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概况_第1页
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概况_第2页
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概况_第3页
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概况_第4页
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概况目录TOC\o"1-2"\h\u169841.1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意义 383891.1.1化石燃料正面临逐渐枯竭的危机局面 3149121.1.2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697181.1.3常规电网的局限性 8304781.2太阳能发电的特点 9207451.2.1太阳能发电的优点 9321281.2.2太阳能发电的缺点 1087881.2.3太阳能发电的类型 10268441.太阳能热发电(CSP) 106951(1)太阳能槽式热发电 1017360(2)太阳能塔式热发电 1122442(3)太阳能碟式热发电 11197851.3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 1322671.3.1太阳电池生产 13125541.3.2光伏应用市场 15223321.4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0148681.4.1中国光伏发电历程 20154111.4.2中国光伏产业现状 2129970(1)多晶硅产业 213884(2)硅片产业 2211116(3)太阳电池产业 2311508(4)光伏组件产业 239135(5)光伏市场 24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凸显了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决心。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安全和易获取等优势,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1.1开发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意义1.1.1化石燃料正面临逐渐枯竭的危机局面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供应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在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主要还是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EIA)于2021年10月发表的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21对2050年前的国际能源市场进行了预测,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在2020年为601.5×1015Btu,2025年将增加到667.5×1015Btu,2050年将达到886.3×1015Btu,增幅近50%,平均年增长率1.3%。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份额仍然高于3/4。根据报告附表A1参考情况统计和预测,2020—205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如表1-1所示。表1-12020—205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1015Btu)注:Btu为英制热单位,1Btu=2.930711×10-4kW·h。资料来源: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212021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涨幅5.8%,创史上最大增幅,其增量主要由可再生能源贡献。能源结构逐步从以煤炭为主转向以更低碳能源为主,但石油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燃料,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30.9%,煤炭为第二大燃料,占26.9%,天然气占24.4%,可再生能源消费占6.7%。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了近17%,在过去两年中占全球发电量增量的一半以上。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继续强劲增长,目前占总发电量的13%。2021年世界部分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如表1-2所示。表1-22021年世界部分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1018J)预计到2050年,全球煤炭消耗趋于稳定,份额逐渐下降;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仍占据能源消费的主要份额;天然气消费预期将增长31%,所占份额略有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费倍增,份额预计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50年的27%。图1-1为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占比预测。图1-1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占比预测(单位:×1015Btu)资料来源: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2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202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0%,石油占18.5%,天然气占8.9%,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16.6%。与十年前相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了14.2%,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了8.2%。2021年煤炭产量41.3亿吨,消费量42.3亿吨。石油产量1.99亿吨,消费量7.2亿吨。天然气产量2075.8亿立方米,消费量3690亿立方米。据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为2444亿吨,储采比53.5,主要集中在中东和美洲地区。石油储量前5强是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伊朗、加拿大和伊拉克,5国总储量1488.9亿吨,占全球储量的63%。中国石油储量为35亿吨,位列全球第13位,储采比为18.2。2021年全球石油产量约44.23亿吨,同比增长1.3%。全球天然气储量达到188.1万亿立方米,储采比48.8,主要集中在中东、东欧地区。天然气储量前5强是俄罗斯、伊朗、卡塔尔、美国和土库曼斯坦,5国总储量129.2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储量的63%。中国天然气储量为8.4万亿立方米,位列全球第6位,储采比为43.3。能源领域中污染最严重的煤炭储量情况稍微乐观一些,全球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07万亿吨,储采比139。煤炭储量前5强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5国总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6%。美国煤炭储采比超过500,俄罗斯达407。