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页/共页兽医免疫学绪论1、免疫: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御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现在的免疫概念是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2、免疫的基本特点:识别自己与非己(免疫应答的基础),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某些化学集团如决定簇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分子上抗原结合部位的互补关系),免疫记忆3、免疫的基本功能(异常时):免疫防御(超敏反应,重复感染),免疫自身稳定(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肿瘤)4、免疫血清的作用:凝集细菌,杀灭细菌,溶解细菌5、抗体抗原系统:血清中能与相应细菌或毒素反应的物质称为抗体,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6、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具有不均一性,分为IgG、IgM、IgA、IgE、IgD五类7、应用异种动物血清治疗患者时,可引起患者浮上发热皮疹水肿关节肿等症状称为血清病,证实了机体使用免疫血清不一定都是增强抵御力,偶尔可能浮上病理性反应,后来统称为超敏反应8、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免疫学诊断,免疫学预防,免疫治疗9、血清学实验: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直接从某些标本中检出病原微生物。还可应用于监测相应的抗体,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10、抗血清被动免疫可用于紧张治疗及预防1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识别自己与非己,表现为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和对非己成分产生免疫应答。12、免疫学技术应用:除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微生物分析,肿瘤诊断外,还可用于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与免疫有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控制和执行免疫功能的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组织学基础,是一个完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系统。免疫系统构成图(p12)免疫器官: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性成熟后中枢免疫器官萎缩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又称为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特点是在胚胎期发生较早,为淋巴上皮结构,可诱导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不需抗原物质的刺激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成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前者进一步分化成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后者分化成各种淋巴细胞的前体胸腺:胸腺的主要功能一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二是分泌胸腺激素,另外还可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淋巴细胞生成因子。法氏囊: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是位于禽类泄殖腔上方的一个盲囊状结构,故又称腔上囊,呈圆形或梨形,是诱导分化B细胞成熟的场所。法氏囊除担负中枢免疫器官任务外还兼有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并且随着法氏囊中淋巴细胞群的成熟及转移该功能越发重要和显然。哺乳动物没有法氏囊。外周免疫器官:又称二级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为网状组织结构,其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鸡无淋巴结,但淋巴组织广泛分布在体内,展示弥散性或者小结状等。鹅鸭等水禽主要有两对淋巴结即颈胸淋巴结和腰淋巴结。10、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11、淋巴结的功能:过滤淋巴液,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再循环,产生淋巴细胞12、脾脏: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也是血流通路的过滤器官。其内淋巴组织围绕着小动脉分布。脾脏可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红髓又分为脾索和血窦两部分。脾脏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13、脾脏的免疫功能:血液滤过,滞留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产生吞噬细胞增强素(Tuft特夫素)1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外周免疫器官除脾脏和淋巴结外,在消化道、呼吸道等粘膜下有淋巴组织,形成淋巴小结。消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成为胃肠相关淋巴组织,呼吸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成为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除了消化道和呼吸道以外,乳腺、泪腺、唾液腺以及泌尿生殖道等的黏膜也存在弥散的淋巴组织统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5、哈德氏腺:禽类眼窝内腺体之一,又称瞬膜腺。可以分泌泪液润滑瞬膜,对眼睛有机械保护作用,还能采纳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抗体,再通过泪液带入上呼吸道黏膜,成为口腔,上呼吸道的抗体来源之一,在上呼吸道免疫上有异常重要的功能。16、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即是免疫中枢器官,也能发挥外周免疫器官的作用,同事是形成抗体的重要部位。17、免疫细胞:参加免疫应答的细胞,可划分为三类: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又称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和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呈递抗原促进淋巴细胞活性),免疫相关细胞18、淋巴细胞:包括T,B,NK及其他细胞19、T细胞和B细胞表面具有表现抗原和表面受体两类表面标志。20、NK细胞:是一类不需特异性抗体参加也无需靶细胞上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21、D细胞:外周血液中,同时具有T细胞和B细胞的双重标志,又称为双标志淋巴细胞。22、单核巨噬细胞生物功能:非特异免疫防御,非特异免疫监视,清除外来细胞,递呈抗原,分泌介质IL-1,干扰素,补体等23、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作用有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抗原递呈作用,免疫调节作用。24、粒细胞系统:胞浆内含有颗粒的白细胞统称粒细胞。包括噬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嗜酸性粒细胞(抗寄生虫作用),噬碱性粒细胞(引发Ⅰ型变态反应)。Ps:肥大细胞与噬碱性粒细胞性质相似。25、红细胞表面具有无数与免疫相关的物质,参加免疫应答的调节。26、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具有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27、补体: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含有的非特异性杀菌物质抗原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具有两种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统称为抗原性。