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
六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
1.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I,它是指读书人将自己读完
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
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
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
A.是群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B.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解析】选B。图书漂流属于文化传播与交流,B符合题意;图书漂流
不属于群众传媒,也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不能跨越时空的局限
传播文化,A、C、D不符合题意。
2.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
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年间,潮起潮落、寒来
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
起全长55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解析】选C。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
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方便人们的
文化交流,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在材料中
未表达。
3.婺剧是浙江金华的地方戏,和京剧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也有很多
的相似之处。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表现形式之一,在海外“欢乐春节”
活动中,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赴希腊演出,上演了绝技频出的?断桥??
挡马?等经典婺剧折子戏,让当地观众很是快乐。这说明()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解析】选Do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文化传播,考查学生理解和
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说法题干材料没有表达;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
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故B项错误;C项中“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
误的;D项正确地反映了题意。
4.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
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①文化创新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②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开展
③推动文化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开展
④文学艺术应该完全如实地反映事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选Ao材料强调要“以我为主〃,说明文化交流中要坚持文
化的民族性,①符合题意;强调要“兼收并蓄〃,原因在于文化交流对
文化开展的促进作用,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在交流、传播中
丰富、开展,③与材料无关;文学艺术未必完全要如实反映事实,排除
④。
5.2018年10月18日至22日,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
与投资重点工程之一“东方•亮一一中国艺术汇”(匈牙利站)盛大举
行。该工程以传扬中华文化传统、推送时代文化创新为主旨。开展这
一工程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开展经贸合作
②为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奠定坚实的根底
③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开展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文化和旅游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工程
之一''东方•亮——中国艺术汇〃(匈牙利站)盛大举行。该工程以传
扬中华文化传统、推送时代文化创新为主旨。开展这一工程有利于世
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通过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①④
符合题意,③表述不科学;②中“文化渗透〃表述错误。
6.(2021•安庆高二检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
全国100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采取纪实手法实地走访记录,一集聚
焦一个村落,讲述了“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在传统村落中千百年来的传承故事。这说明()
A.各种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传媒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
C.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够实现
D.群众传媒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
【解析】选Co电视纪录片传播村落文化,表达了群众传媒在文化传
播中的积极作用,C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电视这种媒体,排除A;材料
没有涉及双向互动,排除B;D混淆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补偿训练】
一些外国观众从中国的电视剧中了解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状况,
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表达了群众传媒()
①具有文化传递和共享的功能
②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最正确途径
③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④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证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选B。此题考查文化传播手段。外国观众通过电视剧了解中
国文化,说明群众传媒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
手段,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最正确〃;传播手段对文化内容没有直
接影响,④与材料无关。
7.那边“洪荒之力”的余温还未散去,这边“厉害了,我的哥"又集体
刷屏。你也许要问“‘厉害了,我的哥’是什么?〃正在一头雾水时,
微信、微博中已经出现“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word哥〃等变
体,而使用它们的不仅有朋友,还有媒体“大V”。这种现象佐证了
()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开展的必然要求
②群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的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开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解析】选C。此题考查群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文化开展的因素。微
信、微博的出现和使用,说明群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
限,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
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同时表达了科学技术极大地促
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开展,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正确,但材料
未表达,排除;故此题答案选Co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8.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
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
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
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文化具有多
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即个性,文化是世界的即共性,共性是沟通的桥梁;
文化传播既要尊重外国的文化,又要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1)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
桥梁。
(2)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
⑶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2021•襄阳高二检测)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
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
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1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到达30万
人次。上述材料表达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群众媒介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解析】选Co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发挥教育在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中的积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贸易,③与材料无关;
学生不是群众媒介,④错误。
2.要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梦",
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此,青年学生必须()
①热情地欢送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②热情地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③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在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
国梦’〃,即在世界上传播中华文化,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属于对待外
来优秀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3.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钧在谈到中西翻译的逆差问题时说:“解决这
种问题需要文学界、翻译界、对外汉语言文化推广和传播机构的努力,
也需要不断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从文化的角度看,开展中外语
言文化交流是()
①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世界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表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o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可实现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促
进合作,③④正确;①错误,语言文化交流并不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
径;②错误,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的趋同。
4.(2021•赤峰高二检测)“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
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
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那么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
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
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开展的根底,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开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一带一路〃推动各国文化繁荣,原因在于经济对文化
的决定作用、商业贸易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①②符合题意;应该
“认同〃本民族文化,排除③;④与材料无关。
【易错警示】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⑴对本民族文化要坚持三点,一是“认同〃,即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二是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是“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⑵对待外来文化要注意四点,一是“尊重〃,二是“平等",三是吸收
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四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迅猛开展,媒体呈现出多
元化开展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
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的新格局。
这说明()
A.文化传播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C.新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群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传媒
【解析】选B。”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开展的特征〃,这说明当前多种媒
体并存,即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B项正确。A项与
题意不符。群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项说法错误。口
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2021•全国卷m)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
片〃。
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
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
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到货验收协议
- 大班语言小猫钓鱼
- 辛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结构模型概念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数字影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理论(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宝鸡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冲刺(四)语文试题含解析
- 家庭德育与安全教育
-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5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 西安特教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总结(按主题分类)
- 2025年涂装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粮食、棉花、化肥等农产品仓储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红书运营:小红书账号运营培训课件
- DeepSeek在金融服务中的创新应用
- DBJ04T 467-202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 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台联机关服务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