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实施_第1页
第12讲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实施_第2页
第12讲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实施_第3页
第12讲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实施_第4页
第12讲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主讲:宫小全副教授单位:北方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信息管理系第12讲系统实施重点:系统调试、系统转换的基本条件和转换方式

难点:系统测试、转换方式的比较要求:认识系统实施过程的重要性,系统调试的步骤、内容和各种调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用户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系统转换方式。教学重点与教学要求引入:系统设计报告提供了实现系统功能的方法、技术和方案,给出了实现系统的“蓝图”。系统实施则是对系统设计成果的“计算机化”过程。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概述程序设计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系统说明文件的组成一、系统实施概述系统实施的目的及任务系统实施计划系统实施步骤系统实施阶段成果参加人员(一)系统实施的目的及任务1、含义

系统实施即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的过程。即,将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方案(物理模型)转成可以实际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软件,并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一)系统实施的目的及任务2、目标

把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转换成可实际运行的新系统。(一)系统实施的目的及任务3、主要任务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二)系统实施计划安排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制定时间进度计划。确定各种专业人员在各阶段的配备数量与比例,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制定资金筹措与投入计划。(三)系统实施步骤程序设计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四)系统实施阶段成果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报告为保证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报告(五)参加人员系统分析员、设计员、程序员、计算机专家等用户单位高中层管理人员、具体业务操作人员二、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方法分类程序设计的要求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一)含义

程序的设计就是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开发工具软件)来实现系统设计中给出的系统功能。(二)程序设计方法的分类结构化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利用软件生成工具选择程序设计语言考虑因素:语言的结构化机制与数据管理能力语言可提供的交互功能有较丰富的软件工具开发人员的熟练程度软件可移植性要求系统用户的要求(三)程序设计的要求可靠性实用性规范性可读性程序设计的可靠性要求包括:程序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操作权限的控制(三)程序设计的要求程序的实用性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包括:界面是否友好操作使用是否方便响应速度是否可以接受(三)程序设计的要求程序的规范性包括:程序命名的规范性程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变量定义的规范性解释语句的使用的规范性(三)程序设计的要求

程序的可读性包括:程序结构清晰可理解性好无复杂的个人程序设计技巧(三)程序设计的要求(四)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只采用基本的程序结构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功能调用层次分明程序书写采用同级缩进(锯齿型)方式

1、只采用基本的程序结构程序设计中尽量只采用下面四种基本控制结构,而不用或少用强制转向语句。

顺序结构简单分支结构多重分支结构循环结构这四种程序结构只有单入口和单出口,结构简单,程序易理解,不易出错。四种基本的控制结构P入口出口P2P1入口出口TFCP2P1T入口F出口C出口PnP2P1TTT入口C2C1Cn2、遵循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程序设计时,成千上万的程序模块不可能完全同时进行,各任务之间必须有先后顺序之分,最终实现系统设计的整个方案。

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是首先设计上层模块,逐步向下,最后设计最下层的具体功能。而实现时,要首先实现下层模块,逐步向上,最后实现上层模块。3、功能调用层次分明各部分程序之间的联系采用程序调用的形式。下层程序独立于上层程序而存在。…调用B…程序A…调用C…Return程序B程序C………Return4、程序书写采用同级缩进方式一段程序一般都很长,如果在书写时不分层次,就很难阅读。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中一般采用同级缩进锯齿型风格,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程序段1>

IF<条件1> <程序段2>

ELSE

IF<条件2> <程序段3>

ELSE <程序段4>

ENDIF <程序段5>

ENDIF <程序段6>三、系统测试

测试的目的及意义测试的内容测试的基本原则测试方法测试步骤系统调试

(一)测试的目的及意义1、含义

系统测试是利用各种可能的数据及操作条件对已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专门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使之符合设计要求。(一)测试的目的及意义2、测试的目的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测试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ISO质量标准CMM标准(一)测试的目的及意义3、测试的意义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单凭审查并不能发现全部差错。程序设计阶段也不可避免还会产生新的错误。对系统进行测试是不可缺少的,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步骤。统计资料表明,对于一些较大规模的系统来说,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系统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二)测试的内容

测试的内容包括: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功能完整性测试系统性能测试1、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通过检查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包括: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保存运行结果数据能否正确地输出数据间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数据统计方法和口径与需求是否一致是否出现汉字字符或其它字符乱码(二)测试的内容2、功能完整性测试检查开发完成的系统是否具备系统设计中所提出的全部功能,不仅要检测主要的业务功能,而且要检查所有的辅助功能和所有的细节性功能。(二)测试的内容3、系统性能测试系统运行速度操作的灵活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对错误的检测与提示能力注意:用于性能测试的数据要有一定的规模!(二)测试的内容(三)测试的基本原则测试用例一般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还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三)测试方法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小程序的控制流程图,该程序由一个循环语句组成,循环次数可达20次,循环体中是一组嵌套的IF语句,其可能的路径有五条,所以从程序的入口A到出口B的路径数高达520≈1013