中国煤炭已探明储量在全球排行前列,但是储采比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仅为37。世界煤炭消费3个大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合计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中国大约占54%。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的情况正面临挑战,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60年全球人口将达100亿~110亿,如果到时所有人的能源消费量都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则地球上主要的35种矿物中,将有1/3在40年内消耗殆尽,包括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假设为2万亿吨)和铀,所以世界化石燃料的供应正面临严重短缺的危机局面。为了应对化石燃料逐渐短缺的严重局面,必须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领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保证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1.1.2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治理大气环境,防止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约1.15℃,并且比过去12.5于20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正遭受着愈加严峻的冲击,极端天气正在“常态化”,成为人类社会必须时时面对的生存危机之一,增强气候变化适应力迫在眉睫。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将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限制在特定的水平需要限制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2018IPCC发布《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与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限制在1.5℃,全球碳排放需在2030年前减半,并在21世纪中叶达到净零。此外,采取有力的、快速的且持续的甲烷减排行动也具备减缓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双重效应。对世界2010—2050年不同种类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统计和预测,结果如图1-2所示。从CO2排放源来看,2020年全球煤炭CO2排放量为147.94亿吨,石油为117.52亿吨,天然气为77.97亿吨。煤炭作为碳含量最高的化石燃料,从2010年起CO2排放量占比始终为最高,石油产生的CO2排放量次之,天然气在总CO2排放量中占比相对较小。2020年中国发布“30·60”双碳目标之后,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治承诺。日本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英国提出,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2050年实现碳中和。加拿大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做出减少碳排放的承诺,全球碳减排迎来拐点。▲图1-2世界2010—2050年不同种类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图1-32021年全球CO2排放量前十名国家占比从各地区碳排放看,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碳排放量大国均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碳排放遥遥领先且呈上升趋势;北美地区、中南美地区碳排放呈下降趋势。2021年全球CO2排放量前十名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伊朗、德国、韩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2021年全球CO2排放量前十名国家占比如图1-3所示。其中中国、印度是人口大国,而美国是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按行业分类统计,2021年CO2排放量增加最多的是电力及供热行业,为9亿吨以上,占全球增量的46%,主要原因是所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以帮助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该行业的CO2排放量接近146亿吨,比2019年增加约5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可见,采取措施,减少发电排放的CO2十分重要。减少CO2排放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各国纷纷开始了加快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研究和使用,促进世界经济向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势方面转变。尽管煤炭使用量出现反弹,但2021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全球发电中所占份额高于煤炭;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8000TW·h,比2020年高出500TW·h。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分别增加了270TW·h和170TW·h,而水电由于干旱的影响减少了15TW·h,尤其是在美国和巴西。核电增加了100TW·h。如果不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发电量,2021年全球CO2排放量将增加2.2亿吨。太阳能是清洁无公害的新能源,光伏发电不排放任何废弃物,大力推广光伏发电将对减少大气污染,防止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突出的贡献。1.1.3常规电网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国家都缺电或者出现供电不正常、经常断电等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发电厂供应不足,电力传输设施薄弱,电力配电变压器不足及老化等。而缺电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除埃及、南非之外,非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在仍然缺电。电力在非洲一些国家、亚洲的缅甸农村是一件奢侈品。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7进展报告》指出,尽管当前全球能源普及率已达到90%,但仍有7.33亿人生活在无电地区,其中75%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84%生活在农村地区。无电人口大部分生活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难通过延伸常规电网的方法来解决用电问题。2020年无电人口数量排名全球前二十的国家见表1-3,其中尼日利亚9200万人、刚果民主共和国7200万人、埃塞俄比亚5600万人。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仍然还有6.6亿多人口用不上电,这意味着联合国此前提出的在2030年“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目标恐难实现。