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
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2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2最新审定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4、例5及“练一练”、“试一试”、“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测、填表、争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究并掌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育自己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技能,进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技能。

教学重点:

经受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控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第115页的三角形。

探究方案:

一、自主预备

1.说一说: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

()()()

2.思索:(1)三角形的面积与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有没有径直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呢?

(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讨论?我想转化成

二、自主探究

1.拼一拼:从课本第115页上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填一填: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假如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填写下表。

3.想一想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三、自主应用

试一试:完成书上第10页的“试一试”。

四、自主质疑

说一说:(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你还有什么疑问?

(2)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日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沟通提升

1.出例如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1)全班沟通: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小组沟通:你是怎么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的?说说你的想法。

(3)全班沟通:有人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也有同学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有什么联系呢?

2.沟通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状况。

(1)出例如5:展台出示各组的表格填写状况,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拼的过程。

小组争论: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全班沟通:你有什么发觉?(即例5下面的问题)

(3)梳理、明确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由于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h÷2

3.沟通“试一试”

(1)全班沟通:你是怎么想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同学订正。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的1、2两题。

同学先独立完成,再争论沟通: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同学弄清谁是谁的2倍,谁是谁的一半。)

2.练习二第6题。

同学独立完成,组织校对。

3.练习二第7题。

(1)多媒体出示第7题的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独立思索:你认为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

(3)小组沟通:分别是怎么想的。

(4)全班沟通、总结

可以通过计算,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比较,很快作出判断。

4.练习二第8、9题。

(1)同学独立完成,再沟通想法。

(2)同学订正。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022最新审定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探究并掌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电子白板的操作、探究、对边、沟通,经受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使同学积极的情感体验。进展学时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技能,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课件、平行四边形模型、剪刀、初步探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渗透转化。

1.课前通过同学们的谈话,轻松引入主题。师: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七巧板吗?

2.播放制作七巧板的视频。

3.出示一组图形,同学观测,数方格算出面积。拉开幕布,同学们看到露出一点点的图案,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都跃跃欲试,同学动手逐个拖拽出想拖里面的漂亮图案。在学时汇报平移的方法时,老师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拖动图片平移的功能,径直在屏幕上操作演示,感知割补、平移,转化等学习方法。导出视频,拖动、平移等功能。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电子白板导出两个花坛,比一比,哪个大?

2.揭示课题。同学比一比,猜想这两个花坛的面积大小。让同学猜一猜、想一想,导出两个花坛的课件。

三、对手操作,探究方法。

1.利用数方格,初步探究

2.出示“初步探究学习卡”同桌沟通一下填法,汇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是同学熟识的、直观计量面积的方法。同时呈现这两个图形,默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探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导出“初步探究学习卡”

四、白板演示,验证猜想。

1.探究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习过的图形。

2.观测拼出的图形,你发觉了什么?在班内沟通操作,重点演示两种转发方法。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引导同学用字母来表示: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那么面积公式就是s=ah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依据同学反馈的转发方式,随机演示。白板演示、突出拖动、旋转等功能。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件出例如1

2.课件出示十九第1、2题。同学试做,并说说解题方法,指名板书。通过练习加深面积公式的理解应用。导出课件

六、课堂小结,反思回顾。

回想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022最新审定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学校数学教材五班级上册第91页主题图、92页例2、“做一做”,“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并掌控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是同学经受操作、观测、争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育同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控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考点分析:

能依据详细状况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校有一批小伙伴要加入少先队了,学校为他们做了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外形的?

生:三角形的

师:你们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生说推导过程

师:在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我门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讨论的,那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讨论呢?

生1:我想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和四边形。

2、动手试验

师:请同学们拿出预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型,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讨论,看哪一组能用多种方法发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生小组合作,老师巡察指导。

3、展示成果,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经过猜想,验证,已经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请展示给大家看。

生展示

汇报一: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汇报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汇报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除此之外,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2

=长×宽÷2

=底×高÷2

4、例题讲解

红领巾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巩固提升

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

2、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单位:厘米)

3、上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图填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思索题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四、总结结课

1、同学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沟通)

2、老师总结

今日我们一起探究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2022最新审定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研内容:

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解100以内的质数,熟识20以内的质数。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控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

2、培育同学观测、比较、概括和判断的技能,以及自主探究、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技能。

3、在讨论过程中体验胜利带来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与区分。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重难点突破:

1、从讨论团体操表演中各方阵人数的特点这一情境入手,抓住同学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同学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把每个数的因数排列出来,思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进一步讨论,验证,概况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再出示几个数,让同学学会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也可让同学自己写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给同学充分的时间沟通、评判,以达到辨析概念的目的。

2、在认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对合数进行分解,然后从同学中选择用塔式分解式的方法,进行沟通,归纳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然后学会用塔式分解式分解质因数。学习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老师可先让同学了解格式,然后同学自己试算,然后归纳步骤。

教学要点:

1、认识质数和合数。围绕“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一问题,放手让同学查找这些数的特点。老师在同学思索后可适当引导,看组成方阵的人数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让同学观测因数的个数,初步得出这些数因数的个数都在两个以上的结论。再利用学具摆一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列举的个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得出非零自然数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可分成质数、合数和1。

