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国际关系分析_第1页
讲义国际关系分析_第2页
讲义国际关系分析_第3页
讲义国际关系分析_第4页
讲义国际关系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义:国际关系分析(2010年)一、问题1、学习国际关系学有什么意义?了解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质、做出符合国际趋势的国际战略、认识中国的特殊性=多数人物宗教信仰,难以理解宗教信仰对国家政策的影响。2、国际关系学属于什么学科范畴?国际关系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此后70多年里有了系统性的发展。·研究对象: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家社会现象。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在某些国际问题领域,通过某些方式(冲突、合作、放任、逃避等),在实现某些目的或利益(生存、权力、财富、荣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总和。·学科属性:政治学范畴,政治学内部专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与之并列的学科有比较政治学、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政治学研究方法等。国际关系研究的分支: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地区与国别研究、国际安全研究、外交学。·国际关系研究与国际关系史和国际评论的区别:政治学与史学之别。国际关系学者引述史实的目的不在于说明历史事件本身,而在于归纳或演绎国际社会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史学研究成功为研究依据,但不考察史实本身的真实性。国际时事评论是个人或机构对国际事件表达的看法和立场,并不在意读者是否接受;国际关系研究要依照科学研究方法用事实论证一个学术观点,目的是让读者接受。3、国际关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国别和地区为标准进行研究分工;以问题类别为标准的研究分工——军控与裁军、国际组织、反恐、国际能源与环保、国际政治经济。·从那些学科领域汲取了营养:早期来源于史学、政治学、哲学,后来出现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再后来又有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养分。4、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几类?不同类别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描述性问题=是什么、因果性问题=为什么、处方性问题=怎么办。发现性研究与发明性研究的区别。5、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为什么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影响较小?中、欧古代思想家在国际关系认识上存在的相似性说明了什么?古代社会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现象大量存在。《管子·霸言》:“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劝秦穆公不要助晋灭郑,“邻之厚,君之薄也。”欧洲古希腊时期修昔底德记录希腊城邦战争的史实《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至今是研究国家间冲突的参考书;霍布斯的《利维坦》提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观点;的《君主论》提出战争不可避免只能推迟的观点,认为“谁使另一人强大,谁便是在摧毁自己”。这些形成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萌芽。格劳修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是最早的国际法著作,与康德的《永久和平》构成早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烛之武与马基雅弗利相隔1800年。6、国际关系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目前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并形成几大主要学派:首先兴起的是理想主义学派,代表文献是美国总统威尔逊1918年发表的“14点”讲话。理想主义为以后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基础,但自身却没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二战后现实主义理论得到较大发展。1948年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是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起,科学行为主义推进了现实主义的发展,1957年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1960年谢琳的《冲突的策略》、1968年多伊卡的《国际关系分析》是代表作。2006年谢琳荣获诺贝尔奖。沃尔兹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将传统现实主义上升为新现实主义。米尔斯海默2001年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发展出进攻性现实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兴起。基欧汉和奈1977年的《权力与相互依赖》在传统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自由主义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兴起,温特1999年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代表。进入21世纪,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英国学派、批判理论都有所发展,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现实主义:关注安全、冲突,核心变量是权力与国家利益,解决冲突途径是维持均势。自由主义:关注发展、合作,核心变量是制度与共同利益,解决冲突途径是改善制度。建构主义:关注和谐、进化,核心变量是观念与文化环境,解决对立冲突途径是改变观念。马克思主义:关注剥削、斗争,核心变量是依附与阶级利益,解决冲突途径是改变国际秩序。·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程:1981年陈乐民文章《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为建国后第一篇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文章;1987年张季良的《国际关系学概论》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本国际关系教材;2003年叶自成著《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是中国学者对先秦思想整理介绍以与以古代中国外交史为案例写成的第一本比较系统的国际关系著作;1991年以来,一些中国学者提出了创建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设想。以问题为导向、以可行方法为工具、以中国古代思想为营养的研究有可能创造出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成果。·不同理论流派的影响力:在中国,现实主义占主导地位。自由主义次之,但在国际经济领域,其影响力可能还要大于现实主义。原因是国际经济关系中双赢的机会较大,因此制度主义关于如何实现国际合作的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方面,多为零和游戏,自由主义流派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主要局限于大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中,影响力难以超越书斋。7、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传统方法主要是依靠历史经验和人生体验来解释国际关系,或者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作简单的类比,或是根据若干前提进行理论演绎。科学方法的程序是文献回顾---寻找研究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检验假设(制定检验标准,采取个案分析、案例比较、统计分析、模拟试验、专家访谈等方法)---得出结论二、问题1、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什么?何谓朝贡体系?·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研究的基本背景和出发点。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无政府性质,无强制性权威机构来管理国家间的交往。联合国是议事机构,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缺乏强迫成员来服从联合国规则的强制机器。超国家机构垄断暴力——国际体系实现有序的根本。《墨子·尚同上》: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国际体系的基本形态是中心—边缘体系,运转支配规律最主要的是实力向心规律。·西周时期的五服体系:王城-甸服(封内)-侯服(封外)宾服-要服(蛮、夷)-荒服(戎、狄)。这套规范依据国家实力大小规定社会等级,对国家行为的约束范围非常小,主要是礼节方面的规范,目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中心-边缘体系,遵循实力向心规律,曾经是东亚地区两千多年的国际体系基础模式,其规范集中在进贡的形式与内容上,称为“朝贡体系”。国际体系的社会属性:等级性。也有学者认为无政府社会的行为体所具有的功能是相同的,因此他们是平等的、没有等级区分的。但今天的联合国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等级体系,有常任理事国于非常任理事国和普通会员国之分,不过,与“五服体系”大为不同。2、国际体系与国内体系的差别?无政府社会的等级确立标准:实力,有政府社会的标准:权力。无政府社会内等级关系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如国际法。各国的等级划分规则不同,但核心一致,都是表现在权力上的区别。印度按肤色分四级:婆罗门(祭司、僧侣)、刹帝利(贵族、武士)、吠舍(农、工、商)、首陀罗(奴隶、无土地自由人);南非曾经按肤色分为白人、有色人、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英国的官僚等级体制,按行政权力会分社会等级。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各异,但官僚制是其核心,只是具体名称和规定有所不同而已。