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免疫原。反应原性:是指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构成抗原的条件:异源性(指某抗原的理化性质与其所刺激机体的物质间的差异程度,据此可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体抗原和自身抗原),大分子物质,分子结构复杂,物理状态,适当的进入途径抗原的特异性:即抗原的针对性或专一性,是指抗原具有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发生特异免疫反应的能力,抗原的这种特性是由抗原物质表面的异常化学基团的罗列组成空间分布立体构型和旋光性等所决定的抗原决定簇:抗原的特异性不是由囫囵抗原分子决定的,而是由裸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异常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集团决定的,这些集团成为抗原决定簇或抗原表位。抗原具有免疫优势,不同的免疫原分子注射给宿主,诱发的免疫应答是有差别的按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的不用,可将抗原分为单特异性决定簇抗原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前者包括容易半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后者包括绝大部分天然抗原。裸露于分子表面的决定簇,能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对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具有决定意义,故将这些抗原大分子表面的决定簇成为功能决定簇,而在分子内部的决定簇称为非功能决定簇。10、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有几个抗原决定簇就成为几价抗原11、每种抗原都具有数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其中有些抗原决定簇为某种抗原分子特有,而有的抗原决定簇是和其他抗原共有,这种共有的抗原成分称为共同抗原或类属抗原。12、原物质之间偶尔浮上不同程度的交错反应,具有以下几种形式: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不同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同决定簇之间部分构型类似13、半抗原:一类不彻低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与半抗原相衔接的大分子蛋白称为载体。半抗原可分为两类:复合半抗原和容易半抗原14、抗原的类型:(1)按照诱导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B分化为浆细胞过程)分胸腺依赖性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抗体;(2)按照抗原物质的性质分天然抗原(非己抗原和自己抗原),人工抗原(人工结合抗原、人工合成抗原、基因工程抗原),合成抗原;(3)按照抗原的来源分异种抗原,同种抗原,自身抗原和异嗜性抗原;(4)按照免疫原性分为彻低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和不彻低抗原;P32(5)按照化学成分分为蛋白质脂蛋白糖蛋白脂质多糖脂多糖核糖;(6)按照抗原存在的部位分表面抗原和深部抗原;(7)按照临床应用分为凝集原(参加凝集反应)、沉淀原(参加沉淀反应)、病毒中和抗原、免疫保护性抗原、血凝素抗原。15、重要的抗原物质:抗原的本质是蛋白质(1)细菌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2)病毒抗原:囊膜抗原,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3)毒素抗原:细菌外毒素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成为抗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或其他适当主意处理后毒力减低但仍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4)寄生虫抗原:最复杂的抗原之一(5)血型抗原:红细胞膜上的同种异型表面抗原成为血型抗原,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与类脂细胞膜结合的形式,一种是水溶性的分泌形式。抗体和免疫球蛋白抗体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Ab存在于体液中,在血清中浓度最高。血清中一些蛋白质能被参加的等量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下来,而血清中的另外一些蛋白质则留在溶液中不被沉淀下来,被沉淀的蛋白质被称为球蛋白,保留在溶液中的蛋白质称为白蛋白。抗体可以被硫酸铵沉淀下来,因此划分为球蛋白。对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或尚不知是否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四肽链结构:所有单体都具有由四条肽链组成的基本结构,分为两条轻链L和两条重链H,基本结构暗示图P39。按照H链恒定区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5类,分离组成IgG、IgM、IgA、IgE、IgD,按照L链恒定区结构的差异,将其分为两个型即κ型和λ型。(2)可变区(V区):在多肽链的N端,约占轻链的二分之一或重链的四分之一,这个区域的氨基酸罗列顺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而有所变化称为可变区。(3)恒定区(C区):此区在多肽链的C端,占轻链的其余二分之一和重链的四分之三,其氨基酸数量种类罗列顺序和含糖量都比较稳定。(4)功能区:H链和L链上每隔90个氨基酸残基就通过链内二硫键衔接形成跨度约110个氨基酸的环形结构区域,称为功能区。(5)超变区:免疫球蛋白V区氨基酸序列中有三个异常区域,在这些区域内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大大超过了V区的其他部分,这些区域就成为超变区。也称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在超变区以外的区域内,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有限,从而认为抗体的V区中惟独超变区才是确切的与抗原结合之处,而V区的其他部位序列成为框架区。(6)铰链区:位于两条H链中CH1和CH2之间含10~60个氨基酸的可弯曲的区段称为铰链区。铰链区有利于两臂的舒展,易与抗原分子上不同位置的表位相结合,也有利于补体结合位点的裸露。这一区域不仅扩散了两条H链间相衔接的二硫键,也是易被蛋白水解酶裂解的部位。(7)衔接区(J链):指衔接两个单体的一小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由浆细胞合成。5、IgG: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具有调理吞噬、凝集、沉淀抗原、中和病毒和毒素的作用。IgG在抗体介导的抗细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免疫防御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和某些动物,IgG是唯一能从母体通过胎盘转移到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6、IgA:富含碳水化合物,有单体、双体和三聚体等形式。血清中主要是单体称为血清型IgA,分泌至粘膜表面的主要是二聚体称为分泌性IgA(sIgA)。后者可以在局部通过凝结特异性抗原,中和病毒和毒素,阻止病原体吸附到粘膜表面使其丧失黏附和活动功能。它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使其不能进入血液,是粘膜表面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7、IgM:B细胞产生最早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也是B细胞表面表达最早的抗体。它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B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主要表面标志。在初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在原发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检查其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8、IgD:单体,在血液中含量极低,主要作为成熟B细胞膜上的特异抗原受体之一存在。