若要在2030年实现全球普遍用电,需要从现在到2030年间每年投资300亿美元。电网覆盖范围扩大及独立光伏系统的快速部署为无电人口数量下降做出了贡献。没有电力供应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无电地区往往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利用太阳能发电是个理想的选择。随着光伏和电化学储能成本持续快速下降,更加分散的小型分布式供电成为可能。对于偏远地区的供电,光伏发电作为有效的补充能源将会大有用武之地。表1-32020年无电人口数量排名全球前二十的国家1.2太阳能发电的特点1.2.1太阳能发电的优点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点如下:图1-4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的比较示意图资料来源:ECOSolarEquipmentLtd.。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远比其他能源多,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大功率如表1-4所示,并且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的冲击。表1-4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大功率资料来源:R.Winston.“NonimagingOptics”2005。②太阳能随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损失。③太阳能获取不用燃料,运行成本很低。④太阳能发电没有运动部件,不易损坏,维护简单,特别适合在无人值守情况下使用。的清洁能源。太阳电池方阵容量,避免浪费。1.2.2太阳能发电的缺点太阳能发电的主要缺点如下:少发电。如要随时为负载供电,需要配备储能设备。1000W/m2。大规模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面积。1.2.3太阳能发电的类型太阳能发电有以下两大类型。太阳能热发电(CSP)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大量反射镜以聚焦的方式将太阳能直射光聚集起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按照太阳能采集方式可划分为以下三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太阳能槽式热发电如图1-5所示,利用抛物柱面槽式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管状的接收器上,并将管内的传热工质加热产生蒸汽,推动常规汽轮机发电。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如图1-6所示,利用众多的定日镜,将太阳热辐射反射到置于高塔顶部的高温集热器(太阳锅炉)上,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或直接加热高温集热器中的水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太阳能碟式热发电太阳能蝶式热发电如图1-7所示,利用曲面聚光反射镜,将入射阳光聚集在焦点处,在焦点处直接放置斯特林发动机发电。▲图1-5太阳能槽式热发电▲图1-6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图1-7太阳能碟式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已经有一些实际应用,其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目前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水平。1.3近年来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1.3.1太阳电池生产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DarylChapin、GeraldPearson和CalvinFuller制成第一个效率为6%的太阳电池,1958年装备于美国先锋1号人造卫星上,功率为0.1W,面积约100cm2,运行了8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光伏发电主要应用在外层空间,至今人类发射的1万多颗航天器绝大多数是用光伏发电作为动力的,光伏电源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70年代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太阳电池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改进,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在地面应用,光伏发电逐渐推广应用到很多领域。但由于价格偏高,光伏发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陷入了“要使市场扩大,太阳电池应当降价;太阳电池要进一步降价,就要大规模生产,要依赖于市场的扩大,而市场的扩大又总不能满足进一步降价的要求”的怪圈中。直到1997年,这个怪圈开始被打破,此前太阳电池产量年增长率平均为12%左右,由于一些国家宣布实施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推动,1997年太阳电池产量年增长率就达到了42%。在很长时间内,在太阳电池产量全球排名中基本上一直是美国居第一位,1999年开始被日本超过,在此后的8年中日本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到2007年,中国迅速崛起,产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到2021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已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据国际能源署(IEA-PVPS)估计,2021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约为241GW,比上一年178GW的产量增加了35.4%。中国以198GW的产量稳居榜首,其次是马来西亚(13.1GW)、越南(8.8GW)、韩国(5.5GW)、泰国(5GW),各国及地区太阳电池产量市场份额如图1-8(a)所示。2021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约为242GW,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越南位居第二(16.4GW),其次是马来西亚(9.1GW)、韩国(8GW)、美国(6.6GW),各国及地区光伏组件产量市场份额如图1-8(b)所示。全球前五大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制造商全部来自中国,如表1-5所示。▲图1-82021各国及地区太阳电池、光伏组件产量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EA-PVPS,2021。表1-5全球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前五大制造商(2021年)2021年,晶硅电池组件占96.6%,其中单晶硅电池组件占比88.9%,多晶硅电池组件占比7.7%;薄膜电池组件产量约为8.2GW,占比3.4%,其中CdTe电池组件约有7.9GW的产量,CIGS电池组件只有不到500MW的产量。根据ITRPV2021报告,BSF太阳电池占比已低于10%,而PERC/PERT/PERL/TOPCon太阳电池占比上升至约85%,HJT/IBC/MWT太阳电池约占5%。2011—2021年不同类型光伏组件市场份额如图1-9所示。