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百合外国语学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滴水能把石头穿透,并不是因为水滴有神奇魔力,而是因为它朝着一个目标一刻也不停地坚实。②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③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④心太污浊,装不下一滴清水;⑤心清如水,装得下整个大海。A.“穿透”、“污浊”都是动词,“神奇魔力”、“整个大海”都是偏正短语。B.“水滴石穿,那是水与石的对话。”这个句子中,“水滴石穿”作状语。C.“水说了千言万语,石终于打开了自己坚硬的心窝。”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D.选文第①句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将“坚实”改为“坚持”。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慰(wèi)眼眶(kuàng)斗折蛇行(dòu)纷至沓来(tà)B.怠慢(dài)萦绕(rǎo)苦心孤诣(yì)刻骨铭心(mín)C.陨石(yǔn)蓦然(mò)呕心沥血(lì)挑拨离间(jiàn)D.狩猎(shòu)怡然(yǐ)装模作样(móu)戛然而止(jiá)3、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枷锁(suǒ)懈怠(xiè)戛然而止纷至踏来B.羁绊(pàn)萦绕(yíng)亭台楼阁穿流不息C.斡旋(wò)追溯(sù)销声匿迹不知所错D.褶皱(zhě)妩媚(wǔ)怒不可遏接踵而至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人当然做不到安静。②更有些人为追名逐利,整日琢磨着一些歪门邪道。③一个人做到淡泊名利,排除了外来的种种诱惑,心也就真正“静”下来了。④有的人缺乏宽容的气度,听到一点不同意见就烦躁,听不进去。⑤要做到安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⑥有的人整天牢骚满腹,这也不顺心,那也不满意。A.④⑥②①⑤③ B.⑥④②①⑤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⑤⑥④②①③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够抢昼夜赋闲差使B.惨淡不堪嫌恶荡漾C.笑柄涵养自怨自艾处目伤怀D.嬉戏迂腐忻然西奇古怪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深夜,小强一人走在黑暗的巷子里,自言自语道:“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因一点事耽搁,我来晚了。”张华一边擦汗一边对等候多时的朋友说:“还请见谅。”C.小马提醒小红:“过马路不要玩手机,太危险啦!”小红回应道:“多管闲事!”D.公交车上小雪冲着身边的小伙子吼道:“不要再挤了,我都要被挤成罐头里的沙丁鱼了。”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缄默(jiān)旷野(guǎng)褶皱(zhě)戛然而止(gá)B.绚丽(xuàn)簌簌(shù)欺侮(wú)风雪载途(zài)C.幽悄(qiǎo)砂砾(1ì)蛮横(hèng)怒不可遏(è)D.糜子(mí)萦绕(yín)瞭望(liào)接踵而至(zhǒng)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霎时(shà)虔诚(qián)矗立(chù)强词夺理(qiáng)B.怠慢(dài)缄默(jiān)凫水(fù)草长莺飞(zhǎng)C.羁绊(jī)膏药(gao)腈纶(qIng)怒不可遏(è)D.堕落(duò)瞭望(1iào)迁徙(xǐ)目眩神迷(xuàn)9、默写填空。(1)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3)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4)鹏之背,_______;________,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北冥有鱼》)(5)《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出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6)读杜甫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也可以领会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思亲;更会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舍己为人所感动。(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填空)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宫灯,还没见过;①总该有花容月貌的妆饰吧。②假定是暖迟迟的春霄,A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所以也看人缓步秋千索下在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B但那时人的处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C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斓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嫖姚,是汉将李广?③是唐朝裴公么?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④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幽悄_____________可悯_____________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3.文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花容月貌 B.暖迟迟 C.缓步 D.可悯4.文中标有序号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 B.② C.③ D.④5.文段中画线的句子A、B、C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材料一)干热岩是一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据专家们估测,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不仅如此,干热岩还分布广泛,比如我国境内,东北、华北、东南沿海、西南高原,这些地区都有干热岩分布。干热岩是一种清洁能源,热能连续性好,并可循环利用,满足人类长期需要,具有极为可观的商业价值。目前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干热岩发电技术不受季节、气候约束,发电成本是风力发电的1/2,太阳能发电的1/10。干热岩发电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深井将凉水高压注入地下2000~6000米深的岩层,使其渗进那里人工压裂干热岩造出的储水库,吸收岩体热能,变成高温水汽;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取出的高温水汽,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上述整个过程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干热岩还可以用来供热、采暖。干热岩可以提供工业蒸汽,它在供热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将是冬季供暖的良好热源。另外,干热岩还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很多干热岩就分布在油田附近,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如果利用干热岩的热能对油田地下的岩石进行加热的话,石油开采的产量就会大幅增加。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材料二)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呈白色,形似冰雪,能被直接点燃,故形象地称之为“可燃冰”。