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題,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近日,云南省委书计通过人民网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彩云之南”不仅风景秀美,更因发掘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这一古人类是指()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2.某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西安半坡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3.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 B.黄帝和嫘祖 C.尧和舜 D.炎帝和大禹4.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与能”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的选拔标准()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7.2023年暑期,在青岛拍摄的大型奇幻古装电影《封神》成为票房冠军,并且引发了社会上的一股“封神”潮。商朝又称殷商,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阪泉之战 B.商汤灭桀 C.盘庚迁殷 D.牧野之战8.手工业是人类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下列史料中可以实证材料观点的是()A.河姆渡猪绞陶钵 B.司母戊鼎 C.曲辕犁 D.汝窑瓷器9.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C.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10.中医常通过“望、闻、向、切”的方法来诊断挨病,总结出这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的春秋战国名医是()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11.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灵渠 B.长江 C.都江堰 D.大运河12.习近平在谈到物性事理与社会发展规律时,曾引用《道徳经》的名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1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上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如下图所示,统一后的文字是()A.大篆 B.草书 C.小篆 D.隶书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桂陵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长平之战1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小康社会 D.中央集权1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 B.多措并举巩固了大一统局面C.结束分裂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 D.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17.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回顾历史,西汉时什么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行省18.对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解释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到中央 B.帝后之间的矛盾激化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实权19.大量事实证明,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早在东汉末年,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20.宗教的产生往往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宗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孕育而生,该宗教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21.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是()A.《春秋》 B.《诗经》 C.《汉书》 D.《史记》22.东汉末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赤璧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涿鹿之战23.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民族交融 B.政治统一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24.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5.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谁的作品()A.蒙恬 B.锺繇 C.胡昭 D.王羲之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而汉武帝则采用了儒家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如节用裕民、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等。——摘自白岩《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探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西周的哪一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的地方制度。(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政策。(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主题加以论述。(6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00字)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学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图1图2材料三: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醇驷(同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遗址是哪一先民遗存?(2分)(2)根据材料二中图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汉初社会经济情况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28.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材料二: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派系。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材料四: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一位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五: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上刻的是什么文字?(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局面称为?(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条路线的名称。(2分)此条路线谁开创的?(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宦官是谁?(2分)改进哪一技术?(2分)(5)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分)29.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此次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史稿》材料二: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汊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变法是?(2分)根据材料指出此次改革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进行的改革名称。(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200字左右)(8分)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CADCACBCBC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BACCBDAAAD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0分)26.(1)制度:分封制(2分)(2)制度:郡县制(2分)(3)政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分)(4)论述:观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时期,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以民为本,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6分)(与题意相符即可给分)27.(1)先民:河姆渡居民(2分)(2)标志: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4分)(3)政策:休养生息(2分)(4)因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统治者合适的统治政策(一点1分,两点满分)28.(1)图四:甲骨文(2分)(2)思想局面:百家争鸣(2分)(3)路线:丝绸之路(2分)人物:张賽(2分)(4)宦官:蔡伦(2分)技术:造纸术(2分)(5)认识: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的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2分)(与题意相符即可给分)29.(1)变法:商鞅变法(2分)影响:秦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的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分)(2)名称:北魏孝文帝改革(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合伙制企业股权受让及合作开发合同
- 企业融资股权合同模板-2024金融投资案例版B版
- 2025年度电商跨境支付结算及汇率风险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广告门头定制制作合同
- 2025年国际工程项目融资合作合同书
- 2025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发电站强电设备检修及更新合同4篇
- 2025年度会议室租赁与品牌合作服务合同范本
- 人力资源综合外包服务合同(2024年修订)版B版
- 2025年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光伏电站巡检专项方案
- 肺栓塞的护理查房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