3、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区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国际社会上,所有国家都认为追求本国私利是道德行为。损人利己甚至被认为是被认为符合爱国主义的道德规范。情报机构的设置目的在于不择手段地获取他国机密信息,受本国法律保护的光荣职业。在国内社会在被视为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除道德规范外,等级依据、行为准则、法律效力、军事暴力、安全保证、认同感等方面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也性质有别。4、国际体系构成的三要素是什么?三要素的变化速度如何?国际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国际格局(国家之间的实力分配和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同盟、敌对、非敌非友等)、国际规范(国家间在长期互动、交往中形成的、对国家行为具有不同约束力的习惯、规则、法律等的统称)。国际规范在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下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维护国际秩序的作用。规范的约束力并不相同(条约强、惯例弱),其制定与实施离不开现实的国际权力因素。一般来说大国制定规则,小国被动遵守。美国学者对国际规范性质的分类:三种文化结构——17世纪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之前的“人人为敌”的霍布斯文化;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人人为竞争对手”的洛克文化;初显于欧美国家安全共同体之内的“人人为友”观念的“康德文化”。5、国际体系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哪种现有理论的解释比较可取?·三个典型的国际体系: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首航中南美洲兵发现“新大陆”,此举被认为是近代国际体系的开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民族国家取代了帝国、诸侯国或城邦国家等国家形态,成为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体。此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被翻译成“国际关系”。1648年被视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此时的民族国家形态主要局限于欧洲地区,欧洲之外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扩散的过程。19世纪后半期东亚地区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日本。·维也纳体系:拿破仑战争结束后,1814.9维也纳会议举行。除了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1815.6通过“最后议定书”: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奥属尼德兰(比利时)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作为补偿、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神圣同盟”(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导了该同盟,1815.9.26俄、奥、普签署《神圣同盟条约》,此后,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进去。“四国同盟”:1815.11.20由英国发起,英、俄、普、奥四国参加,商定定期举行外交大臣会议,互通信息,以达成欧洲协调。纯领土的重新划分并不是保持欧洲军事的最好办法,相反可能带来更加不平衡的状态。梅特涅与英国外长卡斯尔雷主张坚定维护“欧洲均势”。维也纳体系确定了“正统原则”(恢复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的旧秩序和君主制度)、“补偿原则”(领土补偿、弥补旧日损失等方式巩固“正统”)、“干涉主义原则”(缔约国在各领域的相互援助),旨在维护封建制度、基督教教义等,反对国家革命和民族独立。以实现“欧洲协调”。·凡尔塞-华盛顿体系:1919.1巴黎和会召开,俄国苏维埃政权被排斥在外。6月签署《凡尔赛条约》。美英法对战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各异:美欲建理想的新秩序,英要维护传统优势并不支持法在欧陆某霸权,发要对德复仇,重建欧陆霸权。条约包括:《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和约》。1921.11-22.2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四国条约》,承认美英法日四国在太平洋占领岛屿的现状,暂时调和了在远东的矛盾,“日英同盟”自条约生效时自动终止。《五国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总吨位限额折算成比率为5:5:3:1.75:1.75,日本的实力得到认可。《九国公约》具体化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同时遏制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中国代表提出的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终止外国租界地要求均未被接受。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诸条约使各大国在欧洲与远东等地区的势力范围终于划定,凡尔赛-华盛顿体制形成。在这一体系中,美国成为首强,英国已不利继续维持国际体系,法、意进一步衰落,奥地利彻底失去强国身份,日本地位上升。同时,帝国主义国家展开对俄国革命政权的干涉与封锁,国际关系显示出更深层次的大国矛盾。·雅尔塔体系:1945.2.4-11美苏英元首聚会,讨论彻底击溃德日法西斯与战后秩序问题,包括全球性和地区性安排。地区性安排主要涉与欧洲和远东,欧洲以巴尔干、波兰和德国为核心。雅尔塔会议加上1944.7-10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协议成立联合国),而战后新的国际安全、政治、经济的蓝图被基本拟定。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与维持战后大国间的合作。欧洲一分为二,德国被分区占领;在远东,苏联收回库页岛、获得千岛群岛、外蒙独立,以与取得在中国东北和北纬38度以北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作为交换,苏联承认美国对于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与其在中国的利益。苏联承认国民政府为合法政府,双方签订和平条约,中国成为未来联合国安理会承认理事国。大国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主要依据雅尔塔体系确定的大国一致原则行事,主要标志是大国在安理会享有否决权。体系核心是美苏两极格局。它构筑了新的世界结构,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均衡格局。·国际体系质变的动力:行为体、格局、国际规范三要素之一发生质变,才有可能引起体系质变。质变速度并不相同,国际格局变得快,所以成为观察国际关系的主要着眼点。国际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国之间的实力分配与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大国战略关系变化较频繁(5-20年),大国间的实力分配则可能需要30-50年才会发生显著改变。国际行为体的质变缓慢,如从城邦国家—帝国—现代民族国家都经历了上千年。国际规范质变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变标准的确立,如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主权规范”至今已近四百年不曾发生质变。·关于导致国际体系质变的根本动力问题,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看法不同。现实主义理论家认为体系变化源于行为体的实力变化,而实力变化源于生产力的变化(科技),如罗伯特·吉尔平的《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解释了历史上霸权兴衰的一般规律。自由主义理论家利用国际规范的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的改变,将战后的国际体系和平归于核禁忌规范的出现,即核大国互不贸然使用核武器,认为核禁忌规范巩固了两极格局。而冷战后的国际体系变化源于人道主义干涉规范对国家主权的侵蚀,这一规范尽管广受争议,但是正在改变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全球性国际规范的增加,使得国际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自由主义理论家认为,国际组织或国家间共同体有取代民族国家成为主要国际行为体的可能性。建构主义理论家也认为规范变化是国际体系变化的原因,但将规范的变化归于国家间文化认同的变化。国与国间的互动将促使国家间的社会学习与模仿,并在其中形成国家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的形成过程就是集体认同变迁的过程(前苏联的文化认同的变迁),并最终促成国际体系转换。在体系转换过程中,有四个关键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化和自我约束。该学派还认为,遵循国际制度的内化、推行民主与法治、主张道义上的安全承诺这三种自我克制的途径,将使集体认同更容易实现。由于对国际体系变化中产生的国际矛盾和不稳定的原因认识不同,所以各学派对如何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有不同见解。现实主义主张通过实力均衡来维持秩序,理想主义主张建立世界政府,自由主义主张建立国际制度,建构主义认为应在各国之间促进合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6、国际格局与实力结构的概念区别?“极”的衡量标准为什么模糊不清?“极”:原意为两个对立的端点,物理学概念。现代指在国际体系中相互对立的主导力量。极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尚不统一。指一国还是一个国家集团?19世纪欧洲的均势结构称为多极,冷战中的两极。“实力结构”: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稳定与不稳定两种状态。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实力结构。实力结构如处于较快变化状态,国际格局就被认为进入了过渡期,或者说处于未形成的状态。过渡期—定型期。7、国际格局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是什么?国际格局的核心构成要素:大国实力对比、大国战略关系。大国间的实力结构受到结盟这一变量的干扰,直接影响到对国际格局的判断。大国战略关系:指国家间的敌友关系,分盟友、非敌非友、敌手三类。