科学家们认为,“可燃冰”一旦获得开采技术上的突破,它将立刻成为21世纪最主要、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广泛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及东北冻土带等区域。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能源储藏量超过1500亿吨标准煤,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潜力巨大。(材料三)2017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口干热岩开发试验井在海南琼北地区首钻开机,由此打响了海南深地热能开发的第一枪。经过66天的钻探,第一口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开发实验井日前在琼北圆满完钻,这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开发阶段的干热岩钻井成功案例。干热岩能源的开发,将对把海南建成“无烟”国际旅游岛、推动我国能源与国防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能造福海南人民,而且可作为示范工程向全国甚至世界推广。1.从(材料一)看,人们利用干热岩的方式有哪几种?2.根据(材料一)的介绍来判断,“干热岩发电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人工裂岩储水库②凉水注入井③高温水汽生成井B.①高温水汽生成井②人工裂岩储水库③凉水注入井C.①凉水注入井②人工裂岩储水库③高温水汽生成井D.①高温水汽生成井②凉水注入井③人工裂岩储水库3.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干热岩”和“可燃冰”作为我国极具价值潜力的新型天然能源,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4.如果用(材料一)和(材料三)给同学们介绍开发干热岩能源的知识,你会按怎样的先后顺序使用这两则材料?为什么?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的著名风景名胜区。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最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不断后退,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上游退移,龙槽也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游延伸,瀑布下的深潭便延伸成“十里龙槽”。(材料二)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梁衡《壶口瀑布》(节选)1.上面两则材料都写壶口瀑布,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写作目的。2.写作目的不同,各自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材料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材料二则是在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和。3.写作目的不同,写作方法也有差异。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2)材料二中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4.材料一说明性的语言要求准确,材料二的语言有何特点?请试着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帝大骇,以问准。因请帝幸澶州。曰:“若大驾亲征,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我得胜算矣。”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今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河北罢兵,准之力也。(选自《宋史·寇准传》)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冬/是鱼之乐也B.出奇以挠其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坚守以老其师/其两膝相比者D.乃引去/乃记之而去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今明肃士卒喜悦3.结合选文,谈谈为什么作者认为“河北罢兵”是意准的功劳。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駢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C.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道遥游》B.其真无马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C.策之不以其道/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D.骈死于槽枥之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道遥游》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推残、埋没人オ,表达了强烈的愤慨。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文中每段最后一句的“也”"字,既表达了语气,也暗含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与不平之情。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短文,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上①今封德举贤,久无所举。上诗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オ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一世之人!"德奔渐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资治通鉴》)四、作文(40分)15、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材料:告别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决定。有时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在一次次告别中获得成长,或是体味遗憾……以“那一次告别,让我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③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2)请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污浊”是形容词。B“水滴石穿”作主语。C这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2、C【解题分析】
A.斗折蛇行(dǒu)。B.萦绕(rào),刻骨铭心(míng)。D.怡然(yí),装模作样(mú)。故选C。3、D【解题分析】
A项,纷至沓来。B项,羁绊(bàn),川流不息。C项,不知所措。4、D【解题分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⑤总起,提出观点。⑥④②从反面举例论述;①“这些人当然做不到安静”为⑥④②的小节;③从正面论述,得出结论,呼应开头观点。因此选D。5、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够抢——够呛。C:处目伤怀——触目伤怀。D:西奇古怪——稀奇古怪。6、B【解题分析】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未能遇到贤明的君主,与“光线暗看不见人”语境不符;C.小红的回应很不礼貌;D.小雪的语气过于生硬,容易引起他人反感。故选B。7、C【解题分析】
A.旷野(kuàng),戛然而止(jiá)。B.簌簌(sù),欺侮(wǔ)。D.糜子(méi),萦绕(yíng)。故选C。8、D【解题分析】
