求救于觉新,但觉新劝他听从安排,觉民愤而指
责其为“无抵抗主义”与“作揖主义”»
E.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因为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凭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遗产。葛
朗台害怕了,这才把女儿放出来。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鹃坞天•赠驭说高秀英①
阮)王辉
短短罗桂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②未易当③。
[注]①驭说,即说书。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②拍板门锤,说书时使用的道具。③未易当:没有改换。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连用叠词“短短”与“淡淡”,写出了说书女打扮素洁得体而脱俗的形象特点。
B.“拂”字准确传神地刻画说书女干净、利落的动作,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
C.上阕三四两句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形容艺人说书技高超,谈吐清雅、英爽,如含珠泻玉。
D.上阕写女艺人装束和高超的说书技艺,下阕写说书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想评论,层次清晰。
2.简要分析词的下阕末尾“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两句所表达的主旨。
6、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
(3)《登金陵凤凰台》中,“,”两句用陆贾《新语•慎微篇》中“邪臣之
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来表达自己的忧虑。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①四月间,走洛阳,途经需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②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③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
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④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⑤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篙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需
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
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⑥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⑦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
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高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
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⑧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
者铭记不忘。
⑨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常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
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免!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
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
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⑩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
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
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⑪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
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
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⑫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
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⑬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
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⑭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
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⑮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⑯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
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
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
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需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
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⑱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⑲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
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
“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段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失望,
对功利世俗的不满。
B.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与书院
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第⑨段抓住古柏这一意象,古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顽强生命力的象
征,厚重而富有底蕴。
D.全文紧紧扣住“寂寞”和“冷”来写。然而在书院的寂寞冷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内心,以及他对书
院的矛盾忧思。
2.文章第⑧段划线句中的“根”和“功德”具体是指什么,请联系全文进行概括分析。
3.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姥姥家的路上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嗡着泪水,想哭。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个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是我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
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
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没想到,大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
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
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就这样,小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狗,问
我:“你养的小狗?”
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狗玩儿,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
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隈得饱饱的。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撞上了村里最顽
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孩子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那几个小孩
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痛,肯定追不上我们的……
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我说不怕。
他们问那为什么不去?我说不为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去!
后来他们要回家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也想回家了。
姥姥从杏树上摘了几个杏,装到我衣兜里,说:“瞧见菜园里的大叔,送给人家尝尝。”
我告别姥姥,带着小花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很快乐,看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的笑声伴随着小花狗梅花形
的爪印开满了回家的小路....
走到捡小花狗的地方,我就打听狗是谁家的。
有人就给我做了指点。
我带着小花狗朝指点的地方走去,果然有个老爷爷正在四处找小花狗。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
我是好孩子。
我要走了,老爷爷叫住我。他家的苇箔上晒着咸鱼干,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威鱼干给我。我连忙拒绝,说不要。老
爷爷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大人的。”我道了谢,跟老爷爷和他身旁的小花狗说再见。
我继续往回走,又经过菜园,见着那个大叔,我就大声喊他。
大叔问我:“孩子,你又渴了吗?”我说:“不渴,我姥姥让我送您几个杏。”大叔尝了杏,很开心地说:“杏
真甜,好吃!”
我要走了。大叔叫住我,让我等等。大叔拿糠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我赶忙拒绝,说不要。大叔笑着说:“拿着
吧孩子,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
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莱,一路飞奔着往家跑。
我瞧见了村庄,瞧见了胡同,瞧见了那两扇黑色的大敞开着的街门……
此时,我的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我一边流泪一边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
妈妈的眼里虽然也有了泪水,但同时增添了欣慰的笑容。妈妈抚摸着我的小手说:“儿啊,你要记住人家的好!”