多数情况下,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速度快于实力对比。在国际关系中,两者经常是同时发生变化,导致国际格局动荡不定。19世纪的欧洲。8、国际格局的基本形态是?变异形态主要由哪个构成要素决定?基本形态:单极、两极、多极三种。基本形态变化的根据是主导力量的变化,而非中小国家实力对比的改变。国际格局还可有多个“变种”,如一超一强、两超多强等,变种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大国战略关系。9、在单极格局里,哪类国家受到格局约束最小?普通国家通常选择规避战略的原因是什么?在同一国际格局里,实力等级不同的国家所受到的格局约束力不同。单极世界中,超级大国受到的约束最小,中小国家最大。在两极格局里,超级大国与强国受到的约束大于中小国家。在多极格局里,大国与小国受到格局的影响力相似。如一战之前的欧洲多极格局。·早期欧洲大国战略关系:《韦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深远:(1)使领土性主权国家和国家选择宗教的权利合法化,国家拥有各自地理区域内的全面管辖权,即和约引入了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权利。(2)各国以常备军代替了雇佣军,巩固了国家主权与其世俗基础。(3)和约产生了欧洲核心国家集团,主导世界直到19世纪初——在欧洲大陆不停地对抗、联合,在欧洲之外展开殖民地竞争,如英法对北美殖民地的激烈争夺。19世纪的大国战略关系主要表现为“欧洲协调”局面的出现。维也纳和会之后,奥普俄英法五强为带使得欧洲国际体系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尽管有国际次短暂的大国战争,如俄1854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但欧洲整体上保持了和平局面,功在“欧洲协调”。欧洲协调的诱因:种族与宗教的认同;联手镇压欧洲兴起的大众革命(1848年的欧洲革命);国内问题是个大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德国统一、意大利的统一问题);19世纪后半叶,正值欧洲工业革命与列强海外殖民地瓜分高潮期,国际协调避免了列强在欧陆的冲突,有利于海外拓展各自利益。在欧洲协调中,五大国组成联盟以制衡任何潜在的更有力的集团,防止欧洲支配性国家的出现。英国长扮演平衡者,俄国长扮演联盟缔造者(如神圣同盟)。·二战与冷战期间的大国战略关系:19世纪末欧洲的均势体系遭到严重削弱,先前灵活变动的联盟逐渐固定为两大军事集团——1882年,德奥意形成同盟国;1893年法俄结成同盟;1902年英国放弃传统的平衡者角色,建立了英日海军同盟;1904年英法达成协约,形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最终引发了一战,结果:俄、奥匈、奥斯曼帝国消失,意识形态迥异的苏联诞生;此后,德日意形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集团,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英法美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结成“协约国”同盟,并赢得二战胜利。二战结束后,英法实力地位下降,美苏成为权倾世界的超级国家。随后,美联合西欧与日本,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了40多年的冷战历程。大国战略关系并非铁板一块,印度由独立后的不结盟转变成印苏军事盟友(1960年代),中国在60年代初脱离了东方阵营;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标志着西方阵营的分裂(美苏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法国提议在北约建立美英法联合指挥部受挫)。10、冷战结束后的大国关系与冷战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冷战后的中俄战略关系与中日战略关系的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冷战后的大国战略关系:“一超多强”局面出现,大国战略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大国内部分歧加大,法德等欧盟国家与美离心倾向增强。如科索沃战争引发对美霸权的担心;1998年起,欧洲国家开始发展独立的防务力量,与美加强北约的政策相悖而行;批评美奉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2003年伊拉克战争法德与美战略矛盾公开化。东亚地区,90年代,随着俄国力的衰退和中国崛起,美逐渐将中国视为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开始加强与日本的安全保障同盟关系,将台湾纳入同盟保护范围,目标指向中国。进入21世纪,中、日实力地位日益接近,政治关系趋于紧张,出现令“经热政冷”局面。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努力未果,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洲大国也先后结成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南亚的印度成为大国争相拉拢的对象。印俄传统关系得到维持,印中关系得到改善。日本希望通过经济援助拉印从亚洲侧翼牵制中国。美国也调整了对印政策,承认其核大国地位、开展美印“民用”核技术合作以与邀请印度参加G8会议等方式拉进美印关系。11、冷战结束后至今强国们没有结成同盟来制衡美国霸权,原因何在?三种解释:(1)结盟制衡战略只适用于大陆霸权,而美国是海上霸权;(2)在单极格局里,强国无力制衡超级大国;(3)通过结盟实现均势的思想已过时,冷战思维被抛弃。三、国际行为体和国家主权1、国际行为体类型·国家行为体。国家的概念:(1)由人口、土地、政府构成的政治实体——国家的物质形态。孟子曰:“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民族国家与历史上其他国家形态的区别在于具有了“主权”这一新要素;(2)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政治工具——国家的社会功能。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存在保障了社会秩序,进而保障了社会分工与协作的进行。荀子曰:“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为了克服个体利益冲突以保障群体生存,人类发明了国家这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方式。国家的双重功能:(1)对内建立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分工合作有效进行;(2)对外组织国民阻止外敌入侵,保护国人生命财产。在国际社会中,只有国家具备这种维护群体生存的功能,其它国际行为体都不具有,因此奠定了国家在各种国际行为体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有军事的,也有非军事的。基地组织、东突厥斯坦组织。(2)跨国公司。麦当劳、花旗银行、微软、可口可乐。1998年跨国公司海外产销金额达11万亿美元。(3)个人。社会名流、离职政治家独立地从事一些跨国活动时,可以被视为个人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政治目标不同,前者的政治主张和国际功能一定程度上是削弱国家主权的,其活动目的是促使国家行为体让渡部分主权;后者则希望不断强化主权功能,强化对其边界内领土的主权控制。·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分类:公共利益代言人(非政府人权国际组织、非政府环境保护国际组织、大赦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特定集团利益代言人(土族居民团体代表大会、合法保护劳工国际协会、保卫犹太联盟)。合法的非政府组织与国家有一定联系,其成立和活动都要受到有关国家国内法的规范,要依法注册登记。在国际上,非政府组织不是靠政府间的协议创立,而是一种民间性的跨国联合,因此其国际地位的合法性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承认——矛盾、冲突的产生:一些非政府组织只能得到部分国家政府的承认。非政府国际组织地位与特点:国际性、非政府性、自愿性、一定范围的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禁止地雷运动。1992年秋美国越南战争老兵基金会领导人乔迪·威廉姆斯发起了“国际禁止地雷运动”,85国1300个非政府组织参与。1997年12月122国在渥太华签署了《禁止地雷条约》,乔迪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功能:(1)主要是监督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特别是落实国际社会协议的行为,以与领导跨国运动。1961年成立的大赦国际已发展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关于人权状况的监督机构。20世纪末非政府国际组织发起的规模最大的国际运动是“反全球化运动”,意在阻止世贸组织进一步强化有利于跨国公司,而严重伤害中小企业的贸易自由化规则。(2)配合或促进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如,在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领域配合政府间磋商协调的“二规”对话机制——非官方人员进行的地区或全球性合作对话机制。如,亚太安全理事会(CSCAP)就是东盟地区论坛(ARF)的二规机制。(3)能比政府间国际组织更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如,保护中小企业利益、保护个人隐私权。2、民族国家·国家的性质:史学家发现,国家已存在了九千年,比思想家提到的奴隶制要早四千年。国家诞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组织形态并不相同,是在不同经济制度条件下形成的。国家的性质是用于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政治工具。国家的组织形式可以减少群体内部冲突从而加强社会分工,增加水和食物供应;可以组织群体抵御安全威胁;早期的宗教形式可以接触人们精神是的痛苦以与应对疾病。国家的存废取决于人类能否找到更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方法。关于国家的阶级性问题,在国际层面争论激烈。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维护民族利益的工具。民族利益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共享的利益,因此国家作为政治工具,只能具有民族性而不会具有阶级性。但依附论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落后是由跨国资产阶级联合造成的,各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行为也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荀子曰:“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执也。”·国家形态:如城邦国家、分封制国家、君主国家、帝国和民族国家。另外,还有很多变异形态,甚至一国有多种国家形态,如英国。国家形态影响因素:(1)科技进步对国家形态有重大影响——远征军事能力的出现,诸侯国被帝国取代;(2)平等思想的进步促使国家统治者们以主权平等原则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有学者预计,欧盟的出现预示着共同体将取代民族主权国家成为下一个国家形态。