A.强词夺理(qiǎng)。B.凫水(fú)。C.膏药(gāo),腈纶(jIng)。故选D。9、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男有分女有归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唤、摇缀、披拂、突兀”等字词容易写错。10、1.qiǎomǐn2.霄宵斓阑3.A4.C5.A【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幽悄”的意思是“幽约微妙”,“悄”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三声;“可悯”的“悯”意思是“怜悯”,应该读mǐn。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春宵”指春天的夜晚,正确的字形是“宵”;“星阑”的意思是“夜将尽”,“阑”的意思是“将尽”,正确的字形是“阑”。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有误,“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不能用来修饰“妆饰”。4.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③处的标点使用有误,这个句子是选择疑问句,应该把③处的问号改为逗号。故选C。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句有语病,“所以”这个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删去。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示例:人们利用干热岩的方式有发电,供热、采暖和强化石油开采。2.D3.要点:①都是清洁能源。②分布区域都很广泛。③储藏量都很巨大(或“都可满足长期需要”)。4.示例一:按先【材料一】后【材料三】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由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更突出科学性,便于同学们了解干热岩能源的本质特点。示例二:按先【材料三】后【材料一】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由实际应用到专业知识,先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再由浅入深介绍,便于他们接受。【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材料一,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目前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干热岩还可以用来供热、采暖”“另外,干热岩还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等句作答。2.试题分析:D项“干热岩发电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全都正确。首先要读懂材料一的“通过深井将凉水高压注入地下2000~6000米深的岩层,使其渗进那里人工压裂干热岩造出的储水库,吸收岩体热能,变成高温水汽;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取出的高温水汽,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几句话。然后仔细观看干热岩发电示意图,将文字材料与示意图对应起来理解,答案就清楚了。3.试题分析:比较阅读,也是在考查对两则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两则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根据题干要求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干热岩”和“可燃冰”共同特点可从都是清洁能源、分布区域广泛、储藏量巨大等角度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也是在考查学生安排材料顺序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好两则材料的内容,根据说明文的逻辑顺序推断排序的合理性。如材料一讲的是基本知识,而材料三的实际应用,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规律应该是先材料一后材料三。如果先材料三后材料一,可从实践是得出理论的前提的角度作答。12、1.材料一属于说明文,它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壶口瀑布的相关知识,让读者对壶口瀑布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材料二属于散文,它的写作目的是抒发对壶口瀑布的赞美之情,让读者对壶口瀑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描写议论3.(1)“瀑布宽达50米……第二大瀑布”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壶口瀑布的壮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脚下的石”被水凿、被水切,烘托出水刚强、坚持不懈的特点,将水的特点展现得更全面,表达了作者对水的赞美之情,也为后文感情的升华作了铺垫。4.材料二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一方面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写黄河水“翻个身”“跌”,用了拟人的修辞,写“洪流涌去”,用了比喻,将其比作“飞毯从空斗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水势之急,之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语言优美,比如文段中“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解题分析】1.要求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各自的写作目的。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内容与体裁确定写作目的。如材料一属于说明文,说明文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科学、理性地向读者介绍壶口瀑布的相关知识。材料二属于散文,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本文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全文写景细腻,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2.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可分析材料二“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等句,这些明显运用的是描写的表达方式。而“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为议论。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3.(1)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一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从文章中选取任意一句分析即可。如“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300余米宽的洪流”“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等句明显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壶口瀑布的壮阔。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2)考查文章材料安排的特点。具体考查写“脚下的石”的作用。可分析“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等句。这是通过写石来写水,也就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水的刚强和坚持不懈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水滴石穿精神的赞美,也为后文议论蓄势。答此题要读懂上下文的内容,切忌断章取义。4.考查材料二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从修辞手法或品味语言的角度赏析。