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特殊穴位操作_第1页
针灸特殊穴位操作_第2页
针灸特殊穴位操作_第3页
针灸特殊穴位操作_第4页
针灸特殊穴位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特殊穴位操作一、手太阴肺经1、中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2、云门: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3、尺泽: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4、经渠: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5、太渊: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6、少商: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二、手阳明大肠经1、商阳: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2、合谷: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3、手五里:避开动脉,直刺0.5~1寸。4、肩髃: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至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5、巨骨: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1寸。直刺不可过深,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6、扶突: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过深。一般不使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7、迎香: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三、足阳明胃经1、承泣: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2、四白: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3、地仓: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4、大迎: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5、颊车: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6、下关: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7、人迎: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8、气舍:直刺0.3~0.5寸。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9、缺盆:直刺或斜刺0.3~0.5寸。孕妇禁针。10、不容:直刺0.5~0.8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11、承满:直刺0.8~1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12、梁门: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13、犊鼻:向内后斜刺0.5~1寸。14、足三里: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15、冲阳: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16、厉兑:浅刺0.1寸。四、足太阴脾经1、隐白:浅刺0.1寸。2.

三阴交:直刺1~1.5寸。孕妇禁针。3、箕门:避开动脉,直刺0.5~1寸。4、冲脉:避开动脉,直刺0.5~1寸。5、食窦: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五、手少阴心经1、极泉: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2、灵道: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3、通里: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4、阴郄: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5、少冲: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六、手太阳小肠经1、少泽: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孕妇慎用。2、后溪: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3、养老:直刺或斜刺0.5~0.8寸。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4、肩贞:直刺1~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5、臑俞:直刺或斜刺0.5~1.5寸。不宜向胸侧深刺。6、天宗: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7、曲垣:直刺或斜刺0.5~1寸。宜向锁骨上窝上方刺,不宜向胸部深刺。8、肩外俞: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9、肩中俞: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10、天容:直刺0.5~1寸。注意避开血管。11、颧髎: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12、听宫: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七、足太阳膀胱经1、

睛明:嘱患者闭目,医者右手轻推眼球向外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时,不宜强行进针,应改变进针方向或退针。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针具宜细,消毒宜严。禁灸。2、攒竹: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3、天柱: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斜刺,以免伤及延髓。4、大杼:斜刺0.5~0.8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5、委中: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6、承山:直刺1~2寸。不宜做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7、昆仑: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8、至阴: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八、足少阴肾经1、涌泉:直刺0.5~0.8寸。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2、四满:直刺1~1.5寸。利水多用灸法。3、幽门:直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内脏。4、步廊: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5、神封: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6、灵墟: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7、神藏: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8、彧中: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9、俞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九、手厥阴心包经1、天池: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2、曲泽: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3、中冲: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十、手少阳三焦经1、关冲: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2、瘈脉:平刺0.3~0.5寸;或点刺静脉出血。3、耳门:微张口,直刺0.5~1寸。4、耳和髎:避开动脉,平刺0.3~0.5寸。十一、足少阳胆经1、瞳子髎: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2、听会:微张口,直刺0.5~0.8寸。3、风池: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4、肩井:直刺0.5~0.8寸。内有肺间,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5、渊腋: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6、

辄筋: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7、日月: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8、维道:直刺或向前下方斜刺1~1.5寸。9、足窍阴: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十二、足厥阴肝经1、大敦: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2、急脉:避开动脉,直刺0.5~1寸。3、期门: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一、督脉1、长强: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2、腰阳关: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3、命门: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4、哑门: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5、风府:正坐位,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6、百会: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7、囟会:平刺0.5~0.8寸。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8、素髎: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9、水沟: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10、龈交: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二、任脉1、会阴:直刺0.5~1寸;孕妇慎用。2、曲骨:直刺1~1.5寸;孕妇慎用。3、中极:直刺1~1.5寸;孕妇慎用。4、关元: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5、石门:直刺1~1.5寸;孕妇慎用。6、气海: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7、阴交:直刺1~1.5寸;孕妇慎用。8、神阙: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法。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