国家形态变化对国际体系影响如何?研究较少。·民族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除了人口、土地和政府三个传统要素外,还有国际承认。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所拥有的权力。这种权力是通过国家间的相互承认获得的。因此,获得国际承认是民族主权国家生存的前提。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须得到双重承认:(1)其他国家政府的承认并建交;(2)联合国接受为会员。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虽拥有三个传统要素,但由于未获国际承认,还不是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如何判断是否是主权国家?(1)“国家存在说”=“国家宣誓说”认为,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只要其宣布独立,这个国家就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了;(2)“国家承认说”认为,一个主权国家依赖于他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当国际社会不承认时,这个国家就没有要求其他国家对其履行任何责任的实际权力。如,1997年塔利班建立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但国际社会不承认;巴勒斯坦拥有广泛的国际承认,但立国于有争议的领土上。3、国家主权的性质16世纪法国政治学家、法学家让·布丹最早提出了主权概念。主权被认为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不受外部的任何限制。君主被认为是国家主权的人格化身。布丹强调主权的永久性和绝对地位,但也指出主权的享有者=君主并非没有限制,如受自然法、宪法、国际条约的限制等。当代,主权被视为一国具有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美国政治学家阿诺德·沃尔夫斯指出:“主权是民族国家通过自己的政府,不受外来干涉地处理内政的权力,是它在外部事务中不受外来干涉地结盟或退出结盟,参战或保持中立以更好地维护自己利益的选择权。”·主权的属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它的基本内容:对内的管辖权,对外的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二是它的基本性质:对内的最高性,对外的排他性、不可干预性和不可让与性。对内最高:在国家内部具有最高权威,不从属于任何法律。对外排他:在国际上,一国的主权是独立的,独立于其他国家或国际权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中心原则是各国统治者有权决定本国领土内的宗教信仰形式,不受罗马教皇的统治。现代国际规范对主权国家的保护是以《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不干涉内政的规则为基础。《宪章》第一章第二条第七款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主权的内容:(1)陆地主权。陆地主权的自然地理基础是领土边界。领土边界是由国际条约决定的,而不是一国自行决定的。当两国对同一块自然土地声称拥有主权时,就会发生领土冲突,这时两国所声称的领土边界都不具备合法性。只有当两国签订共同勘定的领土边界条约后,双方声称的边界才具有了合法性。所以,合法的领土是指得到别国承认的政治土地,而非人们长期居住的自然土地。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比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和澳洲大陆要早几千年,但他们并没有在自己居住的土地上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在这些自然土地上生活了成千上万年,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这些自然土地上建立国家,更没有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他们对这些自然土地拥有政治主权的承认。他们有保护土著区的权利,但没有建立主权国家的权利。否则,将被视为分离主义,甚至会被判定为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领土取得方式:传统国际法现代国际法1、先占:对象是无主地,先占应为有效占领(只适用澄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时效: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主权(争议大,没有普适性)。3、添附:指有人造或自然形成的新土地而使国家领土增加(仍合法)4、征服:一国直接以武力占有他国领土(已废弃)5、割让: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买卖、互换、赠与等非强制割让目前仍属合法)。1、民族自决。2、公民投票:有关国家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条约或国内法规定,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对某些有争议地区的归属进行表决,以各方都接受的表决结果决定领土变更。3、交换领土。4、收复失地:指一国为收复其历史性权利而收复被别国侵占的领土。世界上的大陆已基本上被各国分割完毕。北极圈内的领土由环北极的八个国家(美俄芬兰挪威瑞典冰岛和格陵兰岛丹麦)所拥有。20世纪40年代,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英国等七国已对82%的南极大陆提出领土要求。1961年达成的《南极条约》规定,对南极已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不得扩大其领土要求,没有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不得提出新的要求。海洋主权:国家主权还包括与其领土相邻的海洋。海洋主权包括两部分:水面航行和水下资源。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定,各国的领海主权是沿陆地基线向外的12海里的领海。在此区域内,国家拥有完全主权。在12—24海里的范围内,称为毗邻区,国家只拥有海政管理等权力。在此向外延伸之陆上基线以外的200海里处为专属经济区,在此区域内国家拥有海洋资源的权力。许多国家之间的海洋距离小于200海里,因此在海洋主权或权益方面存在冲突。解决海洋主权冲突的原则和方法很多,以中间线划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大陆架主权:国家主权还包括海洋下面的大陆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对大陆架的定义:“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如果一国大陆架比较平缓绵长,其主权范围最多可以扩展到距离陆上基线350海里处,或者距离海平面2500米水深处。各国一般都依据这两条规定对自己有利的一条来确定本国大陆架主权的范围。大陆架与海洋专属经济区的距离是不等的,这是引发大陆架冲突的根本原因。当两国专属经济区的中间线小于200海里,而一方大陆架缓坡又超过200海里,双方就会为大陆架主权产生矛盾。·领空与太空权:国际法规定,领空是指一国领土或领海之上的大气层(空气空间),不包括公海和专属经济区之上的大气层。据此,在航空器中的犯罪行为应受领空主权国管辖。国家对大气层之上的外空没有管辖权,外空为全人类共享。也就是说,在外太空没有主权问题。如,宣布拥有月球。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有关外空活动制定的规范:1961《外空条约》、1968《宇航员营救协定》、1972《空间物体损害国际责任公约》、1976《关于登记射入外空物体公约》、1977《禁止为军事或者其它任何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公约》、1984《月球协定》。外空非武器化是指不得在外空部署武器。由于卫星已成为现代化信息战争不可缺少的专备,并且已经应用于战争,所以外空非武器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4、国家主权受限制的原因:冷战后主权的内容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量变,表现作行使主权时受到国际社会公约、条款、规范、管理和舆论的限制。在主权的四个基本内容(管辖、独立、平等、自卫)中,对内管辖权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经济上,国际规则越来越多,全球化使国家的经济决策权受到限制。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主权受到市场的制约;国与国关系中,政府间的制约增强。政治上,格局变化使人道主义干预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原则。安理会达成一致决议的机会增加;发展中国家无法再利用美苏矛盾;多边集体安全合作呼声高,要求每个国家对集体安全承担义务,自我限制,接受监督。冷战后不同以往的政治现象:批评镇压分离主义的行为被视为民族主义的落后主权观,称颂支持民族独立的政策是维护人权的现代国家观。四、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1、何谓国家利益?非物质性国家利益的表现?国家利益是指主权国家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1)国家利益不等于愿望。愿望无实现基础,利益有;愿望无限,利益有限。利益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2)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是国家利益。如,国家尊严和荣誉。2、国家利益是否带有阶级性?国家利益在对外决策中的地位?国家利益没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同享有的利益。如,打败日本侵略者是中国各阶级、各政党的共同利益。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法律和道义上说,任何个人、集体、组织、甚至政府都不能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之上。冲突发生时,其它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但并不意味着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在社会实践中,二者之间存在平衡。·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决策的出发点:是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对外政策合法化的前提。决策者在对外政策制定中的主要争论:何种国家利益更重要;何种策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多数情况下,国家利益与决策者利益是一致的。在现代共和制主权国家,决策者是人民的代言人,应依宪法按照人民意志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维护掌握国家机器的政府的利益。