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文化介绍课件:长沙三绝_第1页
中国非遗文化介绍课件:长沙三绝_第2页
中国非遗文化介绍课件:长沙三绝_第3页
中国非遗文化介绍课件:长沙三绝_第4页
中国非遗文化介绍课件:长沙三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遗·长沙三绝中国非遗长沙三绝——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的介绍某某无声世界磨砺指尖匠心【壹】“长沙三绝”,是长沙最重要的特产,即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为四大名绣之一。长沙也建有湘绣博物馆以供研究、参观和销售【贰】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目录壹湘绣贰棕编叁菊花石雕湘绣中国非遗长沙三绝——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的介绍无声世界磨砺指尖匠心湘绣之历史渊源湘绣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1958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早为世人叹而观止。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来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湖南地方刺绣即湘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辉煌灿烂的楚绣与马王堆汉绣,不但是中国刺绣史上足资骄傲与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绣顺理成章的最初发展之源。”湘绣之历史渊源湘绣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还吸取了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优点,发展成为清代刺绣艺苑的后起之秀。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湖南民间很早就能够刺绣。清代嘉庆年间,长沙县就有很多妇女从事刺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第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作品精良,流传各地,湘绣从而闻名全国。光绪年间,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长期深入绣坊,绘制绣稿,还创造了多种针法,提高了湘绣艺术水平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商品走进市场。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未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而“湘绣”这一名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见称于世湘绣之历史渊源20世纪30年代,湘绣的产值最高达80万银元,产品1/3出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西湖博览会总报告书》“绣品”一节中,湘绣就占了一半的篇幅。新中国成立后,湘绣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黄金期”。借助毛泽东主席携带《斯大林绣像》等大批湘绣产品访问苏联的“东风”,湘绣产品迎来了面向苏联与东欧的第一个出口高潮中苏关系破裂后,湘绣出口一度受阻,生产跌入低谷。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产业调整期。实现了日用湘绣与装饰湘绣并举,同时由向苏联出口转向对香港的转口贸易。到80年代初出现“湘绣四大厂家”鼎立局面,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湘绣之历史渊源一直到1987年,湘绣都是湖南轻工行业第一出口创汇大户。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百家争鸣”期。随着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兴起,“四大企业”只余一家,企业起落成为常态。21世纪初,湘绣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2年前后,湘绣产业再次回暖,但持续时间短暂湘绣之艺术特色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湘绣之艺术特色“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绣工们大大发挥掺针参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在质地上参互调合。用于同一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逐渐变易又混合均匀的色阶,创造了各种绚烂和谐悦目的色彩。用第一号深色线刺绣后,接绣第二号深色时,衔接必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且不着痕迹,色彩才能和谐。交接搭线不可过长,也不可一线太长,一线太短。这是湘绣与其他绣品针法的基本区别之处。成为湘绣的特点之一湘绣之艺术特色绣线的运用,粗细相间,色泽有别,兼以适当夸张。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湘绣的匀薄细腻与这一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以手指劈线,可劈至2开、4开、8开、16开等。