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4500字】_第1页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4500字】_第2页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4500字】_第3页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4500字】_第4页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45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目录TOC\o"1-2"\h\u5648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研究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119369第一节概念界定 123862一、失能老人 14338二、长期照护 232321三、满意度 46080第二节相关理论 430260一、全人理论 411376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23966三、健康老龄化理论 5本章内容是对失能老人的界定及评价指标、长期照护服务和失能满意度三个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述。全人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健康老龄化理论基于对本文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和说明,为本文研究提升青岛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节概念界定一、失能老人失能老人概念简而言之则为社会中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进行良好自我照护能力的高龄老年人群。失能一词来源于医学领域,经过后期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了一种社会学的概念。在学术界当中,失能老人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等因素,从而导致无法进行生活自理。通过收集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以及活动的自理能力来判断失能程度。在国外,有关于日常生活基本能力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洗澡,吃饭,穿衣以及室内运动等等。失能老人会根据失能程度的不同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个阶段。其中轻度失能主要是指在以上活动当中,被观察对象只有一项到两项的指标不能够独立完成。而如果被考察对象有三到四项指标不能完成的情况时则被认为是中度失能。如果所有指标均不能独立完成的,则被认为是重度失能人群。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失能情况也可以通过工具性的生活活动指标进行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吃药,洗衣服理财,乘坐交通工具,外出买东西以及做饭等。本研究选择的是能够愿意接受长期照护服务的失能老人,得到长期照护服务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对失能程度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所涉及到的这六项指标,至少有一项指标不能进行自理。其次,对于被照顾时间也有限制,一般超过90天才可以被认为是达到等级标准。同春芬,汪连杰.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5,3(7):64-71.二、长期照护(一)长期照护概念界定及模式OECD认为,长期照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为那些客观上为无法进行自我生活照护能力的人群进行长期性服务的,则被成为长期照护服务。其服务内容不仅是基本的生活服务,也包括提供基本的康复护理以及基本的医疗照护服务。TheOECDhealthproject.Long-termcareforolderpeople[J].OECD,2005,10.起初,长期照护来源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科技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长期照护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长期照护是基于人口老龄化以及超高龄社会所实行的一项制度,也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杨团.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87-110,207.当前,经过长期的学术发展,“长期照护”这一专业术语逐步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其不仅代表了对于老年失能人口的照顾,更是体现了老年失能人口生活一般所需要的护理服务,长期照护相较于普通照料,具有专业性、全面性TheOECDhealthproject.Long-termcareforolderpeople[J].OECD,2005,10.杨团.中国长期照护的政策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87-110,207.李明,李士雪.中国失能老年人口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4(5):95-99.在2014年,姜向群以及刘妮娜指出可以将长期照护服务分为:居家照护以及养老机构照护两方面。姜向群,刘妮娜.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36(1):16-23.在2017年,郭瑜以及王菲根据养老地点,养老照护提供方以及养老资源提供方等方面,将长期照护分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及机构养老郭瑜,王非.城市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3):84-90.姜向群,刘妮娜.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36(1):16-23.郭瑜,王非.城市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3):84-90.(二)长期照护服务模式1.家庭照护家庭照护主要是指由家人,亲属,邻居以及朋友,在家庭当中,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的照料服务,这是一种非正式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照料,其中也包括对老年人精神方面的照顾。心理健康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目前来说,我国主要采用家庭照护的模式来对失能老人进行长期照护服务。这与我国养儿防老,孝顺文化观念紧密联系。使得失能老人在自己的家庭当中能够与家人进行交流,使他们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了安慰。所以对于家庭条件一般,并且失能程度不高的老人来说,采取家庭照护模式,也能够为老人的基本生活提供较好的照护服务,而且也可以缓解家庭的各种压力。曹艳春,王建云.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曹艳春,王建云.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3(3):56-63.2.社区居家照护社区居家照顾主要是指将老年人安排在社区的养老机构当中进行日常的照料服务,能够通过社区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社区中可以提供陪伴聊天,日常的生活照料以及定期检查身体等服务,这是社区居家照顾模式当中最基础的照顾方式冯景景,张利,苏晓娟.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冯景景,张利,苏晓娟.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0(20):3611-3616.3.机构照护机构照护模式主要是在养老机构中进行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照护,康复训练以及各种文化娱乐等精神服务,并由特定的专门机构负责人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而对于无法获得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来说,养老机构可以满足他们的照顾需求,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的照顾服务,吴玉韶,王莉莉,孔伟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08):13-24.如果失能老人失能程度比较严重。那么养老机构所具有的专业性服务,能够满足这些老人们的照护需求,当失能老人缺乏家人的陪伴时,养老机构能够给老人带来更多的关怀和照料。可以预见的是,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状况将进一步扩大,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方面的观念也会持续不断的发生吴玉韶,王莉莉,孔伟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08):13-24.娄方丽,尚少梅,金晓燕.居家养老与长期照护、家庭照护之概念辨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63-466.