2、分解质因数。先安排同学列塔式分解式对详细数进行分解,让同学清晰地认识的到质因数时一个合数的因数,同时还需要是质数的双层含义。在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让同学根据:了解格式,试算,对分解步骤进行归纳这三步完成的。

2022最新审定人教版五班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测、比较和归纳,引导同学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觉小数的性质。例4联系同学熟识的“购学习用品”情境引入,激起同学进行比较的需要,再通过用不同方法对橡皮和铅笔单价的比较,使同学初步体验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试一试”那么借助直尺图使同学再次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综合、归纳两组等式的特点,从而发觉小数的性质。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那么是突出小数性质内涵——“0”在小数末尾的专项教学,同时学习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控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同学经受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阅历,进展数学思索的技能。观测、比较、抽象概括技能,

3、在活动中使同学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肯定状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发冲突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改变?添上两个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5,50,500)

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改变?

2、引发猜想:假如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猜猜看。(同学自由发表,可能涌现两种看法:①受整数末尾添“0”的思维定势,认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改变。②由钱数等生活阅历认为小数大小不变)

谁的猜想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举些例子)

[设计意图:从对“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引起大小改变”的思索,进而引导同学关注小数末尾的0,引发猜想。此时的猜想是一种直觉思维,可能两种看法谁也劝服不了对方,目的在于通过冲突激起同学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实例作证,体验小数性质的合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创设购物情境:两位同学去书店购买学习用品后在沟通购物状况: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你从图中能猎取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方法证明吗?先独立思索,有想法后可以和同桌沟通。

(3)同学活动后组织全班沟通,可能涌现如下的比较方法:

①用详细钱数说明: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由于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③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方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的确相等。

老师引读0.3元=0.30元,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改变?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同学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里选取同学熟识的购物题材作为讨论对象,一方面同学凭借肯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定”。同时,同学借助已有的知识阅历又能“知其所以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使同学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2、试一试,加深体验

谈话:看来刚才的猜想二有些道理。当然,仅仅用一个例子证明是不够的,还得找些其他例子进一步讨论,看看这是否是普遍的规律。

(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同学尺,你能比较出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给同学肯定的思索时间。部分同学可能有困难,随后出示书上填空,看图填一填,再比较。

(2)沟通比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可能涌现如下的方法:①结合直尺图说明:由100毫米=10厘米=1分米,得到0.100米=0.10米=0.1米。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来证明吗?②用计数单位说明。0.100是100个0.001,就是10个0.01,也就是1个0.1。

(3)感知与体验:老师引读:0.100米=0.10米=0.1米,小数是相等的。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怎样改变,小数大小也不变?

使同学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为什么去掉0.100米末尾的一个0、两个0,小数依旧相等?”这是同学思维受阻、理解较为困难的地方。借助直观的直尺和小数计数单位等相关已有阅历,同学能发觉0.100米、0.10米和0.1米之间的关系,这就为小数性质合理性的体验提供了另一素材。通过引读使同学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和小数大小的关系。这就为下一环节的总结概括作了须要的认知预备。]

3、总结体验,概括表达

上面的两个例子,小数大小都没变。从左往右看,小数在怎样的状况下,大小是不变的?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沟通后组织全班沟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把两次的发觉用一句话概括: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刚才我们是从左往右观测,得到了小数的性质。那么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觉什么?

4、突出“末尾”,体验内涵

牛奶2.80元

面包4.00元

汽水3.05元

火腿肠0.65元

(1)小强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得到一张购物单(出例如5):

合计10.50元

请你帮他找一找:这些物品的价格中哪些“0”可以去掉?

在书上填一填。

同学完成后进行全班沟通:

①2.80元=2.8元。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想法一:依据小数的性质,径直去掉末尾的“0”。

得到2.80元=2.8元。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证明吗?

想法二: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

想法三:2.80是2个一和8个非常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非常之一。

谈话:依据想法二和想法三,都证明白2.80元末尾的“0”能去掉,看来小数的性质的确是合理的。

②3.05元中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可以结合详细数量说明:3.05元是3元零5分,假如去掉“0”,3.5元是3元5角,两者不等。也可以结合计数单位说明。

由此看来,小数中的“0”是否都可以去掉?只有小数哪里的“0”才可以去掉?(只有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2)口答练习六第1题: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知识的获得上,同学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受与体验。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状况下是相等的,同学在例题以及试一试的多个数学现象中已经有了肯定的体验及发觉。然而,添上或者去掉的“0”应在小数的“末尾”,这种体验尚未深刻。因此,这一层次通过突破重点与难点的专项教学——辨析详细实例中哪些“0”可以去掉,旨在让同学更加深刻地体验小数性质内涵——突出小数“末尾”。]

三、解决问题,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1、小数的化简

依据小数的性质,2.80元就等于2.8元,所以我们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化简下面的小数:0.4000.0801.75029.00

同学独立思索,口答。提问:化简0.080,“0”都能去掉吗?

2、小数的改写

试一试:不转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43.1610

同学独立思索,在书上填空。

完成后沟通结果,并提问: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小结: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小数,或者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小数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