9、IgE:单体,含量极低,能介导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10、受遗传基因控制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的差异称为免疫球蛋白的遗传标志,按照遗传标志的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表位(决定簇),即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11、同种型:同种动物所有个体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包括类、亚类、型、亚型和群等的恒定去具有相同的表位,不同种动物之间则不同,此种表位所决定的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称为同种型。12、同种异型:同种动物不用个体间的B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也存在着抗原特异性的差异,此种差异称为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13、独特型:同一动物个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其VH和VL区内氨基酸组成不同,因为表现出其自身抗原特异性的差异,反映了免疫球蛋白分子可变区结构的独特性。14、单克隆:即细胞系、纯系或无性繁殖细胞系之意,即在分化发育过程中由一个祖先细胞通过无性分裂繁殖所产生的细胞群体,其基因型和表型彻低相同,则这个群体为单克隆。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倘若把单个浆细胞从体内分离出来,使其大量增殖,形成一个群体,即单克隆。由此产生的抗体,就是结构相同,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此构想不能实现,因为浆细胞不能持续繁殖。15、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16、单克隆抗体(McAb):由单一的骨髓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17、用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与特定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培养、筛选和克隆化,建立既能分泌针对预定抗原特意表位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系,用来生产McAb的技术,即单克隆抗体技术,又称杂交瘤技术。18、McAb不仅可以通过细胞培养大量生产,还可以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使之产生大量腹水,从而获得高浓度McAb。1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标准化诊断试剂免疫治疗试剂:肿瘤治疗,其他疾病治疗,纯化生物制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指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多肽或蛋白质分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淋巴因子(LK)、干扰素(IFN)、其他类型的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细胞因子产生的多源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不用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另一方面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生物学活力的高效性;合成分泌的迅速性;生物学作用的双重性细胞因子的作用特性:高效微量;自分泌旁分泌;非特异,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双重性;网络效性;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白细胞介素(IL):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主要负责信号传递,联络白细胞群,调节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作用:调节天然免疫功能,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刺激造血,其他白细胞介素-1(IL-1):又称淋巴细胞活化因子,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其他多种组织因子产生的一类激素样多肽,可以调节天然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THC)在抗原和有丝分裂原刺激下及IL-1的诱导下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IL-2在体外能促进T细胞分化成熟和扩增,增强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从而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因子: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干扰素(IFN):有干扰素诱生剂诱导动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和IFN-β两类。Ⅰ型IFN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在细菌、病毒、人工合成和双链RNA、原虫感染以及某些细胞因子等刺激物诱导产生。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Ⅱ型干扰素主要有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其生物学活性具有比较郑重的种属特异性。细胞因子间的互相作用:一种细胞因子常常影响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通过诱生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或抑制细胞因子间的生物学作用,从而对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起正向或负向调节作用;细胞因子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从而形成细胞因子的网络效应。按照细胞因子受体c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差异和结构不同,可将细胞因子受体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等四种类型。细胞因子的应用主要扩散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方面。此外,细胞因子作为免疫增强剂、免疫治疗剂、构建新型基因工程苗等方面也有比较理想和效果。细胞因子在机体内通过免疫学机制或非免疫学机制调节机体内各细胞间的平衡,达到抗御或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不过细胞因子在某些情况可以导致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存在于正常血清或体液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须活化后才干表现生物学活性。补体系统在体内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效应机制,广泛参加机体的抗微生物的防御反应,扩大体液免疫的功能,调节免疫应答的过程。与此同时,在补体激活过程中,某些裂解底物还可介导炎症反应,造成一些病理性的损伤。按照补体成分的生物学功能不同,将补体系统的成分分为三类,即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调节和控制补体系统激活的成分、补体受体和膜结合蛋白。动物机体内的许多组织细胞都能合成并分泌补体蛋白,包括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及肾小球细胞等,其中肝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补体合成和分泌的主要细胞。血清中的补体蛋白大多来自肝脏,在血清中补体蛋白约占总蛋白含量的10%,补体的代谢主要在血液和肝脏中举行,代谢率很快,血清中补体蛋白天天约更新一半。激活的补体有生理和病理两方面作用,前者表现为抗感染防御,溶解病原体,清除免疫复合体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后者表现为引起组织损伤,参加免疫病理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按照起始阶段的差异可分为3种,即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经典途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合细菌启动的MBL激活途径;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的替代途径。