·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国家利益是判断一国国际利益的基础。国家利益只在特定条件下与国际利益一致。国家利益可以从少数几国共有的利益扩大到全世界的利益。北约、非盟的集体利益,联合国代表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美国与东欧在部署反导系统上的共同利益。但是,俄罗斯与一些西方国家反对部署。所以,国际利益多种多样并经常对立。如,冷战时期的北约与华约。即使各种全球性的国际利益之间也可能彼此对立,如维护自由贸易与实现公平贸易、维护主权不受侵犯与实现人道主义干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与尊重民族独立。判断国家应该维护那些国际利益的标准是这些国际利益是否同国家利益相一致,如英国在北爱尔兰问题与科索沃问题上的不同立场。3、如何判断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当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政策会优先考虑那种利益?·性质排序: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国防领域,即国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外来侵犯。政治利益,主要是主权独立、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经济利益,反映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获得公平收益等方面。文化利益,即指各国的语言、宗教、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播。国家灭亡了,国家利益就失去了载体,其它国家利益也随之不复存在。1991年苏联分裂出15个国家。苏联的国家利益不是独联体的集体利益。苏联的国家利益—与美争霸—已不复存在。·优先排序:不同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同。在既定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仅受利益性质的影响,而且受利益量和紧迫性的影响。如,改革开放初期暂缓国防建设的政策;1999年台湾行政当局提出“两国论”、公开实行台独政策后,安全利益的排序上升,2002年提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国家利益的效用衡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如何衡量利益的大小成为决策是否合理的先决条件。然而,每项具体的国家利益的效用是难以比较的。如,安全利益是保障生存,经济利益是增加财富,两者无法进行量上的比较。必须把性质不同的国家利益的具体效用转化成为抽象效用,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如,经济学以商品的市场价格来表示商品的抽象价值,因此有了衡量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价值的统一方法。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通用的衡量国家利益的方法和单位,中国学者提出了以“效用”为衡量单位的比较衡量法,但也无法进行绝对量的衡量与判断。具体方法为:首先依据具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把它们分为重要的和次要的,再依据紧迫性分为当前的和未来的。缺陷:在有些情况下,当前次要国家利益与未来重要国家利益的效用出现相似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重当前次要利益,而轻未来重要利益的倾向。4、统治权与国家利益何者对外交政策影响力大?如何判定对外政策是维护还是出卖国家利益?·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排序:并非所有的对外政策都是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保持决策者执政地位的个人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时,也就是说当维护国家利益将导致决策者失去政权时,决策者经常会放弃以国家利益为对外政策出发点的原则。如,小布什坚决反对从陷入困境的伊拉克撤军。现代政治中,反对党经常会使用“卖国政策”来攻击政府的对外政策。“卖国政策”源于国家利益与政权生存利益的冲突。“卖国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一国抵御外部强权的实力不足,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会威胁到政权本身的生存。因此,为了维护政权存续,统治者可能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外部强权对其执政地位的支持。如,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5、民族与国家有什么关系?民族认同源于客观环境还是主观认识?·民族是指人类群体内部在文化和政治上达到了较高程度的认同,并以这种认同区别于其他文化和政治群体。第一,形成民族的人群具有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第二,民族的形成还需要拥有共同体意识;当民族成为一个国家族群认同基础时,这个族群有实现政治独立的目标。·民族与族群的区别:前者被用于有权争取政治独立或自治的群体,而后者用于缺少这种政治权力或政治目标的群体。单一民族国家:指一国的主体民族只有一个,其他民族的人数极少。如,日德意朝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跨界民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存在使国家与民族难以完全一致,由此引发了不少的国家间冲突。无国家民族:库尔德人、巴勒斯坦人、吉普赛人以与许多国家中的少数民族。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但民族国家不足200个。“熔炉国家”:美国与加拿大。国家与民族起初并非重合一致,但随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共同的民族身份、特性和认同——甚至是在缺少宗教、种族或文化相似性的情况下形成的,与法、德、意等典型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有着根本不同。6、什么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有什么区别?·民族认同: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其产生的生理条件是群体向心本能——下意识地区分“我们”与“你们”,并产生亲疏感;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作为思考世界的一种方法,它强调民族在解释历史发展和分析当代政治中的重要性,明确宣称民族特征是人类划分的主导性因素。民族主义本质上要求每个民族组成一个主权国家。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很难区分,往往是民族认同的自然发展,因而包含了民族认同的成分。·关于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问题,学界有两种观点:历史性解释和认知性解释。历史性解释: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后,伴随政治社会化和大众政治的出现而产生的政治现象。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重要历史转折点,它首创了大众政治,也宣告民族主义的兴起。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在法国大革命前,即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的欧洲,在国际社会上人们有着多元的效忠对象,如宗教团体、城邦国家、封建主和市镇等世俗权威。认知性解释:民族主义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心理现象,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共同体。产生的认识论条件:中世纪以来世界性宗教共同体、王朝以与神谕式的时间观念没落了,人们开始想象民族这种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共同体;产生的社会结构条件: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三者的重合。第一波民族主义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期间,是一种不以语言为要素的民族主义。第二波是一种群众性的语言民族主义,出现于1820年以后的欧洲。美洲、法国发生了共和革命,民族独立运动扩散到了欧洲。第三波始于19世纪中叶。欧洲王室借助民族主义使之与旧王朝原则结合,形成了官方民族主义。最后一波是二战后出现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之区别:一种思想的两种不同称谓,如同企业生产收入可称为“利润”,也可称为“剩余价值”。把本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称为“爱国主义”,把别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称为“民族主义”。一战的重要起因——民族主义,此后虽带有贬义。二战后发生的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又给“民族主义”恢复了积极的内涵。冷战后,在全球化与民主化两大浪潮影响下,否定民族主义的势头再次出现。美国把中国反分裂称为传统的主权观,是民族主义政策;日本右翼称参拜靖国神社是爱国主义,称中国的反对是民族主义。在国际实践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使用,反映了政治上的双重标准。1995年联大会议,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发表演讲,提出健康的民族主义与不健康的民族主义,并指出“后者教会人们藐视其他的民族和文化,以与。。。。。。。仅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有关。20世纪50年代国际共运的鼎盛期,许多共产国家声称对外执行国际主义政策,批判民族主义政策。同时,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对外政策都被认为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主义思潮以“主权过时论”面目出现,认为国家应将主权全部让渡给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7、民族主义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民族主义对民族政治的影响?·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民族认同是民族国家建设的情感和社会基础,而民族主义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本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要求。除了激发民众对国家的忠诚感,提高民族凝聚力之外,民族主义还有促进民族独立、民族统一和民族发展的作用。