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茶诗的特征赏析目录TOC\o"1-3"\h\u30947引言 引言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随着唐朝诗人中的饮茶之风的盛行,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了唐朝诗作之中,形成了类别多样、清新瑰丽的茶诗。在唐朝的历史大环境中,茶由于自身的无私淡雅、清新高洁被诗人认为是淡泊开明的代表,陪伴着诗人居于隐逸生活的象征。唐朝的许多的诗人都为茶作过诗,在他们的推动下,茶诗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慢慢发展壮大,尤其是到了唐朝的中晚期,茶诗发展到鼎盛时期。茶诗对于解读唐朝诗人与茶的情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唐朝时期茶诗的背景分析1.1唐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唐朝自开国以来,政治清明。唐太宗李世民改革吏治,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使行政效率大为提高。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对外交往[1]。初唐几代不断完善科举制,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扩大了统治基础。唐玄宗的前期注意经济发展,改革吏治。经过一百多年的恢复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唐代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居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实现了政治统一。但隋朝毕竟短暂,唐朝历时近三百年,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2]。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阶段。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乃至欧洲、非洲国家对之产生了由衷的欣羡之情,他们争相与唐朝交往,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了飞跃发展。1.2唐朝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唐朝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释儒道三教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大力实施,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3]。《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4]。2.唐朝茶诗中隐逸情怀的体现2.1淡泊明志茶本身就具有非常安然淡然的特点,而经过文人的加工,使茶成为了淡泊雅致、品行高洁的象征。通过饮茶,使人可以涤去心中的灰尘,淡泊明志,追求隐逸的生活。以李中的诗作《宿青溪米处士幽居》为例:寄宿溪光中,夜凉高士家。养风窗外竹,叫月水中蛙。竞虑同搜句,清神旋煮茶。唯忧晓鸡唱,尘里事如麻。诗人在朋友家寄宿,看到朋友家附近的环境十分的优美,窗户的外面就是茂林修竹,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池塘里的青蛙正在叫,与风声互相辉映,十分的悠闲自在。环境清幽,诗人便诗兴大发。凝神思考,还煮了一壶茶,开始慢慢品味。这样的净土,让诗人非常担忧听到晨起的公鸡啼叫,因为诗人早上就要离别。红尘多事,诗人不愿意被俗事所困扰,希望能够多些时间能够留在朋友的这一方净土,饮茶赋诗,过安闲自在的隐逸生活,不为尘世所扰。茶是诗人隐逸生活的一部分,茶中包含了诗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2.2开明心境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全诗从茶的香味以及颜色等特征入手,描绘了饮下此茶的感受: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诗人原本是昏昏欲睡,饮完茶后,感觉昏沉之意被涤荡干净,神清气爽,天地一片清朗。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再次饮茶,就感觉就像是细细的飞雨飘入凡尘,瞬间凡间的尘埃都被涤荡干净。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三饮此茶就可以得到道家的精髓,整个人都会变得思想通透,豁然开朗。原本一直在苦苦的寻找能够消除烦恼的方法,喝完此茶,就再也不用寻找了,因为已经没有烦恼了,茶能够让人灵魂升华,涅槃得道,消除尘世间的一切的烦恼。提到对于茶的理解、对于人生的感悟,皎然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皎然能够理解茶、喜欢茶、明白茶、升华茶,别人喝茶是品茶,皎然喝茶品的是人生。他知道,茶多代表的不仅仅只是饮食文化,更是一种超然物外、开明豁达的精神境界,而只有内心向往这种境界,追求这种境界的人才会看到茶所代表的这一层寓意。茶的超然物外、豁达开明与皎然自己内心的“道”是非常吻合的。皎然,以其开明超然的心境去品茶、阅茶,将茶与人生凉席在一起,可以说是高雅恬淡、境界高远。2.3忘却世俗忧愁姚合《寻僧不遇》: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姚合在《寻僧不遇》中写道:“入门愁自散,不假见僧翁。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拂床寻古画,拔刺看新丛。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诗人在寻找僧人而不得见的情况下用落花煎茶花而怡然自乐,自是对这种生活有一种羡慕之情。诗人正是从上述真趣中获得心灵的坦然,他们从浮躁的世俗生活中析取出浪漫、静谧的宁静,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用诗歌表现出对悠远、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向往之情又有别于道家宣扬的隐逸情怀,它不是超然于外物外界的精神所求,而是“取之自足,入世自适”的别趣,“这是个体在投入世俗的心态下,寻觅或体验到的一种闲适境遇”。这种闲适的境遇,是诗人面对世俗的真情,油然而生的恬淡闲适,换句话说诗人仍然是世俗生活主体的一部分,而不是飘然的过客或则超脱于世俗之外。2.4厌倦漂泊生活李洞《寄淮海惠泽上人》: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竹里桥鸣知马过,塔中灯露见鸿飞。眉毫别后应盈尺,岩木居来定几围。他日愿师容一榻,煎茶扫地学忘机。在经历现实的许多坎坷后,诗人的愿望很明确,就只想煎茶扫地,过这种安逸的生活。这也是许多唐朝文人雅士的最终追求。