图1-92011—2021年不同类型光伏组件市场份额(IEAPVPS成员国)1.3.2光伏应用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光伏发电开始在地面应用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是在无电地区离网应用,为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用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航标灯、微波通信中继站、铁路信号、太阳能水泵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离网光伏系统应用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为解决工、农业特殊用电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1990年德国率先提出了“一千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居民住宅屋顶上安装容量为1~5kW的光伏发电系统,由于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项目结束时共安装了屋顶光伏发电系统2056套。以此为契机,德国在1995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容量为5MW,1996年增加了一倍,达到10MW,1999年更扩大为15.6MW。1999年1月德国开始实施“十万屋顶计划”。2000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超过了40MW,2006年累计安装了850MW,2007年安装量增加到1103MW,2010年德国光伏发电系统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了17.37GW,其中离网系统只有50MW,德国的光伏市场已从探索阶段发展成为繁荣的专业市场,起初阶段其安装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光伏装机量)大幅增长,1994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为502MW,2005年为4GW,2015年为228GW,2021年达到了942GW。图1-10列出了2005—2021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图1-102005—2021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为175GW,同比增长20.7%,光伏装机量前十位的国家为:中国(54.9GW)、美国(26.9GW)、印度(13.7GW)、日本(6.6GW)、德国(5.8GW)、巴西(5.7GW)、澳大利亚(4.9GW)、西班牙(4.9GW)、韩国(4.2GW)、波兰(3.7GW)。2021年进入全球前十的光伏装机量平均超过3GW,前十位国家光伏装机总量约占全球年度光伏装机量的74%,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和累计光伏装机量市场份额如图1-11所示。新增光伏装机量占比,亚洲占52%、美洲占21%、欧洲略高于17%、中东和非洲约占3%、其他地区占7%。2021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量为942GW,同比增长22.8%。2021年至少有20个国家累计光伏装机量超过1GW,15个国家累计光伏装机量超10GW,5个国家累计光伏装机量超过40GW,其中中国累计光伏装机量为308.5GW,位居第一,约占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32.62%,之后排序依次为美国(123GW)、日本(78.20GW)、印度(60.4GW),如图1-11(b)所示。区域累计光伏装机量占比,亚洲占57%,欧洲占21%,美洲占16%,中东、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占6%。图1-11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和累计光伏装机量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EA-PVPS。目前光伏发电贡献接近世界电力需求的5%。各区域和国家光伏渗透率占比如图1-12所示,光伏渗透率最高的是澳大利亚,达到15.5%,接着是西班牙14.2%、希腊13.6%、洪都拉斯12.9%、荷兰11.8%,整个欧盟地区平均为7.2%,美国为4%,印度为8.2%。中国为4.8%,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于前几位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用电规模较大,若达到澳大利亚的渗透率水平,我国的累计光伏装机量需增加2倍。图1-12各区域和国家光伏渗透率占比光伏在地面应用开始于离网系统,从一些国家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后,并网光伏系统开始逐渐推广,2000年并网光伏系统的用量就超过了离网系统。近年来由于很多国家大量兴建光伏电站,使得并网光伏系统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此后差距逐渐拉大,如今累计安装并网光伏系统的容量已经占总容量的95%以上,可见光伏发电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替代能源的作用。国家能源署光伏组织将光伏电站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大型地面电站(utility-scalePV),二是屋顶光伏系统(rooftopPV),通常称之为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年新增和累计装机量占比如图1-13所示。2021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为95GW,占比56%,累计装机量534GW。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比例持续提升,新增装机量从2017年的36GW增加到2021年的78GW,累计装机量408GW。图1-13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年新增和累计装机量占比目前全球已有136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而光伏发电则成为各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之一。例如,到2030年,美国计划将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30%盟拟将光伏装机量提升至600GW以上,中国拟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至25%左右。而截至2021年,美国光伏发电占比仅为3%,欧盟光伏装机量仅为190GW,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仅为16.6%。与此同时,“平价上网”发展阶段。IRENA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由0.381美元/kW·h下降至0.057美元/kW·h,降幅超过85%。受益于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及“平价上网”的实现,光伏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集中式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的同时,分布式光伏、储能等细分领域也纷纷迎来爆发式增长。1.4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1.4.1中国光伏发电历程中国于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1971年首次将太阳电池成功地应用在“东方红二号”人造卫星上。此后由于技术的发展,1973年开始将太阳电池应用于地面,首先在天津港用于航标灯电源。1977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只有1.1kW,价格为200元/W左右。