我的小手肿着,那是去姥姥家之前,妈妈拿苕帝疙瘩打的。
此时,也不太疼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
A.姥姥应该察觉出了“我”的异常,从她询问“我”家里的事可以看出她对“我”的关心。
B.在描写“我”想进菜园摘东西吃时,小说写道“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回来”,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我”
怕挨打的心理。
C.小说善设伏笔,前后照应。在讲述“我”与大叔、老爷爷的故事等情节安排安排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D.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没有姓名,但仍具有代表性,表现了乡村邻里关系的淳朴。
2.小说多次写到“哭泣”“泪水”这样的字眼,请结合小说分析其作用。
3.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淡竹
苏怆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
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
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
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
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
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
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
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
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
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
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蔑,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
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
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瘢瘢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
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
味。
B.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C.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
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D.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
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本文采用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
复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2.本文题为“淡竹”,第3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杏、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3.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述,请简要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4.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的丰富意蕴。
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纳,字文明,余庆,冬行也。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有名士。擢寸古、宏辞高第。张延赏帅剑南,奏
署掌书记。入为起居郎、翰林学士。德宗自兴元还,置六军统军视六尚书,以处功臣,除制用白麻付外。又废宣武军,
益左右神策,以监军为中尉。窦文场恃功,阴讽宰相进拟如统军比。然当作制,奏言:“天子封建,或用宰相,以白
麻署制,付中书、门下。今以命中尉,不识陛下特以宠文场邪?遂著为令也?”帝悟,谓文场日:“武德、贞观时,
中人止内侍,诸卫将军同正赐绯者无几。自鱼朝恩以来,无复旧制。朕今用尔不谓无私,若麻制宣告,天下谓尔胁我
为之。”文场叩头谢。更命中书作诏,并罢统军用麻矣。明日,帝见姻日:“宰相不能拒中人,得卿言乃悟。”顺宗
病,不得语,王叔文与牛美人用事,权震中外,惮广陵王旗睿,欲危之。帝召烟草立太子诏,纲不请辄书目:“立嫡
以长。”跪白之,帝颔乃定。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门下侍郎。始,卢从史阴与王承宗连和,
有诏归潞,从史辞潴•乏粮。李吉甫密诺细漏言于从史,帝怒,召学士李绛语其故,且曰:“著何而处?”绛日:“诚
如是,罪当族。然谁以闻陛下者?”目:“吉甫为我言。”绛目:“然任宰相,识名节,不当如犬彘枭猊与奸臣外通。
恐吉甫势轧内忌,造为丑辞以怒陛下。”帝良久日:“几误我!”先是,杜黄裳方为帝夷削节度,强王室,建议裁可,
不关决于孤细常默默。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久乃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岭南节度使后累迁河中节度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尚
书左仆射兼太子少保文宗太和中,年老乡摩常,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七十八。维本以候未进,守道寡欲,所居不
为恒赫事,以笃实称。善名理学,世以耆德推之。
(选自《新唐书•郑纲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久/乃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岭南节度使/后累迁河中节度/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
子少保
B.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久/乃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岭南节度/使后累迁河中节度/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
子少保
C.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久乃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岭南节度使/后累迁河中节度/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
子少保
D.居位四年/罢为太子宾客/久乃检校礼部尚书/出为岭南节度/使后累迁河申节度/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
子少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父为伯父、叔父的通称。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文中的郑余庆跟郑纲父亲同辈。
B.进士为唐朝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始置于隋朝。其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与明清时代不尽相同。
C.乞骸骨即让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张衡传》中“上书乞骸骨”亦为此意。
D.儒术指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等。自西汉“独尊儒术”以来,一直被封建君主作为统治的依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纲幼有大志,颇有才学。他善写文章,结交天下名士,科举考试成绩优异,不但精通儒术,而且擅长名理之学。
B.郑纲坚持原则,不阿权贵。宠宦窦文场任中尉,郑纲反对以白麻署制;唐顺宗命他起草立太子诏,他主张立嫡长子。
C.郑纲曾受诬陷,幸得无事。李吉甫暗中诬陷郑小泄密,引得皇帝大怒,幸而李绛仗义执言,使郑纲免除灭族之罪。
D.郑纲守道寡欲,忠诚老实。任宰相时杜黄裳行事独断,他沉默不语;为官期间不做恒赫之事,世人推重他年高有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今用尔不谓无私,若麻制宣告,天下谓尔胁我为之。
(2)始,卢从史阴与王承宗连和,有诏归潞,从史辞潞乏粮。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倪若水,恒州藁城人也。开元初,历迁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为汴州剌史。政尚清静,人吏安之。又增修孔子
庙堂及州县学舍,劝励生徒,儒教甚盛,河、汴间称咏不已。
往江四年,玄宗令宦官往江南采鹤鹊等诸鸟,路由汴州。若水知之,上枣谏目:“方今九夏时忙,三农作苦,田
夫拥耒,蚕妇持桑。西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达于京师,水备舟船,陆倦担负,饭之以鱼
肉,间之以稻粱。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陛下方当以凤皇为凡鸟,麒麟乃凡兽,况弱鹘、漓雄,曷足贵
也?陛下昔潜龙修邸,备历艰虞。今氛昆廓清,高居九五,玉帛子女,充于后庭,职贡珍奇,盈于内府,过此之外,复