。如果编写一个测试例子,对其进行穷举测试,对每条路经测试需要1毫秒,则测试完需要3170年。测试需要讲求方法。(三)测试方法常见测试方法:白箱测试黑箱测试(三)测试方法1、白箱测试

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测试。(三)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技术: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三)测试方法2、黑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征,只是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要求。(三)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技术:等价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输入组合(三)测试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测试只能证明错误存在,不能证明错误不存在。这是因为不可能穷举数据,不可能完全覆盖路径,这样就不能证明系统中不存在错误。(四)测试步骤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模块(程序)组成。所以,可把测试工作分为如下三个层次:模块(程序)测试分调(子系统测试)总调(系统测试)1234567模块测试分调总调1、模块测试

模块(程序)测试的目的是保证每个模块本身能正常运行,在该步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大都是程序设计或详细设计中的错误。对于模块测试,一般分成人工走通和上机测试两步进行。2、分调分调也称子系统测试,就是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主要是测试各模块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即重点测试子系统内各模块的接口。

分调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连成一起进行测试,这种方法称为“非渐增式”测试。另一种方法是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再把下一个应该测试的模块结合进来测试,这种方式称为“渐增式”,这种方式实际上同时完成了模块测试和子系统测试。3、总调

经过分调,已经把一个模块装成若干子系统并经充分测试。接着的任务是总调,也称为系统测试,它是把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用以发现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中的错误,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说明书的要求。(五)系统调试总调完成后下一步就可将原始系统手工作业方式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数据作为新系统的输入数据进行“真实”运行,这时除了将结果与手工作业进行校核以外,还应考察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效率。为此,最好请用户一起参加系统测试工作。系统调试的关键是“真实”和全面。进行系统调试应该注重以下几点:测试用例应该是由有实际意义的数据组成。可以请用户参与测试用例的设计。某些已经测试过的纯粹技术的特点可以不需再次执行。对用户特别感兴趣的功能或性能,可以增加一些测试。应该设计并执行一些与用户使用步骤有关的测试。四、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事务管理人员系统操作员系统维护人员培训时间

编程和调试阶段开始。四、人员培训培训内容系统整体结构和系统概貌;系统分析设计思想和每一步的考虑;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与应用;系统操作方式和输入方式;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故障排除;文档资料的分类及检索方式;数据收集、数据规范、统计渠道、统计口径等;运行注意事项。五、系统转换系统转换的含义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系统转换方式(一)系统转换的含义

系统转换指的是系统开发完成之后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即终止旧系统的使用,将新系统交付使用,把新系统的控制权交给最终用户。(二)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准备系统实施前购置、安装、调试完毕。用户培训系统转换前配齐并参与各管理岗位工作。数据准备系统转换所需各种数据按照要求格式输入到系统之中。系统文件资料准备用户手册、系统操作规程、系统结构与性能介绍手册。(三)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分段转换按功能分阶段逐步转换按部门分阶段逐步转换按机器设置分阶段逐步转换1、直接切换方式优点:节省时间、减少经费支出。不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新系统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适用:处理过程简单、初始数据量不大的系统。直接切换方式是在完成系统测试、且确认新系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选定某一时刻终止旧系统的使用,同时开始启用新系统。2、平行切换方式优点:不会因系统交付使用而引起系统工作中断。新旧系统同时工作,可以对新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效率给出恰当的评价。不足:投入经费比较高,工作量比较大。适用:非常重要的核心型系统的切换。平行切换方式是在旧系统停止使用之前就开始新系统的使用,新系统和旧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在确认新系统正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终止旧系统的使用。3、分段切换优点:既顺利地交付新系统,也不发生过高的切换费用;不足:一部分新系统和另一部分旧系统同时工作,增加了新旧系统之间功能、数据的衔接问题;适用:大型系统,保证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并降低切换的费用.分段切换,也称逐步切换方式,是直接切换方式和平行切换方式两种方法的结合,其特点是新旧系统分阶段切换。六、系统说明文件的组成在系统测试完成后,应该编写、整理出一份详细和全面的系统说明书。该文件既可以提交用户作为今后使用、维护新系统的指导性文档,另一方面,该文件也是鉴定和验收新系统时不可少的技术资料。应此,应该充分重视系统说明文件的编写工作。

1.系统一般性说明

(1)用户手册:给用户介绍系统全面情况,包括系统目标、功能和性能的简要说明等。(2)特殊说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系统作出相应调整等,这些是不断进行补充和发表的。

2.系统开发报告

(1)系统分析报告(2)系统设计报告(3)系统实施说明:主要涉及到系统分调、总调过程中某些重要问题的回顾和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