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逐客书李
斯导入
在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叫法家、鲁迅先生曾评论说:“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这里所提到的“李斯奏议”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谏逐客书》。学习目标1.了解书、表等文体知识,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基本内容。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学习本文高超的论证技巧和劝谏艺术,初步体会文章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3.体会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洪流与个人志向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并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第一课时学习活动一:欲知后事,先解前情CATALOGUE01秦国统一六国前,各国人才纷纷涌入秦国,其中也包括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客卿。秦国国内保守势力对外来人才产生排斥情绪,认为他们威胁到了秦国本土贵族的利益。秦王嬴政下令驱逐所有外来客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谏逐客书产生历史背景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出生于楚国上蔡。李斯在秦朝建立后担任丞相,负责制定法律、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制度,为秦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为官,辅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他的文学作品以议论文为主,风格雄浑豪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作者李斯生平及主要成就谏逐客书在文学史上地位《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它以鲜明的立场和雄辩的论证,阐述了外来人才对秦国的重要性,以及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危害。文章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和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解题:了解文体知识谏: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逐:驱逐。“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本文是李斯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知识补充: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学习活动二:说文解字,识读用意CATALOGUE02正音:缪公mù蹇叔jiǎn丕豹pī鄢yān郢yǐng功施到今yì
范雎jū穰侯rǎng灵鼍tuó玩好hào
駃騠juétí
宛珠yuān
珥ěr阿缟ēgǎo瓮wèng缶fǒu搏髀bì《昭》zhāo窈窕yǎotiǎo黔首qián藉寇兵jiè赍盗粮jī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窃:谦辞,私自,私下。过:错误。缪:通“穆”。西:名→状,在西面。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东:名→状,在东面。来:使动,使……来,招致。产:出生。
并:兼并,吞并。霸:名→动,称霸。翻译第1段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移、易:改变。以:连词,因此。殷盛:殷实,富裕。
乐:意动,以……乐,乐于。用:被任用。
亲服:亲附,归服。师:军队。举:攻克,占领。治强:安定强盛。治,社会安定。翻译第1段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z,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拔:攻取。包:吞并,囊括。夷:少数民族所居之地。险:要隘。膏腴:肥沃。
散:拆散。从:通“纵”,即合纵,指六国联合抗秦。西面:面西,向西。事:名→动,侍奉。施:延续。翻译第1段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强:使动,使……强大。公室:王室。杜:抑制。
私门:贵族豪门。
蚕食:逐步侵占。蚕:名→状,像蚕一样。成:成就。以:依靠,凭借。负:辜负,对不起。向使:假如。却:使……退却。内:通“纳”,接纳。翻译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举例论证,分析史实:四君取士的做法与效果。反面假设,阐述后果:客何负于秦哉!阐明却客之后果。正反对比论证
归纳第1段论证思路:提出问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分析问题人物对人才的态度采取措施结果穆公求五子广纳人才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诸侯亲附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打破合纵,诸侯臣服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成就帝业小结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得出结论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第二课时学习活动二:说文解字,识读用意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致:使动,使……来,获得。垂:挂下,悬挂。服:佩带。建:树立。树:名→动,立起。
说:“悦”,喜欢。
翻译第2段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则:那么。是:指示代词,这。玩好:供玩赏的宝物。为:被。丹青:①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雘huò,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可以指颜色、颜料、绘画、画家。②丹青比植物性颜料保存时间长,不易褪色,因此常用来比喻坚贞,始终不渝。③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翻译第2段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所以:用来……的(东西)。
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娱:使动,使……娱乐。说:同“悦”,使……愉悦。
傅:同“附”,附着、加上。
珥:耳环。缟:白色的细绢。缟素:白色的衣服,旧指丧服。也比喻俭朴。随俗雅化:娴雅变化而能随俗。佳冶:娇美妖冶。翻译第2段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搏髀:拍击大腿。搏,击打、拍打。髀,大腿。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的生活无所作为。快:使……愉快。
就:凑近,靠近。快意:使心情爽快舒适。快意当前:贪图享受眼前一时的快活。适观:适于观听。翻译第2段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然:这样。曲直:是非善恶。去:使……离开。逐:被驱逐。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乎:相当于介词“于”。人民:百姓。所以:用来……的。术:方法。翻译第2段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归纳第二段论证思路:反复陈说,直击“逐客”之过。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是以:因此。太:同“泰”。让:推辞,拒绝。择:同“释”,舍弃。却:推辞,拒绝。众庶:众民,百姓。明:使……彰明。充:丰裕,繁盛。所以:……的原因。翻译第3段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乃:却、反而、竟然。黔首:平民、老百姓。黔,黑。以:连词,来,表目的。资:资助,供给。却:使……退却。业:使……成就霸业。藉:同“借”。寇:强盗或外来侵略者(敌人)。兵:武器。赍:送给、付与。翻译第3段归纳第三段论证思路正反对比:“逐客”损己益敌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反面:秦国目前的做法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于:介词,从。宝:意动,作为宝物。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资:资助。损:减损。益:增益,增多。内:名→状,在国内。外:名→状,在国外。树:名→动,树立,建立。于:介词,和。翻译第4段第4段得出什么结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论: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作用:总结深化,呼应前文。①“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②“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③“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④“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全文结构谏逐客书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2.史实论证
3.类比论证4.归纳论证——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逐客为过)(客卿有功)(重物轻人、逐客利害)(逐客亡国)昔缪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雌——打击豪门——强化集权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03写作特点鲜明逐客谏书在写作上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点。01结构清晰逐客谏书通常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观点,再分条阐述,最后总结归纳。02逻辑严密文章内容条理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使人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语言风格与修辞手法运用语言风格朴实无华逐客谏书在语言上力求简洁明了,朴实无华,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描述,而是用平实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修辞手法多样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逐客谏书在修辞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感染力。情感色彩浓厚逐客谏书在表达上注重情感色彩的运用,通过抒发对秦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之情,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支持。学习活动三:见微知著识大义CATALOGUE03秦国经济发展的需要01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才支持,而逐客政策可以迫使其他国家的士人离开,从而减少秦国的竞争对手。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02逐客政策也是秦国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通过排斥异己、加强中央集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文化差异与冲突03逐客政策还反映了秦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导致士人阶层在秦国难以得到认同和接纳。(一)逐客政策背后深层次原因逐客谏书使得秦国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境内的人才,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的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逐客谏书促使秦国反思其人才政策,开始重视并吸纳各国的人才,使得秦国在人才方面占据了优势。改变了人才政策逐客事件成为秦国政治变革的契机之一,推动了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引发了政治变革(二)《谏逐客书》对当时政治格局变动影响体现了纳谏精神逐客谏书展示了纳谏的重要性,启示了统治者要勇于接受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治国方略。彰显了人才价值逐客谏书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而言,启示了作家要关注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塑造出更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传达了爱国情感逐客谏书表达了李斯对秦国的忠诚和爱国情感,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而言,启示了作家要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情感,创作出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作品。(三)《谏逐客书》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意义逐客现象的社会影响逐客现象不仅对被驱逐者造成伤害,也对社会和谐稳定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元钉铁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时尚服饰连锁店装修合同
- 2025年度个人销售提成协议(文化艺术品市场拓展)
- 中国喷渍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保洁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压缩机曲轴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医疗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农业科技股权转让及代持实施合同
- 2025年度休闲度假饭店出租服务合同
- 创意工作室装修协议范本
- 农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GB/T 13915-2013冲压件角度公差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瑜伽师地论(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