如:文章运用比喻(“那平坦如席的大水”“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拟人(“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和排比(“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形状、态势以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本文在用词方面也十分准确,如“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中的“凝重”“猛烈”二词,把黄河奔腾至此,从河床跌入了深谷,那种惊人、磅礴之势,写的生动准确。【题目点拨】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分别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达方式的多种多样构成了交流方式的丰富多彩。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表达方式。记叙在写事文章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的好,能够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描写从对象上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抒情常用来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叙述文章中,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抒情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作用主要就是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说明:说明则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B2.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3.①请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士气,“若大驾亲征”“我得胜算矣”②军中纪律清明严肃。“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③善于指挥作战“诏士卒迎击”。【解题分析】选自:《宋史》作者:脱脱、阿鲁图等年代:元参考译文:这年冬天,契丹军队果然大举入侵。告急的文书一夜共五次送达,寇准不拆封,饮酒谈笑自如。皇帝十分惊骇,来问寇准。寇准趁机请求皇帝亲征渡州。他说:“如果陛下御驾亲征,出奇兵扰乱敌人的战略,坚守使敌军疲意,我军就可取胜,”皇帝于是渡过了黄河,来北城门楼上,远近的士兵看见皇帝的伞盖,欢呼雀跃,声音传到几十里外,契丹士兵相互对视感到惊慌,摆不成阵。皇帝把军中事务全部委托给寇准,寇准奉旨独自决策,号令清明严肃,士兵都很高兴。敌人几千骑兵乘胜逼近澧州城下,他命令士兵迎击,斩杀俘获了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河北停止战争,是寇准的功劳。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意思不相同的为B项,意思分别是:奇谋/零数、余数。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这。C:表第三人称,他们的。D:离开。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皇帝把军中事务全委托给寇准,寇准奉旨独自决策,号令清明严肃,士兵都很高兴。3.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作者认为“河北罢兵”是意准的功劳原因是:请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士气,军中纪律清明严肃,善于指挥作战。14、1.C2.B3.D4.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喂养马的人不如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5.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C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策之不以其道: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鞭打。动词。2.试题分析:B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表疑问的副词“难道”之意。A前者表转折,后者表修饰。C前者“按照”,后者相当于“而”。D前者“在”,后者引进处所,可以翻译为“到”。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3.试题分析:D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考查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文段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开篇第二句就指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人才是常有的,并不缺乏,但发现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是缺乏的。显然D项与文段内容不相符。正确的理解应为“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两个“食”字,还有“千里”等字词的翻译。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译为: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代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四、作文(40分)15、参考例文那一次告别,让我惧怕如今,我不再相信眼泪。“告别”,这个字眼着实令我陌生、令我怀疑。我不懂,为什么分离会让有些人痛苦地流涕,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懵懂无知的我,曾傻乎乎地陷入思索。现在想来,也只是嘲笑当年的我不知人间情感。本该珍惜的却不懂得珍惜,现已错过,只能留下深深的怀念……5月的一个星期五,天灰蒙蒙的,似乎在预示着我未知的灾难。果不其然,一封信闯入了我的生活。我颤悠悠的打开信,当取出信的那一刻,我呆住了。信上只有5个字,却格外沉重——奶奶去世了。我的手用力地摆着信,眉头紧密,眼神里掩饰不住那一丝惊恐。怎么可能!奶奶她……她怎么会……事情忽如一阵暴风雨卷土而来,晴天霹雳随之降临。那一刹那,我除了伤悲更多的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两汉科技与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活动探究型听课评课记录(粤教版)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3.1平方根听评课记录(新版浙教版)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基本权利》听课评课记录
-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日本》听课评课记录2
-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十课《走向小康》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6.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3.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3《垂径定理》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听课评课记录3
- 2024年浪潮入职测评题和答案
- 小班数学《整理牛奶柜》课件
- 皮肤感染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中考语文真题双向细目表
- 2024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药品集采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 动静脉内瘘血栓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血性胸水的护理课件
- 医共体人财物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