何求哉?臣承国厚恩,超居重任。草芥贱命,常欲杀身斗效忠;葵麓微心,常愿狼肝以报主。瞻望庭阙,敢布腹心,X
言忤旨,甘从鼎镀。”手诏答曰:“朕先使人取少杂鸟,苏使不识朕意,采鸟稍多。卿具奏其事,辞诚忠恳,深挣朕
意。卿达识周材,义方敬直,故辍纲辖之重,委以方面之权。果能闲邪存诚,守节弥固,骨鳗忠烈,遇事无隐。言念
忠说,深用嘉慰。使人朕已量事决罚,禽鸟并令放茸今赐卿物四十段,用答至言。”
号入拜户部侍郎。七年,复授尚书右丞,卒。
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O
⑴上表谏曰⑵深称朕意
⑶禽鸟并令放迄(4)寻入拜户部侍郎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陛下方当以凤皇为凡鸟常欲杀身以效忠
C.出为汴州刺史麒麟为凡兽
D.其使不识朕意与尔三矢,尔不无忘乃父之志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
(2)直言忤旨,甘从鼎锂。
4.文中“”一句对“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起反衬作用。
5.倪若水德才兼备,从“上表”一事可见其和的特征。
12、材料一■:
2019年3月13日,联合国发布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目前,42%的陆地无脊椎动物、34%的淡
水无脊椎动物和25%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材料三:
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维护地球所有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
同体”。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写一篇演讲稿,以“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在班会上演讲。
②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广大网民参与“向野味说‘不'!"的主题公益活动。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A
2.D
3.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
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强调感念别人的恩德。
B项,侧重“黄金”,对“礼”理解有误。
C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指人在饥渴时
对饮食没有过高的要求。
D项,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不合题意。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
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
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B项,湮没主语,“陆凯”应作“偶遇”的主语;
C项,搭配不当,应为“留下了……名句”“成就了……佳话”。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
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
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愈演愈烈:指事情、
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结合“异化”分析,选用“愈演愈烈”。
磨灭:是动词,它的意思是经过一定的时间被动地渐渐消失。泯灭:意思是灭绝,消失。修饰“人情”,选用“磨灭”。
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陈规陋习:指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结合“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
和间划出一条线”分析,主要讲在传统礼俗和不合理的习惯之间做出区分,选用“陈规陋习”。
健步如飞:形容脚步快而有力。奋勇前行:鼓起勇气,一直向前。结合“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
分析,主语为“我们”,走出围城,摆脱束缚,选用“健步如飞”。
故选D。
2、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
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
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用反选排除法去做。
A项,“一方面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是日元对人民币升值20%和海关加强对超额物品的关税检查”错误,关联词位置不
当,“一方面”应放在“人均消费下降的原因”的后面;
B项,“审批主管屡遭诟病,成为学术界、出版界的一大顽疾”错误,搭配不当,“审批主管”不能与“顽疾”搭配;
C项,“这些匪夷所思的背后,哪一条没有不是我们当下社会的现实存在”错误,否定不当,删除“没有”。
故选D。
【点睛】
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
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
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
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3、C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和词语的基本义、感情
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本题中,
持续性:强调保持不变。连续性:强调不中断。语境是“园林中的地形”呈连续状态,因此选“连续性",排除AD。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语境是排水、种植和
周围环境互相融合,因此选择“融为一体",排除B。过渡: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
过度:指超过限度。语境是“自然的效果”,不是超过限度,因此选择“过渡”。
故选C。
4、AC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
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
A项,”就将载有自己尸身的车子推至军前”错。并非“尸身”,而是诸葛亮所雕木像。
C项,“单四嫂子和九斤老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作者“哀其不幸”,充满了同情;同时,作者也批判了
她们的“不争”,即缺乏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错误。“单四嫂子”努力生活并抗争过;九斤老太,是老一代保守思想
的代表人物,盲目留恋过去的一切。是令人讨厌的人物,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以及农民的狭隘性。鲁迅
在九斤老太的身上,体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强烈讽刺。
故选AC。
【点睛】
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
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作品的大致主旨。
5、1.B
2.“百年总是逢场戏”意思是说百年兴亡不过是逢场作戏,由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百年总是逢场戏”
是说说书艺人说书作场、讲古论今,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其间说书人自己的辛酸苦楚又有几人能知)“拍板门锤未易当”
语带讥讽,百年兴亡不过逢场作戏,被说书人顷刻道破,成为说书人的笑谈。
【解析】
1.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
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表现了她嬉笑怒骂、愤世嫉俗的态度”错误,应是“表现了说书艺人从容、洒脱的
风度”,故选B。
2.此题考核根据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诗歌主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先翻译句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主旨,诗句
“百年总是逢场戏”是说说书艺人说书作场、讲古论今,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其间说书人自己的辛酸苦楚又有几人能
知,“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意思是说百年兴亡不过是逢场作戏,说书时使用的道具,没有改换。百年
兴亡被说书人顷刻道破,成为说书人的笑谈,由此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点睛】
分析诗句含义一般先简单的翻译或描述诗句的内容,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诗句的内容,如是景物描写概括
特征,最后结合诗句中的词语、手法和注释等内容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纵豆蔻词工姜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和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考查情境默写和直接默写两种类型,要求考生