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出差别,但绣上质地,求得对比统一,突出主题,达到明暗的自然变化,阴阳浑然一体。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湖南长沙为中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特点是丝细,后用皂荚仁溶液蒸煮,再裹起来揩拭,防止绒丝起毛,其光细胜眼于发丝,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湘绣之工艺特色制稿:制稿是湘绣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绣品离不开一个好的构图。此时,设计者脑中对于艺术领悟能否完全转换成版面,制搞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一个高明的制稿艺人,能够完全地将他面前的照片、图案,甚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按照设计者的意识用素描勾勒在一张小小的蜡纸之上。临稿:勾勒于蜡纸之上的素描之后,要用一根细小如发丝的小针按照绣稿的细线刺出匀称的小孔。完成之后,将已经裁好的真丝缎面放于纸稿底部,临拓出一张张的绣稿。选料:定义:根据绣品的种类和工艺表达要求选择最佳的底料。原则: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主要品种及用途:①、素库缎:简称硬缎,是一种材质较厚的真丝底料,主要以白、米黄为主,因材质名贵,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湘绣。②、软缎:材质较软,以白色、仿古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普通绣品。③、透明尼纶、透明真丝:以白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双面绣。湘绣之工艺特色印版:印版定义:将制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缎面)的过程。配色:绣稿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配线了,一般多种颜色,近两千个色相,全靠配线艺人一双眼睛根据设计者的思路配出恰当的颜色。线料的介绍:线料主要分为丝线、绒线、金银线等。线料颜色介绍: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白(以上正色)、绿、赭、紫、交、葱(以上间色)9类,88种原色,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绣工认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余种色彩包括无遗。所以,湘绣用色基本上可称为“有色皆备”湘绣之工艺特色饰绷:一件绣品在刺绣之前需要将其紧紧绷于一个绣花棚架之上,并压条,拉筋。在绣制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换好几次绷架。绷架根据绣品不同有大号的,中号的,小号的,高的,矮的,特大的,手绷近20多种型号,一般的绣品都选择中号的绷架饰绷湘绣之工艺特色拆绷:拆绷相对于绣制来说比较的容易。将绣好的绣品细心拆下,除掉上面多余的绒线和线头。将已经绣好的绣品放松,拆下。但是整个过程需要非常的细心。绣制:绣制在刺绣艺术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幅好的绣品与一个技艺精湛的湘绣艺人是分不开的。通常一名湘绣艺人要达到绣制精品的程度非十余年刺绣经历不可,千针万线游走于绣稿之上,看线,选线,通常一名湘绣艺人要达到绣制精品的程度非十余年刺绣经历不可,千针万线游走于绣稿之上看线,选线,辟丝,分线穿针,断线,一丝一缕上都极见功底。湘绣之工艺特色(刺绣)齐针:齐针是湘绣的基本针法之一,也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绣的针法是: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边缘,线条排列均匀,且紧不能重叠、稀不能露底,力求齐整。平绣按丝理不同分为直、横、斜三种,即直缠、横缠、斜缠。散套:散套是欣赏品中最常用的,也是运用得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等长线条,参差排列,皮皮相迭,针针相嵌。由于线条的组织形式比较灵活,丝理转折自如,镶色浑厚和顺,绣面细腻平服,因此能够细致地表现花草,翎毛等的生动姿态湘绣之工艺特色(刺绣)乱针绣因其表现力强,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品种。乱针绣粗看似乱,其实乱针:乱中有律,它是利用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掺合而成,能一次、再次地掺色。由于线条组织成交叉形,因而在掺合后,仍能保留多种色线的固有色。色彩掺和的次数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为止施针:施针是绣制人像、动物、飞禽等的主要针法。它的特点是用稀针分层逐步加密,便于镶色,丝理转折自然,线条组织灵活。虚实针:由虚虚实实的线条组成,线条等长参差,由粗到细,排列是由稀到密,针脚亦逐步由长到短湘绣之工艺特色(刺绣)打点:打点是传统针法之一,历史上多用它来绣制日用品。解放后,刺绣工人创造性地用它来绣制欣赏品,效果很好。打点绣是以纱为底,按纱格经纬点斜绣,每点一针,聚集而成。戳纱:戳纱也是传统针法之一,用以绣人物的服饰,装饰性很强,戳纱以纱为底,用许多小几何形花纹组成图案。接针:短针前后衔接连续进行,后针接前针的末尾连成条形滚针:两线紧捻,连成条纹,线条转折比较灵活。无论绣直线或曲线都比较恰当。打子:也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即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组成绣面。