具体地说:(1)民族主义主张民族自决,加速了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最早是威尔逊的14点计划中提出了民族自决的主张。《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民族自决原则,使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获得了合法化,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2)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上,反对国内市场分割,促进了全国统一经济规范和统一市场的建设;政治上,反倒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促进了全国性政党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军事上,反对军事力量地方化或政党化,促进了军队的国家化,对防止内战起到了巨大作用;文化上,提倡文化融合和全民统一语言的普与化教育,为国民间的交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方便,促进了社会一体化。20世纪初民族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共和制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出现。(3)推进大众政治和民主化进程。自二战结束以来,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数量呈增长趋势。8、民族主义的破坏作用。分离主义为什么是普遍的国际现象?·民族主义的消极作用:(1)加剧大国冲突。国家政治生活的急剧大众化,使民族主义力量异常强大。“民众不仅希望自己的意愿被听取,而且希望自己的国家无可匹敌。”大众传媒的兴起在传播、鼓动极端民族主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大众传媒、公众舆论以与利用舆论的利益集团的活动和政党领导人的野心等,都会对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影响。(2)破坏国际秩序稳定。不加限制的民族自决原则容易引发分离主义和国家解体,因而成为当代破坏国际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分离主义是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的主要根源之一。二战以来,国家分裂已成为世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趋势。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会员国只有51个,2008年增加到192个,而且继续呈现增长趋势。《联合国宪章》中有关领土完整与民族自决的规定,存在着三个不确定性:第一,国家是否可以使用武力阻止分裂,人民是否可以运用武力争取独立?第二,外部力量可以援助什么样的民族解放运动,援助独立运动是否合法?第三,什么样的群体被视为是一个独立民族,拥有平等权和自决权的“人民”限定在什么范围?联合国宪章无法避免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二者间的矛盾。(3)制造民族仇恨。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造成民族歧视、仇外和排外等极端行为。全球化下跨国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加强了各国民族的多元化趋势,从而加剧了国家内部民族间的矛盾,主要是国内原油民族与外来移民间的矛盾。欧洲国家的欧洲人与阿拉伯人、美国的白人、黑人与拉美裔人、澳洲的欧裔与亚裔的矛盾等,以与亚洲的韩日国民间的相互排斥。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1999年科索沃境内塞尔维亚人对阿尔巴尼亚人的屠杀。10、中国台湾地区有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吗?如果有的话,它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没有的话,台湾分离主义力量源于什么?五、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1、实力与权力的区别?权力的性质?实力:“逾越障碍和影响结果的能力。”一国自己做事的能力,是一个绝对概念。权力:一国促使他国做事的能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根本区别:实力不以国家关系为前提,权力则必须以国家关系为前提。如,出入国必须签证,反映了国家主权。这种国际权力的存在是以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建立为前提的。国际权力以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其本质与其它任何权力也就是支配关系是一样的。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主权平等原则主张各国在本国内部拥有相同的支配权,在国际上也应拥有相同的互相支配权。但在国际实践中,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是难以实现的,客观存在着国家间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成员国的投票权由其股本比例决定。2、决定国际权力的要素?权力与实力关系紧密。一国的具体国际权力是由该国与他国实力对比、当时的国际规范以与该国与他国关系三者共同决定的。中国在联合国的否决权由二战结束时的实力地位、《联合国宪章》规则、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三因素决定的,缺一不可。在实力接近的情况下,大国对敌国的权力小于对其盟国的权力。如,朝韩实力接近,美国可禁止韩国发展核武,但却不能阻止朝鲜。在不同时代,国际社会中所争夺的国际权力的内容是不同的。如,农耕时代,在经济领域中,国家争夺的重点是对可耕地的控制;在工业时代,国家争夺对能源、原材料、资金、市场的控制权;在知识经济时代,争夺的是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在军事领域中,冷兵器时代,国家争夺对水陆交通要冲和城池要塞的控制权;帆船、轮船时代,争夺制海权;航空技术出现后争夺制空权;航天技术出现后又开始争夺制天权。可见,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权力争夺的重点,因为国家利益和国际权力的内容都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3、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绝对实力:指本国综合国力在一定时点的绝对量,其增长与否并不直接决定一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变化。相对实力:指本国与他国绝对实力之比,其增长与下降都反映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变化。一国实力等级取决于本国与他国的实力之比,而非实力之差。因此,在评估一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时,应从相对实力入手比较,而不是看两国实力的绝对差距。4、实力不平衡发展规律事务的不平衡发展是自然规律。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是不平衡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形态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国家实力的不平衡发展不但会造成世界范围内国家发展的两极化,而且还可能引发国际战争与冲突。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一书分析了不平衡发展达至的严重后果——帝国主义战争。国家实力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倾向于归为科学技术。但是,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诺斯等学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通过考察西方世界数百年的经济发展史,发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诺斯认为,一种能够有效刺激个人努力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缺少了对个人的刺激,发明创造技术的动力就下降,技术发明就少。然而,一个制度能否有效刺激个人,财产关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无论是封建庄园制度的兴起和没落,还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与私人财产地位的变革有关。当所有权不确定,私人经营的产业与其收入没有合法保障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制度保证个人经营收入的合法性,近代工业就无从发展。如,科尔内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研究结论:计划=短缺。再如,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实力变化被普遍视为制度和体制变革的结果,很少有人认为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西方世界的兴起》试图改变从偶然的技术创新中去寻找产业革命出现原因的观念,而是引导人们从现代所有权体系和社会制度漫长发展过程中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原因。这种强调制度而非技术的观念,还促使人们从技术发明角度转到制度创新方面来理解国际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规律。5、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综合国力:常被称为国家实力,是一国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形和无形的国力资源总合。综合国力是一个绝对概念,是对不同国家总体实力状况的一个描述。综合国力比较则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对各国总体实力的排序。在具体国家事务中,综合国力弱小的国家可能比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有更大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国际冲突与合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弱胜强、小制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综合实力是由不同实力要素构成的,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是某一方面实力要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深入认识综合国力,就必须了解综合国力的构成。·按性质划分实力: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政治实力是操作性实力,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则是资源性实力。