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
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授”“蔻”“夔”“蔽”等字,默写时要
写准确。
文学常识题需要学生识记、积累,根据朝代、流派等有条理地学习。《扬州慢》是课本上的诗歌,作者姜夔,难度较小,
需要学生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7,1.B
2.“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
“功德”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①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②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
想。③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
3.①书院选址和自然环境寂寞冷清。居于深山腹地,攀登艰难。创办书院的人刻意选择了一个寂寞冷清的地方;现在
的书院历尽风霜,疏于修整,游人甚少,被遗忘已久,更见寂寞冷清。)
②秉承书院精神,坚守高尚精神的人是寂寞冷清的。管理者没有用书院来营利,不向世俗投降,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
的精神家园,只有行中人才会来到书院寻古。
③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屈服,坚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历史
责任,这就是一种宿命。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
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错误,第⑦段主要运用的是比喻、象征手法,通过描绘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
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表现书院的冷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语境,理解该词语的
语境意和深层含义,另外,还要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此处的“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
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这里所说到“功德”,是
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具体来说,书院实行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其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
的教育思想,其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等,都是其“功德”。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抓住关键词“寂寞"、“冷清"和“宿命”,找到
文中对应的文段,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首先从书院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第⑦段中描绘了其自然环境,背倚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
森的柏树,都衬托了书院的冷清寂寞;其次,从书院传达的内在精神来看,秉承书院精神,坚守高尚精神的人是寂寞
冷清的。书院的管理者没有用书院来营利,不向世俗投降,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行中人才会来到书
院寻古,这也是寂寞的;最后,从书院带给我们的启示来看,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
屈服,坚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历史责任,这就是一种宿命。
8、1.B
2.①开头写“我”眼里喻着泪水,想哭,表现“我”的委屈,引起读者好奇;②写“我”到了姥姥家,想哭又哭不出,
一方面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小花狗、大叔,让“我心情好了许多”,一方面自己也知道自己理亏,不好意思哭:③最
后写“我”哭泣着冲回家里,流着泪向妈妈承认错误,说明“我”明白了道理,表现“我”的成长;④小说开头“想
哭”,结尾“哭泣”,意味大不相同,读来饶有趣味。
3.①语句简短,句式简单,符合“我”一一个孩子的身份。比如“我谢了大叔,一边走一边吃,心里充满了快乐”。
②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明快。比如我跟大叔的对话、跟姥姥的对话。③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具有浓郁的
乡土风味。比如“姥姥”“咱”“挨揍”等。④适当运用整句,表达愉悦的心情或比较强烈的情感。比如“……左手
提着一串……右手提着一捆……一路上……":"……冲进……冲进……冲向"O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
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我”怕挨打的心理”表述错误。此处的动作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我”想偷东西时候矛盾
的心理。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鉴赏能力。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
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
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
意图和社会背景等理解词语的含义。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往往使用一些描写手法。
因此可以依托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本题中,要求分析小说多次写到“哭泣”“泪水”这样的字眼的作用。根据文本“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嗡着泪水,
想哭”可知,开头写“我”眼里嗡着泪水,想哭,表现“我”的委屈,引起读者好奇;根据文本“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
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可知,写“我”到了姥姥家,想哭又哭不出,一方面是因为在路上遇到
了小花狗、大叔,让“我心情好了许多”,一方面自己也知道自己理亏,不好意思哭;根据文本“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
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可知,最后写“我”哭泣着冲回家里,流着泪向妈妈承认错误,
说明“我”明白了道理,表现“我”的成长;小说开头“想哭”,结尾“哭泣”,首尾呼应,意味大不相同,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
3.本题考查对小说语言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明确小说的语言特色从以
下几方面分析: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主要是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从感官的角度分析: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等;从句式的角度分析: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的运用;从词语使用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副词、数
词、叠词运用等;从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从整体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单明快、
含蓄隽永等。
本题中,要求举例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根据文本“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没想到,大
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可知本文在语
言特色方面语句简短,句式简单,符合“我”一一个孩子的身份。另外小说情节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我跟大叔的对话、
我跟姥姥的对话、以及我和妈妈的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可见小说是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明快。根据文本“姥
姥,,“咱,,“挨揍,,等语言,可知本文的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根据文本“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
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莱,一路飞奔着往家跑”、“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
