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3/3D/wKhkGWXaoxaAVVqpAALlU6pj0qY614.jpg)
![当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3/3D/wKhkGWXaoxaAVVqpAALlU6pj0qY6142.jpg)
![当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3/3D/wKhkGWXaoxaAVVqpAALlU6pj0qY6143.jpg)
![当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3/3D/wKhkGWXaoxaAVVqpAALlU6pj0qY6144.jpg)
![当前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3/3D/wKhkGWXaoxaAVVqpAALlU6pj0qY6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之我见目前的小学在校生都是21世纪初出生的孩子,他们生活和成长的时代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基本上能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一个良好的群体,但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农村小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这是目前农村小学生道德状况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而不知。一部分小学生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较少,有的甚至到了一知半解、一无所知的地步。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因此,就常常有不良行为发生。第二,知而不行。绝大多数小学生对一些道德规范是知道的,但在其日常生活行为中却不去遵守,成了“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例如:我们的许多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屡屡在目,条条在心,背得很熟,但不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其身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第三,知而不完全行。这主要表现在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和非正规场合不一样,角色定位不同不一样。比如,老师在时能遵守道德规范,而老师不在时却不能遵守,有些学生在学校是道德优良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善待同学、团结友爱、互谅互让,而在家里则不尊敬父母长辈,不关爱兄弟姐妹,成为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一切由他说了算。第四,知而自己不行,要求别人行。这在家庭里主要表现在孩子,特别是男孩儿对父母及兄弟姐妹所提的条件和要求上,要求父母做这做那,自己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懒得动手,动不动还破口骂人,当前部分农村家庭里甚至出现了“孩子管父母”的现象;在学校主要表现在那些小班委、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上,这些学生,说起别人来头头是道,条条是理,别人怎样的不对,应该如何去做。自己却是我行我素,没有任何约束,这就是典型的“宽于待己,严于律人”。比如,在讲究卫生上,要求别人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便吐谈,自己却乱扔、乱吐。以上各种现象归结起来说明了一点,当前的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存在严重的知与行的脱节,极大的制约着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健康发展,是当前少年儿童形成自私、虚伪、任性、霸道和懒惰,甚至产生违法行为的内在动因。(二)公共责任意识差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认为我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不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小学生做事情特别是公共事务,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自己的多,关心他人的少,对集体活动和公共事(3)家长自身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强度不断加大,许多家长自身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做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例如,小部分学生家长是做小本生意的生意人,贱买贵卖、短斤少两,有的家长不务正业,好赌成性,竟然在孩子的眼皮底下大开赌戒,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里无人做饭,父母都围在桌旁打麻将、打牌。赌得一败涂地后,偷东家骗西家;还有的家长是专门卖假行骗的“江湖”骗子,致使我们现在的学生赌博成风,撒谎、行骗更具绝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行为。2、学校方面学校是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目前学校特别是偏僻的农村小学,在其实施德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应试教育下,小学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资本,是学校的生命线,于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实这也不足为怪。在我们小学县级“三好生”的评定上,上级下达的第一个评选的先决条件就是:语文、数学平均分必须在85分以上,可见,评定“三好生”主要是看是否“学习好”,而忽视“德”、“体”等方面的考察,造成了学生放松道德品质修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大家交流,更不愿意把自己会做的题目教他人,有的为取得好成绩不择手段。其二,在学校德育教育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没有得到落实,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小学,人力物力资源短缺,教学又困难,许多教师认为思想品德不参加年终统一考试,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常常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时间来上语文、数学等统考的学科,即使上了也只是马马虎虎、快马加鞭的形式化教学、理论式教学,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思想品德课特有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三,学校道德教育的言语权利分配不合理,教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总是以教育者自居,很少听学生的呼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学生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其四,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特别是教育落后的贫困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素质低下,业务不硬,师德败坏,不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言谈举止粗俗,穿着打扮不注意;有的教师只能“言传”,不能“身教”,如爱护公共卫生,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首先做到等。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件事情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品行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操作者和实施者,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二)当今社会对小学生道德状况的影响1、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影碟、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社会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影响广泛且深刻,学生从大众传媒里所得到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有好的方面,更有坏的方面。例如,有的影碟、电视作品的思想内容极不健康,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等;有些所谓的记实片,把犯罪分子作案的方法、手段细加描述,无形中教会了人作案,一些非法出版的黄色淫秽书刊也在市场上广泛销售、流传,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见识短浅,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但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2、不良的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存在真善美,同时也存在伪丑恶,特别是当今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例如,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暴富,有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途径升官发财,这些社会上的“黑”会给幼小的儿童心灵造成污染,有的甚至被抹黑,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三、对当前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对策(一)国家应建立系统、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1、国家应建立准确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渠道,即政府应明确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怎样进行等,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例如,一九九五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1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关于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提高了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实施道德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2、国家应投资建设。在广大农村更需要建设一批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如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儿童电视台”等。3、国家应通过各种手段和传播渠道,将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方法较好地传播,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形成全社会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合力。(二)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和主导性作用1、优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形式。首先,学校应以“四勤”、“五爱”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内容,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小学生道德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育内容。例如,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等;为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拼搏等进取性道德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协调性道德教育。其次,学校道德教育应做到方法多样,形式活泼,任务明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容易接受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要收到真正的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作为载体,如观看优秀电视、录像,评选“校园道德行为标兵”,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有关讲道德、讲文明的演讲比赛及艺术小品等,使学生在趣味性较浓、吸引力较强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次,要合理地分配学校道德教育的言语权,正确疏导教育。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创设讲真话、讲实话的民主条件,而不是堵、卡、压。如组织学生代表向学校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设立“意见信箱”,建立学校“道德及心理问题咨询室”等。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强迫教育为自我教育,变强制执行为自觉履行,以达到良好的效果。2、优化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形与无形的综合育人环境,对在学校受教育者的思想、性格、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其次,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健康高雅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低级庸俗、颓废的东西。最后,校园文化以其丰富的层次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以下四大功能:一是德育教育功能;二是培养创造能力功能;三是熏陶感染功能;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把校园文化作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现代学校德育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需求。3、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专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要使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改变过去教师只要上好语文、数学等统考科目,其他科目上好上坏一个样的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得到落实,变形式化教学为精讲细品式教学,变单纯的理论式教学为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结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领会道德教育理论,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实践和履行。4、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几个方面。教师要熟练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辨证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本质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表面性、片面性、僵化和主观随意性;教师应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四有”新人,为祖国建功立业,为人民多做贡献,以高尚的师德去培养学生。(三)树立多元化人才标准观念,克服单纯以“分”取人的倾向。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比较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因此,对他们地评价总是消极的。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各种各样、各个层次结构的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无论何时何事,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福利协议范本
- 2025年药用空心胶囊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协议
- 2025年农业产品买卖合同规范
- 2025年产品分销权合同
- 2025年公共区域绿化苗木合同
- 2025年中介企业劳务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策划大纲
- 2025年港口业投资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聚醚多元醇项目提案报告模稿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佛教空性与缘起课件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