操作性实力是对资源性实力的运用能力。综合国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政治实力=操作性实力*资源性实力CP=(M+E+C)*P硬实力:指一国政府可动用的各种物质资源,其构成包括人口、领土、自然资源、军队、经济等要素。软实力:指政府在国内与国外的动员能力和国际吸引力,其构成包括政治体制、外交关系、社会稳定、国际信誉、民族特性、文化传统等。资源性实力为零的可能性很小,但政治实力接近于零的情况很多。一国灭亡了,则政权消失了,但其人口、土地、经济生活和文化仍然存在。前苏联拥有超级军事实力,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文化实力名列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戈尔巴乔夫政府失去了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动员能力,无法有效运用资源性实力。中国的资源性实力远不与前苏联,但中国政府保持了对有限资源的操作能力,冷战后在民主化浪潮面前非但没有解体反而提高了实力。·实力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指综合国力的不同构成要素所发挥的功能不同,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对方。国家把一种实力要素转化为另一种实力要素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当国家遇到某种问题时,如果与之相对应的实力要素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其他实力要素再高也无法立即转化为可使用的实力。比如,2005年日本花160亿美元争取168国指出其入常,结果经济实力无法迅速转化为政治实力。司马错对秦惠王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意思就是,不同的实力要素只能用于解决相应领域里的事物,而不可能取代其他实力要素的功能。北宋拥有比北方金国强大得多的经济实力,但年年向金国缴纳“岁币”,终于无力阻止金国的军事入侵。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不可替代性,所以各实力要素均衡发展的国家,其综合国力要大于实力要素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软实力的衡量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定义为“当一个国家使得其他国家以其预期目标为目标时的同化权力”,这种权力由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即政治价值观和国家制度所构成。为了衡量软实力,国内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国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政府国内动员力的总和。国际吸引力:一国吸引别国自愿效仿和追随的魅力。其来源一是国家模式吸引力,二是文化吸引力(包括对同质国家的亲和力以与国际影响力)。国际动员力:一国为使别国接受本国的建议和要求而对别国运用非强制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它主要来自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友好关系和所拥有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国内动员力:一国使用非强制性手段所能动员起来的国内政治支持。国内政治支持直接关系到一国软实力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主要指标:国家模式吸引力、文化吸引力、战略友好关系、国际规则制定权、对国内社会上层的动员力(议会中执政党议员比例)、对国内社会下层的动员力(执政党党员占成年人比例)。衡量结果:2006年中国的国际吸引力不足美国1/8;国际动员力不足1/3;国内动员力约9/10;总体软实力为美国的1/3左右。6、大国崛起:指新兴大国的实力赶超世界最强国,并改变国际格局的现象。国际关系学界有个“世界中心转移”之谜。16世纪初期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使全世界的联系不断紧密,欧洲的殖民扩张政策促使全球性的国际体系出现。自该体系形成以来,世界中心国家就不断变更。荷兰、西班牙、土耳其、法国、英国、美国都曾作为最强大的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世界中心转移的过程经常伴随着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因此大国崛起就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崛起与发展的区别:发展是指绝对实力的增长,与国家间的权力关系无关,一般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崛起是指相对实力的增长,特别是指新兴大国与世界霸主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必然关系到国家间的权力关系问题,一般是国际关系学界所研究的问题。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只有少数国家具备崛起的机会。因为(1)在任何时期,世界上都是大国少、中小国家多,成为大国是崛起的先决条件;(2)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能够被史学家承认的地区性或全球性大国不过几十个。国家只有具备可靠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之后,才有可能具备崛起条件。目前的19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都具备生存能力,但其中同时具备发展能力的国家不足70个。进一步看,在有发展能力的国家中,具备崛起基本条件的不到10个。甚至具备了崛起能力的国家,也不一定就能实现崛起,所以最终实现崛起的国家只能是握住了历史契机的个别国家。《管子·霸言》曰:“夫先王所以王者,兹邻国之举不当也。举而不当,此邻敌之所以得意也。”如果霸权国不犯重大的战略性错误,新兴大国的崛起也难以成功。·崛起的结构性矛盾:大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国际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这种零和决定了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结构性矛盾是指一个新兴大国崛起的成功必然改变该国与霸权国之间的实力地位。即使没有改变大国实力结构的形态,也可能改变了同一实力结构中的大国实力地位排序。结构性矛盾是崛起性质决定的,而不是国家战略决定的。7、大国崛起的条件安全条件:一国的基本生存保障,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首要条件。政治条件:外部获得国际承认,内部实现政治稳定,有了按本国意图影响世界的条件。美国1861年发生南北战争,1865年结束,基本消除内战。三十多年后的1898年赢得“美西战争”胜利,大国地位获得国际承认。经济条件:大规模的出口能力和技术赶超能力。朝战后中国不再有强敌入侵之虞;1958年平定西藏叛乱后,内战威胁基本消除;1972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1990年代中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显现。8、大国崛起的战略:崛起战略不合理,有条件也难以实现崛起。如日本采取同样的结盟战略,但因对象选择不同,导致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同结果。二战后,美苏都采取结盟战略。兼并战略:通过不断吞并他国领土来积累自身实力的策略。二战前经常采用,二战后《联合国宪章》确立起不得侵略他国领土主权的国际规范,使兼并行为丧失了合法性。如,1990年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对科威特的兼并。美国崛起前期采取的就是兼并战略。从英国控制下独立后,先后从法国手中获得了北美中、北部地区的大片土地,从墨西哥手中获得了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从俄国廉价购买了阿拉斯加,在太平洋深处获得了夏威夷群岛。同样,俄罗斯也通过兼并战略为日后苏联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俄先后从北欧、波兰、东南欧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处兼并了大量土地,直至终点高加索地区、中亚的贝加尔湖畔以与远东的原属中国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等广袤区域,获得了数量惊人的领土和自然资源,使俄国成为能与其它欧洲列强匹敌的大国。兼并战略经常与远交近攻战略相联系。殖民主义时期表现为“先占原则”。结盟战略:以自己为盟主,与世界上尽可能多的强国结成同盟。经常与睦邻友好战略相联系。与兼并战略相比,具有成本低和战争风险小的优点。与现代股份制企业的控股原理相似。不结盟战略:是一种生存战略而不是崛起战略,主要用于中等国家争取强国的支持和保护。冷战后印度国内围绕是否继续坚持不结盟战略的争论——一流、二流国家之争。搭车战略:以霸权国为盟主,借用其他大国的力量实现崛起。搭车战略是要通过结盟从霸权国获得好处,结盟战略是通过向盟友提供好处获取盟友的追随。搭车战略只适用于崛起的早期,后期难以有效实施。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搭车战略的典型。19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形成了挑战。1980年代后期没不再允许日本继续其搭车战略。9、崛起战略与崛起阶段:大国崛起可分为准备、起飞、冲刺三个阶段。狭义的崛起特指起飞阶段。冲刺是崛起的完成阶段,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崛起国需要依据国际环境和与霸权国的实力差距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崛起战略,而适时的战略转换对于最终实现崛起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独立时,国际社会对于兼并他国领土没有约束,兼并是一种合法的国际行为。美国在北美的兼并战略没有触与英法俄的核心利益,因此被欧洲大国容忍了领土扩张。19世纪末,美国进入起飞阶段,建立了比较强大的海军。而西班牙早已衰落,陷入国际孤立。美国发起美西战争,获得了美洲的古巴、波多黎各和亚洲的菲律宾等西班牙殖民地。这些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又是美国进一步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展的战略基地。同一时期,美国奉行搭车战略,在列强忙于瓜分中国时,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加快了在亚洲的扩展步伐。二战前后是美国的冲刺阶段。美采取同盟战略打败轴心国,二战后成功实现崛起。冷战后,克林顿政府利用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通过民主化和市场化推动新的国际规范建设,从而巩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日本在崛起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从反面说明了崛起战略与崛起阶段相适应对崛起成败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到一战前,日本处于准备阶段。