总的来说,诗人对闲适恬淡生活的追求不是高傲于尘俗之外,而是留心于尘俗之中,在尘俗中发现生活的真、美,让心在真、美的发现中得到暂时的休憩和满足。3.唐朝时期茶诗的特点3.1从茶诗发展状况来看3.1.1唐朝早期茶诗刚刚兴起,数量少此期的茶诗从诗人所作数量上来看主要有:李白1首、王维1首、杜甫2首、孟浩然1首、皎然7首、灵一2首、骆宾王1首、长孙佐辅1首、李嘉祜5首、鲍君徽2首、高适1首、岑参3首、皇甫曾1首、皇甫冉2首、储光羲1首、裴迪l首、刘真l首共计诗人17人,茶诗33首[5]。其中茶诗创作数量在3首以下的诗人就有11人,这些诗人占总人数的近七成,可见作茶诗只是偶尔而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3.1.2中唐以后数量明显增多中唐是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专门研究茶的著作《茶经》于780年问世,标志着茶文化在中唐形成,当然茶诗的大量创作也是伴随在茶文化形成前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6]。中唐茶诗诗人相比较唐朝早期有所增加,而茶诗数量更是两倍。其中,不乏有茶诗创作的大家,其中以白居易的茶诗的数量最多。有专家曾对唐代茶诗和茶诗作者作过这样的统计:从唐玄宗开元(713—741)末年至宪宗元和(806—820)末年的中唐阶段,撰过茶诗和诗中提及"茶"的作者,为58人,共写"茶诗"158首;唐穆宗以后直至唐朝覆亡的唐代后期,茶诗作者减至55人,但茶诗包括所谓广义茶诗,倒增加至233首。3.1.3晚唐达到鼎盛晚唐茶诗也有与茶文化发展繁荣相对应的特色。第一,茶诗所涉及到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二,表现在对饮茶用具的吟咏上,出现了专门吟咏茶具的诗人和茶诗[7]。通过对茶具的吟咏写出诗人对茶的热爱,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古代的茶具。第三,还有诗人之间为表达友谊寄茶与友人而作的寄茶诗。第四,对茶的吟咏更加详尽,尤其是对煮茶过程的描写和尝茶、饮茶的感受已经上升到了艺术化的高度。3.2从茶诗内容来看3.2.1多以饮茶为主以饮茶(包括尝茶、啜茶、茶会、吃茗粥、试茶等)为诗题或为内容的诗,数量相当多,如卢仝的《茶歌》、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选一》[8]。杜甫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3.2.2重视煮茶的过程、工具等皮日休与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唱和诗写了《茶籯》、《茶灶》、《茶焙》、《茶鼎》。徐夤写了《贡余秘色茶盏》诗。秘色茶盏是产于浙江越州的一种青磁器,作为贡品,十分珍贵,由徐夤的诗可见: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我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9]。以煎茶(包括煮茶、煮茗、碾茶等)为诗题或为内容的诗是大量的,如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杜牧《题禅院》等。《题禅院》为一七绝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诗中的“鬓丝茶烟”句很有名,后人广为引用,如苏东坡《安国寺寻春》诗:“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陆游《渔家傲·寄仲高》:“行遍天下今老矣,鬓丝几缕茶烟里”,文征明《煎茶》诗:“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10]。3.2.3茶诗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唐代茶诗赏析唐代是我国经济和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诗词创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经典名句,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茶与诗词同清雅,茶与书画共愉悦[11]。大凡风光旖旎的山光水色,或悠久独特的名胜古迹,或心醉神怡的生活乐趣,或低徊难已的艺术享受,或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或至朋好友的情切意深,都会拨动文人墨客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因此,在唐朝留下了很多涉及茶叶且意境深远的传世佳作。4.总结唐代茶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大量出现,对茶叶文化和诗词文化本身的发展,又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先以茶对诗来说,如唐人薛能所吟:“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刘禹锡在《酬乐天闲卧见寄》中吟:“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司空图的诗句也称:“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很多诗人都提到,茶有益思的作用,能激发诗人们的诗兴和创作才华。第二,由于茶业的发展,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新的内容或现象,其对诗词创作艺术的特点、风格等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很多人熟悉的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对“七碗茶”的描述,可说是茶诗中一首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此外,茶诗中现实主义的作品也很多。
参考文献[1]杨东峰.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D].南昌大学,2010.[2]晏萍利.中晚唐茶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3]陈力祥.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旨趣[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71-74.[4]付大霞.唐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5]王巧宏.《全唐詩》茶詩文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6]程荣.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07-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