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检测卷(七)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检测卷(七)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检测卷(七)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检测卷(七)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章末检测卷(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卷(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CD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选项C、D正确;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D.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白糖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杯中的水会变甜B.大风吹起时,地上的尘土飞扬C.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杯中的水变成了红色D.把两块纯净的铅块用力压紧,两块铅合在了一起答案B解析白糖放入热水中,水变甜.说明糖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大风吹起时,地上的尘土飞扬,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杯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把两块纯净的铅块用力压紧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用一定的拉力才能拉开.故D正确.3.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气流的运动决定的D.PM2.5必然有内能答案D解析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错误;PM2.5内部的热运动不可能停止,故PM2.5必然有内能,D正确.4.雨滴下落,温度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滴内分子的势能都在减小,动能在增大B.雨滴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在不断增大C.雨滴内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D.雨滴内水分子的势能在不断增大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只可以确定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5.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测温的原理是热平衡定律B.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读不出示数C.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是它自身这个系统的温度,若它与被测系统热平衡时,这一示数也是被测系统的温度D.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总是被测系统的温度,无论是否达到热平衡答案AC解析温度计能测出被测物体的温度的原理就是热平衡定律,即温度计与被测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同,其示数也就是被测系统的温度,故A、C正确,D错误.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仍有示数,B错.7.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答案AB解析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氢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由Ek=eq\f(mv2,2)可得,分子质量大的平均速率小,故选项B正确,D错误.虽然两种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由于两种气体的质量不清楚,即分子数目关系不清楚,故选项C错误.8.从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氧气的摩尔质量()A.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B.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的密度C.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D.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答案C解析已知氧气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求出单位体积氧气的质量,但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A错误;已知氧气分子的体积可以求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已知氧气的密度可以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知道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分子个数,可以求出每个分子的质量,但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B错误;一摩尔氧气分子的质量是摩尔质量,一摩尔氧气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已知氧气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C正确;已知氧气分子的体积和氧气分子的质量,求不出氧气的摩尔质量,故D错误.9.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答案D解析由分子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得,分子距离由靠得不能再靠近变化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故A、B错.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应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到零,C错,D对.10.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2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图2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答案BC解析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直表现为引力(F<0),所以该过程由于分子力的作用会使乙分子做加速运动,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乙分子到达c处时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时分子的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乙分子再从c到d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由于分子力的作用会使乙分子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该过程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少.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4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用直径为0.5m的浅圆盘盛水,让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层薄膜,那么油酸滴的体积不能大于m3(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2×10-11解析由于油酸膜面积最大为圆盘面积,则油酸的最大体积为V=πR2d=3.14×(eq\f(0.5,2))2×10-10m3≈2×10-11m3.12.(12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①取油酸0.1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2)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m3,油膜面积为m2,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m.(结果全部取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球形单分子油膜直径(2)4.0×10-128.1×10-34.9×10-10解析(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eq\f(1,100)×eq\f(0.1,250)mL=4.0×10-6mL=4.0×10-12m3形成油膜的面积S=1.0×(67+14)cm2=8.1×10-3m2油酸分子的直径d=eq\f(V,S)≈4.9×10-10m.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13.(8分)设想将1g水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7×103个解析1g水的分子数N=eq\f(m,M)NA,1cm2的分子数N′=Neq\f(S,S地)≈7×103个14.(10分)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M=200.5g/mol,密度为ρ=13.6×103kg/m3,求一个汞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3.3×10-22g2.4×10-29m3解析由m=eq\f(M,NA)得:m=eq\f(200.5,6.02×1023)g≈3.3×10-22g由V0=eq\f(V,NA)得:V=eq\f(200.5×10-3,13.6×103×6.02×1023)m3≈2.4×10-29m3.15.(12分)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若质量为m=1×10-26kg的乙分子从r3(无穷远)处以v=100m/s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甲分子飞来,仅在分子力作用下,则乙分子在运动中能达到的最大分子势能为多大?图3答案5×10-23J解析在乙分子靠近甲分子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当速度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大.Epm=ΔEk减=eq\f(1,2)mv2=eq\f(1,2)×1×10-26×1002J=5×10-23J16.(14分)很多轿车中设有安全气囊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爆炸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若氮气充入后安全气囊的容积V=56L,囊中氮气密度ρ=2.5kg/m3,已知氮气摩尔质量M=0.028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试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