因为每绣一针见一粒子,所以称为“打子绣”。在欣赏品中多用来绣花心;或单独用来绣静物,如花篮等。擞和针:针法组织与散套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散套针线条重叠,擞和针线条平铺。散套针的针迹隐伏于线条间,擞和针的针迹比较显露。擞和针在绣欣赏品上多用来绣树干和石头湘绣之工艺特色(刺绣)集套:集套是绣圆形纹样的针法,以等长参差线条分皮顺序进行,绣时后皮线条嵌入前皮线条中间,丝丝相夹,并衔接着再前一皮线条的末尾。每一针针迹都要对准圆心,在近圆心处要做藏针。正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外向内顺序进行。反抢:用齐针分皮前后衔接而成,由内向外有规则地进行,丝理方向一致,皮头相互衔接。鬅毛绣:鬅毛绣表现力强,主要运用于猫科动物的绣制上,直至光、色、形都符合猫科动物要求为止湘绣之工艺特色0102整烫:绣品绣制完成之后,应将其整烫。因为绣线在近一百多度高温下更能折射出丝质的光泽。让整副绣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饰裱:任何一件湘绣艺术品,都离不开精心饰裱。也是绣品的最后的工序。通常,一件绣品在饰裱和框架的选择方面应与绣品的构图和颜色搭配。棕编中国非遗长沙三绝——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的介绍无声世界磨砺指尖匠心棕编历史南方农民生产使用的雨具──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诗·小雅·无羊》有"何蓑何笠"句。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浙南括苍山区华南虎经常出没,据说,曾有人被虎紧追不放,危急时刻,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又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剥来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相传明代君王朱元璋小时放牛割草,也曾穿过"蓑衣",可见人们利用棕制品的历史久已。棕编选材棕编的装饰方法因物而异。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将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交叉成为菱形,再用2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鞋、扇类产品采用密编法。帽、席等多用人字纹。用木、纸、泥模型编制的包等产品,其上织饰花鸟兽等图案。用白净的素色棕丝编制的器物像绸绢般华美。有的用彩色棕丝以挑花、提花、织花等技法织成彩色装饰图案较精,生产季节性强,以棕丝白嫩柔软,精美适用,色彩明快,能负重,不吸潮为上。人们多在春秋季生产提包等,夏季生产鞋、帽等。品种主要有鞋、扇、包、帽、垫、盒、玩具等类。4月初,艺人们开始采集嫩棕叶,用排针将叶划割成细棕丝,搓成棕绳、级,经硫磺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制成洁白、柔软的材料备用,或将部分棕丝染色备用中国的棕编工艺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新繁农妇用棕叶编制拖鞋、凉鞋,至1850年,逐步形成专门行业。民国初年,棕编凉帽在四川流行。二十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新繁棕编技法多样,有胡椒眼空花和鸦雀嘴不透空等编制法。用其编制提兜省时省料,体轻质柔,装饰图案等不透空,易编,正反面匀称,十分美观。湖南棕编采用老棕叶和棕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儿童玩具。其方法为先将采来的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这种棕编往往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等。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些小点缀,如用鸳鸯豆(红豆)做眼睛,称为"点睛"。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壳,虾则用整个豆粒,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据长沙已故著名棕编艺人易正文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那些用棕丝串起的鸟、虫,黄中带青、清新朴实,在艺人手中微微颤动,仿佛活的一般,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远观湖南棕编棕编工艺上升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并不久远。上世纪30年代,湖南民间艺人易正文精研棕编技艺,才开始出现商品生产,棕编的品种、技艺得以发展。易正文对棕编兴趣浓厚,相传除认真学习他人技法外,他常伏草丛树下,观察昆虫、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觅食、争斗等各种活动姿态,刻苦钻研,所编蝗虫、螳螂等品种售诸市上,颇受欢迎,被誉为“湖南综编易”。这可能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棕编“鼻祖”了。搞棕编的人也寥寥无几。湖南历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18个,12个是湘绣大师,搞综编的只有王文定一人。