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

一、单选题

1.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景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燃料燃烧时发热

B.用热水袋取暖

C.钻木取火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

2.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冬天跑步,身体就感觉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内能

D.端午期间,粽香四溢,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22年6月3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关于端午节煮粽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中,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很远就能闻到煮熟的粽子香味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用手直接拿,是因为粽子含有的热量太多

D.用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

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5.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OC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的冰没有热量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6.夏季,混凝土护栏被太阳晒得很热,池塘中太阳下的水却不很热,主要原因是()lc混凝土

=0.84x103J/(kg■℃),c水=4.2x103J/(kg•℃)]

A.水不吸热B.混凝土初温高

C.水的比热容大D.混凝土放热

7.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取暖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钻木取火D.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

8.下面是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钻木取火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

C.用热水袋取暖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高压锅应用了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9.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

B.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

C.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着内能的转移

D.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

10.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附艾绒。

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

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A.分子动能减小B.密度不变

C.分子数增加D.内能增大

11.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12.“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成都的赞誉。漫步在成都的这段

“寻香道”,观花赏水,令人心旷神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溪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水流的速度

C.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D.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增大

二、填空题

13.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一杯冲好的茶水香气四溢,这属于现象;拿茶杯的手感觉很

热,这是通过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4.小明取1kg的水,用温度计测出如图所示的初温是C,加热使其升温到70℃,此过

程中水需要吸收热量J»[c*=4.2x103J/(kg'℃)]

15.端午节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是现象。给粽子加热时粽子的内能会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香味会更浓,是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

“剧烈”或“缓慢”)。

16.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沙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

沙子的比热容o1的的砂石,温度升高1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

(,万=0.92*1。3〃(3.。0)

17.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

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

两者比较,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18.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如图所示,在AB过程中,投手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冰壶,使冰壶在粗糙程

度相同的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冰壶的推力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撤去推力,在

BC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在CD过程中,队友刷冰是通过方式增加冰面内能,才

使之熔化,从而摩擦。

19.“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

这是由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

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o

20.周末欧亮同学在家妙菜,在客厅看电视的妹妹闻到了香味,这属于分子的现象。他在

做汤菜时将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Jo[c*

=4.2x103J/(kg-℃)]

21.亲身体验并深入思考是我们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挤出两个正对的吸盘内的空气,很难拉

开它们,可体验到的存在。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可认识到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注射器取水后封住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

在O

22.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

据如图所示,则水在16min内吸收的热量为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3

J/(kg-r)o[c水=4.2x10J/(kg-℃)]

三、实验探究题

23.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两种液体

A、B,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

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到4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C;

(3)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应选液体(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

更佳;

(4)上述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转换法和法。

2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李明和张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

行实验。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张红所用水的质量为200g,结合图像推算,他实验时0〜4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木=4.2x1(p〃(kg。]

(3)分析图像可知,李明和张红实验所用水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5.小明想了解热水在图1的哪个杯子中降温更快,他往两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热水同时开始计时,

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1)由图2可推测杯(选填“甲”、“乙”)中的热水先降温至40℃;

(2)杯(选填“甲”、“乙”)中的水在0~l()min放出的热量较多,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杯热水降温快慢的不同,小明猜想可能是两个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不同

和杯身散热的不同。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快慢与玻璃杯开口大小是否有关,写出实验步骤(已

提供足量热水,从图3中自造器材)。

实验步骤:

四、计算题

26.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

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

(I)某种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约为1.26x106/,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52、

温度为25。(7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次=4.2xl()3〃(kg.℃)]

(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多少千克的物体提升10m?(g取

ION/kg)

27.额定功率为3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6()kg的水从20。(2加热到70。(2。已知c水

=4.2x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加热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扩散;热传递

14.【答案】20;2.1X105

15.【答案】扩散;增加;剧烈

16.【答案】大;9.2x103

17.【答案】甲;乙

18.【答案】等于;不变;做功;减小

19.【答案】8:3

20.【答案】扩散;6.72x105

21.【答案】大气压;做功;相互作用的斥力

22.【答案】2.52X104;1.4X103

23.【答案】(1)加热时间

(2)42

(3)A

(4)控制变量

24.【答案】(1)自下而上

(2)840

(3)相同

25.【答案】(1)乙

(2)乙;由题意可知,甲乙都为水、质量相等,在0~10min内AhvAt乙,根据Q=cmAt可知:Q甲

<Qs即乙杯中的水放出的热量较多。

(3)因热水降温快慢可能与两个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大小和杯身散热的情况有关,则在设计实验

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故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玻璃杯A和玻璃杯B外表面包上隔热材料;

②将玻璃杯A和玻璃杯B倒入质量相等的热水;

③用温度计测量玻璃杯A和玻璃杯B中热水对应的温度tI;

④每隔五分钟再次测量温度,重复4次,在下表中记录对应的温度:

t/℃t5/℃

tiret2/℃3u/r

玻璃杯A

玻璃杯B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