暖的怀抱……”可知,本文在语言方面适当运用整句,表达愉悦的心情或比较强烈的情感。
9^1.BD
2.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运用稻子、银杏、梧桐等植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与淡竹形成对比,表现淡竹的清
瘦且憔悴,突出(反衬)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显主题。为下文写淡竹
做铺垫。
3.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一个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4.从表面看,“淡”指淡竹的颜色淡;从品质看,他淡泊名利,看淡生死,表现出作者对热心功名者的鄙视与唾弃,
对坚守气节、淡泊名利者的赞美与讴歌,呼唤人们注重心灵的丰衣足食,保持心灵的自由快乐。
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
高洁的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2)大量引用诗文,增添文采,既表现了人的特点,也显
示了竹的精神。(3)运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使淡竹的精神被集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语言有气势。(4)运用了联想,
由淡竹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表现淡竹的特点,深化了主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答出其中的三点
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
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
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错误,结合“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
他不愿费尽心机”“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
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等内容可知,作者对竹充满了赞美和敬意,而并非是同情,
所以不会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况且艺术形象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
D项,“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错误,文中写到“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一一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
持”,可知,竹子并不是没有追求,只是它追求的是“直,空,而且淡”,同样作者也并不是认为人生不要刻意追求
什么,而是应追求“云淡风轻”的人生、“坦荡潇洒”的人生。
故选BDo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次要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形象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有的自身还
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形象是次要形象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形象是否与主要形象一起丰富、深化
了主题。
文章先写稻子、银杏、梧桐等植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再写淡竹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从手
法上看,二者形成对比;从衬托主要形象角度分析,衬托了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的特征;从凸显主题角度分析,突出了
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精神品质;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淡竹做铺垫。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并联系生活实际看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主
旨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文章讴歌的对象是“淡竹”,“淡竹”象征了人,“淡竹”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淡竹”的精神就是人的精神。由
“淡竹”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联想到人生,就可以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根据文章表面的内容挖掘隐含的深层意义。
依据原文“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一一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
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可知,“淡竹”的淡,表面
指颜色,但更突出的是一种精神的淡泊,一种独特的意蕴。文本通过展现出“淡竹”的特色,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内涵,
突出要追求高洁、坦荡的人生。这正是作品的深层意蕴。
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句的含意。其中的含意要思考两个方面,一是句中物(包括景物、事物、人物)的特点或情感,
二是作者的情感。理解句子含意要抓住关键词语和修辞,并结合前后语境及文章主旨来进行体会。
划线的句子中用了李白、文天祥的人生事例,突出了一种不慕名利、坚守良知的人格形象,极其鲜明地展现出淡竹的
特点,进而突出其价值;另外引用名人言论,展现出的是文人的特点;“他是……”构成排比,使得语言有气势;同
时运用联想的手法,由简单的淡竹这一意象,联想到具体的人,突出人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表达增强了文本的核心表
现力。
【点睛】
散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是关键,概括文章主题是常考的内容。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
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可以从散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入手,从散文的关键词句
入手,从散文写作背景入手,从散文结构文脉入手,尤其可以从散文的不同文体入手。如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
事件作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
人生的某种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理性思考和评价。
10、1.C
2.A
3.C
4.(1)朕如今任用你不能说没有偏爱,如果用白麻纸诏书宣布,天下人会认为你胁迫我做这件事。
(2)当初,卢从史暗中与王承宗联合,皇帝诏令他返回潞州,卢从史推辞说潞州缺乏粮食。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
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盐城师范学院《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论文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数据新闻挖掘》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测试卷(历年真题)
- 食品安全总监考试复习试题附答案
-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培训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智算中心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建筑物结构改造施工合同
- 《骨盆重要性》PPT课件.ppt
- WHO癌痛的三阶梯止痛的原则
-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课堂PPT)
- 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第二册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活动教案
-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 深圳牛津版英语最新八年级(上) 课文 (带翻译)
-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利用制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6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 吴志宏 年产3000吨茶油工厂设计 定稿
- 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图文.ppt
- 近年国内电梯事故案例介绍
- 物业服务中心各岗位工作划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