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立了一批光伏企业,但是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80年代中期,先后引进了5条单晶硅和1条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年生产能力猛增到4.5MW,销售价格从1980年的80元/W降到50元/W左右,然而实际产量也只有几百千瓦。受产量及价格的限制,太阳电池除用作卫星电源外,在地面上仅用于小功率电源系统,功率一般在几瓦到几十瓦。2000年开始,由于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政府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02年国家启动了“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七省区共安排了47亿元资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市、区)的1065个乡镇,建成了721座光伏或风光互补电站和268座小型水电站,解决了大约30万户、130万人口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其中安装风光互补电站15.5MW,工程共投资16亿元。2002年全国太阳电池的产量为6MW,2003年就达到了12MW,伴随着“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国内一大批光伏企业,促进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对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1)(2004—2008年)快速发展期2004年起,欧洲国家在政策上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提高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刺激了光伏需求,国外需求带动了我国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得到政府支持,迅速形成规模。经过2005—2008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切片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在此阶段,市场需求主要以国外市场为主。(2)(2008—2009年)行业调整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洲各国如西班牙的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导致光伏电池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困境,受到重挫。(3)(2009—2010年)逆势爆发增长期德国、意大利在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而与此同时,我国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光伏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4)(2011—2013年)剧烈调整期上一阶段的爆发式回升导致了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与此同时,欧洲补贴力度削减降低了市场需求增速,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5)(2014—2018年)逐渐回暖期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随着国内光伏技术的快速进步,从原、辅料到设备迅速实现国产化,成本降低的同时,发电效率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已越来越接近于上网电价。中国及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健康增长。(6)(2019年至今)产业加速升级期在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的背景下,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531政策”文件,旨在:①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随着光伏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此次新政的发布将优化光伏产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1.4.2中国光伏产业现状我国光伏行业于2005年前后受欧洲市场需求拉动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和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并具备向智能光伏迈进的坚实基础。2021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光伏制造端(四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额超过280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创历史新高,其中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额分别是24.5亿美元、13.7亿美元、246.1亿美元。多晶硅产业如图1-14所示,中国多晶硅产量由2010年5.2万吨增至2021年50.5万吨,增速远高于传统行业,连续11年位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绝对意义的多晶硅主产国。我国多晶硅产量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四川和江苏,截至2021年年底分别占比55%、14%、11%和9%,四省合计产量占比89%,呈现生产地域较集中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当地电价较低,同时与其原料工业硅产地靠近。多晶硅企业集中度极强,从企业分布来看,产量排名前5的企业合计产量达国内总产量的86.7%,2021年产量达万吨级以上的企业有8家。硅片产业2021年我国硅片产能400GW,硅片产量227GW,出口量为22.6GW,产量排名前5的企业合计产量达国内总产量的84%,2021年产量达5GW以上的企业有7家。我国硅片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单晶硅片出口51071吨,进口5010吨,净出口46061吨;多晶硅片2021年市场占有率低于7%,占比较小。2018年以前多晶硅片生产成本相比单晶硅生产成本低,市场硅片主要以多晶硅片为主,占比50%以上。从2019年开始,随着单晶硅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单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于多晶硅太阳电池,因而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高,2010—2022年全国硅片产量情况如图1-15所示。预计2025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占比将到达97%,2030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占比有望提升至98%以上。▲图1-142010—2022年全国多晶硅产量图1-152010—2022年全国硅片产量情况当前光伏硅片主流尺寸有166mm(M6)、182mm(M10)、210mm(G12)。光伏硅片尺寸变大,不仅能大幅降低硅材料的制造费用,也能够全面降低切片、电池、组件的单位面积制造成本,对减少硅片、电池的制造成本,提升产能、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硅片厚度对降低硅片含硅成本影响较大。目前,p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为17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