王文定,籍贯湖南,1952年生,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4年作品《综编》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菊花石雕中国非遗长沙三绝——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的介绍无声世界磨砺指尖匠心历史发展菊花石的发掘、雕刻成工艺品,虽始于清乾隆年间,但当时只作宫廷贡品,后来才流传民间。据《故宫博物院院刊》记载:“清代内府中已藏有菊花石砚多方,其大者近尺半,小者约七八寸不等。”从此,浏阳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时。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历史发展菊花石雕菊花石雕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雕之一,当时民众取石砌坝,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石头。它与众石不同,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奇趣天成。于是当地阳长厚开设“补天石”作坊,采用此石雕成砚池,磨出墨汁,久润不干,具“奇石质润,色紧而声清”,深受人们喜爱历史发展历史发展清末民初,开始发展浮雕,半浮雕、镂穿和圆雕的茶具、酒杯、茶几、桌面、假山、花瓶等。花形由简到繁,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蝴蝶采菊、蜜蜂采花、金鸡采菊等作品,成为工艺美术珍品。清代乾隆五年(1740)左右,永和镇的书画家欧锡藩和艺人程维达合作,用菊花石雕刻成砚台、笔洗、笔筒、笔架等文房用具。谭嗣同曾题刻《菊花石秋影砚铭》,赞赏故乡浏阳的菊花石砚。历史发展菊花石雕的品种除了“假花山”、横屏等欣赏品外,还有茶壶、茶杯、碗、酒杯、桌面、像框、印盒、图章等实用品。1910年工艺美术大师戴清升的仿石菊花石雕,参加清政府在南京举办的劝业会展览,荣获稀世珍品奖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戴清升雕琢的“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一举荣获“珍品金获”,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历史发展1924年,菊花石雕颇为兴盛,有“补天石”等著名作坊。菊花石雕精品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高1.2米,长60厘米,宽48厘米,重400公斤,号称国宝的巨型立雕珍品“石菊森山”呈现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其中菊花直径最大达54厘米,花瓣最长36厘米,最宽9厘米,“菊花”形态洁白晶莹,飘逸潇洒,共有菊花56朵;1984年,由艺人李鹤章精雕的荷花金鱼砚、菊花石砚等12件珍品在日本展出时引擎起轰动;1999年,为喜迎澳门回归,湖南省工艺美术馆以工艺美术大师袁耀初老师为首的五位大师耗时一年时间设计制作了双层菊花石雕《龙球》,献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历史发展2000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旅游购物节”上,浏阳送展的“艳菊迎秋”、“菊花石山”、“梅菊”香炉、砚池等9件展品获“天马银奖”,并被日、港、台客商抢购一空;广州郑氏兄弟收藏的一块菊花石高1.7米,上有66朵菊花,当时被称为浏阳菊花石中菊花最多的一块菊花石,为稀世珍品。最近,一件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菊花石在长沙亮相。尽管浏阳盛产天然菊花石久负盛名,但整块雕制如此大型的工艺石还是首次。这块天然巨型菊花石原石重达3.5吨,为显现湖南独有的菊花石雕制工艺,3名特级石雕技师历经6个多月的精心雕琢,除雕出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的188朵天然石菊花外,还雕制了18钉仰天呼啸的玉龙环绕在花石之间,花石底部是碧波荡漾的湘江,其深远的湖湘文化寓意十分深刻,成型作品高达1.5米,长为3.5米,重达1.3吨。2008年,菊花石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工设计则适合作水池或带水池之石山;平面石块,边角露小朵花,则适宜做砚池;平面石块其花分布均匀,得体,可作座屏;小块石料,有小朵活泼花纹,则更适于做印泥合,小水池等小件产品。将品种和形状大体设计后,可先用毛笔墨线勾其上面并绘上枝叶关系,何处需虚,何处需实,一一标明,形成设计初胚由于菊花石天然长成,要雕琢成工艺品,必须依花纹部位和石块形状特点进行设计。花有的开在正面有的开在则面,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有的花多、花大,有的花小,石块形状亦各不同,有的形成正方有的又为石板平面。一般来说,石块体积较大,花多而朵大,(大花两朵以上)花形活泼,裂纹不明显适宜做花山;着花一两朵,部位较高,石块长形立状,则适宜做笔筒,花瓶等;着花位置较低,或在底部亦露出“竹叶点”加工设计设计时需注意将生动美丽的花放置主要地位,同时,裂纹处不能作骨架或其他得力处,要尽量安排在枝叶接口处,或透空处,面积愈小愈虚愈好;“牛眼珠”质地坚硬细致,但其花不美,大至无花,则可安排在得力而不显眼地方,一般放置下部或背侧。通过设计,要使侧面的、背面的花点均能通过雕琢充分从正面表现出来。设计的基该方法有两种:1、因材施艺——原则是因料取势,以花为主,要求石花突出,稳重大方,形象完美。2、定题选材——以题选材,以花定形,要求主题突出,石花位置适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加工设计(雕刻)菊花石的制作要经过錾、凿、雕、刻、修、磨等工序。其工具主要有錾子,凿子和槌子三种。操作时,将石头放置工作台上,并将石头下面安好活动木桩,一层层槌打。如何做?首先要熟悉石头性格。一块石头有时包含几个个性,如不了解这点,就会产生种种原料的浪费菊花石大致有老、嫩、和“牛眼珠”之分;以老石头最好,黑白分明,石质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