表2-1不同照护服务模式的内容特点类型服务场所服务内容特点优缺点家庭照护家庭由家庭成员、亲属、邻居和朋友提供照护服务。符合传统孝道观念,满足失能老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但照护服务缺乏专业性,子女承担养老负担加重。社区居家照护家庭与社区专享服务比如:日常生活照护,陪同聊天,上门送药服务,还可以提供短期以及长期的护理康复训练服务。就地选择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机构的专业性,减轻家庭内部的压力。机构照护养老机构可以为老人提供长期而专业全面的具有高度保障性的养老服务。有专业的照护人员和医护人员,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完善的服务制度,有保障性的服务合同,但缺点为费用较多。三、满意度在研究满意度方面,主要起源于1960年。对于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解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而后来又将满意度转移到研究其他领域。在1973年,美国相关专家Curry把满意度的研究引入到养老机构领域,研究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失能满意度之间的关系。CurryTJ,BWRatliff.EffectsofNursingHomeSizeonResidentIsolationandLifeSatisfaction[J].Gerontologist,1973,13(3):295-298.在1996年,Johnson定义满意度为:消费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所产生的感知与消费者所期望价值做出精确比较之后而形成的一种个人心理情况。Johnson,M.D.,Nader.G.FornellC.A,,Expectations,PerceivedPerformanceandCustomerSatisfactionforaComplexService:TheCaseofBankLoans[J].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1996,17(2):163-182.Morris则强调,满意度是将老年人的期望价值与感知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并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养老机构服务状况进行主观判断。MorrisJ,McMullenW,MorrisS.Residentsatisfactioninthenursinghome[J].Gerontologist,2004,44(1):105-117.CurryTJ,BWRatliff.EffectsofNursingHomeSizeonResidentIsolationandLifeSatisfaction[J].Gerontologist,1973,13(3):295-298.Johnson,M.D.,Nader.G.FornellC.A,,Expectations,PerceivedPerformanceandCustomerSatisfactionforaComplexService:TheCaseofBankLoans[J].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1996,17(2):163-182.MorrisJ,McMullenW,MorrisS.Residentsatisfactioninthenursinghome[J].Gerontologist,2004,44(1):105-117.第二节相关理论一、全人理论在1962年,加拿大相关的专家在演说活动中提出全人的概念,加拿大的演说家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视人生的每一个方面。在1992年,全人委员会对全人的概念进行了完整阐述说明,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是完整的,必须综合看待而不能分裂开来。因此,我们要推动每个人的方方面面朝着平衡的方向发展,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罗小华.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根据全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老年时期也是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通过全面,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达到失能老人实现平衡与和谐的综合发展呢?对此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养老机构模式当中,在老人的照护服务方面,通常是单一和片面的,养老机构大部分都为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而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要求。从老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大部分都是由于各个因素的限制,而导致老人无可奈何,必须离开家人,离开家庭,而经济基础较为良好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当中,却能够享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但是精神以及心理的安慰却得不到满足。更有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养老机构,由于自身具备就差的条件,失能的老年人可能连基本的生活照料以及医疗服务都无法很好地得到满足。

罗小华.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被称为基本的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首次提出实在马斯洛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1-45.该理论主要从人类的角度出发,反映出人类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一致规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内部都存在着一种由个人内在力量构成的需求发展动机,而需求是会分层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体上的人的需求会有高低之分,而低层次需求一旦被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会向高层次迈进。具体的需求层次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主要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基于此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当老年人处在60岁以上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客观自然规律的影响,老年人对衣,食,住,行方面有着强烈的欲望,但是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患各种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老年人对于医疗以及护理方面的需求相当强烈,老年人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专业的医疗团队,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具有医疗保障,这也是养老机构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状况来说,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而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口的主体诉求,不但要提供基本完善的生理安全服务,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的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进行重视性发展。但是目前来说,相关服务建设提供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别是在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上,相关服务距离此要求还相差较远。

本研究主要针对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逐一展开的。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1-45.三、健康老龄化理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87年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之上。三年后,健康老龄化再一次被世卫组织提出,这将意味着全世界都对健康老龄化有着极大的关注。无可否认的是,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十分重要,不容忽视。在2017年,我国颁布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在规划中指出必须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四个基本原则,四个发展目标以及九项基本任务,必须要实现健康中国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