3条激活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补体激活的调控:自身衰变的调节、体液补体调节成分的作用、,膜结合型调节成分的作用补体系统生物学功能:溶解细胞,参加炎症反应,调理吞噬作用,加速清除免疫复合物,调节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指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的过程中,浮上或出现的一类细胞表面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它们不仅可作为表面标志用于细胞的鉴定和分离,还可广泛参加细胞的生长、成熟、分化、发育、迁移、激活。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改变也与某些病理状态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位于细胞膜上一类分化抗原的总称。国际上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的同类分析法,将识别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CD),CD后的序号代表一个或一类分化抗原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的主要功能:CD分子不仅参加识别抗原、捕捉抗原、促进免疫细胞和抗原或免疫分子间的互相作用,还可介导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作用,在免疫应答的识别、活化及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参加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如下TCR-CD3复合物(以非共价键结合):T细胞受体(TCR)和CD3均为T细胞膜上的重要分化抗原,是成熟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在TCR-CD3复合物中。TCR可特异性的识别MHC分子-抗原多肽复合物;CD3则可将TCR双识别的信号传入T细胞内,引起细胞活化、增殖。CD3:参加T细胞发育时TCR膜表面的表达;介导TCR与抗原接触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成熟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检测。与B细胞识别抗原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如下B细胞活化后胞浆增多叫浆细胞。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参加B细胞特异性应答的关键分子。BCR有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组成。黏附分子: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的黏蛋白,少数为糖脂,它通过存在于细胞或细胞外基质上的配体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细胞基质细胞间互相结合和作用的一类分子。黏附分子的种类:整合素超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挑选凝集素家族,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家族黏附分子的功能:一种细胞可以同时表达多种黏附分子,一种黏附分子也可表达于多种不同的组织细胞。黏附分子参加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黏附分子与淋巴细胞的归巢;黏附分子参加免疫细胞的识别;黏附分子参加组织细胞的附着;黏附分子对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影响;黏附分子对细胞内信号的传导有重要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此章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个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基因群。一个品系的小鼠能否采纳另一品系小鼠的移植物,即组织相容性,决定于供体与受体小鼠是否具有共同的MHC单倍体。MHC是一个很大的基因群,有100多个基因位点,但是,在对组织移植的排斥反应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MHC中有限基因编码的分子,分离称为Ⅰ类和Ⅱ类的MHC分子,即一些能提呈抗原的分子。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是动物生来就具有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举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主要是由宿主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和炎症反应性所组成。机体的屏障:=1\*GB2⑴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的物理屏障作用、皮肤与粘膜分泌物的化学屏障作用、皮肤和某些腔道粘膜表面正常菌群的微生物屏障作用=2\*GB2⑵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及其血管内壁上的巨噬细胞组成,可阻止微生物和毒素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而侵犯神经组织。=3\*GB2⑶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胚体内,以保护胎儿免受感染,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4\*Arabic4、参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1\*GB2⑴非特异免疫细胞的种类: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细胞(NK)、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M细胞=2\*GB2⑵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功能:趋化作用:是指吞噬细胞随所处环境中某种可通行物质浓度的梯度,有低浓度到高浓度方向定向运动的现象。识别:吞噬细胞接触颗粒状物质,通过分辨其表面的某种特征,从而挑选性的举行吞噬。吞入、消化杀灭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补体、乙型溶素、溶菌酶、干扰素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一种病理过程,也是一种防御和消失异物的积极方式,他是动物机体对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机体通过炎症过程能够减缓或阻止病原体经组织间隙向机体对的其他部位蔓延,还能带来各种吞噬细胞,为这些吞噬细胞的功能发挥提供良好的活动条件,同时又聚拢有大量的体液防御因素。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分为专职APC和非专职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电厂实习报告(15篇)
- 开学心得400字8篇
- 居民环保倡议书(10篇)
- 用工单位用工合同(31篇)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评物理试卷
-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2024年11月八年级期中物理试卷
- 上海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古诗词赏析
- 2024年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合同范本
- 快递行业劳动协议样式
- 有限空间辨识与作业安全管理台账(模板)
- 设备维修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表
- Java语言程序设计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英语-Mum bug's ba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复盘养猪分析:探寻背后的成功秘诀
- 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qdslrdashboard应用软件使用说明
- 海康2023综合安防工程师认证试题答案HCA
- 跌倒坠床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档案工作管理情况自查表
- WinCCflexible的传送操作HMI设备设置入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