当时利用国际上通行的兼并战略,发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取得了对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的控制。一战前与英国结盟,提高了国际地位。一战后至二战爆发,日本还未完成其崛起的起飞阶段。日本加入轴心国,试图以战争方式实现崛起。一系列军事冒险严重损害了同盟国的核心利益,特别是1941年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加入同盟国集团,根本改变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重新退回到崛起的准备阶段。六、国际关系的主题1、国际战争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永恒的、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希望彻底消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但至今未能找到有效方法。(1)战争的性质。地球上每天都有战争上演。在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中,2/3的时间里存在大规模的战争。战争是人类生活的常态还是病态?从时间上看,日日有战事,因此可视为常态;从具体的每个人看,绝大多数人一生经历的和平时间长于战争时间,因此可视为病态。核武器出现后,战争发生的频率低了,但并没消除。联合国安理会的核心工作仍然是防止和结束战争。人类对战争的本质的认识有共性。尉缭子说:“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即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19世纪的著名战争研究者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所以可以定义战争为:人类集团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手段进行大规模相互屠杀的行为。(2)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定。战争的正义性是由战争的目的决定的,而不是由战争的胜负结果决定的。当战争的目的是追求平等权利时,就是正义的。虽然剥夺了部分人的生命或平等自由权利,但目的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不平等现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而日本的侵华战争目的在于获取更大的不平等权利,即特权,因此是非正义的。严格地说,战争作为一种相互行为,应判断哪一方是正义的,而不是哪一场战争是正义的。不能笼统地说二战是一场正义战争。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是,这种原理是不可逆的。因为存在两方都是不正义的可能性。如一战期间欧洲列强为瓜分殖民地进行的战争。“春秋无义战”也是此理。战争的一方是正义的,不等说战争是正义的。只有当正义的一方赢得战争时,才能说这场战争是正义战争。正义方失败了的战争,就不能说是正义战争。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误以为战争正义与否是优胜者决定的。日本右翼常通过混淆“战争正义方”与“战争正义性”这两个概念,来否定东京裁判。(3)战争的原因与其解释。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难以发现导致战争发生的一般性原因。先秦军事家吴起说:“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个体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理解战争的原因。多位心理学理论,“攻击本能论”、种内攻击论、死亡本能论、挫折攻击论等。决策者性格中攻击性的强弱对他们的战争决策有较大影响。如萨达姆。“攻击本能论”的代表、20世纪初期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克杜格尔认为,本能是某一物种全体成员都会继承下来的心理过程。本能不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加以调整和改变。他认为,人类具有攻击他人发泄的本能,特别是男性。当遭遇挫折时,攻击本能会驱动人对他人发动攻击。战争不过是人类群体间的相互攻击,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因来自人的攻击本能。种内攻击论的代表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康拉德·洛伦茨,他认为攻击性是一种本能,在自然条件下有助于个体和物种的生存。典型的攻击本能表现在同类物种内部,而不是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拥有理性思维和语言文字能力的人类高踞于其他生物之上,但恰恰是这些能力造成了人类自我毁灭的危险。因此,战争更容易在人类这一物种内部发生。死亡本能论的代表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他认为,人除了生存本能,还有死亡本能。人类所有的本能都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紧张、刺激和兴奋,以达到一种无欲望的极乐境界。死亡意味着“安宁的实现”。杜秋,走过去你将溶化在蓝天里。法轮功修炼者的自杀行为。这种理论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大的刺激。和平时期的自杀率高于战争时期,表明人类需要战争刺激。挫折-攻击论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约翰·达莱德。该理论指出,挫折是“对追求目标行为的干预”。攻击行为总是某种挫折的结果,挫折比东道主谋种形式的攻击。如果担心受到惩罚,攻击行为也会受到自我抑制。这时受挫折者常会采取间接攻击行为来替代直接攻击行为,然后设想或希望心目中值得攻击目标受到伤害。如,古时候用针扎某人的人形木偶以诅咒其遭难。也存在受挫者转向自我惩罚或伤害自我,甚至于自杀。该理论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在被攻击者身上发泄挫折,因此,如果能够为国家找到不断发泄挫折的替代物,就可以减少战争。·组织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战争不是由个人,而是由一个领导集体组织实施的,因此应从国家角度寻找原因。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的内部组织与战争有显著的相关性。“内部组织”首先可以指政府统治的方式。“民主和评论”者认为,相对于威权国家而言,民主国家更少偏好战争,至少对其他民主国家是如此。“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内部组织”还可以指一国的内部经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内部经济结构与战争之间的关系不大,无论国内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国家首先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安全。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内经济结构事关战争与和平大局,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推广自由贸易会促进世界和平。马克思主义等激进主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倾向于侵略性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是产生一系列帝国主义战争行为的根源。这些帝国主义行为包括对小国和弱国的政治、经济控制,政治和军事干预,军国主义、核军备竞赛。列宁预见了帝国主义战争。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际战争主要源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特殊利益集团,如大型“军事-工业复合体”,他们为追求军售利润,在世界上频繁挑起国际战争。·结构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从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际格局的层面分析国际战争的原因。现实主义理论家沃尔兹指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既定的,当国际格局是两极时,最有利于避免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并维持国际和平。冷战期间对峙的美苏谨小慎微地对世界各地发生的可以控制的国际冲突进行危机处理,如柏林危机、苏伊士运河危机等;而对不可控制的国际冲突,则通过代理人战争的办法加以解决,如越南战争、索马里内战等,避免超级大国间的直接交火。此外,美苏在各自集团内部拥有绝对支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所以任何一方成员改变其结盟关系,都不会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1950年代南斯拉夫脱离苏联集团、60年代法国退出北约,都未给敌对集团造成很大影响。多极格局是否有利于消除战争和维护和平?一种观点认为,多个强国共存时,特别是它们都是民主国家时,由于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改变现有国际体系的成本,因此有利于避免战争。同时,决策者在国内受到民众与其他政治派别的牵制,难以做出战争决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多个强国并存情形下,强国间的关系多重交叉,它们结盟关系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因而增加了国际战争的风险。从国际关系实践来看,历史上既有19世纪欧洲协调的多极和平共处时期,又有从一战前到二战结束的多极混战时期,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在全球体系下多极之间的和平共处现象。目前的一极格局是现代国际体系形成500年来仅有的一次。尽管冷战后国际冲突层出不穷,但各大国之间却维持了和平局面。从国际格局角度揭示战争原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无法分离核武器与国际格局这两个变量。无论是在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下,还是在后冷战时期的一极格局下,国际和平都是在核威慑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怀疑,二战后的国际和平是因为核武器的出现,而不是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将来如果出现的多极格局中都是核大国且仍维持了国际和平,则就可以认为,全球性的和平是核武器维持的,与国际格局没有直接的相关性。2、国际和平(1)和平的性质。和战争一样,和平也可以是手段、目的和状态中的任何一种。和平是指没有大规模武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